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幼鱼

幼鱼

幼鱼的相关文献在1964年到2023年内共计1451篇,主要集中在水产、渔业、动物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13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632篇;相关期刊231种,包括应用海洋学学报、淡水渔业、海洋渔业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江苏省海洋湖沼学会第11次学术年会、2000年中国博士后学术大会、2000年中国水产学术年会等;幼鱼的相关文献由2943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庆堂、李加儿、区又君等。

幼鱼—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13 占比:56.03%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41%

专利文献>

论文:632 占比:43.56%

总计:1451篇

幼鱼—发文趋势图

幼鱼

-研究学者

  • 陈庆堂
  • 李加儿
  • 区又君
  • 张蕉南
  • 张蕉霖
  • 胡兵
  • 庄平
  • 张涛
  • 彭士明
  • 施兆鸿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邓乾龙; 王文; 董双林; 高勤峰
    • 摘要: 为探究大西洋鲑(Salmo salar)幼鱼的适宜投喂频率和胃排空规律,进行了养殖实验和胃排空实验。养殖实验设置了1次/天(F1组)、2次/天(F2组)、3次/天(F3组)、4次/天(F4组)和连续投喂(CF组)共5种投喂频率。胃排空实验采用连续测定胃含物的方法,用数学模型对胃含物数据进行拟合。研究表明:F1组日摄食率显著低于其余处理组(P<0.05),CF组日摄食率显著低于F3和F4组(P<0.05)。投喂频率从1次/天增加至3次/天,大西洋鲑幼鱼每日单次摄食率显著降低(P<0.05)。CF组饲料系数和死亡率显著高于其余处理组(P<0.05)。F2、F3和F4组末体质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肥满度显著高于F1组和CF组(P<0.05),F1组末体长显著低于其余处理组(P<0.05)。CF组体质量变异系数显著高于F2、F3和F4组(P<0.05)。大西洋鲑幼鱼摄食后24 h胃排空,平方根模型对胃含物干质量的拟合度最高,通过该模型计算出大西洋鲑幼鱼饱食后4、6、12和24 h的胃排空分别为23%、33%、59%和92%,与大西洋鲑幼鱼在相同时间间隔下的摄食率一致。研究结果表明,投喂频率为2~4次/天时,大西洋鲑幼鱼具有稳定的摄食节律,其生长率和饲料转化率较高,生长差异小。低强度连续投喂方式不利于大西洋鲑幼鱼的生长和饲料转化。
    • 姜洁明; 沈旭芳; 刘鹰; 张琦; 周慧婷; 王佳; 闫红伟; 王辰奇; 刘奇
    • 摘要: 为查明性别分化相关基因在红鳍东方鲀性别分化关键时期的表达规律,以孵化后40、60、80 d的红鳍东方鲀幼鱼为试验对象,对性腺进行组织学观察,并对采样个体进行遗传性别鉴定,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的方法研究amhr2、dmrt1、gsdf、cyp19a1a、foxl2、dnmt1基因在遗传型为XX(雌性)和XY(雄性)幼鱼性腺中的表达规律。结果显示,上述基因的表达呈现出明显的性别二态性,其中amhr2基因在孵化后40、60 d XX和XY个体性腺中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在孵化后80 d的XX个体性腺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在XY个体性腺中的表达量(P0.05),但在孵化后80 d时XY个体性腺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XX个体性腺中的表达量(P<0.05)。研究结果表明,dmrt1和gsdf基因可能在红鳍东方鲀精巢分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cyp19a1a和foxl2可能在卵巢分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以上试验结果可为深入研究性别分化相关基因在红鳍东方鲀性别分化过程中的功能奠定基础。
    • 林而舒; 胡振禧
    • 摘要: 以半刺厚唇鱼幼鱼为研究对象进行养殖试验,设置200尾/m^(2)(A)、300尾/m^(2)(B)和442尾/m^(2)(C)3个试验组,每组设3个重复,试验共进行75 d。结果显示:A、B、C组鱼的存活率分别为99.93%,97.87%和95.55%,随着养殖密度的提高,存活率呈下降趋势。3个试验组中,B组体质量与全长增幅最大,日均每尾体质量增加12 mg,日均每尾全长增加3.07 mm。经过75 d的试验,B组43.33%的鱼苗全长≥5 cm,60%的鱼苗体质量≥1 g,该比例显著高于A和C组(P<0.05)。指出,福建地区半刺厚唇鱼幼鱼的养殖密度以300尾/m^(2)为宜。
    • 王子予; 程超; 朱敏杰; 肖敏; 查云飞; 简少卿; 赵大显
    • 摘要: 【目的】阐明养殖密度对西伯利亚杂交鲟(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生长性能的影响机制,获得最适宜的养殖密度,为该品种健康养殖提供理论数据。【方法】选取规格一致、健康无病的初始体质量为(7.89±1.45)g的西伯利亚杂交鲟幼鱼,设置低密度组(LD,0.465 kg/m2)、中密度组(MD,0.694 kg/m2)和高密度组(HD,0.930 kg/m2)3个不同的养殖密度进行为期90 d的生产试验,每个密度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组取1肌肉组织共9个样品进行RNA-seq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共得到60.70 Gb Clean Data,各样品的Clean Data均达到6.30 Gb,Q20和Q30碱基百分比在97.45%和93.42%以上;将小体鲟(Acipenser ruthenus)的基因组作为参考基因组进行比对,比对效率在72.64%~74.38%,发掘15549个新基因;将新基因进行注释发现,12636个新基因得到注释,2913个新基因未得到注释;进一步对3个密度组两两比较进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共得到611个非冗余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LD vs HD和LD vs MD比较组有33个共同DEGs,LD vs HD和MD vs HD比较组有40个共同DEGs,LD vs MD和MD vs HD比较组有31个共同DEGs,只有1个DEG是3个比较组共有;GO功能富集分析发现,这些DEGs主要富集在GTPase活性的增加、肌球蛋白复合物、肌动蛋白结合、ATP结合以及锌离子结合等二级节点中。在此基础上,通过人工筛选与生长应激相关的二级节点,获得了27条与生长应激相关的差异基因,其中包括调控生长轴GH/IGF的生长激素受体(GHR)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2(IGF-1、IGF-2)。选取9条表达差异倍数大的基因进行qRT-PCR验证发现,其mRNA表达趋势均与转录组分析中的表达趋势一致。【结论】不同养殖密度条件下,西伯利亚杂交鲟幼鱼生长、应激等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发生显著变化。
    • 王鹏凯; 李圣法; 刘尊雷; 金艳; 姜亚洲; 张辉; 张翼
    • 摘要: 为研究东海和黄海南部近海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群体的空间连通性,于2019年5—6月在东海至黄海南部近海的4个区域采集了当年生的小黄鱼幼鱼,采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测定了耳石边缘和近核区的耳石元素与Ca的比值(Sr∶Ca、Ba∶Ca、Mn∶Ca和Mg∶Ca),应用非参数的单因素统计方法和非参数置换方差分析PERMANOVA、随机森林分类和无监督的随机森林聚类方法,分析了采样点间小黄鱼幼鱼样本的空间连通性,并评估它们的出生地来源。采样点间小黄鱼幼鱼耳石边缘元素比值呈极显著的空间差异(P<0.05),随机森林分类的总分类准确度为63%,各采样点的分类准确度在50%~75%之间,小黄鱼幼鱼的空间差异主要由Mn、Ba等元素的差异引起。基于耳石近核区元素比值的无监督随机森林聚类的结果显示,小黄鱼幼鱼主要源于黄海南部近海和东海近海的产卵场,Ba是驱动小黄鱼幼鱼出生源空间差异的主要元素。不同海域小黄鱼幼鱼的扩散范围是有限的,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加,小黄鱼种群连通性表现出种群隔离的趋势。
    • 王继隆; 李培伦; 唐富江; 鲁万桥; 王炳谦
    • 摘要: 自然界中有这样一种神奇的鱼,它在淡水河流中出生,在海洋中生长,长大后再返回出生河流繁殖,这就是大麻哈鱼。大麻哈鱼是一种典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其洄游历程演绎了它悲壮而凄美的一生。一、大麻哈鱼的生长发育史大麻哈鱼在江河里出生,刚孵化出的幼鱼腹部带有卵黄囊,为幼鱼早期阶段的生长提供所需营养。幼鱼喜欢潜伏在石砾间黑暗的地方,待翌年春季长至25mm~50mm(体叉长),便开始降河入海。
    • 刘宇岩; 李凤辉; 朱文静; 边力; 葛建龙; 刘长琳; 曲江波; 高文磊; 陈四清
    • 摘要: 在海水温度10.0~16.0°C条件下,观察狼鳗幼鱼的生长特性,对狼鳗幼鱼相关生长数据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初孵幼体[平均体质量(0.05±0.01)g,平均体长(4.30±0.01)cm]经11个月生长,平均体质量可达(500.35±44.47)g、平均体长可达(72.65±6.32)cm。体质量(m)与月龄(t)之间呈二次函数关系:m=5.7228t^(2)-21.545t+13.863,r^(2)=0.9868,平均日增量1.52g/d,其平均体质量特定生长率为2.79%/d;体长(L)与月龄之间呈线性相关:L=6.3452t-1.4895,r^(2)=0.9824,平均日增长0.21cm/d,其平均体长特定生长率为0.86%/d。体质量与体长回归曲线为m=0.0033L^(2.8258)(r^(2)=0.9705),b为2.8258,幂函数指数小于3,体质量、体长增长速度不一致,正处于负异速生长阶段。体长在7.6月龄出现拐点,体质量未出现拐点。体长的变异系数为0.15%~8.95%,体质量的变异系数为1.79%~11.80%,生长离散呈加剧—减弱的变化规律。肥满度为0.06~0.30,整体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10.0~16.0°C内,狼鳗11个月可生长至500g,低温下生长快速,可高密度养殖,很有开发前景。
    • 王雪; 夏青; 王荣春; 王西新; 张云; 刘可春
    • 摘要: 斑马鱼作为一种新兴的脊椎模式生物,近来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疾病研究。斑马鱼幼鱼前肾解剖结构简单,但在组织结构和分子水平上与哺乳动物后肾相似,并具备同样复杂的生物学功能,损伤后的病变反应与人类肾相似,同时斑马鱼幼鱼具有自身特点和优势,是进行肾发育和肾疾病研究的重要模型。本文从斑马鱼幼鱼前肾的生物学特点、幼鱼肾损伤的病变反应机制及在肾损伤研究中的应用优势3方面阐述该模型在急性肾损伤研究中的适用性。
    • 高丽楠; 胡红霞; 王巍; 董颖; 吴立新
    • 摘要: 为深入了解鲟形目鱼类骨骼生长发育过程,探究现存唯一的软骨硬鳞鱼骨骼适应性进化,采用软骨-硬骨双染色技术,对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 Brandt仔稚幼鱼的骨骼系统进行连续观察,总结出相应骨骼的生长发育规律及骨化时间.结果表明:施氏鲟初孵仔鱼观察不到明显的骨元件分化;仔鱼期的骨骼元件主要集中在头部,然后逐渐长出脊索和各鳍,本阶段未观察到任何骨化骨骼;稚鱼期进入快速生长阶段,10~15日龄时脑颅、咽颅及附肢骨骼迅速发育,身体各部分骨骼基本形成,20日龄时上颌骨、齿骨及牙齿开始骨化,24日龄时顶骨、后颞骨、下鳃盖骨、肩胛骨及背骨板外侧部分开始骨化,26日龄时翼耳骨、锁骨、匙骨开始骨化,28日龄时颊骨、额骨、胸鳍硬棘开始骨化,30日龄时围框骨、侧骨板开始骨化,背骨板基本完成骨化;进入幼鱼期,鱼体骨骼基础框架基本完成发育,吻部小骨片、腹骨板,以及腹鳍、臀鳍、背鳍、胸鳍最外侧幅状鳍条均已发生骨化.研究表明:施氏鲟骨骼发育起始于孵化后,且在发育过程中,与呼吸(颌弓)、摄食(鳃弓)和游泳能力(鳍)相关的骨骼优先发育,骨骼骨化顺序与发育顺序大概一致,20日龄时首次观察到骨化的骨骼,但骨化主要集中在24~30日龄;施氏鲟骨骼骨化时间与养殖环境、遗传等因素有关,本研究中还观测到不同批次施氏鲟骨骼骨化起始时间相差10 d.
    • 刘坤; 俞存根; 于南京; 张佩怡; 蒋巧丽; 牛威震
    • 摘要: 根据2015年11月(秋季)、2016年5月(春季)在舟山近岸海域进行的渔业资源拖网调查数据,运用相对重要性指数、平均拥挤度及种间相遇机率对采集的鱼类物种进行计测分析,重点关注主要鱼类(IRI>100)的幼鱼占比情况,并依据渔业资源密度对调查海域渔业资源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春季主要鱼类有11种,其中优势种为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和六丝钝尾鱼叚虎鱼(Amblychaeturichthys hexanema)3种;秋季主要鱼类7种,优势种仅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1种,表明禁渔期结束后高强度的捕捞努力量短期内对渔业资源消耗较大。春秋季渔业资源量及幼鱼比例存在差异,秋季渔业资源量较高,而幼鱼比例较低,伏季休渔短期暂养的养护作用明显。平均拥挤度及种间相遇机率计测结果一致,均表明了群落优势度较高的物种的分布密集度和物种关联度也较高,种群集聚明显。研究认为,海洋渔业资源保护与海洋捕捞业可持发展中优先考虑保护幼鱼资源,以促进渔业增产,修复沿岸渔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