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感性活动

感性活动

感性活动的相关文献在1961年到2022年内共计393篇,主要集中在哲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91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50435篇;相关期刊270种,包括现代哲学、前线、实事求是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二届现象学与教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09北京地区哲学专业研究生学术论坛等;感性活动的相关文献由388位作者贡献,包括李齐、陈立新、卜祥记等。

感性活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91 占比:0.77%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0435 占比:99.23%

总计:50828篇

感性活动—发文趋势图

感性活动

-研究学者

  • 李齐
  • 陈立新
  • 卜祥记
  • 刘建涛
  • 夏巍
  • 姜军
  • 罗萍
  • 范雯绮
  • 邓晓芒
  • 陆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摘要: 共同体是马克思类哲学关注和思考的核心议题之一李维意撰文《马克思类哲学视域中的人类社会共同体思想》指出,唯物史观揭示了民族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必然趋势。世界历史是人类类思维发展的重要条件和类本质展现的社会空间。马克思类哲学首次把“真正的共同体”理解为人的类存在方式,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了理论依据。共同体是马克思类哲学关注和思考的核心议题之一,我国著名哲学家高清海最早把马克思类思想指称为类哲学,他认为,类哲学就是“把人理解为具体感性活动的存在的哲学”。马克思从劳动本体论出发,赋予类概念全新的现实性内涵,探讨了基于类哲学的人类理想共同体的历史建构。类概念从现实的人出发,诠释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否定性统一”和人与人命运共同体的“社会性统一”。类思维是一种超越“物种思维”和“直观思维”的实践思维方式。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类思维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共同体的本质内涵。类本质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劳动,劳动是共同体建构的基石。建构人类理想的共同体必须摆脱抽象社会力量的统治,始终坚持劳动社会化的主导地位,合理调节和有效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揭示人类社会共同体的类哲学基础能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价值方向、思维方式和理论支撑,进而彰显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
    • 丁颖
    • 摘要: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这一部分,不仅是理解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批判和社会批判的真正钥匙,也是对青年马克思和晚期成熟马克思之间的断裂,以及对马克思理论中经济学与哲学之间断裂问题的科学解答。在该部分中,马克思生成了感性活动的哲学境域,通过对费尔巴哈理论贡献的高度评价,表达了对黑格尔哲学的反思与批判,确立了超越整个旧哲学的理论基点,同时也潜在地展现了对费尔巴哈的内在超越。
    • 武明霜
    • 摘要: 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概念,对于把握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至关重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阐述实践概念的两部奠基之作.通过对比和分析两本著作中实践概念的提出语境,发现实践概念以“感性活动”为逻辑起点,由《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对象性活动”演变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物质生产实践”,二者一脉相承,共同建构了实践概念的主要蕴意和基本框架,深刻体现了马克思的新世界观.
    • 摘要: 沈光银、尹弘飚在《全球教育展望》2022年第2期撰文指出,德育的活动课程是指学生在道德环境中身体主动参与的各种感性活动,是旨在增进学生道德理智和道德实践能力、提升学生道德品质、改善学生道德生活的德育计划。首先,德育的活动课程是一系列外部性的感性活动。人类活动总是从外部的、感性的活动开始,由此构建社会生活的世界,并抽象出一定的道德规范,然后经由内部的意识活动调控自己的道德行为。
    • 赵光辉; 刘爱武
    • 摘要: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人的丰富性”理论后来发展为“自由个性”学说,一以贯之地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旨趣。人的丰富性源自于人的对象性,生成自人的感性活动,直接表现为人的感觉、需要和意识的丰富性。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成为人的丰富性生成的现实束缚,通过“现实的共产主义运动”扬弃异化是人的丰富性生成的现实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已经展露出超越单纯物质生活追求、重构人的生存方式的趋势,而“美好生活”的构建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就是人的丰富性的展开过程。
    • 李璐; 李弦
    • 摘要: 传统本体论哲学的核心旨趣在于“世界如何可能”,其研究的重心在于“世界”这“一极”。近代哲学则把“思维与存在”的“两极”关系问题凸显了出来,而从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历史逻辑来看,历史唯物主义正是实现了对于近代哲学的根本突破,才完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天才革命”,这就要求我们“重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在近代的出场。这种“重新理解”包含了两重意蕴:一是历史唯物主义对于近代哲学的继承关系,历史唯物主义仍然是在思维与存在、人与世界的关系框架下谈论问题;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对于近代哲学的突破关系,即变革了近代哲学的“一极”或“两极”的思维方式,同时也改变了思维与存在、人与世界的统一方式。
    • 陈绪新; 罗紫薇
    • 摘要: 亚里士多德与马克思的友爱观具有同质性与异质性。在实践活动中实现爱自己与爱他人相结合,强调友爱是共同体的润滑剂,这是同质性之所在。亚里士多德与马克思的友爱观的异质性彰显为:亚里士多德强调在理性指导下践行符合道德德性与理智德性的友爱;马克思则将爱还原到现实个体的感性身体上,并坚持在感性的对象性活动中,促进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相统一。马克思友爱观与亚里士多德以及包括休谟在内的其他西方思想家的友爱观的最本质区别就在于将友爱观的研究对象从精神世界中的抽象的“理”转换为生活世界中的现实的“人”,突出友爱观的现实性、可解释性、社会实践性。
    • 高凤霞
    • 摘要: 如何审美、怎样审美、定义美?这是一个历史实践的过程。新的时代审美主体和对象发生了历史的变迁,如果仅仅说:审美是人的心理需要的满足,那还是不太明确的,因为现实的因素太复杂,隐藏在这现实的背后,需要我们用思辨的抽象来分析和确征。在此前提下,我们来认识审美与人的本质关系、审美与劳动自由关系、审美与感性世界关系。审美是一种对象化的人的本质,外在和内在的丰富性融合,是具体的现实历史的实践活动,是面向人的自由的活动。
    • 张晓红; 谢震
    • 摘要: 自我意识是对意识自身的认识,人的自我意识的提升表现为人对自身内在本质认识的不断丰富和对人类存在价值的整体把握。在哲学史上,本体论与认识论开启了理性致思的视域,并以理性精神表现了那个时代的自我意识,但其对人的认识却始终禁锢于理性的藩篱。马克思将自我意识置于实践论视域之下,赋予自我意识以全新的内涵,使人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反思自身的本质,形成关于人自身的真理性认识。进入新时代,必须在领悟马克思主义哲学魅力的同时,不断提升人的自我意识,沿着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路径,探索人类自我意识的另类理论诉求。
    • 摘要: 艺术是建构新经验的感性活动,美国哲学家杜威说:“正是因为艺术家从事试验性的工作,所以他才能开拓新的经验,在常见的情景和事物中揭示新的方面和性质。”能否提供新的视觉经验,是衡量视觉艺术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重复或重现已有的经验,只会导致视觉的疲劳和思想的萎缩。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