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拦挡坝

拦挡坝

拦挡坝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154篇,主要集中在水利工程、灾害及其防治、矿业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9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5367篇;相关期刊49种,包括中国集体经济、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技术与市场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13年学术会议、2011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福建省科协第九届学术年会(地质分会)等;拦挡坝的相关文献由376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兴荣、冯乐涛、吴玮江等。

拦挡坝—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9 占比:1.27%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11%

专利文献>

论文:5367 占比:98.62%

总计:5442篇

拦挡坝—发文趋势图

拦挡坝

-研究学者

  • 刘兴荣
  • 冯乐涛
  • 吴玮江
  • 周勇
  • 周生
  • 宿星
  • 康波
  • 张雷
  • 杨永生
  • 杨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董耀刚; 刘兴荣; 冯乐涛; 王喜红; 张丽娟
    • 摘要: 拦挡坝体上布设泄水涵洞对泥石流破坏力的调控能力问题长期未得到强有力的证实。为此,采用室内水槽试验模拟泥石流对3种类型拦挡坝(Ⅰ型、Ⅱ型和Ⅲ型)的作用过程,从中获取拦挡坝坝后泥位、振动加速度、体积含水率和孔隙水压力等力学参数的变化数据,对比分析泥石流拦挡坝泄水涵洞的调控性能。结果表明:拦挡坝布设泄水涵洞会促使泥石流快速完成水石分离,减轻泥位的剧烈变化;加设拦挡坝后,泥石流的振动加速度会大幅减弱,且3种类型拦挡坝的坝后振动加速度数据比较接近,说明拦挡坝是否布设泄水涵洞对其遭受泥石流冲击力的大小几乎无影响,拦挡坝布设泄水涵洞并不会明显降低坝体安全性;Ⅰ型拦挡坝对体积含水率影响大,Ⅱ型、Ⅲ型拦挡坝体积含水率瞬间增大后又快速回落,说明布设泄水涵洞对减小坝前雍水的效果明显;预留泄水涵洞后,可以明显减轻下游坝体的孔隙水压力破坏,达到保护下游坝体的目的。以上试验现象说明,拦挡坝增设泄水涵洞可显著降低泥石流的破坏作用。
    • 丁代坡; 闫俊; 张波
    • 摘要: 西南地区泥石流地质灾害频发,作为泥石流治理的一种主要治理措施,拦挡坝能够对泥石流进行有效地拦挡,保护沟道下游居民的安全,从而达到治理的目的。但是,拦挡坝往往会遭到洪水及泥石流的冲刷破坏。根据对实际案例的调查,通过对拦挡坝破坏模式的统计,对泥石流拦挡坝的破坏模式进行归纳分析总结,找出不同破坏模式的破坏机制,从而针对不同破坏模式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对泥石流拦挡坝的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 杨锐
    • 摘要: 以安徽铜陵富硫尾矿库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尾矿库溃决后在库区下游1km修筑拦挡坝(20×20m)对泥沙的缓冲效应进行系统的研究,并用FLUENT软件模拟尾矿库溃决后泥沙的流动情况。通过分析拦挡坝在尾矿库溃决泥沙流体的作用;利用FLUENT软件对尾矿库溃决进行模拟,研究泥沙流体在向下游流动过程中的速度、泥深、冲击力变化规律;基于泥石流能量耗散理论,得出拦挡坝可以有效减缓泥沙流体对下游的冲击,并提出尾矿库溃决的防治措施以及尾矿库安全管理、安全监测措施,为尾矿库的设计与管理提供必要参考。
    • 郑伟; 尹培杰
    • 摘要: 暴雨是导致山区泥石流的重要因素,不同降雨条件下泥石流冲出范围的预测仍是泥石流防治的重点,而设计合理的拦挡坝方案可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以广州市大坪沟泥石流为例,采用复杂地形条件的浅水流建模技术,对泥石流的运动过程和防治开展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不同降雨阈值条件下,泥石流的流深和流速随降雨频率的降低而增大。当降雨频率设计值为0.5%时,泥石流沿河道堆积长度可达800 m,危险性较大。(2)以流深为标准对模拟结果进行危险性划分,提出泥石流危害指数(HI)。(3)结合地形重构技术对拦挡坝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在沟内A、B两点设置不同高度的拦挡坝,确定了在A点设置15 m高的拦挡坝为最佳方案。研究结果可为国内外类似案例提供参考。
    • 黄金燕; 张金霞; 刘兴荣; 马兴华; 吴庆安; 时岩
    • 摘要: 拦挡坝有效坝高及坝后淤积坡度是泥石流工程治理和效益评价中的2个重要参数,为了便于工程设计人员准确确定其取值,文章充分调研了国内外拦挡坝有效坝高及坝后淤积关键参数计算的现状,汇总了普遍应用的计算模型,并对不同模型的适用范围及特点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现有拦挡坝有效坝高及坝后淤积计算模型大多是基于区域性的经验公式,各公式之间差异较大,不具备普适性,工程人员需根据具体情况慎重选取。
    • 崔华丽; 杨东旭; 杨栋; 李元灵; 贾逸; 吴波
    • 摘要: 刘家沟位于四川省阿坝州金川县,是一条狭陡型高频泥石流沟,每年雨季,降雨激发泥石流灾害链。本文在野外调查和实地勘测的基础上,分析认为,受汶川MS8.0地震扰动,刘家沟形成流通区单位面积上松散固体物质达98.11×10^(4)m^(3),在409.8‰的平均纵坡降下,泥石流活动频率明显增强,泥石流沿程放大效应明显,最终形成了降雨+径流侵蚀-滑坡-堰塞体-堰塞体溃决-增大的泥石流-堵河形成堰塞湖-卡撒沟中、下游损害的灾害链。提出采用格宾石笼进行固坡护床,结合拦挡坝拦粗排细的作用,根据保护对象设置防护堤,优化排导槽与主河交汇条件的综合治理措施,可为小流域高频狭陡型泥石流灾害的治理提供参考。
    • 王东坡; 瞿华南; 沈伟; 何思明
    • 摘要: “5·12”汶川强烈地震导致山体破碎,激发大量崩滑体堆积于坡面、沟道中,为震后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巨量松散固体物源,使得泥石流起动临界雨量大幅降低,爆发频率急剧增加,成为震后主要的次生灾害类型。在多期泥石流作用下,拦挡工程会部分或全部淤满,从而逐渐失去减灾能力。然而,关于坝后淤积体对泥石流拦挡坝减灾效果影响仍缺乏定量研究。为此,基于弱可压缩光滑粒子流体动力方法(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采用德鲁克−普拉格模型(Drucker−Prager,DP)准则及Herschel−Bulkley−Papanastasiou(HBP)流变模型模拟泥石流与坝后淤积体相互作用的动力过程。用该方法模拟了泥石流水槽物理模型试验,验证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坝后淤积工况下红椿沟泥石流灾害的动力过程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空库工况下泥石流过坝速度减小率为31.6%,半库工况下过坝速度减小率为16.4%,满库工况下过坝速度减小率为6.5%,坝后淤积使拦挡坝削峰效应降低,显著降低其拦挡效果;同时坝后淤积改变泥石流冲击拦挡坝动力响应过程,空库工况下泥石流表现出触坝、爬高、淤积等过程,满库工况表现为泥石流夹带淤积体过坝过程。半库工况坝体底部所受到的冲击力峰值相比空库工况减小13.25%,满库工况坝体顶部受到的冲击力峰值是空库工况的1.75倍。研究成果可为泥石流拦挡坝工程设计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持。
    • 李姝景; 刘晓峰; 武立功; 肖利兴; 姚池; 姜清辉
    • 摘要: 头顶尾矿库安全风险巨大,极易引发重大安全事故,因此,对该类尾矿库溃坝泥石流演进过程和下游防护措施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下游为开阔平原地形的尾矿库,通过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两种方法,研究了在不同下游拦挡坝布置形式下,坝体下游各位置的泥沙淤积厚度以及淹没范围,在此基础上对下游防护拦挡坝的布置形式进行了优选.通过分析溃坝后下游泥沙淤积厚度以及淹没范围,得出:①拦挡坝具有拦挡和导流的双重作用,其中导流又分为横向导流和纵向导流.②坝体角度不同,拦挡坝发挥的作用不同:坝体夹角越大,表现为拦挡作用越明显;坝体夹角越小,表现为导流作用越明显.③坝体夹角为128°的拦挡坝为最优防护措施,原因在于该坝型的折角可减缓下泄泥沙对坝体的冲击力,并且该坝型的双向导流作用增大了下泄泥沙的流动范围,降低了下游泥沙淤积厚度,能够使泥沙有效地排到周围,减小对下游居民的危害.研究成果可为下游尾矿库防护措施优选提供决策依据.
    • 王东坡; 瞿华南; 沈伟; 何思明
    • 摘要: "5·12"汶川强烈地震导致山体破碎,激发大量崩滑体堆积于坡面、沟道中,为震后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巨量松散固体物源,使得泥石流起动临界雨量大幅降低,爆发频率急剧增加,成为震后主要的次生灾害类型.在多期泥石流作用下,拦挡工程会部分或全部淤满,从而逐渐失去减灾能力.然而,关于坝后淤积体对泥石流拦挡坝减灾效果影响仍缺乏定量研究.为此,基于弱可压缩光滑粒子流体动力方法(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采用德鲁克-普拉格模型(Drucker-Prager,DP)准则及Herschel-Bulkley-Papanastasiou(HBP)流变模型模拟泥石流与坝后淤积体相互作用的动力过程.用该方法模拟了泥石流水槽物理模型试验,验证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坝后淤积工况下红椿沟泥石流灾害的动力过程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空库工况下泥石流过坝速度减小率为31.6%,半库工况下过坝速度减小率为16.4%,满库工况下过坝速度减小率为6.5%,坝后淤积使拦挡坝削峰效应降低,显著降低其拦挡效果;同时坝后淤积改变泥石流冲击拦挡坝动力响应过程,空库工况下泥石流表现出触坝、爬高、淤积等过程,满库工况表现为泥石流夹带淤积体过坝过程.半库工况坝体底部所受到的冲击力峰值相比空库工况减小13.25%,满库工况坝体顶部受到的冲击力峰值是空库工况的1.75倍.研究成果可为泥石流拦挡坝工程设计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持.
    • 李君宏; 胡志明
    • 摘要: 泥石流灾害不仅破坏自然环境,还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是一个泥石流灾害频发的国家,每年都会出现多起规模较大的泥石流灾害,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文章对泥石流的冲击力特征进行研究,提出采取建立谷坊、拦挡坝等多种措施进行泥石流的预防和控制,以为提升泥石流防治效果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