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室内模拟试验

室内模拟试验

室内模拟试验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125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公路运输、水利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5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374021篇;相关期刊64种,包括实验技术与管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石油钻采工艺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2013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学学术年会、第四届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学术交流会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2009土壤资源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安全学术研讨会等;室内模拟试验的相关文献由416位作者贡献,包括毛正君、魏荣誉、刘耀莹等。

室内模拟试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5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74021 占比:99.98%

总计:374105篇

室内模拟试验—发文趋势图

室内模拟试验

-研究学者

  • 毛正君
  • 魏荣誉
  • 刘耀莹
  • 刘颖
  • 张庆松
  • 晏云涛
  • 朱亚婷
  • 朱宇杰
  • 梁秀娟
  • 王大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亮亮; 黄费新; 李岩; 马静; 刘阳
    • 摘要: 直接测量岩石表面降低的高度是研究当前地表侵蚀速率的有效方法,目前认为地表岩石的侵蚀速率一般在百分之一毫米到微米数量级。然而以往的测量仪不能满足大范围野外岩石侵蚀速率测量的精度,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研发可直接进行岩石侵蚀速率测量的仪器——便携式高精度游标螺旋测微装置的组成和原理。与以往相比的改进是本次使用“磁铁”代替“棘轮”,旋拧螺旋测微杆,并利用改造后的装置进行了室内模拟试验。试验用装置A和装置B同时对无侵蚀和有侵蚀的两种情况进行对比测量,共获得120个测量数据。其中装置A中极差、平均偏差和标准偏差均小于0.001 mm的点,占所有点的83%,表明该设备在0.001 mm数量级精密度良好;装置B进行卫生丸“侵蚀”模拟实验,获得早期(前三天)微米级的平均“侵蚀”速率(0.0097 mm/天),装置A的每日重复测量结果基本说明测量精度已经达到1μm(0.001 mm)。改造后的装置精度更高且简单和易于携带,可在较低侵蚀速率地区大范围测量。
    • 王琴琴; 代文厅; 陈开圣; 陈斌
    • 摘要: 预应力锚索不同的张拉方式对边坡支护结构的影响不同.采用微机静载锚固试验机进行了预应力锚索加固边坡室内模拟试验,通过沿钢绞线轴线方式张拉和与钢绞线轴线成25°夹角方式张拉结果对比,分析了两种张拉方式对支护结构受力和变形的影响,为边坡的稳定性评价提供技术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的张拉方式对钢绞线抗拉强度的影响不同.沿钢绞线轴线张拉,破坏荷载强度平均值为1918.60 MPa,钢绞线在组装件中间断裂;与钢绞线轴线成25°夹角方式张拉,破坏荷载强度平均值为1754.69 MPa,钢绞线在两端锚具附近断裂.
    • 冯忠居; 郭穗柱; 孟莹莹; 胡海波; 王富春; 徐占慧; 姚贤华; 刘宁
    • 摘要: 为探究高寒盐沼泽区冻融循环作用下桥梁桩基的腐蚀损伤,采用室内模拟试验,模拟在养护冻融循环条件下不同桩基混凝土配合比与不同复合盐溶液体积浓度对桩基混凝土抗侵蚀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桩基混凝土外观、质量、抗压强度、动弹性模量以及微观SEM测定的方法,分析桩基础的腐蚀损伤机理.结果表明:不同桩基混凝土配合比对桩基础的抗侵蚀性能有严重影响,当在桩基混凝土中加入粉煤灰、硅灰和膨胀剂(配比Ⅲ)时,其相对动弹性模量减小不到10%,抗侵蚀系数稳定大于0.9,质量损失小于5%,桩基混凝土表面只有轻微脱落现象,能够提升桩基础抗侵蚀性能;在不同体积浓度的复合盐溶液中浸泡,桩基混凝土在冻融循环的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腐蚀情况,体积浓度越大,复合盐离子相互抑制作用越明显,桩基混凝土腐蚀情况减弱,当体积浓度达到15.4%时,质量损失出现负增长.由微观SEM测试结果,钙矾石、硅灰石膏、Friedel盐是导致桩基混凝土腐蚀损伤的主要产物;建议选用桩基础的设计年限折减系数为0.6,可防止冻融循环对基准体积浓度溶液腐蚀下的桩基础设计年限的不利影响.
    • 张旭; 姜燕; 赵非; 李鹏伟; 林春庆; 李雪英; 李伟昂
    • 摘要: 预置电缆式智能分注技术需在油管外置电缆,并用保护卡束缚.该技术存在施工成本高、作业复杂、效率低且无法实现带压作业等问题,为此,应用了井下电缆管内对接技术,研发了井下电缆对接器.该对接技术将电缆油管外置直连工具的连接方式转为电缆在油管内输送,对接器在井下完成对接,为井下工具供电及通信的模式,在节约护卡成本的同时,工具段以上管柱无需带缆施工,作业工序简单.介绍了井下电缆管内对接技术的特点和关键工具.室内模拟试验和模拟井对接试验中,井下电缆对接器耐温达到150°C,承压80 MPa,对接绝缘性良好,在实际应用中能有效提高作业效率,预计可缩短占井周期1.5d,单井节约作业及电缆护卡成本约15.37万元,降本增效显著.井下电缆管内对接技术能够简化有缆智能分注施工工序,降低作业成本,满足带压作业要求,丰富了智能分注技术序列,进一步提高了其先进性和适应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梁波; 刘涛; 肖尧; 张鸿鸣
    • 摘要: 为分析隧道出口处内外横断面上交通标志的设置对驾驶人视认性的影响,通过现场实车试验和室内动态模拟试验研究了交通标志与驾驶人信息感知的关系.选择3名驾驶人运用德国生产的SMI眼动仪,对选取的G65包茂(包头—茂名)高速公路武隆段6条隧道分别进行了34次有效行车试验,并对比分析普通高速公路路段和隧道出口路段驾驶人的瞳孔直径变化比率.采用Premiere软件制作可调的动态交通标志,通过双投影系统将标志和实车录制的路段视频相融合,投射到同一个曲面幕布上,并切换不同隧道出口与标志的位置,以驾驶人视认标志的反应时间为表征参数进行隧道动态驾驶环境下的室内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瞳孔直径变化比率可以作为表征驾驶人明适应状态的表征参数,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车速为80 km/h时驾驶人正常瞳孔直径变化比率为±5%;驾驶人完成出口明适应时的瞳孔直径状态,特长隧道出口处驾驶人的明适应时间为2.129 s;特长隧道出口处内外交通标志的反应时间都呈现同一规律,交通标志与行车道位于同侧的反应时间比异侧时的短;交通标志位于隧道外的反应时间均值为2.22 s,比隧道内的反应时间平均短0.64s.以时间为依据,当隧道出口与互通间距受地形限制,设计完成标志的有效视认时间小于4.5s时,建议交通标志设置在隧道内部正中顶部位置;反之,设置在隧道外部道路右侧.
    • 张政; 李金娟; 郭兴强; 蔡保德
    • 摘要: 磷石膏渗滤液对碳酸盐岩及岩溶地下水产生重要影响,但其影响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开展了磷石膏渗滤液对碳酸盐岩的溶蚀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pH值、水动力条件及溶蚀时间对研究区不同碳酸盐岩样品的溶蚀效果,探讨各试验条件对溶蚀作用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岩样失重率呈现对数型增长趋势;渗滤液pH值为1.86的试验组中岩样失重率大小依次为娄山关组、法郎组、青岩组,pH值为2.71的试验组中岩样失重率大小依次为:法郎组、青岩组、娄山关组;动态试验失重率明显高于静态试验.渗滤液pH值和水动力条件与其他变量的交互作用均表现强烈,渗滤液pH值、水动力条件及二者间交互作用对岩样溶蚀的影响在试验前期作用较大而在后期减弱,岩石层组类别在试验后期作用凸显.整体上看,试验变量对岩样失重率的影响作用大小依次为渗滤液pH值、溶蚀时间、水动力条件、岩石层组类别.
    • 刘统广
    • 摘要: 文章通过室内载荷试验,使用UCAM-70A.IMP数据采集系统采集数据分析对比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在无水平荷载下逐级增加竖向荷载、额定竖向荷载下逐级增加水平荷载两种工况下,不同褥垫层厚度对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工作性状的影响。由不同褥垫层厚度对应的桩身荷载-位移曲线,可以得出褥垫层厚度对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竖向沉降和桩土应力比及水平位移和桩土应力比有显著影响。研究表明,合理控制复合地基褥垫层厚度能够优化桩-土之间的应力比,使桩间土竖向及水平承载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从而达到提高复合地基竖向及水平承载力的目的;合理控制复合地基褥垫层厚度能够起到控制复合地基沉降的作用。文章阐明了褥垫层厚度是复合地基承载力及变形的关键要素和核心技术。
    • 刘统广
    • 摘要: 文章通过室内载荷试验,使用UCAM-70A.IMP数据采集系统采集数据分析对比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在无水平荷载下逐级增加竖向荷载、额定竖向荷载下逐级增加水平荷载两种工况下,不同褥垫层厚度对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工作性状的影响.由不同褥垫层厚度对应的桩身荷载-位移曲线,可以得出褥垫层厚度对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竖向沉降和桩土应力比及水平位移和桩土应力比有显著影响.研究表明,合理控制复合地基褥垫层厚度能够优化桩-土之间的应力比,使桩间土竖向及水平承载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从而达到提高复合地基竖向及水平承载力的目的;合理控制复合地基褥垫层厚度能够起到控制复合地基沉降的作用.文章阐明了褥垫层厚度是复合地基承载力及变形的关键要素和核心技术.
    • 刘轶松; 徐飞; 刘天恒; 康海平; 梁雪健; 杨孝杰
    • 摘要: 油砂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在松辽盆地西斜坡西北沟油砂矿区进行过蒸汽吞吐试采,效果一般.油砂油微生物降黏是微生物采油技术(MEOR)中的一种,是一项具有发展前景的三次采油技术.本文通过进行微生物培养、分离、提纯、乳化及室内微生物降黏的模拟试验,取得了良好的降黏效果.可为松辽盆地西斜坡地区油砂微生物降黏现场试验提供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