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虚静

虚静

虚静的相关文献在1936年到2022年内共计77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哲学、绘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70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5474篇;相关期刊498种,包括美与时代(下旬刊)、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文史知识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等;虚静的相关文献由751位作者贡献,包括祁海文、耀文星、严寿澂等。

虚静—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70 占比:4.74%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5474 占比:95.25%

总计:16245篇

虚静—发文趋势图

虚静

-研究学者

  • 祁海文
  • 耀文星
  • 严寿澂
  • 倪文豪
  • 刘传富
  • 刘晗
  • 包佳道
  • 杨文虎
  • 王剑波
  • 王虹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贺思谦
    • 摘要: 道家文化精神贯穿于老子的哲学体系。老子的"复归于朴"不仅是万物运动发展的过程,而且是一种重视回归自然和自我的境界。书法的"平正"是"复归于朴"发展变化的过程,从初级阶段的平正到高级阶段的"复归平正",乃是书法人格的最高理想。"朴",最终达到虚静、超脱凡俗的世界。"平正",以字的端庄沉着蕴含书法无极、虚极的精神状态,拥有博大的胸怀以及宁静致远的思索,最终回归于"虚静"的世界和"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
    • 彭立勋
    • 摘要: 审美观照又称审美静观,是人在审美活动中面对审美对象凝神注视和观赏时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态度、状态和活动方式。它集中体现着审美经验的心理活动特点,是审美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对象。"审美观照"因而成为美学理论中的一个关键词。中西审美心理学思想中都有对审美观照中的主体心理条件、心理态度、心理状态和心理特点的探究,形成各自具有代表性的学说。它们以各自特殊的概念、范畴、话语,在继承、演变和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构成了中西两大不同的审美观照学说和理论体系。中西两种审美观照学说体系在阐释审美无利害感和直觉性等心理特点上具有许多共同的认识和类似的表述,可以互相沟通、互相补充。但是,中西两种审美观照学说体系是建立在中西不同文化和哲学思想的基础之上的。西方哲学长于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中国哲学长于辩证思维方式。富于辩证思维的中国审美观照学说体系,在对审美观照中无利害感的心理成因和性质、直觉、情感与理性的关系、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等基本问题的看法上,均与西方审美观照学说体系存在着明显差异,彰显出中国美学的民族文化特色。通过中西比较,深入了解和把握中国审美心理学说的优长和特点,有助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郭佳伟
    • 摘要: 作为清初六大家之一的恽寿平,不仅开创了没骨花鸟画的独特新风,且在没骨花鸟画中的题跋更为精妙。尤其在没骨花鸟画的题跋中对“境界”一词做出的精细阐释,更加体现其创造性。文章从单纯自然的虚静之美、主体与客体的情感融入及超凡脱俗的高逸之格三个方面对恽寿平没骨花鸟画的题跋进行探究,充分体现其在绘画理论方面的独到性,从而展现其更深层次的绘画美学思想。
    • 钟琦; 杨宏铭
    • 摘要: “虚静”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胸怀和态度,在向外输出时仍面临阐释和翻译的问题。“Negative Capability”作为济慈的重要文论,在内心的无我状态和超越现实方面与“虚静”殊途同归,为“虚静”的阐释提供了新的路径。然而,两者在主客体关系、修身养性和对知识和经验的承认与否,上存在较大差异。本文通过比较两者的同质性和异质性,找寻“虚静”对外交流的可行之道。
    • 陈广通
    • 摘要: 沈从文自踏上文坛伊始就将自然风景作为自己小说创作的重要材料。由于处于特殊时间位置的黄昏具有生活总结的潜在条件和易于引发人的思索的特性,所以成为沈从文进行思考和叙述的重要意象。他笔下的黄昏不仅是一个时间概念,还是表现情绪的符号、思考世界的手段和人文情怀的载体。沈从文在诗意指向的寻求中实现了黄昏在小说创作中的独立审美价值,他在“黄昏”里欣赏自然之美,孕育艺术之思,确认个体存在。
    • 王心雨
    • 摘要: “入兴贵闲”语出《文心雕龙·物色》,是刘勰非常重要的理论命题之一。刘勰所谓“入兴贵闲”指触物起情时贵在保持内心闲静,使主体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景物时,不仅能更好地把握物象,而且以辞遣之还能“析辞尚简”,是针对具体写作过程而言,其过程不离“物”与“辞”,最终是要达到“味飘飘而轻举,情晔晔而更新”的目的。其与《神思》篇所谓“虚静”虽有联系,但又有着不同的意味,不可将二者完全等同起来。刘勰所提出的“入兴贵闲”,虽距今已有千年,但仍有其独特的现实意义。
    • 王懿靖
    • 摘要: 庄子之“游”的审美意蕴是以求得精神的自由解放,通过心斋、坐忘等审美修养方式在虚静澄明的心灵中达到无待逍遥的自由之境,进而在这种“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审美心境中,彰显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审美精神。同时,“游”亦是庄子人生态度的理想追求,是一种物我两忘、与道合一、至美至乐的人生境界,在此审美境界的观照中建构了中国文人隐士逍遥自由、积极处世的生命态度。
    • 孙思邈
    • 摘要: 徐复观在《中国艺术精神》中深入挖掘庄子思想中的艺术精神。他认为,庄子之“道”是中国艺术精神的崇高体现,庄子主张逍遥自由的思想,这背后恰恰是对现世人生的观照。徐复观以庄子思想为基础解读中国艺术精神,无疑是对庄子思想的深入探讨,其思想与中国艺术精神存在内在的关联。在具体的艺术表现形式中,山水画与“道”的关系最为密切,徐复观由此找寻“虚静”境界中的艺术精神,从人的具体生命心性角度解读中国艺术精神。
    • 韩耀凌
    • 摘要: “虚静”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特有的观念,既是创作主体进入审美创造的心理态度,也是创作客体与自然对象之间建立的一种高层次的审美观照。明末清初的新安画派在“虚静”观的影响下,以“虚静之心”作为察道观物的创作心理,将黄山实景与自我心境相结合,以“虚静”的审美意象展现了遗民画家寄情山水、悠然自得的隐逸理想,在当前浮躁喧嚣的时代值得山水画家学习与借鉴。
    • 陳麗桂
    • 摘要: 司馬談説黄老道家“兼儒墨”,《淮南子》集黄老道家思想大成,自述選作宗旨,要“紀綱道德,以經緯人事”,《主術》、《脩務》兩篇清楚顯示了這樣的狀況。《主術》標舉治政的高境界是“太上神化”。所謂“神化”,指的是一種從《老子》致虚守静、《莊子》“用志不分,乃凝於神”的精神專致工夫中提煉出來的高層次心靈狀態,結合儒家《中庸》精一執中、真實無妄的至“誠”心靈,去輻射感召群衆,達到不治而自化的效果。這是道家的虚静工夫加儒家的精一真誠結合而成的功效。又結合儒家的民本思想,以法令制定的根源來自民心的需求,納人君於法令的管轄之中。其次,道家主張自然無爲、反智非學,《脩務》一方面推崇道家的自然無爲,另一方面在講求外王事功的大前提下,將“無爲”解釋爲:不是無所是適,而是因須自然條件以求發展,建立事功。只有胡亂耍弄心機智巧,强矯自然的操作,才是有爲。它並定義“學習”爲依順先天資質條件去開展後天,並不違反道家自然無爲的原則,仍然是“無爲”而非“有爲”。將道家的“自然無爲”與儒家的“勤學”糅合融通,建構其黄老道家有爲式的“無爲”。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