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灾害治理

灾害治理

灾害治理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665篇,主要集中在矿业工程、灾害及其防治、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89篇、会议论文162篇、专利文献33450篇;相关期刊268种,包括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南方国土资源、西部资源等; 相关会议115种,包括 第四届探矿工程学术研讨会、第二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2015年煤田地质学术交流会等;灾害治理的相关文献由1375位作者贡献,包括周利敏、刘晓丽、康晓强等。

灾害治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89 占比:1.14%

会议论文>

论文:162 占比:0.48%

专利文献>

论文:33450 占比:98.38%

总计:34001篇

灾害治理—发文趋势图

灾害治理

-研究学者

  • 周利敏
  • 刘晓丽
  • 康晓强
  • 代永新
  • 史维国
  • 周波翰
  • 张小龙
  • 张志敏
  • 张江华
  • 张霄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史维国; 金宇
    • 摘要: 语言与国家灾害治理、贫困治理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比较语言减灾和语言扶贫之间的共性和差异,发现二者之间可以形成互动并实现途径共享。以互动关系为基础,语言减灾和语言扶贫的互动机制可分为语言减灾作用于语言扶贫的机制和语言扶贫作用于语言减灾的机制两方面。语言减灾与语言扶贫的共享途径则包括大力发展语言教育,培养多种语言人才;发展语言产业,加强语言技术和语言产品开发;提升普通话及特殊用途普通话普及率;进行语言调查,建立详细精确的语言档案;探索多样化的语言宣传手段,提升语言宣传效果等。
    • 丁自伟
    • 摘要: 煤炭开采,掘进先行。巷道是井工煤矿中必要的生产和生命通道,数量庞大的各类巷道的安全快速掘进是井工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的前提。然而,中国煤炭资源赋存条件复杂多变,不同矿区装备、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掘进过程灾害预警、优化决策与高效控制理论尚不成熟,掘进参数及支护参数选取大都依赖人为经.验,难以根据地质条件变化精准决策、及时调整,带来采掘接续紧张、灾害治理时间和空间无法得到有效满足等现实问题。
    • 卜风贤
    • 摘要: 灾害治理作为中国古代应对自然灾害的政府行为,包含丰富的风险意识与政治危机意识。从国家治理能力建设的灾害史范畴出发,聚焦“灾害一社会”的互动关系,不难发现,灾害的发生不仅构建了中国历史时期“灾荒社会”的基本样貌,也同样为荒政制度的逐渐成熟提供了契机,实效荒政是民本思想的实践,也是古代治灾行为的重中之重。古代治灾行为的实践与古代灾害的意义建构之间形成了相互回应、相互促进、相互强化的循环作用机理,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应对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大致轮廓,也使得灾害成为社会价值和政治价值维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章磊
    • 摘要: 两淮矿区经过多年高强度开采,采场逐步向深部转移,安全生产面临新挑战。依据两淮矿区煤矿近年安全生产现状和深部开采条件,结合现有灾害防治关键技术,从设计源头入手,在延深方式、井筒布设、水平设置、辅助运输系统等方面提出设计思路和对策,为两淮矿区深部开采及类似矿井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借鉴。
    • 杨伟
    • 摘要: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情况对地质灾害有直接影响,通过对水工环地质的勘察,可以探寻地质灾害发生的本质原因及演变形式,为后续地质灾害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也能有效控制地质灾害的损害和影响范围。文章分析了地质灾害常见的类型和特点,探究了水工环地质治理地质灾害的策略,期望能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帮助。
    • 王浩
    • 摘要: 新疆地区井工煤矿大多采用40 m及以上宽煤柱,虽解决了某一单种灾害,但随之带来的自然灾害也接踵而来,例如冲击地压、水、火、瓦斯、顶板等自然灾害,甚至多种灾害耦合并存的现象也逐渐体现。疆内多数煤矿对于复合灾害并存基础上的小煤柱护巷技术一项空白,未开展有效的复合灾害防控技术研究。本文结合硫磺沟煤矿小煤柱掘进实际,通过优化采区区段煤柱尺寸,采用小煤柱护巷技术,对倾斜煤层掘进期间冲击地压、火、瓦斯、水等复合灾害进行治理,实现了灾害有效治理、掘进单进水平提升,并释放了煤炭资源。
    • 于波; 谢叶楠
    • 摘要: 总结了近年来大兴矿重大灾害治理投入资金情况,分析了重大灾害治理对财务预算的影响,提出了应对建议。
    • 冯一鸣; 王瑞雪; 华有涛; 杨彦武
    • 摘要: 云南地处西南山区,海拔较高,地质环境脆弱,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局部降雨较多,由此引发的泥石流、滑坡等灾害不计其数,严重威胁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安全泥石流已经成为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安全隐患之一。本文以云南省宜良县马家冲箐沟泥石流地质工程背景,研究在云南低温条件下,在页岩、泥岩在软岩基础之上修建拦渣坝工程的施工工艺。实践案例证明,针对威胁乡村泥石流灾害的治理工程,要做到环环相扣,质量优先,先后有别。
    • 李雪梅
    • 摘要: 近十年来,全球自然灾害呈现出发生次数越加频繁化、发生规模出现极端化、发生可能难以预测化、发生后果衍生级联化等新特点,给防灾减灾构成严峻挑战。发达国家也相应作出转变和调整:从“硬化”措施抗灾到恢复“原态”减灾,从“单一孤立”化解到“一揽整体”应对,从紧急情景应对到着眼长期治理,从“发展问题”到“安全议题”。但同时发达国家自然灾害治理存在灾情决断以及统筹推动效率迟缓、技术失效情景缺乏替代补救措施、天然弱势受灾人群没有覆盖顾全,重点产业发展适灾韧性不够等问题。我国顺应自然灾害变化趋势,鉴戒发达国家经验教训,纵向垂直指令与横向扁平互援相结合,灾前防范与灾后复原相结合,宏观整体性规划引领与微观个体全覆盖观照相结合,加快前沿技术成果运用与培养挖潜个体经验能力相结合,注重维持生物自然过程和生态资源完整性要求相结合,进一步提高抗灾减灾成效。
    • 摘要: 4月120,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印发了《“十四五”国家安全生产规划》。矿山方面,设定了“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20%、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10%”的目标,并在具体要求中提出了对于矿山机械化、智能化的描述。具体来看:一、在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方面要求:煤矿。实施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和水害等煤矿重大灾害超前精准治理,推进实施煤矿重大灾害治理示范工程。严格落实煤矿“一优三减”措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