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能量收支

能量收支

能量收支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247篇,主要集中在水产、渔业、动物学、大气科学(气象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0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50653篇;相关期刊100种,包括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海洋科学、海洋与湖沼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2011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第一届全国鲆鲽类产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等;能量收支的相关文献由593位作者贡献,包括董双林、孙耀、王芳等。

能量收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0 占比:0.45%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50653 占比:99.52%

总计:50896篇

能量收支—发文趋势图

能量收支

-研究学者

  • 董双林
  • 孙耀
  • 王芳
  • 田相利
  • 张波
  • 唐启升
  • 崔奕波
  • 赵志军
  • 吴立新
  • 房景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蒋俊霞; 高晓清
    • 摘要: 由于全球环境危机、能源危机及应对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各国政府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光伏技术的进步和政府政策的支持促进了光伏产业前所未有的发展。光伏电站的大规模建设显著改变了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状况,引起陆地表面特征的变化,导致陆气之间能量收支和分配发生变化,进而对局地气候系统产生反馈,因此很多学者对光伏电站环境气候影响开展了相关研究。本文综合该领域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系统总结了光伏气候效应的研究方法、结论及其可能的影响机理。现有研究主要基于荒漠地区大规模光伏电站和城市地区的光伏建筑一体化(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BIPV)。在荒漠地区,由于其反照率本身较高,光伏电站导致局地区域温度上升,产生“光伏热岛”效应;而在城市地区,光伏面板不仅可以降低建筑物能耗,还可以有效减缓“城市热岛”效应。
    • 吕国华; 张婷; 姚静婷; 丁图强; 徐东坡; 占明飞; 顾若波; 徐跑; 马学艳; 金武; 东新旭; 闻海波
    • 摘要: 为了探究在滨海NaCl型盐碱地或滩涂养殖橄榄蛏蚌Solenaia oleivira幼蚌的可能性,采用等对数间距法进行了幼蚌(湿体质量为2.63 g±0.47 g)在淡水(0.20)和高盐度(2.00、3.31、3.70、4.24、4.92、5.82、7.00)急性胁迫下的存活试验,选择96 h半致死盐度(LC 50)的50%作为可驯化盐度,采用室内静水法测定了该盐度下幼蚌的耗氧率、排氨率、摄食率和排粪率等,并建立能量收支方程。结果表明:盐度为2.00时,幼蚌在72 h时开始出现死亡,盐度为7.00时,幼蚌在48 h内全部死亡,96 h LC 50为4.47;选择可驯化盐度为2.23,与淡水组相比,在高盐度(2.23)应激下,幼蚌的耗氧率、排氨率、摄食率、滤水率和排粪率显著升高(P0.05);在高盐度(2.23)应激下,幼蚌用于呼吸代谢和摄食代谢的能量明显增加,呼吸能(R)、排泄能(U)和排粪能(F)占摄食能(C)比例增大,而生长能(P)占摄食能比例明显下降,淡水状态和高盐度(2.23)应激下的能量收支方程分别为100 C=57.22R+9.49U+9.05F+24.23P和100C=62.55R+13.99U+12.05F+11.41P。研究表明,橄榄蛏蚌幼蚌对钠盐耐受性较差,高盐度对橄榄蛏蚌呼吸代谢和摄食代谢均有显著影响,养殖幼蚌的滨海NaCl型盐碱地或滩涂水域盐度应小于2.23。
    • 周建聪; 顾志峰; 叶丙聪; 刘闯; 羊玉梅; 刘春胜; 王爱民; 石耀华
    • 摘要: 为了探究盐度和氨氮对方斑东风螺生理代谢的影响,本文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不同盐度和氨氮浓度条件下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的存活以及能量收支变化。结果显示,方斑东风螺的存活率随着盐度上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盐度为25和30时,方斑东风螺的存活率为100%,低盐96 h LC50为10.14,高盐为44.36;方斑东风螺存活率随氨氮浓度上升逐渐下降,当氨氮质量浓度为0~20 mg/L时,存活率均为100%;氨氮96 h LC50为253.83 mg/L。盐度和氨氮对方斑东风螺的摄食率、排粪率、耗氧率和排氨率均具有显著影响(P<0.05)。盐度实验中,方斑东风螺的摄食率、排粪率和排氨率在盐度30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0.50、8.62和0.07 mg/(g·h),耗氧率在盐度35时达到最大值,为1.84 mg/(g·h)。氨氮实验中,摄食率和排粪率在10 mg/L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3.58和10.42 mg/(g·h),耗氧率和排氨率在20 mg/L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49和0.13 mg/(g·h)。通过能量收支方程发现,随着盐度和氨氮浓度的上升,方斑东风螺生长能占比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在盐度30和氨氮浓度5mg/L时达到最大值。本研究首次从能量收支角度出发,探讨了盐度和氨氮对方斑东风螺生理代谢的影响,可为其工厂化养殖提供参考。
    • 赵延岩; 李振朝; 高晓清; 罗勇
    • 摘要: 利用2019年夏季晴天新疆五家渠戈壁与光伏电站混合下垫面的观测数据,分析该下垫面的地表辐射和能量收支特征.结果显示:向下短波辐射、向上短波辐射、向下长波辐射、向上长波辐射、净辐射的日积分值分别为27.82、3.93、32.31、41.22、14.97 MJ/m2.地表反照率加权平均值为0.14.白天净辐射主要以感热的形式加热大气,白天波文比平均值约5.随土壤深度增加,土壤热通量和土壤温度的日变化幅度减小.光伏组件背板温度在白天高于气温,夜间低于气温.考虑0~5 cm的土壤热储存后,能量闭合度从0.59提高到0.66.白天热量总体输送系数为4.61×10-3.
    • 霍恩泽; 方建光; 毛玉泽; 张雯雯; 李加琦; 丁敬坤; 薛素燕; 王英朴; 于文涵; 侯兴; 蒋增杰
    • 摘要: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盐度骤降(盐度分别为10、20,自然海水为对照组)对近江牡蛎(Crassostreaariakensis)和长牡蛎(Crassastreagigas)生理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盐度骤降对长牡蛎和近江牡蛎的耗氧率(OR)、排氨率(NR)、排粪率(FER)均有显著影响(P<0.05),且2种牡蛎对盐度骤降的响应存在差异.长牡蛎的耗氧率、排氨率、摄食率(IR)和排粪率均在自然海水中最高,低盐对长牡蛎产生不同程度的胁迫.而近江牡蛎在盐度为20时的上述指标显著高于其他盐度处理组.通过测定不同规格牡蛎的代谢率,建立2种牡蛎在不同盐度下的代谢率与规格(湿重)的回归方程,该方程符合幂指数:Y=aWb.通过归一化处理,比较湿重在20g时,2种牡蛎的能量分配差异.盐度为20时,近江牡蛎的呼吸代谢较强(呼吸能占16.1%),而长牡蛎在自然海水中呼吸代谢较强(呼吸能占7.8%),2种牡蛎的呼吸代谢均在盐度为10时较低,其中,长牡蛎呼吸能仅占0.7%.研究表明,盐度骤降对长牡蛎的影响大于近江牡蛎,小幅度的盐度骤降对近江牡蛎的能量代谢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研究从能量代谢角度,探讨了近江牡蛎和长牡蛎对盐度骤变的响应,可为牡蛎礁修复工作和养殖生产过程中的品种选择提供参考.
    • 王凤军; 廖梅杰; 王印庚; 李彬; 秦蕾; 王治平; 范瑞用; 刘毅
    • 摘要: 为探究发酵饲料在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苗种培育中的效果,本研究测定了投喂发酵饲料对刺参苗种能量收支、生长、非特异性免疫酶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同时,对比分析了1个倒池周期内投喂发酵和未发酵饲料养殖单元池水的重要水质指标差异.结果表明,在50 d的养殖实验周期内,投喂发酵饲料组刺参苗种的存活率(SR)为(91.51±0.74)%,显著高于未发酵饲料组[(82.35±2.22)%](P<0.05),苗种的特定生长率(SGR)为(1.83±0.01)%/d,与未发酵饲料组无显著差异.投喂发酵饲料刺参的生长能和代谢能占比分别为(13.25±1.01)%和(32.32±2.00)%,表明投喂发酵饲料可显著提高刺参生长能;对重要非特异性免疫酶指标和消化酶指标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投喂发酵饲料组刺参的碱性磷酸酶、溶菌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分别为(0.74±0.04)king U/100 ml、(95.52±14.80)U/ml和(335.89±13.01)U/mg prot,显著高于投喂未发酵饲料组(P<0.05);对实验期间一个倒池周期(7 d)内各实验组重要水质指标变化的测定结果表明,第7天投喂发酵饲料组水体氨氮和亚硝酸盐浓度分别为(263.27±32.57)和(315.15±61.41)μg/L,显著低于未发酵饲料组.综合各项指标可以看出,投喂发酵饲料可显著提升刺参苗种的生理代谢水平,并有利于维持养殖池水水质,表明发酵饲料在刺参育苗与养殖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吕国华; 梁建超; 徐东坡; 马学艳; 顾若波; 王林; 丁图强; 徐跑; 华丹; 闻海波
    •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温度对不同规格橄榄蛏蚌能量代谢的影响,进一步完善橄榄蛏蚌的生理能量学资料,并指导我国橄榄蛏蚌的规模化人工养殖。[方法]利用室内静水法研究了5个温度(15、20、25、30和35°C)对橄榄蛏蚌稚蚌、幼蚌及成蚌耗氧率、排氨率、摄食率和同化率等的影响,并建立不同温度下的能量收支方程。[结果]温度对橄榄蛏蚌耗氧率、摄食率、排氨率和同化率影响显著。稚蚌、幼蚌和成蚌的耗氧率、排氨率、摄食率和同化率均随温度的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耗氧率和摄食率在30°C达到最大值,而排氨率和同化率在25°C时达到最大值;规格对橄榄蛏蚌耗氧率、摄食率、排氨率和同化率影响显著。橄榄蛏蚌稚蚌摄食率、耗氧率、排氨率均显著高于幼蚌和成蚌。橄榄蛏蚌能量分配策略中呼吸能占比最大(22.01%~94.90%),其次是排粪能(9.47%~59.69%)和生长能(-25.39%~56.33%),排泄能最小(0.37%~20.08%)。橄榄蛏蚌生长能占摄食能比例随温度升高先上升后下降,在20°C或25°C时达到峰值,在15°C时最低,稚蚌、幼蚌和成蚌生长能占比分别在25~35°C,20~30°C和15~30°C时较高,其适温范围随生长增大而增大。[结论]温度和规格对橄榄蛏蚌代谢生理和摄食生理均存在显著影响。20~25°C时橄榄蛏蚌生长能占摄食能比例较高,更适宜其生长,橄榄蛏蚌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也随规格增大而逐渐增大,稚蚌和幼蚌对低温的耐受能力低,成蚌对高温的耐受能力低。
    • 徐立杰; 党晓宏; 高永; 冯亚亚; 李传福
    • 摘要: [目的]在改进蒸腾观测方法的基础上,对采煤沉陷区常见生态修复树种蒸腾特征及能量收支状况进行研究,为矿区生态修复工作中树种的选择和水分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采用“三温模型”+热红外遥感的方法在野外环境应用时的参考叶片类型,并对沙柳(Salix psammophila)、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3种植物的蒸腾特征进行测定,分析其蒸腾特征和蒸腾过程中的能量收支状况。[结果]①绿色卡纸可以在9:00—15:00时代替烘干植物叶片作为植物蒸腾测定时的参考叶片。②沙柳、沙棘、柠条的蒸腾速率日变化规律均为单峰曲线,最高瞬时蒸腾速率分别为0.57,0.61和0.71 mm/h,日蒸腾量分别为3.24,3.27和3.80 mm。③沙柳的h_(at)值(植物蒸腾扩散系数,用于评价植物水分亏缺状况)日变化规律为“单峰型”,柠条和沙棘则为“双峰型”,h_(at)日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沙柳(0.18)>沙棘(0.11)>柠条(0.03)。④沙柳、柠条的显热通量(H)在15:00时小于0。[结论]沙柳、沙棘、柠条均可以通过冷岛效应向周围环境吸热用于蒸腾作用,降低环境温度。沙柳适合栽植于地势平坦,水分较为充足的地区。沙棘和柠条可以通过飞播的方式在人力难以到达和水分状况较差的地区进行生态修复。
    • 薛素燕; 李加琦; 李阳; 丁敬坤; 徐涵; 张雯雯; 毛玉泽; 方建光
    • 摘要: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摄食、呼吸代谢及能量收支对短期酸化(pH分别为8.2、7.9、7.6)的响应.结果 显示,魁蚶的摄食率(IR)和排粪率(FER)均受pH影响显著(P<0.05),都随pH的降低而减少;魁蚶的耗氧率(OR)受pH影响显著(P<0.05),随pH降低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表明低pH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魁蚶的呼吸;排氨率(NR)受pH影响不显著,随pH的降低呈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O∶N值随pH的降低而减小.不同pH条件下的能量收支结果显示,魁蚶的摄食能、呼吸能、排粪能和生长余力(SFG)均随pH的降低而减少.通过建立能量收支方程发现,pH显著影响魁蚶的能量分配(P<0.05),随pH的降低,魁蚶的呼吸能和排泄能占摄食能的比例增加,而排粪能和生长能占比减少,说明低pH条件下,魁蚶会做出适当生理调整降低IR,增加代谢率,导致能量减少,继而造成SFG减少.研究表明,短期酸化条件下,魁蚶的摄食和新陈代谢显著降低,可能是细胞能量需求的增加和氮损失的协同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