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哲学政法>第四届科学与信仰学术年会
第四届科学与信仰学术年会

第四届科学与信仰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08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08-12-18

主办单位: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会议文集:第四届科学与信仰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熊猫审判”,也叫泰米·奇兹米勒等人对多佛学区等团体案件。美国联邦法庭在此案中裁决,禁止在公立学校课程中表达“智慧设计论是进化论的可替代理论”的说法。这标志着“智慧设计运动”遭受严重挫折,很有可能导致其终结;也意味着当代基要主义与科学自然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将会上升到新的水平。
  • 摘要:在西方近现代科学与基督教(简称“科学与宗教”)之关系的研究中,科学与宗教是否冲突、两者有如何的关系模式、科学家信教是否合理等问题的讨论,实际上是力图同答科学或科学家能否相容或认同于一个经验物质世界之上的超越者(上帝)。但同答是否认同超越者这个提问之前,显然应该首先明确超越者(上帝)的内涵、属性到底是什么,讨论、判断之前提当然是要先行明确到底在判断什么。上帝是一个什么意义的超越者,中世纪相对统一的教义中有着基本明确的界定,但今天却有了多元化的理解,虽然基督徒都宣称对上帝的信仰,但信一个什么含义的上帝却有着极大的差别,如希克所说:
  • 摘要:当代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发展已经深刻改变了人们对自然世界的认识,也要求人们重新思考如何诠释经典文本中包含的对自然界的表述。本文尝试从物理学的角度探讨超弦/M理论与《老子》就物质生成的对话:尝试从超弦/M 理论出发,重新解读《老子》物质生成论;并尝试思考其涉及的哲学意义,希望能抛砖引玉,引起学者的关注做出更多的深入探讨。
  • 摘要:当代中国只有科学信念而无科学信仰,主要原因是古代科举制度造成的。考察科举制度的历史演变,可以看出科举考试使民众形成对人的信仰而失去对物的信仰。科举制度的长期历史积淀使其本身形成“科举信仰”。“科举信仰”对今天科学与教育有着复杂和广泛的影响。培养当代民众的科学信仰,我们必须正视“科举信仰”的存在,才能正确认识和重构它。科举信仰和科学信仰本质上是存在矛盾和冲突的。科举信仰追求对既成知识的研究上,追求对人的信仰;而科学信仰追求对未知知识的探究上,追求对物和自然界本源的信仰。要想在民众中树立科学信仰,必须对科举信仰进行重构。rn 科举信仰的未来重构并不是要把科举信仰本身改造成科学信仰,那既不可能也无必要。rn 而是希望通过对科举信仰的解构和重构引起我们对科学信仰的重视,形成一种信仰是多么不容易,一旦形成要消除又是多么困难。从而明白我们当代对科学信仰的理解还有偏差,科学信仰的形成是个历史的过程,不能人为造就。尊重信仰的宗教色彩和非理性色彩,让民众自发、自然、自在的形成科学信仰而不是被动、灌输、受迫的形成,这是科举信仰留给当代科学信仰最大的遗产。
  • 摘要:由弗里德曼的《实证经济学方法论》一文引发的争论是20世纪影响最大的经济学方法论之争。许多著名的经济学家,如萨缪尔森、西蒙等都卷入了这场争论。这场争论可以视为对既有的方法论问题的批判和因此而引发的二次批判。我们尝试以自身的批判性视角重新审视这场争论,以解决如下几个问题:(1)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是否需要通过可证伪来反映其科学性,如何运用证伪原则;(2)预测主义及其论敌的方法论的哲学基础是什么;(3),从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和经济思想史的视角看应该如何批判和超越这场争论。
  • 摘要:美国联邦地方法院在2005年审理的Kitzmiller案是创世论与进化论世纪诉讼的延续,集中反映了宗教与科学的冲突。科学与宗教的冲突从以哥白尼的“日心说”开始,直到19世纪达尔文提出物种起源学说科学与达到顶峰。科学在实验精神的指导下,反抗宗教的束缚,获得了独立和解放,而宗教则不断受到怀疑和批判。科学与宗教都没有治外法权,真与善都需要正义的评判,法律作为当今社会中规范一切人类活动所必需遵循的制度在现代社会成为被科学与宗教所公认与推崇的准则规范和纠纷解决机制。rn 但Kitzmiller案反映出法律受历史、社会等诸多条件的制约在调节与科学、宗教有关的矛盾纠纷时具有局限性。实际上科学与宗教并不是必然产生冲突,两者可以在在国家法律框架内加强对话减少对抗,彼此包容和谐共存。
  • 摘要:在科学与宗教关系的讨论中,有几个问题需要澄清。人们一谈起西方科学与宗教关系的历史,就如数家珍般地从古希腊时谈起。问题是科学与宗教的关系何以可能?至于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有些人认为它们是势不两立知识体系,有人则认为它们是可以融合的知识体现。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理解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才是适当的?牛顿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为什么会信仰上帝?合理的解释只能是:他无法解释宇宙的第一推动力,他的不彻底的唯物主义立场是他陷入了宗教信仰。宗教信仰和科学信仰是对立的吗?
  • 摘要:科学与人文的分裂是当代不可忽视的一个严重问题。科学主义是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产物,而人文主义则有较长的历史。近代科学与人文分化的结果,一方面为人们谋取物质利益上取得巨大成功,另一方面其反自然、反人道却使科学失去了人性的光彩。但无论科学主义还是人文主义都是对人的本质的片面理解。
  • 摘要:自近代以来,科学和宗教一直是影响人类的两种“普遍”力量,它们都是对人类经验的不同方面的表达和阐释,满足人类不同方面和层面的需要,未必互相排斥,可以互相补充整合。两者的关系问题始终是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科学和宗教传统上被认为是冲突的,人们对科学与宗教各自的内在结构及其相互关系有了新的视角;其中二十世纪中后期科学哲学的“历史学”、“社会学”转向以及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更是促进人们对科学本身以及其与宗教的关系进行再认识。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也毫不例外地提出了重新认识和反思科学、宗教及其二者关系的任务。建设性的后现代思潮试图实现“(前现代)宗教”(正题)——“(现代)科学”(反题)——“(后现代)科学+宗教”(合题)这样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辨证统一。
  • 摘要:本文以科学与宗教的关系为出发点论述牛顿科学中的神性活动。尽管牛顿科学被称作是自然的数学哲学,但从历史上看,它却是基于一种物理因果性动力学概念之上,并且是与有神论或自然神论的形而上学联系在一起的。本文所要阐述的观点,是以牛顿科学为例,说明考察科学与宗教之间关系的重要性,并力图使读者了解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在过去的某一阶段、某种程度上是和谐的,甚至是能够对双方都有利的。
  • 摘要:科学与信仰问题与人类文明史相伴,它们的关系是复杂的、多向度的。从远古到现代,二者的关系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远古时期以宗教为母体的混合共生阶段;中世纪宗教支配科学而又为科学孕育前提的阶段;近代科学起源时期科学与信仰关系的复杂化阶段;科学理性背景下科学的凯旋与信仰的失落阶段。这四个阶段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出科学与信仰的冲突与融合。
  • 摘要:当今时代是科学的时代,也是我们在反思中寻找信仰、探求精神同归之路的时代。今天,我们已经不可能如过去那般简单地把科学与信仰,也即通常所理解的科学与宗教二者简单地对立理解,因为事实证明我们无法把信仰彻底从认识领域驱逐出去,并且科学发展的事实也一再证明,科学与信仰并不存在必然的对立与冲突。科学不仅无法消除信仰,而且也不能彻底排除信仰,信仰对科学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有着无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
  • 摘要:美国著名人工智能专家雨果·德·加里斯预言:21世纪科技所产生的“高智机器”的智能将比人类智慧高出不止2倍或者10倍,而是万亿个万亿倍,那就是真正神一样的东西。在今日的地球上,尽管蚊子是经过几十亿年进化的极其复杂和不可思议的生物,但人类根本就不考虑这些而常常轻易地杀死它们,因为我们从来只把它们看成一种有害的生物。将来谁能断定那些人工智能机器不会对我们有同样的看法而消灭我们呢?拥有超级的“人造”智慧,消灭人类对它们来说易如反掌。人工智能问题将会主导21世纪的世界政治,“物种主导”这个问题会标识和定义这个时代。在21世纪,“人类是否应该制造人工智能机器”这个问题将会比20世纪的“谁将拥有资本”(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更明显地把人类划分成更加对立的两大阵营。这两大阵营就是:宇宙主义者和地球主义者。双方的对立和斗争会随着人工智能机器逐渐变为现实而愈演愈烈,直至发生可能灭绝人类的战争。
  • 摘要:什么是科学?它是一种理性还是一种信仰?在当今社会,科学正处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似乎可以说,科学成了一种信仰。然而说科学是一种信仰,并没有要贬低科学的价值,也不是要抹杀掉科学所带来的积极影响,而只是说,科学不该受到这样待遇,不能独占鳌头。科学只是人类文化中的一部分,它与其他知识体系具有同样的地位。人是需要信仰的,但是不能盲目地去信仰,所以我们可以以理性为基础去信仰。rn 信仰和理性不是完全割裂开来的,信仰寻求理性的理解,理性也从信仰中获得支承。二者之间具有合力也有张力。而对于科学的信仰,就可以认为是理性与信仰合力作用的结果之一。
  • 摘要:明清实学,正特殊地受到当代研究者的注意。作为从明中叶到鸦片战争前夕出现的思潮,实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终结。而就其精神背景而言,实学又不仅是汉文化对明亡教训的反省,从更广阔的世界文化史来看,它更应视为中国传统文化凭借内因向近代转换的一次空前努力。这一转换是中国乃至东方文化现代化总进程中一个普遍的环节。
  • 摘要:形而上学是人类的自然倾向。根据形而上学对象——“绝对”对于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来说是“超越”的还是“内在”的,形而上学应该被区分为“外在形而上学”和“内在形而上学”。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确立的是外在形而上学,而《实践理性批判》确立的则是内在形而上学。作为内在形而上学的自然倾向,其实践活动最终落实在“信仰”rn 上面。信仰作为人类满足内在形而上学要求的活动,是通过信仰的实践来完成的,它不必把“信仰”变成“知识”的理论活动来完成关于“绝对”的思辨知识。在这个意义上,“信仰”的最高意义仅仅在实践理性之中,而不在理论理性之中。
  • 摘要:信仰表现为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成员对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观念体系孜孜以求的信奉和遵守,而科学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活动。由于信仰与科学所面对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满足入需要的层次等都不相同,双方有着不可互换、不可相互取代的意义和价值。信仰特别是科学信仰对于科学发展进步的积极作用是明显的。信仰能够为科学探索活动提供形而上的根据,对科学探索活动具有渗透,情感激励和境界提升作用。但当信仰的信条与科学发展所必需的原则不一致时,信仰也会成为科学进步的障碍。某些不良信仰与科学则是完全对立的。
  • 摘要:创新性地从全知观念审视了认知,对信仰的本质从认知的角度给予了新的理解,分析了信仰的功用,并得出结论认为必须以唯心与唯物辩证结合的系统认知观方式来认知世界万物。
  • 摘要: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全球化最直观地从经济领域表现出来,并渗透到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等诸多领域,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和地球的面貌。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必然对当代世界宗教带来的影响。全球化给世界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问题,要求宗教作出积极回应。在全球化进程中,充分认识宗教对全球化的积极价值,有利于促进宗教与全球化的时代处境相适应,促进宗教在全球化进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 摘要:近代科学是在中世纪科学的基础上产生的。德国历史学家范迪尔门认为1440年到1540年是近代科学的形成阶段,这一个时期对中世纪传统进行了明确的批判,从而系统地揭示了古典学,并转向了对自然的实证的研究。但是,范迪尔门同时指出,在这一时期取得的自然科学的成果,是以研究陆续出版的古典作家的作品为背景的,是通过收集、阅读所有现存的资料并进行批判获得的,而不是通过直接地观察自然和考察自然得出的。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近代科学与中世纪的思想成果有着密切的联系。
  • 摘要:本文认为耶稣政治伦理思想的核心理念包括二元对立型政治构想、良心自由的精神追求、个人得救的宗教主张,上帝选民的人格平等四方面的内容,这四者之间彼此联系、相互作用,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西方中世纪和近现代政治伦理模式的衍化和发展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历史影响。
  • 摘要:“尊严”是频繁出现在生命伦理学中的一个概念,但美国学者麦克琳却在最近认为,尊严在生命伦理学中是个无用的概念,可以毫无损失地用其它概念比如尊重人的自主性概念所代替。文章反驳了麦克琳的观点,定义了尊严的含义,认为生命伦理学的使命就是在当代生命科技高度发达的情况下如何尊重和保护人的尊严。
  • 摘要:宗教心理学是心理学与宗教学的交叉学科,又是宗教学和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从1882年霍尔(S.Hall)发表关于道德和宗教教育的演讲算起,它在西方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而在中国的研究几近空白。宗教心理学将心理学的成果和方法用到对宗教的研究中,从个体心理发展的角度提供了对宗教的另一种“科学的”理解,积累了丰富的理论成果。
  • 摘要:本文论述了科学与宗教冲突的两种极端形式——科学主义与经学主义——和科学与宗教对话的两种基本形式——极限问题与方法论的平行,特别论述了从对立到对话的转折契机与条件,指出科学界与神学界两方面何以对话发生兴趣的历史原因及主观因素——主要是批判的实在论的影响。文章也就对话的必要性及可能性做出肯定评价,就对话的前景及局限做出展望。
  • 摘要:由于西方的知识和信仰有各自不同起源和机理,因此科学与精神的冲突不可能在西方文明内部彻底根除。随着世界进入跨文化时代,科学与精神的关系也步入新境地。原本在西方存在的二元对立,到发展中国家则表现为现代科学文化与当地传统文化间的矛盾。rn 为协调这些矛盾,一要寻求对科学的健全理解,从单科学模式走向多科学模式;二要实现不同文明间的相互开放;三是发展中国家自觉地保护自己的文化;四是坚持科学与精神关系的阴阳互动模式,通过建设性的交锋与交融,建设充满多样化色彩与创造性活力的和谐世界。
  • 摘要:目前人们广为接受的一个说法是,宗教传统、神学等等必须仔细听取科学的结论。说到底,步入大科学时代的今天,科学已经带给我们他者无法匹及的力量去预言自然界的事件、解释自然的神秘现象、取得技术的进步。在这种科学已占尽上风的情况下,科学与宗教对话的基础是什么?怎样对话?或换言之,在这种大科学时代,人如何可能是一个有神论者?
  • 摘要:信仰和真理有着复杂的关系。在其原初阶段,信仰和真理有统一性,信仰即真理,真理即信仰,两者都具有盲目性、非真实性和非实证性特征。rn 随着人类认识和实践的深化,信仰和真理日渐发生分离,而且真理较信仰日渐显示优势,并出现信仰真理和科学真理的延异。但是信仰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今天,真理表面上看超越了信仰,实际上它的根基依然是信仰,只是由于真理大厦的耸立,压塌和颠覆了它原有的根基,使得信仰变得渺小。rn 其实,如果真理真正颠覆了信仰,它也就颠覆了自己。
  • 摘要:基督教从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开始经历了一场世俗化的变革,基督教世俗化的主要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基督教不再处于社会的统治地位,而是变成了和社会其他组成部分等同的一个组成部分:二是教皇不再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不再有足够的能力影响政治,政治权落到了世俗政府手中;三是教廷不再独享解释《圣经》的权力,不能再控制社会的意识形态,被自由、民主的思想所取代。伴随着基督教的世俗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在欧洲兴起,并得到确立,科技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基督教的世俗化过程,就是资本主义的兴起、科技发展的过程。人们的关注点逐渐从耶稣基督转移到了经济利益。
  • 摘要:本文在阐明智能设计论的来龙去脉和特点的基础上,从复杂系统理论的角度,探讨了与智能设计相关的两个主要问题,即偶然性和不可还原性。rn 通过科学和哲学上的论证,试图表明,尽管进化论等在细节上还有很多不足,但智能设计论也并不因此成为目前科学条件下唯一合理的理论选项。
  •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关系到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受教育者的接受问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生长点。西方接受理论的需求律、“期待视野”、差异性、接受度、心理抗拒等理论,有利于我们突破传统的“主-客”模式,构建“主-主”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作为接受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
  • 摘要:署自然观是纳西族的独特传统。在东巴神话中,署是自然精灵的总名,在人类世界之外,山川河流,署无处不在。从起源上,署是人的同父异母兄弟。因而,传统纳西族的环境伦理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伦理。人是用对待兄弟的方式对待自然,处处尊重自然本身的权利。传统纳西族与其所生存的环境之间保持着协调的关系。一口这种自然观丧失,其对自然的态度也随之而变,曾经完好的生态也会随之失去。在人与自然关系日益紧张的今天,署自然观对于所有民族都是一个有益的启示。
  • 摘要:环境问题是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最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之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思考,思考的焦点集中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概括起来大致有两类见解:非人类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者认为,正是因为人类没有尊重自然,只是把自然当作为人所使用的资源来消耗才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在他们看来,要解决环境危机必须承认自然有其内在价值,这种价值要求人对其负有直接的责任和义务。但是人类中心主义者反对这种观点,他们认为谈论对自然的责任是荒谬的,因为伦理关系只存在于人与人之间。如果把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延伸到人与自然之间不仅解决不了生态危机,还会导致新的混乱。
  • 摘要:《尚书·盘庚》篇:“迟任有言曰: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此语为我们理解科学与信仰的关系提供了一个视角。“器惟求新”,较好理解。上古帝王,堂高三尺,采椽不斫,茅茨不翦。后世则富阙巍峨,钟鸣鼎食。古人乘马车,今人或驾宝马。是所谓“器惟求新”者也。
  • 摘要:道教重人贵生的宗教理想和现实情怀,使得道教独特地兼容了人文关怀与科学理性精神。道教人文科技观强调以人为本;科技发展应以顺应人性的自然发展为基准,在满足人的世俗性物质需求的同时还要兼顾终极价值;科学发展应以造福人类为终极目的,并将其在发展过程中对人类不可避免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限度。面对启蒙运动以来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日益凸显的张力,道教人文科技观的理论和实践既为科学人文化作出了率先的垂范,又为当代科学人文化运动提供了许多可供借鉴的慧力支持,从而备受关注。
  • 摘要:“科学与信仰”之辨起源于中世纪阿拉伯学者伊本西那的双重真理论,即:rn 科学真理靠证明,宗教真理靠信仰,“科学”与“信仰”毫无关系。稍后的欧洲学者托马斯则认为:宗教真理也可以通过论证知晓,科学真理亦存在信仰的问题,便出现了“信仰科学”rn 与“信仰宗教”的新提法。当代人普遍认为:信仰不等于迷信,不笃信科学,如何追求科学?rn 那么,美国人是否真的信仰科学真理?国际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宗教还是科学?笔者仅从20世纪人类科学事业的大发展、各个国家主流科学观念的形成、科学管理体制的规划和一般公众科学意识的提高、特别是世纪之交召开的“世界科学大会”rn 及会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做出的一系列决议,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大科学观正在成为当代科学界的主导科学观念。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