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对象性

对象性

对象性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2年内共计372篇,主要集中在哲学理论、信息与知识传播、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64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461337篇;相关期刊271种,包括中共中央党校学报、法制与社会、广西社会科学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11年北京数字博物馆研讨会、两岸四地历史学研究生论文发表会暨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论坛等;对象性的相关文献由403位作者贡献,包括曾永成、陶同、张毅等。

对象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64 占比:0.08%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61337 占比:99.92%

总计:461703篇

对象性—发文趋势图

对象性

-研究学者

  • 曾永成
  • 陶同
  • 张毅
  • 柏连发
  • 贺天忠
  • 韩静
  • 丁国旗
  • 丛大川
  • 于纯妍
  • 任达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丁三东
    • 摘要: 什么是批判?我们何以能够作出批判?基于康德的启示,我们可以把批判分为对象性批判和自我批判两种类型。我们之所以能够对一种普遍现象或思想观念作出批判,乃是基于一种理性的概念构想,它刻画了事情的本真所是或理想应是,对实存的事情具有一种规范性的力量。而什么样的理念或理想才是合理的,这不能诉诸简单的内省反思,而应通过自我和他人现实的共同论理才能得到确认。
    • 吴璐诗
    • 摘要: 黑格尔的对象性概念是由意识的内在结构和意识的辩证运动本性的共同作用而产生出来的,它是一个表示以主体为本位的、主体与客体具有本源性伴生关系的概念。其重要意义体现在它是主客体之间沟通的桥梁,主体必须经过对象性环节,才能够真正实现主客体由对立走向统一的目的,因此,一方面它是主体的辩证运动的现实性的保证,另一方面,它会在主体达到绝对认知时被主体所消解,被统摄到主体中去。对象性概念是黑格尔"一切实体都是主体"思想的一个重要注脚,也显示了其辩证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而想用获得绝对认知的自我意识完全消除主客对立,则是它的一个重大缺陷。
    • 任雪; 王和
    • 摘要: 志愿服务是在人类劳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特殊劳动形态,契合劳动的工具属性和价值追求,具有重要的劳动价值观教育意义。志愿服务在推动社会发展、创造劳动成果、改善对象境况和促进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彰显出劳动的“对象性”属性。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实现有效的劳动教育,要构建合理的“对象性”劳动关系,强化志愿服务的社会责任感,持续推进志愿服务的创新,提升志愿服务的质量水平,完善志愿服务的物质与精神保障,进而促进志愿服务劳动“对象性”与“主体性”的统一。
    • 曲艺
    • 摘要: 伦勃朗于1646年绘制的《带挂帘的圣家庭》是艺术史上首次用错视觉效果同时描绘了挂帘和画框的作品。挂帘和画框分割了观者和画面主题,强调了前景,加强了画面的景深感;区分画面昏暗与光亮的“挂帘”也隐含深刻的神学理念;画面的错视觉效果增强了艺术品的物质价值,突显了图像的客观对象性。但相较于其同时期画家,伦勃朗的错视觉绘画呈现半虚半实的效果,尤其是画家描绘挂帘和画框的笔触,时刻提醒观者中间介质的不真实性,它们同时也宣告着画家的在场。
    • 李晔
    • 摘要: “群众”概念在近现代经历了从否定性涵义到肯定性涵义的转换,同时近现代历史客观上也显示了“群众”作为集体的力量和作为社会历史创造者的能量,但其间也凸显出对于“群众”的双重态度和矛盾心态;从另一层面而言,在历史文本和叙述中呈现出来的“群众”概念基本上是一个对象性、客体性概念。这些因素形成了近现代群众观念的内在张力。考察汉语语境中“群众”概念的源流,分析形成群众心理和群众意识的社会基础,认识其历史与现实问题,对当代社会确立公民主体性意识,避免西方现代“无(非)主体性”大众社会问题,促进现代“群众”承担社会主体性义务、责任和使命,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关键问题在于“群众”及其意象从对象(客体)性境遇,到“群众”或“人民”自身的社会历史主体意识及相应社会责任、义务自觉认同的转折。
    • 王嘉睿
    • 摘要: 反思人自身及其存在根据是哲学永恒的话题,也是人类文明接续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传统哲学在实体思维之上构建起的人学观是一种抽象的人学,遮蔽了人的现实生活,并未真正说明人的本质。在这一种实体思维引领下传统人学观走向了终结。克服传统的实体思维去寻求真正的“存在”,进而开辟一条关于人学的正确道路成为了马克思的使命。马克思以注重人的生命实践活动为原则瓦解了建立在实体思维上的传统观念,开辟了一场人学革命。本文从传统人学观、马克思对传统人学观的批判以及马克思的人学观三个方面对马克思的人学革命进行阐述。
    • 陈艳波; 陈漠
    • 摘要: 学界对马克思人学思想来源的讨论还鲜有涉及赫尔德开创的表现主义人性新观念,但事实上.这种人性新观念通过德国浪漫主义和黑格尔哲学深刻地影响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从表现主义人论来看,马克思人学革命既是对表现主义人性观念的继承,也是对它的超越和发展.继承方面,马克思人学思想与表现主义人性观一样,认为人的本质是在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中历史地生成的,破除了人具有先验本质的预设.在超越和发展方面,马克思将表现主义人性观的“表现活动”进一步规定为具有历史性的感性实践活动,真正揭示了人类活动的本性,并以此为基础讨论人的自由及人与自然的和解问题.
    • 丁国旗
    • 摘要: 张江教授的《再论强制阐释》为中国阐释学或者说具有中国特色的阐释学提供了从事相关阐释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本遵循,是对阐释学理论的一次最为集中的系统化论述.针对在《再论强制阐释》中所讨论的四个方面的内容,本文选取阐释的"整体性意义"这一内容做出了进一步解读.在坚持必须面对"文本"这一基本前提下,从"对象性"关系的建立、庖丁解牛的实践、诗与绘画的界限三个维度,详细论述了阐释主体与阐释对象要建立起"对象性"关系、对阐释对象要有"整体性"认知、要善于抓住阐释对象的关键问题等进行阐释以获得文本"整体性意义"的根本途径.
    • 尹兆坤
    • 摘要: 马里翁的被给予性原则是其现象学的根本原则,他在新康德主义与现象学的被给予性问题传统下,批判性地提出了被给予性原则.而要理解这一原则,首先要澄清其现象学中被给予性与现象的间隔问题,这一"间隔"根本上处于新康德主义的"被给予性与存在者之间隔"这一问题域中.该间隔指出了自身给予与自身显示的不对等性,而这种不对等性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被赠予者的有限性.而恰恰由于这一间隔需要阐释,才有作为诠释学的被给予性现象学.该现象学处在与胡塞尔、海德格尔甚至德里达哲学的争执中,是现象学、西方哲学发展的一个新的高峰.
    • 张秀琴
    • 摘要: "实践"概念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概念.马克思、恩格斯在自己一生的著述中分别以感性活动和对象性活动等概念来界定和解释他们的实践观,因此对上述相关核心概念的文献史梳理有助于我们探究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史.要梳理马克思的实践观,就需要对人的感性活动和对象性活动的形式与结构加以解读,探究二者本身以及其间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辩证关系.感性活动和对象性活动作为实践,都是特殊性范畴,是连接主客体关系及其现实化的中介和环节,因此,具体化在生产劳动中的对象性,在形式上又可分为抽象对象性和具体对象性.这是对象性的二重化.它是理解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现代性实践的核心,也是科学认识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批判思想的关键点.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