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器
定位器的相关文献在1966年到2023年内共计9223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铁路运输、机械、仪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68篇、会议论文27篇、专利文献3221894篇;相关期刊404种,包括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仪器仪表用户、自动化仪表等;
相关会议27种,包括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第十三届年会 、2013年高速铁路接触网零部件安全可靠性技术交流会、河北省工业气体协会、河北省冶金学会2013年度空分专业学术交流会等;定位器的相关文献由17727位作者贡献,包括不公告发明人、徐卫东、徐志龙等。
定位器—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221894篇
占比:99.98%
总计:3222489篇
定位器
-研究学者
- 不公告发明人
- 徐卫东
- 徐志龙
- 钱志航
- 马乐成
- 柯映林
- 孙燕飞
- 张国灵
- 莫荣
- 王鹏
- 刘伟
- 李强
- 白天海
- 陈伟
- 陈钟寿
- 奥田浩二
- 李江雄
- 王刚
- 高宏
- 王健
- 王勇
- 刘刚
- 张磊
- 李彦林
- 毕运波
- 蒋浩
-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刘军
- 张斌
- 张涛
- 汪肢因
- 章威
- 陆伟
- 高峰
- 吴科扬
- 李伟
- 罗健
- 孔璐
- 张博
- 方强
- 朱亚志
- 朱伟民
- 王国梁
- 魏章河
- 张勇
- 张强
- 李宁
- 杨帆
- 王伟
- 王大平
-
-
张华林;
王国溶;
张倩
-
-
摘要:
通过对涑河综合治理工程钢构桥安装精度控制施工过程的总结,阐述了使用定位器和定位槽控制钢构桥安装精度的方法,提高了钢构桥定位精度控制的便捷性,保证了定位的精准度;替代了施工人员在吊装定位时的高空作业,杜绝了安全隐患;节省了吊装定位时的人力和安全防护设施投入,节约了成本,为同类工程的施工提供了借鉴。
-
-
杨秋驰
-
-
摘要:
城市化建设步伐逐渐加快的今天,对建筑安全性、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构建出更加安全、稳定的建筑物,建筑领域开始对钢管混凝土柱导向式安装技术进行应用。基于此,以某工程作为研究对象,对钢管混凝土柱导向式安装技术进行了介绍,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施工质量保障措施,为更好完成钢管混凝土柱导向式安装施工活动提供支持。
-
-
王腾;
吴胜强;
杜清全;
谢浩
-
-
摘要:
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定位器脱落已成惯性故障,给运行安全带来极大隐患。本文分析了定位线夹、定位器结构参数及匹配关系,分析定位器脱落原因,提出利用1C检测波形和4C图片对定位器进行受力分析的方法,并制定定位器脱落的预防措施。
-
-
谭平;
卢从安;
毛江峰;
Tambominyi Eliasu;
丁进
-
-
摘要:
针对当前接触网定位器机械振动监测设备功耗普遍较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低功耗定位器振动无线传感器网络终端节点。基于定位器机械振动监测需求,提出了"SPC1520+锂电池"组合供电方式,深入分析定位器振幅衰减时间特性,并且融合列车最短追踪间隔,研究实现终端节点休眠优化方案。试验结果表明,在其可靠性、状态监测功能符合工程应用和维护要求的前提下,终端节点低功耗的设计可减少节点每日31.12%的功耗,还能提升电池45.18%的使用寿命,从而极大地延长了节点的生命周期,并在某高铁线路上进行了应用验证。本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定位器振动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终端节点的使用寿命,可为后续相关低功耗机械振动WSN节点设计提供参考。
-
-
刘涛;
陈可;
关金发
-
-
摘要:
接触网零部件疲劳破坏是接触网常见的故障形式,为减少该类故障的发生,提高维修效率,需预测接触网零部件的疲劳寿命。本文设计了基于运行工况的接触网零部件疲劳寿命分析流程,其中分析工具包括弓网动态仿真平台、支持与定位结构仿真平台和零部件疲劳寿命仿真平台;以京沪高铁某段接触网为分析对象,分析该段接触网零部件的载荷分配,计算支持与定位结构的应力时程,提取零部件的载荷时程,并对比不同支柱定位器的疲劳寿命,得出中心转换柱的定位器疲劳寿命最小值比中间柱的定位器小,且最容易出现疲劳破坏的区域为定位器与定位支座连接处的结论。
-
-
徐灿华;
陈荣春;
刘宁;
伍耀宏;
陈云生
-
-
摘要:
目的:分析自制可调节定位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0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接受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自制组和网格组,每组31例。网格组采用传统的网格定位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自制组采用自制可调节定位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置钉准确率、术中指标、伤椎后凸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比。结果:自制组的置钉准确率为96.77%(30/31),高于网格组的77.42%(2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7 d的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比与本组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使用不同的定位器,治疗效果相当,但自制可调节定位器可以有效地提高置钉的准确率,减少透视次数,缩短定位时间、穿刺时间及手术时间,可以在脊柱内固定手术中推广使用。
-
-
张起源
-
-
摘要:
针对煤气化装置空气压缩机入口导叶阀HV1111故障造成的两次停车事故,分析了导叶阀故障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实施后效果较好。分析认为,导叶阀故障的原因是定位器故障及定位器行程整定参数设置不合理、感应磁条固定轴偏转和感应磁条行程过大,导致阀位反馈信号精度不高以及执行机构内部密封件的老化。通过更换新的分体式智能定位器并优化定位器行程整定参数、重新固定感应磁条的转轴并更换磁条、增加机械上下限位、更新执行机构和增加偏差报警等方式,解决了空气压缩机导叶阀HV1111反复发生故障的问题,避免了装置非计划停车事故的再次发生,为装置的长周期安全运行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
-
邵曙;
潘益茅;
吕志翼;
宋吉利;
洪卫
-
-
摘要:
为了满足智能阀门在工业生产中极高的应用标准,进行研究了智能阀门设计与控制方法,设计了智能阀门硬件系统,包括电气转换模块、微处理器、信号处理模块和阀位反馈模块4个部分,以主控制器LPC2290为核心,以及A/D转换器和CAN总线进行通信,实现了智能阀门的控制功能,为了提高智能阀门控制的精确度,文章利用PID控制器和FUZZY-PI复合算法,通过PID控制的基本原理和稳定边界法整定PID控制参数的过程,完成PID控制器的设计,再结合FUZZY-PI复合算法实现智能阀门的偏差判别与条件控制和多路转换开关与信号的转换,实现智能阀门的高精度控制,最后设计了智能阀门定位器系统,实现了智能阀门的精准定位与自我诊断功能,实验表明,智能阀门设计与控制系统在4 s时就能够达到控制稳定,并且控制精确度可高达95%。
-
-
古晓东
-
-
摘要:
简统化接触网定位器在设计之初就注重优化结构设计,通过铰链结构改进定位器耐磨性,增大抬升量校验以提升安全性。对简统化接触网定位器与传统定位器的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结合京沈客运专线综合试验检测成果,从弓网受流性能、安全性等方面对新型定位器进行试验验证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简统化接触网定位器受电弓包络线适应性好、满足安全冗余要求、符合弓网受流性能要求,达到了设计预期目标,为进一步深化接触网简统化相关技术研究、提升接触网系统整体性能提供了技术支撑。
-
-
姜勇;
海显莲;
徐鹏;
杨敏
-
-
摘要:
针对连续油管自有深度计量设备在井下作业中难以精确定位的问题,介绍了深度误差的产生来源和国内外目前常用的理论计算校深、人工井底校深、机械套管接箍定位器校深及无线套管接箍定位器校深四种连续油管井下定位方法。通过对四种井下定位方法的对比,得出机械式套管接箍定位器法定位准确,研发难度小,且成本低。鉴于此,进行了机械式套管接箍定位器结构设计、工作原理研究,并经过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论证,性能指标满足现场要求,取得了预期效果。
-
-
何伟浩
- 《第五届中国煤化工自动化技术高级研讨会》
| 2018年
-
摘要:
DVC6000系列阀门定位器是FISHER接触式阀位反馈测量和DVC6000系列隔爆/本安壳体以及气动架构,采用延续现有在板微处理器、应用软件和功能模块的电子部件,并且能适应多种安装连接模式,支持主流现场总线通信及使用嵌入式AMSValveLink预测性维护,便于系统集成,有着高适用性和高可靠性,可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利益.
-
-
罗健
- 《智能牵引供电系统关键技术及标准研讨会》
| 2018年
-
摘要:
为进一步提升弓网受流性能,提高供电装备技术水平和服役性能,探索研制轻量化碳纤维复合材料定位器.依据高铁接触网定位器运行工况制订了研制碳纤维定位器应遵循的技术原则,并设计了定位器的结构形式、与其他零部件的连接方式以及所用材料,进一步确定了碳纤维定位器的加工工艺,并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定位器进行了有限元模拟验证和试验验证,其验证结果满足规范规定和使用要求.
-
-
Luo Jian;
罗健;
Bai Yifeng;
白裔峰;
Wei Bo;
魏博
- 《2017铁路科技创新工作会议》
| 2017年
-
摘要:
高速铁路接触网与受电弓关系直接影响到运营安全.接触网是通过接触线和定位器与受电弓相互作用,它们的动静态空间位置、相互作用力是确保弓网性能的关键.本文对定位器坡度、接触网在直线和曲线的拉出值、第一吊弦点位置设置及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详细研究,为高铁接触网设计优化提供参考.定位器坡度与导线张力、第一吊弦点位置、拉出值、跨距、定位器及定位线夹重量、曲线半径及外轨超高等因素有关.通过本文的研究,在接触网其它主要设计参数一定的情况下,时速300km/h及以上高速铁路接触网定位器坡度直线区段按不小于8°控制,曲线区段按最小不小于6°、最大不大于16°控制是合理的;直线和半径较大曲线区段接触网拉出值±200mm、第一吊弦距定位点5m对保证定位器坡度是合适的参数选择,可指导工程设计.
-
-
贺生;
石玉;
范真;
裴林国;
张园园
- 《中国解剖学会护理解剖学分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在医院临床治疗过程中,常常需要对患者实施臀中肌注射药液,护理操作规程规定在实施臀中肌药液注射前,必须找准臀中肌注射部位,否则会因注射错位而导致医疗事故发生.在多年从事临床护理和教育以及应用解剖研究的工作实践基础上,通过对传统的臀中肌注射部位定位方法的分析研究,发现了其中存在着弊端,试图研制一种专业器械来解决长期的困扰,达到快速准确定位的目的。经过不断探索,反复改进,研制出了这款臀中肌注射部位定位器,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臀中肌注射部位定位工具,能够以专业器械取代传统的定位方法,较好地克服客体手测方法存在的缺陷,既便于工作人员应用,又能有效地预防臀中肌注射事故隐患,确保治疗安全。
-
-
-
张庆敏;
于龙
- 《2013年高速铁路接触网零部件安全可靠性技术交流会》
| 2013年
-
摘要:
目前应用计算机视觉计算出的定位器坡度为定位器与图像水平方向夹角,但该角度与现实中定位器坡度存在差异.所以提出了基于相机标定的算法:首先建立了动态的世界坐标系,然后求解图像中定位器边缘线段两个端点在世界坐标系的对应点坐标值,最后可得到定位器与水平面的夹角即定位器坡度.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
-
-
Du Zhaocai;
杜兆才;
Yao Yanbin;
姚艳彬
- 《第四届数字化柔性装配技术论坛》
| 2012年
-
摘要:
本文回顾了用于飞机柔性装配的定位器的发展历史,总结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概述了定位器的类型、基本特性、结构特点和控制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分析了飞机柔性装配定位器研发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探讨了定位器的发展方向和建议,研制飞机柔性装配定位器,需要解决如下关键技术问题,比如定位器结构优化设计技术、定位器的先进控制技术、定位器系统集成技术,而未来柔性装配定位器的发展呈现柔性化、智能化、低成本化的趋势。
-
-
-
-
-
-
-
-
- 北京电仪科技有限公司
- 公开公告日期:2022-07-29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阀门定位器运动转化机构及智能阀门定位器,阀门定位器运动转化机构包括一个通过上下运动驱动阀门开闭的阀杆,在阀杆的侧面设置的拨片,拨片上设有与1个与输入轴固定的轴座,在拨片中设有拨杆可在其中运动的曲面槽口,曲面槽口的形状由一条等速比阿基米德螺旋线确定,所述阿基米德螺旋线的极坐标方程为:r=a+bθ,其中:r表示极径;a表示螺旋线起点到螺旋线旋转中心的距离;θ表示极角;b为每经过一定角度θ后r所增加的距离。智能阀门定位器包括定位器壳体、电位计和由电位计伸出的电位计齿轮、输入齿轮以及输入轴,还包括拨片与阀门定位器的输入轴联结的阀门定位器运动转化机构。结构简单、运行稳定。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