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韵
合韵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2年内共计139篇,主要集中在汉语、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8篇、专利文献72714篇;相关期刊99种,包括广西社会科学、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文史知识等;
合韵的相关文献由121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忠华、魏鸿钧、卢芸生等。
合韵—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72714篇
占比:99.81%
总计:72852篇
合韵
-研究学者
- 刘忠华
- 魏鸿钧
- 卢芸生
- 喻遂生
- 张柏青
- 方孝岳
- 曹强
- 李尚行
- 王素敏
- 罗江文
- 罗荣汉
- 郭力
- RB
- 丁西林
- 万枚子
- 于省吾
- 何鹤
- 傅(走良)寰
- 元鸿仁
- 刘冬冰
- 刘晓南1
- 刘海涛
- 刘英
- 刘铁军
- 华钟彦
- 单晓天
- 史震已
- 叶紫玉
- 吕友仁
- 吕朋林
- 吕胜男
- 吴培德
- 周大璞
- 周桂芳
- 周长楫
- 唐作藩
- 唐文
- 姜仁涛
- 姜涛
- 姜聿华
- 孙立新
- 孙雍长
- 宋承宪
- 常筝
- 常翠霞
- 常阳
- 庞光华
- 廖名春
- 张全明
- 张冰
-
-
肖楠楠
-
-
摘要:
民歌是音乐与文学相结合的综合品种,语言在民歌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音色价值,只有深入解析唱词音韵,才能正确阐释各地民歌的音乐价值。广东被称为"汉语方言的宝库",包含了全国7种方言中的3种,即粤方言、闽方言和客家方言。广府民歌歌词语言韵律与民歌曲调浑然天成,方言土语自然入歌,押韵上口,讲究合韵、修辞,文采横溢,常出现衬词、衬句。
-
-
魏鸿钧
-
-
摘要:
传统的古韵学者凭主观经验和例证法将《诗经》分成30部,虽分出了韵部,但一是对"合韵"的看法标准不一;二是30个韵部之间的阴入及旁转关系分不出亲疏远近.依数理统计法重新检视了《诗经》的用韵,并讨论了"脂微""质物月""冬东""真文"的分部依据以及"中古去声字"的上古归部问题.
-
-
王兆鹏
-
-
摘要:
合韻是一種異部合用現象,也特指鄰韻相協.它是衡量古韻關係的重要標準,也是排定韻序和構擬音值的内在依據.面對周秦韻文中的異部通押現象,清儒段玉裁首倡"古合韻"説,細繹六類十七部排序理據.合韻的義例也在江有誥等古音學家們的不懈推闡下日臻完善,遂令古韻關係愈加精審.王力將合韻理論與現代審音工具相結合,圍繞着"陰入陽的對應和擬測""十一類間的次序修訂"這兩個層面依次展開,對先秦古韻的排序、擬音等問題進行了重新審視和反復修訂.直至《同源字典》摒棄了綫型韻部序列,首次以二維平面直觀展示三大類間的多重關係,方始達成韻序與音值的完全統一.這亦可視爲王力對古韻格局的最終總結.
-
-
李玉兰
-
-
摘要:
扬雄是西汉重要的辞赋家,其创作上承屈原、司马相如,下启班固、张衡等汉赋大家,处于两汉承替之际,其赋作具有重要的转折与开新意义.扬雄赋用韵特征鲜明,所用韵部丰富,几乎囊括了所有韵部,且赋中阴声韵使用最多,共计706次,阳声韵次之510次,入声韵较少共246次;扬雄赋韵例类型多样且富于变幻,具体有每句押韵例、隔句押韵例、虚字入韵例、虚字不入韵例、两韵间迭相叶例、前后一韵相叶,中间另隔一韵例、交错前后互叶例、连环套韵例八种,一段之中扬雄或单用一类,或兼用几种,呈现出多变的押韵形式.就用韵方式上扬雄赋存在独用与合韵两种,但以合韵为主,合韵韵部较为宽泛,换韵又较为频繁,其连环套韵亦是扬雄赋韵的独特之处;扬雄赋用韵还表现出明显的蜀音特征,其幽宵、宵幽合韵;侵部、东部合韵;盍部与屋部、质部合韵的例子均带有明显的蜀地方音特点.此外,其赋篇中的转韵亦是踪继了屈原、司马相如韵随情转的创作风格.
-
-
刘忠华
-
-
摘要:
两部“音近”不是合韵的实质.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标注“合韵”91例,材料类别不尽相同,但本质特点一致.从篆文字头注合韵、篆文字头下另外一个字注合韵、正篆与重文声符异部变换注合韵、篆文形声字与读若字异部注合韵、篆文形声字与声符异部注合韵的情况看,合韵材料的共性特征及合韵的本质是:字在古音系统中的归部(本音)与该字另外一个音异部.《说文解字注》合韵与合音及《六书音均表》合韵的内涵一致.
-
-
-
刘忠华
-
-
摘要:
“谐声偏旁分部互用”是指同声符的一组形声字分属不同韵部,其中声符与所谐字异部者,段玉裁视为“合韵”.考察17个谐声系中诸字的归部,发现段玉裁的归部依据并非“同谐声者必同部”的原则.“谐声偏旁分部互用”是段玉裁按照条例归部的结果.凡韵脚字,据押韵情况归部;非韵脚字,据古今音对应规律取今音上推归部.如果大徐音是音转,则另外选定正音归部.谐声系联限于把同谐声而中古同韵者归于同一韵部.
-
-
-
-
刘忠华
-
-
摘要:
段玉裁古音学理论体系的核心是构建古音系统,从历时纵向上说明韵部系统的演变,并用"音转"解释例外;从共时横向上说明韵部系统与支撑材料的关系,并用"合韵"解释例外."音转"与"合韵"是段氏古音学体系的重要内容.段氏通过重点解释"音转"与"合韵"两类例外现象,保证了其所分韵部系统的科学合理性.%The framework of Duan Yucai's old Chinese phonology theory illuminates the rhyme category from two aspects.One is that interprets the evolution of the rhyme category diachronically and explains the exceptions with "Sound Transformation".The other is the framework elucid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hyme category and its backing material synchronically.As well as, it explains the exceptions with "He Yun"."Sound Transformation" and "He Yun" are two core contents of the Duan's old Chinese phonology theory.According to mainly explain the two exceptions of "Sound Transformation" and "He Yun", thus Duan Yucai ensures that the categories of scientific ration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