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化学反应机理

化学反应机理

化学反应机理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159篇,主要集中在能源与动力工程、化学、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1篇、会议论文39篇、专利文献265516篇;相关期刊83种,包括高中数理化、大气科学、工业加热等; 相关会议26种,包括中国内燃机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年会、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4年年会、中国内燃机学会燃烧节能净化分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先进发动机节能及测试技术论坛等;化学反应机理的相关文献由373位作者贡献,包括禹进、苟小龙、吴锋等。

化学反应机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1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39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65516 占比:99.94%

总计:265666篇

化学反应机理—发文趋势图

化学反应机理

-研究学者

  • 禹进
  • 苟小龙
  • 吴锋
  • 姚栋伟
  • 范宝春
  • 董刚
  • 陈义良
  • 于陆军
  • 何海斌
  • 成晓北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仁杰; 张振宇; 李玉彪; 徐光宏; 崔祥祥; 刘杰
    • 摘要: 目的采用对环境友好的抛光工艺来改善304不锈钢表面抛光质量。方法基于化学机械抛光(CMP)工艺,采用主要成分为氧化铝(Al_(2)O_(3))磨料、L-苹果酸、过氧化氢(H_(2)O_(2))、乳化剂OP-10、甘氨酸的绿色环保抛光液,设计并试验了pH值,H_(2)O_(2)、乳化剂OP-10、甘氨酸质量分数的4因素4水平CMP正交试验。采用极差法分析了4个因素对表面粗糙度和材料去除率的影响。采用电化学工作站,通过动电位极化曲线法,分析304不锈钢在不同抛光液环境下的静态腐蚀特性。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304不锈钢在不同抛光液环境下的表面元素和化学组分变化。结果开发了一种不含任何强酸、强碱等危化物品的新型环保化学机械抛光液。通过绿色CMP加工,在70μm×50μm范围内将304不锈钢平均表面粗糙度从CMP前的7.972 nm降至0.543 nm。与之前报道的304不锈钢抛光相比,绿色CMP抛光后的表面粗糙度最低。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绿色CMP加工的最优抛光液参数:pH=3,0.3%H_(2)O_(2),0.3%乳化剂OP-10,1.5%甘氨酸。结论L-苹果酸与甘氨酸之间相互促进,使抛光液的腐蚀性增强;而H_(2)O_(2)的作用则相反,可使抛光液的氧化性增强,减缓抛光液对304不锈钢表面的腐蚀。
    • 皮骏; 王义为
    • 摘要: 选定正癸烷作为RP-3航空煤油单组分替代燃料,结合采用基于误差传播的直接关系图法、基于CSP重要性指标的方法和基于CSP理论的准稳态方法对75个物种、373步基元反应的详细机理进行了简化,得到了一个包含38个物种、34步反应的简化机理。通过对比三种机理的燃烧模拟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发现,简化机理、骨架机理和详细机理的计算结果吻合较好,简化机理能在较宽参数范围内描述正癸烷的燃烧特性,有效地降低了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内湍流燃烧数值模拟的计算成本。
    • 彭富国
    • 摘要: 化学反应机理是指从微观上研究化学反应所经历的具体途径,考查的具体形式是通过图像分析反应过程涉及的化学键变化及能量变化、物质转化等.1考查化学反应过程中化学键的变化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化学反应机理考查的方向之一就是反应中断裂的是什么键,形成的是什么键.
    • 韩恺; 刘超凡; 魏石磊; 梁永森
    • 摘要: 基于CONVERGE三维计算平台构建了耦合柴油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微尺度燃烧模型,分别研究了初始环境压力、初始环境温度和狭缝间距对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环境压力越大,初始环境温度越小,狭缝间距越大,瞬时放热率峰值越高且对应时刻越早,最高燃烧温度越高。燃烧前近稳态压力决定是否可以实现微尺度燃烧,燃烧前近稳态压力高于0.69 MPa时方可实现燃烧。
    • 崔胜楠; 白桥栋; 翁春生; 孟豪龙; 吴明亮; 张世健; 韩家祥
    • 摘要: 为了研究乙烯/空气的旋转爆轰传播特性,采用OpenFOAM7中rhoReactingCentralFoam求解器,以及乙烯/空气21组分36步基元化学反应模型,对旋转爆轰传播过程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研究。通过改变预混气各组分的质量分数,验证了基元反应在旋转爆轰的可适用性,研究了当量比对旋转爆轰波的影响,分析了旋转爆轰燃烧室的流场结构、压力增益和燃料比冲。研究结果表明:在当量比0.7~1.1范围内旋转爆轰波能够自持传播,其传播模态均为单波;在来流总压0.6 MPa和总温300 K时,压力增益均保持在30%以上,且随当量比的增加旋转爆轰波传播速度、阻塞比、压力增益以及燃料比冲均增大,速度亏损逐渐减小,但随着当量比的增加其增长速率和降低速率呈下降趋势;爆轰波稳定传播时,中间产物OH集中在爆轰波后方和斜激波下游,反映了化学反应阵面的形状。爆轰波传播过程中,由于爆轰波扫过后压力过高,新鲜燃料无法供应,导致温度曲线图出现波动。
    • 王春
    • 摘要: 化学反应机理试题是近年来全国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和高考试题中考查的热点内容,这类试题通常以图示的形式将一个复杂反应分解成若干个反应,然后按照一定规律组合起来,从而达到阐述复杂反应的内在联系的目的.这类试题符合新课标的理念,“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体现了化学核心素养中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不同层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以及由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在备考过程中要给予高度重视.本文结合典型例题对化学反应机理试题考查题型进行分类介绍,以供广大考生进行考前复习参考.
    • 王美琪; 陈雷; 曾文; 杨昆; 马洪安; 裴欢
    • 摘要: 为了研究非平衡等离子体对甲烷着火延迟时间的影响,在CH4/空气混合气体的基础上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H自由基和OH自由基,利用零维、均质、完全混合模型,对混合气体的点火过程进行数值计算.利用敏感性分析,研究加入非平衡等离子体(H自由基和OH自由基)对CH4/空气混合气着火延迟时间的影响.研究表明:加入一定浓度的H、OH自由基会不同程度减少着火延迟时间.随着温度的升高,自由基的影响逐渐减弱.
    • 禹进; 曹竣铭
    • 摘要: HRD-76作为典型的第二代柴油生物燃料得到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匹配核磁共振光谱分析的官能团信息,选用2,6,10-三甲基十二烷和正十六烷作为HRD-76燃料的模型燃料.构建了模型燃料的化学反应机理,并对该机理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最后,利用该模型燃料对HRD-76燃料在不同条件下的着火延迟时间进行了模拟.该模型燃料与实验值和其他经典模型燃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模型燃料具有简单、高效和精确的特点.模型燃料的构建为深刻认识HRD-76燃烧过程,实现燃烧反应流模拟研究奠定了基础.
    • 段志强; 郑东; 周斌
    • 摘要: 以验证充分、应用广泛的小碳氢燃料反应机理为基础,通过耦合N2O子机理,对比多种N2O—C2烃类燃料燃烧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进一步的验证结果表明,USC-Konnov模型能更为准确地用来测算N2O—C2体系着火延迟时间,以及N2O—C2H2烃类燃料体系层流火焰的传播速度.对比不同模型预测结果发现:对N2O—C2烃类燃料的着火延迟时间而言,C2机理影响较小,而N2O子机理影响显著.对其层流火焰传播速度而言,C2机理仅在富燃时有一定影响,而N2O子机理在整个化学计量比范围内均有较大影响.进而通过灵敏度分析从化学反应动力学的角度给出了合理解释,确定了对N2O—C2烃类燃料着火延迟时间、火焰传播速度影响较大的基元反应.其中,基元反应N2O+M=N2+O+M和N2O+H=N2+OH对N2O—C2烃类燃料体系的着火、燃烧过程起着决定性作用.
    • 吴春峰; 高晓莹; 邓善银
    • 摘要: 结合2020年山东省高考题1,3-丁二烯与HBr加成反应的势能变化示意图,利用学生已学的物质结构知识,适当、适度地介绍共轭效应,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中间体的稳定性来认识1,2-加成和1,4-加成这2种加成方式;结合化学反应原理知识,引导学生理解控制温度等条件可以控制2种加成产物的比例;并对该加成反应规律进行了拓展与应用,以期为高中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