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大西洋鲑

大西洋鲑

大西洋鲑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197篇,主要集中在水产、渔业、动物学、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5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1551篇;相关期刊69种,包括水生生物学报、科学养鱼、齐鲁渔业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5年福建省水产学会学术年会暨省科协第十五届学术年会卫星会议、第三届水产工业化养殖技术研讨会、2011海洋资源科学利用论坛等;大西洋鲑的相关文献由397位作者贡献,包括王顺奎、刘鹰、韩厚伟等。

大西洋鲑—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5 占比:8.51%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47%

专利文献>

论文:1551 占比:91.02%

总计:1704篇

大西洋鲑—发文趋势图

大西洋鲑

-研究学者

  • 王顺奎
  • 刘鹰
  • 韩厚伟
  • 于凯松
  • 刘豪
  • 陈娟
  • 江鑫
  • 刘淑兰
  • 张黎黎
  • 徐世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迟向辉; 刘金鹏; 张舒婷; 李树国
    • 摘要: 简述了国内外关于大西洋鲑对脂肪及脂肪酸需求量以及营养调控的研究报道。指出,对大西洋鲑营养需求的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今后应深入研究各种营养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营养素与环境因子如光周期、温度等对大西洋鲑生长的综合效应,为我国大西洋鲑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 邓乾龙; 王文; 董双林; 高勤峰
    • 摘要: 为探究大西洋鲑(Salmo salar)幼鱼的适宜投喂频率和胃排空规律,进行了养殖实验和胃排空实验。养殖实验设置了1次/天(F1组)、2次/天(F2组)、3次/天(F3组)、4次/天(F4组)和连续投喂(CF组)共5种投喂频率。胃排空实验采用连续测定胃含物的方法,用数学模型对胃含物数据进行拟合。研究表明:F1组日摄食率显著低于其余处理组(P<0.05),CF组日摄食率显著低于F3和F4组(P<0.05)。投喂频率从1次/天增加至3次/天,大西洋鲑幼鱼每日单次摄食率显著降低(P<0.05)。CF组饲料系数和死亡率显著高于其余处理组(P<0.05)。F2、F3和F4组末体质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肥满度显著高于F1组和CF组(P<0.05),F1组末体长显著低于其余处理组(P<0.05)。CF组体质量变异系数显著高于F2、F3和F4组(P<0.05)。大西洋鲑幼鱼摄食后24 h胃排空,平方根模型对胃含物干质量的拟合度最高,通过该模型计算出大西洋鲑幼鱼饱食后4、6、12和24 h的胃排空分别为23%、33%、59%和92%,与大西洋鲑幼鱼在相同时间间隔下的摄食率一致。研究结果表明,投喂频率为2~4次/天时,大西洋鲑幼鱼具有稳定的摄食节律,其生长率和饲料转化率较高,生长差异小。低强度连续投喂方式不利于大西洋鲑幼鱼的生长和饲料转化。
    • 刘淑兰; 陈娟; 王振洋; 韩厚伟
    • 摘要: 大西洋鲑为典型的洄游性鱼,降海前需要经过银化,幼鲑发生生理生化、形态及行为学等方面的变化,最终转变为具有强渗透压调节能力的降海鲑。影响幼鲑银化变态过程的因素包括鱼体规格、光周期及水温等,光周期和水温可影响银化进程(张海耿等,2020)。张墨等(2016)研究发现,银化规格的差异可造成鱼体生长速度和抗病能力的差异,进而造成生长优势及死亡率的差异。目前,关于银化规格对降海鲑合格率及降海后死亡率的影响未见报道。
    • 摘要: 日前,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在中国船舶集团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交付运营。“国信1号”由青岛国信集团投资建设,设15个养殖舱,养殖水体近9万米3,总投资约4.5亿元。10万吨级养殖工船是我国深远海养殖的“大国重器”,堪称“渔业养殖航母”,可有效利用深远海适宜海域进行长期游弋式养殖,以躲避台风、赤潮等自然灾害,也被称为“移动的海洋牧场”。该船以“船载舱养”模式开展大黄鱼、石斑鱼、大西洋鲑等名优鱼种养殖,达产后预计年产高品质鱼3700吨。
    • 杨吉平; 王志; 郭黎明
    • 摘要: 依据排放成因,初步建立了海水鱼养殖中二氧化碳排放负荷和排放强度的测算方法;依据竹内俊郎法并综合考虑生物滤池处理效率,初步建立了海水鱼养殖的氮、磷排放负荷和排放强度以及排放总量的测算方法;依据海上生活污水排放标准,初步建立了氮、磷瞬时排放浓度的测算方法;利用浓度限值法测算了黄海冷水团区域氮、磷的环境容量。以大西洋鲑养殖数据为基础,测算了6种养殖模式的碳、氮、磷排放负荷和排放强度,并将测算的氮、磷年排放量、瞬时排放浓度的结果与黄海冷水团区域的环境容量进行比较分析,初步评估了养殖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结果显示,网箱养殖模式的二氧化碳排放负荷和排放强度均显著低于其他模式,循环水养殖模式的氮排放负荷和排放强度均显著低于全流水养殖模式,而6种养殖模式之间,磷排放负荷和排放强度的差异不显著,磷排放是制约扩大养殖规模的主要因素。
    • 李志雨; 童波; 邵武豪
    • 摘要: 养殖工船是发展深远海养殖的核心装备之一,而采用循环水技术的大型养殖工船是目前国内养殖工船发展的一条主要技术路线。该型船以循环水养殖系统为核心,采用工厂化养殖技术,提升养殖装备的适用范围和工业化水平。针对该船型特点,文中结合某型养殖水体达8万m3的养殖工船船型开发,提出以循环水养殖系统为核心开展总体布置、系统设计、结构设计和总体性能分析等工作的船型总体设计思路,并针对循环水养殖系统、取水系统及养殖综合管控系统等设计重点进行探讨,可指导该类船型后续设计。
    • 魏发奕; 韩萃; 李丽; 董双林; 高勤峰
    • 摘要: 为获知不同时期封闭式海水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水质因子、浮游植物和细菌群落结构对大西洋鲑(Salmosalar)体内土腥味物质含量变化的影响,于2018—2019年4次采集封闭式海水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水样和大西洋鲑.测定水体的氨氮、亚硝氮、硝氮、活性磷酸盐等指标,分析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并通过16S高通量测序测定水体中细菌群落结构,通过微波蒸馏-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MD-SPME-GC-MS)方法,分析大西洋鲑背肌中土臭素(Geosmin,GSM)和二甲基异冰片(2-methylisoborneol,MIB)的含量.研究发现:测定水质指标中温度、溶解氧、盐度、pH、氨氮、亚硝氮、硝氮、活性磷酸盐、总氮、总磷、总悬浮物和溶解性总有机碳在不同时期差异显著.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13目、26属,蓝藻门(Cya-nophyta)、硅藻门(Bacillariophyta)和绿藻门(Chlorophyta)为优势门;不同时期细菌群落中的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但细菌群落结构存在差异,这主要是由水质差异引起的.在不同时期,鱼体MIB含量均高于GSM含量,MIB为鱼体中主要的土腥味物质,在7和10月MIB含量较高.鱼体土腥味物质含量受浮游植物和细菌群落影响,而水质因子可能通过影响浮游植物和细菌群落的结构,来影响养殖鱼体内土腥味物质的含量.
    • 章昭; 聂苗苗; 高强; 刘丹; 王振吉; 祁得林
    • 摘要: 为探明大西洋鲑在养殖群体中存在生长异质的原因,本研究对大西洋鲑进行转录组学分析,包括生长慢速组(平均体重0.51 kg)和生长快速组(平均体重4.20 kg)各3尾鱼.结果显示,共有332003个基因得到了注释,并筛选出948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363个上调基因和585个下调基因.随后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有543个差异表达基因被富集到61个GO条目,其中与单生物过程、细胞、结合分子功能等相关的基因较多.KEGG富集显示,共有229个差异表达基因被富集到114个代谢通路中,其中富集在钙信号通路、神经活性受体-配体交互作用信号通路、紧密连接信号通路的基因较多.通过转录组测序及功能富集分析发现,肌球蛋白、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以及苏氨酸的高表达,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II、谷氨酸受体基因的低表达引起相关代谢通路调控水平的改变可能是导致大西洋鲑生长异质性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生长异质大西洋鲑的生物学特性、基因分子机制、代谢途径和遗传繁育提供参考依据.
    • 章昭; 聂苗苗; 高强; 刘丹; 王振吉; 祁得林
    • 摘要: 为探明大西洋鲑在养殖群体中存在生长异质的原因,本研究对大西洋鲑进行转录组学分析,包括生长慢速组(平均体重0.51 kg)和生长快速组(平均体重4.20 kg)各3尾鱼。结果显示,共有332003个基因得到了注释,并筛选出948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363个上调基因和585个下调基因。随后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有543个差异表达基因被富集到61个GO条目,其中与单生物过程、细胞、结合分子功能等相关的基因较多。KEGG富集显示,共有229个差异表达基因被富集到114个代谢通路中,其中富集在钙信号通路、神经活性受体-配体交互作用信号通路、紧密连接信号通路的基因较多。通过转录组测序及功能富集分析发现,肌球蛋白、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以及苏氨酸的高表达,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II、谷氨酸受体基因的低表达引起相关代谢通路调控水平的改变可能是导致大西洋鲑生长异质性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生长异质大西洋鲑的生物学特性、基因分子机制、代谢途径和遗传繁育提供参考依据。
    • 赵新宁; 牟铭; 李昂; 柳淑芳; 庄志猛
    • 摘要: 仅凭感官甄别市售三文鱼(鲑鳟鱼类的统称)是大西洋鲑(Salmo salar)或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难度很大,而广泛应用于物种分类学研究的DNA条形码为物种快速准确鉴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本研究采用DNA条形码技术,对山东省青岛市6个城区大型商超和农贸市场的三文鱼商品标识与实际物种信息进行了调查.在采集的74份三文鱼样品中,成分为大西洋鲑的样品有61份,占比为82.43%;成分为虹鳟的样品有11份,占比为14.86%;另外,青岛市售三文鱼商品中还含有一定比例的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eta)和银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kisutch),各占比为1.35%.调查数据显示,青岛市场流通的三文鱼商品以大西洋鲑为主,但核对商品标识与实际物种信息发现,14.86%的三文鱼外包装标识商品名称与检测结果不一致,且有多于40%的三文鱼商品未标注产地信息.可见,三文鱼水产品仍存在一定的掺假风险和食品安全风险,这一国际公认的高端水产品的市场监管还有待于加强,建议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产品标准和检测标准,确保三文鱼水产品质量安全可溯源.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