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实在性

实在性

实在性的相关文献在1962年到2021年内共计257篇,主要集中在欧洲哲学、哲学理论、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3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435516篇;相关期刊210种,包括现代哲学、前线、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六届全国现象学科技哲学学术会议、北京语言大学汉语水平考试中心2011年科研报告会、第四届科学与信仰学术年会等;实在性的相关文献由264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淼、邹化政、肖福平等。

实在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53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35516 占比:99.94%

总计:435773篇

实在性—发文趋势图

实在性

-研究学者

  • 李淼
  • 邹化政
  • 肖福平
  • 胡万年
  • 苏晓冰
  • 吴国林
  • 张旺
  • 文成伟
  • 施春宏
  • 李启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科政
    • 摘要: “存在(是)不是实在谓词”是康德用以撬动整个思辨理性神学的支点,也是他最重要的哲学成果之一.近年来,国内康德学界围绕如何理解“逻辑谓词”与“实在谓词”产生了激烈争论,并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诠释.然而,这两种诠释方案都有一些明显的缺陷.第三种可能的诠释是:对这两种谓词的区分只是一种功能性区分,用来意指谓词概念为主词概念增添知识的两种方式.“逻辑的/实在的”对应于“形式的/质料的”这一区分,逻辑谓词仅仅在形式上增添主词概念的知识,实在谓词则在质料上增添主词概念的知识.因此,“存在(是)”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综合命题中的逻辑谓词.这种诠释能够克服原来两种诠释的缺陷,使康德的多个文本获得一个融贯的解释.
    • 李科政
    • 摘要: “存在(是)不是实在谓词”是康德用以撬动整个思辨理性神学的支点,也是他最重要的哲学成果之一。近年来,国内康德学界围绕如何理解“逻辑谓词”与“实在谓词”产生了激烈争论,并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诠释。然而,这两种诠释方案都有一些明显的缺陷。第三种可能的诠释是:对这两种谓词的区分只是一种功能性区分,用来意指谓词概念为主词概念增添知识的两种方式。“逻辑的1实在的”对应于“形式的1质料的”这一区分,逻辑谓词仅仅在形式上增添主词概念的知识,实在谓词则在质料.上增添主词概念的知识。因此,“存在(是)”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综合命题中的逻辑谓词。这种诠释能够克服原来两种诠释的缺陷,使康德的多个文本获得一个融贯的解释。
    • 苏晨生
    • 摘要: 康德的自我理论主要解决普遍必然性知识何以可能以及自我何以存在的问题.目前大多数研究将这两个方面割裂开来而无法完整理解康德的自我理论;即便在结合起来的研究中,要么没有认识到可能存在的矛盾,要么在矛盾面前止步不前.借用康德先验感性论中的思路,这两个方面分别通过自我的"先验演绎"和自我的"形而上学演绎"完成.前者表明具有自发性的统觉的先验统一是知识客观有效性的重要条件,后者表明自我是在实在性(Realit?t)的意义上存在,而非现实性(Wirklichkeit)的意义上存在,区分现实性与实在性因而成为理解康德自我理论的关键,它表明康德在自我问题上并不存在真正的矛盾,前后一贯.
  • 4. 论丹尼尔·丹尼特意向性的实在性 北大核心 CHSSCD CSSCI CSTPCD
    • 冯文婧
    • 摘要: 当代心智哲学有关意向性的争论首先集中在“人的大脑中是否真的有概念、信念和判断等”这一问题,由此发展出实在论和取消主义两种相对的立场观点.丹尼特将自己有关意向性的看法称为“意向立场”观,从常识心理入手将意向立场中运行的物质系统重新定义为意向系统,力求在物理世界中为意向性解释锚定一个合适的位置;是一种反本质主义的、温和的意向性实在论立场.意向立场观为我们理解意向性及其实在性提供了一种比较新颖的视角和一些更加合理的研究方法,也为之后意识和意向性的自然化作出了很好的理论铺垫.
    • 苏晓冰
    • 摘要: “良知”是阳明学中的核心概念.王阳明对良知的重视既源于良知构成“成圣”这一“第一等事”的前提,也因为良知在实质上奠定了道德实践的基础,而这些功能与作用是建立在良知之实在性这一前提之下的.然而,在作为明代官方学说的朱子学中,其以心为明觉而求理于外的理论倾向,实质上是否定了良知的实在性.在上述背景下,阳明展开了对良知实在性的论证:一是通过对孝、悌、孺子入井等现象的反思进行经验性说明;二是借用体/用关系的分析进行形上学探索;三是通过一个否定的角度,进行反向论证.经由此,阳明证明了良知的实在性,从而为其哲学体系建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这也构成了王阳明哲学对道德之普遍性根据这一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
    • 林小英; 陆一
    • 摘要: “教育事业”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相对于当下国际教育界对“教育”所界定的“虚构性”和“跨界性”而言,教育事业的称谓更具实在性和确定性,同时蕴含着国家和政府对于教育的价值担当和使命。中国的教育事业扎根于本国的国体、政体和民情、民心之中,如何对其进行评价,是关涉教育体系中各个层次的、距离各有远近的利益相关者的综合问题。
    • 黄明健
    • 摘要: 在中国的"形势"与西方的"绵延生成"思想上,试图提出建筑学的形势观转向,以"形"与"势"的辩证关系来重新审视建筑设计.从这个角度来看,结构是形式生成过程中的组织秩序,是"形"与"势"之间的协调,是一种与真实世界的物质建造、道德伦理对话的机制.在这种实在论的观点下,从弗雷·奥托(Frei Otto)的自然建筑谈起,从材料特质、建造过程、建构节点这三个视角来探讨源于结构的内部组织与物质特性的形式涌现.
    • 武亚军
    • 摘要: 认识本身包含人的主观性因素,不管通过什么途径去认识世界,都是有可能出错的。因此需要正视数学直觉的作用,并对数学直觉的价值和意义进行分析。但在数学发展过程中,就数学直觉可否作为知识的基础和来源存在诸多争议。文章从数学直觉的争论开始探析直觉与逻辑间的关系以及数学的实在性问题。
    • 苏晓冰
    • 摘要: 基于对宋儒"求理于心之外"这一学术路向的反思,王阳明展开了对"心"与"理"之关系问题的思考。对阳明而言,"求理于心之外"意味着心与理的两分,而其更为实质的理论内涵则是对人性实在性的否定。与此相对,龙场悟道所确立的"圣人之道,吾性自足"正是对人性实在性的直接肯定。进一步而言,在阳明那里,一方面经由"心即理"这一命题及其所关联的命题群组,对人性实在性进行了正面论证;另一方面,经由以"心外无X"为基本结构的相关命题对人性的实在性进行反向的说明。通过人性实在性的论证,阳明既对理学在明代所面临的理论失效问题进行了重新修复,也在实质层面重建了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性善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