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焊缝
对接焊缝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3年内共计892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建筑科学、能源与动力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23篇、会议论文80篇、专利文献37160篇;相关期刊235种,包括焊接技术、无损检测、无损探伤等;
相关会议57种,包括2016年深海能源大会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行业第一届无损检测学术会议年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金属材料专委会第一届学术年会等;对接焊缝的相关文献由2232位作者贡献,包括刘长鹤、王元清、石永久等。
对接焊缝—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7160篇
占比:98.66%
总计:37663篇
对接焊缝
-研究学者
- 刘长鹤
- 王元清
- 石永久
- 袁雷
- 严宇
- 倪平涛
- 曹晓娜
- 邓波
- 郑文江
- 刘鸿鹏
- 张东辉
- 张丹
- 杨会敏
- 王万祯
- 赵治军
- 银润邦
- 唐化山
- 季润东
- 崔巍
- 张晓峰
- 张树潇
- 彭炎
- 曹福想
- 李守彬
- 潘际銮
- 王海学
- 郑军
- 郭少宏
- 陈奇礼
- 刘建屏
- 吴晓东
- 周海波
- 孟永乐
- 张子健
- 张敏
- 张涛
- 强天鹏
- 徐德
- 戴光
- 方灶军
- 李伟
- 李兆太
- 李军
- 梁云家
- 纪轩荣
- 胡健
- 薛磊
- 许桢英
- 赖传理
- 赵敏
-
-
黄益洲;
王万祯;
李草原
-
-
摘要:
采用新近提出的统一计及疲劳裂纹形成寿命和稳定扩展寿命的结构钢疲劳寿命计算模型,对Q690D和Q460D钢板对接焊缝疲劳试验进行疲劳寿命计算.假设高强钢板对接焊缝的疲劳裂纹起裂于对接焊缝边缘,沿板宽扩展且穿透板厚,可将高强钢板对接焊缝疲劳断裂面积A分为疲劳裂纹稳定扩展面积Af和失稳扩展面积An(即名义最大应力作用下的净截面强度拉断面积).以结构钢的椭球面断裂模型为判据,由高强钢板对接焊缝疲劳裂纹的裂尖真实应力场解得高强钢板对接焊缝疲劳裂纹的失稳扩展面积An、稳定扩展面积Af和稳定扩展长度af.计算结果表明:不同屈服强度下的高强钢板对接焊缝的疲劳寿命相差较大,应采用各自量化的疲劳寿命计算式;本文量化的结构钢疲劳寿命计算式对Q690D和Q460D钢板对接焊缝疲劳试验寿命的计算误差为-63.9%~-0.2%,而现行规范建议的疲劳寿命计算式的计算误差为-70.7%~68.0%;本文量化的结构钢疲劳寿命计算式的计算精度高于规范建议的疲劳寿命计算式,前者计算结果对所有试件均偏于安全,后者计算结果对部分试件偏于不安全,且部分试件过于保守.
-
-
-
巨航瑞;
冯伟;
郭瑞鹏;
柳春风;
田晓阳;
张光桥;
赵建锋;
杨国涛
-
-
摘要:
为研究钢结构桥梁中不等厚钢板对接焊缝焊接残余应力的大小及分布规律,文中采用ABAQUS模拟软件,建立了16 mm厚与24 mm厚Q345qD钢板对接多层焊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顺序耦合的方法对焊接过程进行了模拟,并将模拟得到的应力场结果与盲孔法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沿垂直于焊缝路径上,纵向残余应力在远离热影响区表现为压应力,而在热影响区表现为拉应力,较薄钢板一侧的纵向残余应力略小于较厚钢板一侧的残余应力。横向残余应力一致表现为拉应力,其分布规律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在平行于焊缝路径上,纵向残余应力变化明显,呈现为拉-压交替的分布形式,横向残余应力在焊缝两端表现为压应力,且向试件中心逐渐过渡为拉应力。
-
-
徐建军;
石巍
-
-
摘要:
关于焊缝超声波检测是一种要求很高的无损检测项目,尤其是对于操作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水平是要求比较严格,这方面的工作者不仅要有很丰富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有焊接和材料一些方面的知识,这方面的检测方式和射线、磁粉、渗透等检测方法有很大差别,超声检测的缺点就是对于超声波的动态波形分析不准确,信号也不是很强,方向性也不是很好,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工作者对于仪器的使用方法的熟练程度,所以各种人为因素会对检测结果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超声检测属于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要经过很多的实际操作和具体的案例分析积累大量的经验,没有哪一个人就凭借专业知识就能操作的很好,都要经过大量的实践操作才能有一定的技术,只有不断的接触和亲手操作才能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做出最正确的判断,及时给出合理的解决措施。这篇文章主要就是通过一些案例的分享,传递各方面正确的经验,给以后的工作者带来一些参考,在一定程度上给实际操作中能够遇到的一些问题给出一点建议。
-
-
雷文娟
-
-
摘要:
生物质锅炉过热屏膜式壁管子为特殊材质TP347+12Cr1MoVG,若采用手工钨极氩弧焊工艺,对接焊缝一次合格率较低。通过材料的焊接性分析、焊接缺陷分析,找出缺陷产生的原因,采取调整焊接顺序、减小焊接线能量、改善收弧操作等改进措施,使焊缝一次合格率达到99.1%。
-
-
刘超;
佟庆;
李海
-
-
摘要:
核电厂的系统设计使用了大量的不锈钢管道,通过不同的焊接接头形式进行管道与管道、管道与设备之间的连接安装。其中不锈钢管道对接焊缝实施难度高,对现场焊接条件要求极为严格,焊接人员需具有高超的技能水平,焊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核电厂的运行质量。以奥氏体不锈钢为例,通过梳理不锈钢对接焊缝易出现的典型技术难点,结合在役核电厂焊接作业的特点,制定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已在多个核电机组的大修现场成功应用,具有良好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
-
郭宏超;
蔡欣悦;
李国强;
王彦博;
刘云贺
-
-
摘要:
通过湿热周浸模拟海洋浪溅区腐蚀环境,对Q690高强钢对接焊缝开展了疲劳性能试验,分析了腐蚀损伤与焊缝缺陷对其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Q690高强钢对接焊缝具有良好的抗疲劳能力,当腐蚀时间为100 d时,试件质量损失率为8.46%,焊缝区和热影响区的平均腐蚀速率分别为1.14、1.22 mm/a,疲劳极限减小了32.7%;锈蚀试件断口裂纹分布呈平行条带状,且随着腐蚀损伤程度的增大,在高应力水平下的疲劳条纹数量减少,损伤累积明显提高.
-
-
竺国荣;
王杜;
钱盛杰;
赵盈国
-
-
摘要:
射线检测时发现某天然气管线对接焊缝存在多处圆形缺陷,安全状况等级定为4级,无法继续使用。为了保证管道安全运行,采用相控阵技术对上述缺陷进行精确定位和定量研究。最后,根据该管道的基本参数和相控阵检测结果进行合于使用评价,结果定为在下一返修周期(2年)内,该压力管道可以正常使用。
-
-
陈乐
-
-
摘要:
数字射线(DR)检测是承压设备用小径管对接环焊缝焊接质量控制常用的方法,由检测人员识别DR图像中的缺陷。这种人工识别的方法存在工作效率低,容易漏检等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提出了基于Faster RCNN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方法,对DR图像进行目标检测,识别气孔、夹杂、裂纹、未熔合等缺陷类型,实现对小径管接环焊缝缺陷智能识别的目的。
-
-
陈旭杰;
郑磊;
胡健;
张子健;
黄辉;
钟军平;
柴军辉
-
-
摘要:
在某大型化工企业球罐群定期检验期间,发现一台3000 m^(3)丙烯球罐内外表面存在大量焊缝裂纹,分类统计裂纹出现的位置和类别,分析典型裂纹缺陷形貌。总结出焊接技术水平欠佳、现场热处理未达到规范要求、焊接残余应力是导致球罐开裂的主要原因,并给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处理建议及预防措施。在球罐制造过程中严格控制球壳板原材料质量和制造质量,把控焊接过程质量和焊后焊缝无损检测质量,在定期检验过程中重点关注上、下级环焊缝,可采用UT+TOFD的方法进行焊缝检测。
-
-
文军;
孙毅
- 《2019核能行业焊接技术经验交流会》
| 2019年
-
摘要:
针对HXD1C枕梁改为全自动焊之后,旁承座与盖板的16HV对接焊缝在交验时经常出现超声波焊缝检测不合格的现象.通过分析枕梁的设计结构,结合喷嘴寻找的特点,针对HV形对接焊缝,创新性地提出了新的编程方法:首先分析焊缝间隙L的变化量,设置摆宽和电弧的大小,然后设置焊缝的喷嘴寻找,增加机器人焊接时对焊接工件的容错能力.新的编程方法,解决HV形对接焊缝自动焊返工率高的问题,增加机器人焊接对焊接工件的容错能力.
-
-
潘宗田
-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第十一届年会》
| 2018年
-
摘要:
管子-管板焊接是换热器制造关键所在,接头的焊接质量直接影响设备安全稳定运行.针对换热器管子-管板内孔焊对接焊缝结构型式,采用棒阳极X射线机,射源在管内一次中心周向透照,缺陷检出率和检测效率高.
-
-
-
张晓东;
张剑
- 《2017中国燃气运营与安全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江苏LNG项目二期工程的关键设备是1台20万元NG低温储罐,是目前国内在建的最大的LNG储罐.储罐的内罐由06Ni9%钢制造,直径84.2m,高度为40.697m,内罐壁板共13圈,板厚为35.5mm、33mm、30.5mm、28mm、25.5mm、23mm、20.5mm、17.5mm、14.5mm、11.5mm的壁板各一圈,板厚10mm壁板3圈,每圈壁板由24块钢板组成,共有315块,纵、环焊缝总长约6000m,按《全容式LNG储罐规定(机械部分)》要求内罐的所有纵环对接焊缝和边缘板对接焊缝全部进行射线检测验收.主要介绍20万方LNG储罐9%Ni钢对接焊缝射线检测技术.
-
-
HUANG Fan;
黄帆;
YANG Tong-gao;
杨通高;
QI Shi-jin;
齐世金;
CAO Hui;
曹晖;
YANG Dong-hao;
杨东浩
- 《中国核学会2026年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燃料组件是反应堆中的核心部件,其焊缝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组件的使用寿命和反应堆的安全运行.为了保证实验快堆外套管对接焊缝内部质量,对接焊缝采用X射线检查技术.根据外套管结构尺寸特点并结合技术要求规定,主要对透照方法、透照方式以及制定工艺参数等进行了探索研究,为保证工艺可行,做了相关工艺验证.通过上述工艺研究,成功找到了实验快堆外套管对接焊缝内部质量的检查方法.得出了以下结论:实验快堆外套管对接焊缝采用直接透照法的双壁单影的透照方式,每60°透照一次,共透照6次,在胶片侧放置铅块;通过试验,确定了实验快堆外套管对接焊缝X射线透照工艺参数;可用于检出实验快堆外套管对接焊缝缺陷,保证焊接质量.
-
-
-
Zhang Yifeng;
张义凤;
Yu Baohong;
于宝虹
- 《2017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
| 2017年
-
摘要:
为解决冷轧生产中因焊缝缺陷而导致的断带问题,拟研制薄板对接焊缝缺陷在线检测系统.考虑到对在线检测系统的高灵敏度和实时性要求,以及对焊机干扰最小、对钢板状态及环境影响最小原则,分别采用电磁超声和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方法对典型试板对接焊缝进行了离线检测研究,通过对检测能力、检测灵敏度、检测速度、系统复杂性、环境危害等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确定电磁超声检测法更适用于薄板激光对接焊缝缺陷的在线检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