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妙悟

妙悟

妙悟的相关文献在1954年到2022年内共计64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47篇、专利文献304篇;相关期刊448种,包括法音、思想战线、文史哲等; 妙悟的相关文献由581位作者贡献,包括纳溪、张晶、马立鞭等。

妙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47 占比:68.03%

专利文献>

论文:304 占比:31.97%

总计:951篇

妙悟—发文趋势图

妙悟

-研究学者

  • 纳溪
  • 张晶
  • 马立鞭
  • 十三
  • 朱良志
  • 邓心强
  • 匡晶
  • 吴功正
  • 吴建民
  • 张文勋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高文强; 杨森旺
    • 摘要: 宋代诗禅互动频繁,“以禅喻诗”更是成为南宋诗坛颇具代表性的诗学现象。“悟”作为导向成佛的境界判定,其所具备的习得性、持有性与超越性在南宋时期被系统地引入诗学领域,从而形成以“遍参”“妙悟”与“圆境”为要领的禅化诗悟观。遍参立足于诗歌创作的操作性,要求主体以经典所具备的活句为参照,通过对“句中眼”的把握来促成个人创作状态由迷向悟的转变。“高识”“正体”与“兴趣”是妙悟的基本内涵,三者的统一可以将与诗有关的体制法度因素内化为自性之所显,进而确保诗家“第一义”的不落。圆境则是妙悟之后诗歌超越悟执的一种理想状态,因其具有“韵味”“镕融”“流转”等属性而较难达成。总之,“遍参”“妙悟”与“圆境”三者实为一体,代表了南宋诗悟观由浅入深、由隔历至融通的三个维度。
    • 曾祥波
    • 摘要: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央文史馆馆长袁行霈先生带领他的学生共同编撰的《中国诗学史》2021年5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日前,袁先生接受自己的弟子、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曾祥波的访谈,从《中国诗学史》一书谈起,较为细致地讲述了他关于中国古典诗歌研究的基本主张,对他广为学界重视的“博采、精鉴、深味、妙悟”治学八字诀有进一步阐发。我们谨此刊发曾祥波教授笔录的这次谈话,以飨读者。
    • 王子佳; 殷学明
    • 摘要: “以禅喻诗”是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的最重要的理论命题之一,同时体现出了严羽论诗的特色。自南北朝时期佛教传入中国,禅与诗便呈现出融合趋势,在宋代呈现出不可遏止之势,严羽在汲取前人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第一个将“以禅喻诗”理论化、具体化,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在“以禅喻诗”的基础上,严羽提出了“妙悟”说、“兴趣”说、“别材”“别趣”等诗歌理论,形成了一套参诗、悟入得法的特定方法,从诗歌的创作与鉴赏两个方面为学诗者提供了理论指导。严羽作为前代诗禅思想的集大成者,“以禅喻诗”对当时以及后世产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如王士祯“神韵”说、王国维“境界”说,以及现代诗学理论。
    • 彭立勋
    • 摘要: 审美观照又称审美静观,是人在审美活动中面对审美对象凝神注视和观赏时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态度、状态和活动方式。它集中体现着审美经验的心理活动特点,是审美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对象。"审美观照"因而成为美学理论中的一个关键词。中西审美心理学思想中都有对审美观照中的主体心理条件、心理态度、心理状态和心理特点的探究,形成各自具有代表性的学说。它们以各自特殊的概念、范畴、话语,在继承、演变和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构成了中西两大不同的审美观照学说和理论体系。中西两种审美观照学说体系在阐释审美无利害感和直觉性等心理特点上具有许多共同的认识和类似的表述,可以互相沟通、互相补充。但是,中西两种审美观照学说体系是建立在中西不同文化和哲学思想的基础之上的。西方哲学长于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中国哲学长于辩证思维方式。富于辩证思维的中国审美观照学说体系,在对审美观照中无利害感的心理成因和性质、直觉、情感与理性的关系、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等基本问题的看法上,均与西方审美观照学说体系存在着明显差异,彰显出中国美学的民族文化特色。通过中西比较,深入了解和把握中国审美心理学说的优长和特点,有助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王充闾
    • 摘要: 上游昨夜降下一场大雨,使得江中春水猛涨,一向平静无波的水面,立刻波滔滚滚,浊浪翻腾。结果,那只搁浅多日的艨艟巨舰,轻快地浮动起来。回想起在那春水未至、江淤水浅之时,人们不知耗费了多少气力去推移,它却纹丝不动。现在好了,春波浩荡,稳泛中流,巨舰得以逍遥如意地自在航行。
    • 彭译萱
    • 摘要: 在中国古典哲学范畴中,人们的心灵体验始终备受关注,这种体验旨在寻求内心的超脱与自然,这也使得"妙悟"逐渐成为古典与文艺批评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总体而言,"妙悟"不仅是人们对内心想法的探寻,也是其独具一格的思维模式,与精神境界的超然物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 王雷超
    • 摘要: 在分析宋代的“诗禅”和明代的“画禅”时,钱锺书先生把“通禅于诗”与“融禅于画”联系起来思考,将禅宗美学注入到中国诗与中国画的言说中.“通禅于诗”,包括由妙悟生发诗思,“解悟”与“证悟”结合,“学思悟”并行,形成神韵悠远的诗之禅髓;“融禅于画”,指以南宗禅的定慧支配中国画的笔墨,以求简约传神、气韵生动.钱锺书还以“六根互用”的通感解说“诗禅”“画禅”,并就文艺发展过程中通变现象的探讨,厘清了禅思在中国诗画创作传统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影响.
    • 李苏芳
    • 摘要: 苏轼的《赤壁赋》自问世以来,便成为标志着一代文豪横空出世的经典名篇,让后人赏鉴无尽。如何读《赤壁赋》?可以说,面对这样一篇蕴藏着巨大复杂性、多样性、深刻性、启示性与文艺美学性的作品,它的读法有千千万万。这篇作品是在课本里的第七单元,单元主题是通过学习写景抒情的散文,把握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体会作者的审美倾向和人生思考,赏析文中的艺术审美传统。我们可以尝试找到一个准确的切入点,借此找到文章的主线。比如,在《赤壁赋》中,苏子描写了现实之月、历史之月、隐喻之月、哲思之月,他的赤壁之月是描写、抒情、妙悟、哲思、雄辩和诗性隐喻的完美融合,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空灵、通透的神秘世界。
    • 汪欣
    • 摘要: 严羽总结了诗歌艺术特征,康德建立了美的艺术的理论,他们都关注到了对象的审美特征,也就是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美之所以为美的因素,把审美活动与其它精神活动剥离开来,探索了审美活动的特殊规律.基于这一共性,本文选取严羽和康德艺术理论中的关键概念进行比较.
    • 车秀美
    • 摘要: 山水画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底蕴、古典的底气、“我”的图像、人的性情。 中国山水画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成熟于唐五代。 纵观中国古代画论史,最具有完备价值的山水画论可以说有以下三篇:魏晋时期宗炳的《画山水序》,宋代郭熙的《林泉高致》,清代石涛的《画语录》。 三者都是可以说是山水画起源与大转型时期的重要文献,梳理这三篇文献可知,在千余年的文化发展过程中,山水画的功能也在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