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单药

单药

单药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51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药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1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98207篇;相关期刊114种,包括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结核病与胸部肿瘤、海峡药学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6全国时间生物医学学术会议等;单药的相关文献由377位作者贡献,包括于力克、刘维达、刘雪芹等。

单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1 占比:0.07%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98207 占比:99.93%

总计:198349篇

单药—发文趋势图

单药

-研究学者

  • 于力克
  • 刘维达
  • 刘雪芹
  • 包永占
  • 厉娜
  • 史万玉
  • 周晓伟
  • 周福祥
  • 唐蒙
  • 孙世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夏昌喜; 黎敏; 苏也
    • 摘要: 目的 探讨白蛋白紫杉醇单药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广德市人民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64例胃癌晚期患者纳入研究,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予以紫杉醇注射液二线治疗,研究组(32例)予以白蛋白紫杉醇单药二线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及患者活动状态与生活质量状况、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状态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研究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PFS和OS比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胃癌晚期治疗中,白蛋白紫杉醇单药二线治疗可提升疗效,改善患者活动体力及生活质量,且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值得应用。
    • 吴艳芳; 陈蕾
    • 摘要: 目的:探讨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依托泊苷治疗铂耐药复发卵巢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铂耐药复发卵巢癌患者115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1组38例、治疗2组38例和治疗3组39例。治疗1组患者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2组患者口服依托泊苷,治疗3组患者给予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依托泊苷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6个周期的疗效、CA125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随访记录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结果:等机秩和检验结果显示,三组患者疗效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89,P0.05),治疗3组患者治疗后的CA125水平低于治疗2组、治疗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治疗3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明显长于治疗2组、治疗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8.552,P<0.05)。结论: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依托泊苷用于铂耐药复发卵巢癌的疗效更好,可有效降低CA125水平,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具有安全性。
    • 李树锋
    • 摘要: 目的:分析使用替吉奥单药医治胃癌术后患者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2例胃癌手术患者,按照患者入院的时间分为研究组(n=36例)和参照组(n=36例),研究组使用替吉奥单药治疗,对照组应用5-氟尿嘧啶治疗.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9.44%)低于参照组(47.2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8.88%)高于参照组(69.4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胃癌手术患者应使用替吉奥单药医治,治疗的效果明显较好,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应用的可行性较高.
    • 胡孝定
    • 摘要: 目的:评估藤梨根单药治疗方法使用于良性乳腺结节患者中的意义.方法:下面将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本医院治疗的120例良性乳腺结节患者收入指标调查资料,选择随机抽签方式区分组别,各个组别纳入40例,治疗组予以藤梨根单药治疗方法,对照组1予以逍遥丸治疗方法,对照组2未予以用药治疗,分析病情缓解有效总计数值,统计入院当天和3个月之后复查乳房肿胀状况评估分值、疼痛严重程度评估分值、乳腺结节体积大小结果.结果:治疗组病情缓解有效总计数值比较对照组1、对照组2提升(P<0.05);治疗组3个月之后复查乳房肿胀状况评估分值、疼痛严重程度评估分值比较其余两个组别下降(P<0.05);治疗组3个月之后复查乳腺结节体积大小结果比较其余两个组别下降(P<0.05).结论:为良性乳腺结节患者选择藤梨根单药治疗方法存在较好给药效果.
    • 郭小丽
    • 摘要: 冠心病一般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 压、血脂异常、超重、糖尿病,以及不良生活习惯、不 合理膳食、过量饮酒、家族史等均是其主要诱因。临床上 将冠心病分为几大类型,分别是隐匿型、心绞痛型、心肌 梗死型、心力衰竭型和猝死型等。其中以心绞痛型冠心病 最为常见,心肌梗死型和猝死型冠心病最严重,会对患者 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因此正确有效地用药治疗尤为 重要。
    • 石淑珍
    • 摘要: 目的:研究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单药在初治慢性乙肝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摘选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于我院初次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80例,先随机抽取40例,将其作为参照组,采用恩替卡韦单药治疗,其余40例作为研究组,采用替诺福韦单药治疗,对比两组的肝功能改善情况与HBV-DNA转阴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7.50%相较于参照组的92.50%无明显差异(χ^(2)=1.053,P>0.05);研究组的ALB(35.23±1.45)g/L、AST(40.22±10.15)U/L、ALT(32.35±8.22)/U/L与参照组(35.19±1.37)g/L、(39.33±9.08)U/L及(36.34±10.72)U/L均无明显差异(t=0.127,t=0.413,t=1.868,P>0.05);B组48周后的HBV-DNA总转阴率95.00%较A组的90.00%对比也无明显差异(χ^(2)=0.720,P>0.05)。结论:慢性乙肝患者初治采用替诺福韦、恩替卡韦单药进行抗病毒治疗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均可推广应用。
    • 石淑珍
    • 摘要: 目的:研究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单药在初治慢性乙肝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摘选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于我院初次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80例,先随机抽取40例,将其作为参照组,采用恩替卡韦单药治疗,其余40例作为研究组,采用替诺福韦单药治疗,对比两组的肝功能改善情况与HBV-DNA转阴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7.50%相较于参照组的92.50%无明显差异(χ2=1.053,P>0.05);研究组的ALB(35.23±1.45)g/L、AST(40.22±10.15)U/L、ALT(32.35±8.22)/U/L与参照组(35.19±1.37)g/L、(39.33±9.08)U/L及(36.34±10.72)U/L均无明显差异(t=0.127,t=0.413,t=1.868,P>0.05);B组48周后的HBV-DNA总转阴率95.00%较A组的90.00%对比也无明显差异(χ2=0.720,P>0.05).结论:慢性乙肝患者初治采用替诺福韦、恩替卡韦单药进行抗病毒治疗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均可推广应用.
    • 倪锴文; 陈亚玲; 周林水; 高润娣; 王真
    • 摘要: [目的]分析近10年来紫杉醇诱导周围神经病变(paclitaxel-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PIPN)的作用机制,简述相关药物研究并进行中医辨治探讨.[方法]以"紫杉醇""周围神经病变"为关键字,检索Pubmed、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Springer及万方数据库,筛选近10年来的中外文献,选出与主题高度契合的文章,简述PIPN的主要临床表现,PIPN的神经、细胞改变,简析与PIPN相关的炎症氧化过程、细胞信号转导异常、神经递质改变以及相关细胞的核转录异常,同时简述相应的药物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医辨治PIPN的可行性和优越性.[结果]共有133篇文献入选,与本文主题高度契合.PIPN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双手和双足麻木疼痛、灼热感,病理表现主要为神经纤维变形、神经胶质细胞增多及线粒体功能障碍;诱发免疫应答和氧化应激,导致外周循环中的细胞因子及活性氧增加.紫杉醇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诱发炎症氧化及相关的神经细胞改变:导致环腺苷酸(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通路、大麻素受体(cannabinoid receptor,CB)、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点(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rotein kinase B-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PI3K-AKT-mTOR)通路、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通路、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静息电位、瞬时电流、钠离子通道、钾离子通道、钙离子通道、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及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 related factor 2-antioxidant response element,Nrf2-ARE)通路等信号通路的转导异常;影响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神经生长因子、饥饿素、雌激素的浓度.针对上述机制,相关的药物研究主要集中在阿片类药物、抗惊厥药物、抗氧化剂及相应的信号通道抑制剂上.从中医角度来说,PIPN属于"痹症""不仁"范畴,其病因病机为正气虚衰,加之外邪侵袭,使皮毛肌肉经络失于濡养和(或)气血运行受阻,治疗应以温阳通经、益气活血为大法.[结论]紫杉醇通过多种生化过程引起PIPN,本研究为西药靶向治疗PIPN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中医药辨治PIPN提供理论证明.
    • 念家云; 王笑民
    • 摘要: 癌毒理论是中医肿瘤方面的重要理论之一,现从癌毒的本质、产生、性质特点、分阶段治则和具体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列举了部分验方及有效抗癌中药和单体,旨在勾勒已有的癌毒理论体系,为今后深入抗癌研究提供参考.
    • 马艳美; 梁金玉; 李锦巍
    • 摘要: 目的 探究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与多西他赛单药治疗晚期宫颈癌效果比较.方法 选取94例晚期宫颈癌患者为受试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多西他赛单药治疗,联合组在其基础上联合奈达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癌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水平、外周血免疫指标(CD4+、CD8+、CD4+/CD8+)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化疗不良反应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年后生存情况差异.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CA199、CEA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年后联合组患者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宫颈癌效果优于多西他赛单药,且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安全性较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