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Autoform

Autoform

Autoform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143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7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4篇;相关期刊62种,包括科技风、科技创新导报、模具技术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模具技术和设备展览会暨先进模具制造技术研讨会、2003宁波国际模展模具新工艺、新技术交流会等;Autoform的相关文献由342位作者贡献,包括张瑜、尤彬波、张本松等。

Autoform—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7 占比:95.80%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1.40%

专利文献>

论文:4 占比:2.80%

总计:143篇

Autoform—发文趋势图

Autoform

-研究学者

  • 张瑜
  • 尤彬波
  • 张本松
  • 徐慧西
  • 战淑红
  • 曾文
  • 潘远安
  • 韩小后
  • 于官树
  • 刘卫国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本松
    • 摘要: 汽车外腰线加强板在冲压成形过程中容易起皱和开裂等缺陷且零件精度难以保证,利用Autoform分析软件对汽车外腰线加强板进行数值模拟,针对外腰线加强板两端翘起过渡处和四个圆角,通过对坯料的材料、坯料设计、冲压方向、压边力、拉延筋的布置和工艺补充面进行优化设计,确定最优的工艺成形方案:落料、拉延成形、修边冲孔、修边和侧冲孔、侧冲孔和切断,压边圈的行程为60mm,压边力为800KN,摩擦系数为0.15,模具间隙1.1 mm,有效改善起皱和开裂,降低模具调试难度,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质量和精度,为类似零件工艺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 娄骏彬; 龚雅萍; 苏霖; 侯文洪
    • 摘要: 以船用辅机电机罩壳结构为研究对象,针对成型过程中成型件易起皱、拉毛和破裂的问题,确定了冲压成型工艺参数并通过调整凹模及凸模R角、型面等结构参数优化成型模具。结合Autoform数值模拟软件对优化后模具的冲压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并以板材减薄率、裂缝成形极限图等作为成型质量的评价指标。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冲压成型质量较好,未发生明显开裂情况,产品最大减薄率为30.32%,未发生起皱现象。同时经冲压成型生产实践,优化后的产品合格率在90%以上,可提高成型件加工质量,能较好满足船用机械的应用要求。
    • 徐海斌
    • 摘要: AutoForm是冲压制造领域应用非常广泛的一款软件,利用AutoForm对固定支架的毛坯外形展开计算并初步进行排样设计,再根据实际生产条状板料的规格尺寸设定合适的工件间距,优化排样方式,提高模具寿命,确保产品质量。结果表明:AutoForm模拟计算的结果与实际生产的排样结果相符。研究结果对于同类型零件的排样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蒋壮
    • 摘要: 在车身制件冲压工艺设计中,为减小材料尺寸,提高材料利用率,开口拉伸是常见的工艺方案,但其弊端就是会使制件成形不充分,从而影响制件强度及品质。介绍了通过特殊的模具结构来弥补开口拉伸成形不充分的弊端,并通过常见制件的实际案例。阐述了该模具结构对提高制件成形性的有效性,实现了采用开口拉伸提高材料利用率的同时,又保证了制件成形充分。为汽车冲压模具设计提供了新思路,降低冲压件生产成本提供了新渠道。
    • 韦荣发
    • 摘要: 依托Autoform钣金成形分析软件,从模具研合状态及侧整形过程材料内部应力分布特性等维度详细剖析缺陷成形机理,并针对性提出了提升压料研合以抑制A面材料流动、优化拉伸工艺补充面圆角及调整尾部侧整进料阻力等控制方案。生产实践表明,通过实施上述优化方案,天窗顶盖尾部凹印消除,面品满足汽车覆盖件质量控制要求。可为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设计与冲压工艺优化提供参考。
    • 蒋磊; 赵磊; 廖敏; 冉奥阳; 陈俊伟; 张雄飞
    • 摘要: 针对某侧围外板成形过程中易发生开裂和面畸变等问题,对零件成形质量影响最大的拉深工序进行研究,基于AutoForm软件设计侧围外板拉深工艺模面,并建立拉深成形仿真有限元模型。通过工艺分析,确定了凸模圆角半径R_(p)、凹模圆角半径R_(d)、拔模角θ、拉深筋半径R_(b)、拉深筋弯曲圆角半径Rw为影响侧围外板成形质量的关键工艺参数,在此基础上设计5因素5水平的正交试验方案,以减小最大减薄率和增大最小主应变作为优化目标对试验结果进行综合评分和极差分析,获得最优工艺参数组合:凸模圆角半径R_(p)为R16 mm,拉深筋半径R_(b)为R8 mm,拉深筋弯曲圆角半径Rw为R4 mm,凹模圆角半径R_(b)为R20 mm,拔模角θ为35°。利用最优工艺参数组合对侧围外板进行成形仿真以及试模验证,获得了无开裂、无面畸变、成形质量良好的零件。
    • 曹建华
    • 摘要: 白车身零部件在冲压成型后都存在回弹,严重影响冲压件的产品质量。传统的修正回弹方法是根据实际产品测量数据,然后修正模具,再重新试模和修正,直到符合品质要求,如此反弹调试,消耗大量的时间及人力物力。因此,精确仿真回弹量以及有效控制回弹已经成为白车身冲压领域最为关注的问题。本文利用专业分析软件,采用AUTOFORM软件对某高强度防撞梁进行了成形性、回弹分析及自动补偿计算,在实际生产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 吴雄伟; 杨建; 李钊文; 谢国文; 覃显峰; 尤彬波
    • 摘要: 以某车型机盖内板为研究对象,基于Autoform分析结果,比较几种机盖内板成形工艺方案,总结不同工艺方案优缺点,得出一种合理的降本工艺方案模型,并通过实际生产验证制件的成形性及尺寸精度,为后续新车型机盖内板工艺设计提供参考,降低车型开发成本.
    • 武方方; 沈左军
    • 摘要: 介绍了提高AutoForm软件分析效率的两种途径,分别是:一、针对每个零件制作各自的设置模板文件,通过引用模板文件,减少操作步骤,可节约分析时间15 min,同时将分析文件的存储空间减小到原来的45%左右;二、针对每个零件建立模面控制线数据库,通过引用控制线数据库,将拉延模面的建立的效率提高了20%,进而提高了整体分析效率.
    • 张军
    • 摘要: 以某车型后门外板及翼子板为例,结合冲压件典型特征,对基于Autoform的PD模块快速构建冲压件工艺补充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