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动态强度

动态强度

动态强度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48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力学、矿业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9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235021篇;相关期刊72种,包括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金属矿山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第十二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2014年中南地区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全国第十二届岩石混凝土断裂、损伤与强度暨大体积混凝土温控与防裂学术会议等;动态强度的相关文献由464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夕兵、宋玉普、徐兆坤等。

动态强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9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35021 占比:99.95%

总计:235133篇

动态强度—发文趋势图

动态强度

-研究学者

  • 李夕兵
  • 宋玉普
  • 徐兆坤
  • 付玉华
  • 何稚桦
  • 余姚
  • 吴伟蔚
  • 宁克焱
  • 宋文悦
  • 尹土兵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世兴; 王洪江; 侯永强; 张敏哲
    • 摘要: 为了研究不同养护龄期的分级尾砂胶结充填体在中等应变率动态冲击加载下的动力学特性,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杆(SHPB)试验技术对16组48个充填体试样进行单次冲击实验。结果表明:充填体动态抗压强度和动态抗压强度提高因子随平均应变率的增大呈线性增长规律,而随养护龄期的延长,应变率敏感性呈减小趋势,动态抗压强度增幅则与冲击速度呈负相关;充填体的韧性指数随平均应变率的增加呈指数函数增长,且养护早期应变率敏感性更高、增幅更显著;充填体的吸收能、单位体积应变能(比能量吸收)与应变率、养护龄期均具有显著正相关性,且养护早期的能量值应变率敏感性更高、增幅更明显;动态冲击加载下,破坏形态主要为轴向拉伸破坏,且平均应变率越大、养护龄期越短,破坏越显著。
    • 张友锋; 付玉华; 余姚
    • 摘要: 采用SHPB杆对4组12个胶结充填体试样进行多次冲击试验,分析了同一冲击速度下掺膨润土胶结充填体多次冲击的应力应变曲线、动载强度、吸收能及变形破坏特征。结果表明,多次冲击后,未掺入膨润土充填体应力应变曲线出现显著下跌,掺入膨润土后充填体应力应变曲线逐级下降;膨润土掺量5%和10%的胶结充填体多次冲击比首次冲击先达到峰值应变,且出现动态强度软化;膨润土掺量15%时充填体首次冲击峰值应变出现在0.002附近,多次冲击峰值应变约0.003;充填体抗冲击次数随膨润土掺量增加呈先降后增趋势,动态抗压强度增强因子、动态抗压强度、吸收能、单位体积应变能与冲击次数呈负相关,其中掺膨润土充填体动态抗压强度增强因子均大于未掺膨润土充填体;试样最终破坏类型表现为轴向张拉破坏,掺入膨润土提高了充填体破碎整体性。
    • 刘雅甜; 方士正; 何松林; 李剑楠; 刘朕
    • 摘要: 为研究攀枝花铁矿开采境界内铁矿石的动力学性能,利用动静组合分离式霍普金森杆实验系统,开展4种典型铁矿石的动态单轴压缩试验。以动态强度、能量耗散、碎屑分布为切入点,分析4种矿石的动力学响应特征。试验结果表明:4种铁矿石的动态强度均具有明显的率效应,随冲击速率的增加而增大;所研究冲击速率范围内,中低品位铁矿石的动态强度显著大于高品位铁矿石和表外矿的强度;随着冲击速率的增加,单位体积耗散能随之增大,且单位体积耗散能的增加幅度与铁矿石的品位相关;基于分形理论分析4种铁矿石破坏后碎屑块度的分形维数,发现碎屑块度的分形维数随冲击速率增大而增加;最后,分析了单位体积耗散能与分形维数的关系,发现二者呈现非线性正相关关系。
    • 王茵; 张元常; 张大斌
    • 摘要: 针对长期处于循环载荷作用下的液压升降机剪叉机构存在结构开裂的问题,分别对其进行了动态强度与疲劳强度研究,提出了基于有限元+多体刚柔耦合动力学+疲劳分析的联合分析法,对剪叉机构动态强度与疲劳强度进行研究。以某型自行走剪叉式液压升降机为例,利用SolidWorks辅助RecurDyn软件,建立整机多刚体动力学模型,再以HyperMesh/OptiStruct软件对其剪叉机构进行柔性化处理,建立多体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模拟极端工况下作业平台的升降运动行为过程,并提取到剪叉机构关键叉臂的动态应力时间历程;在此基础上,结合名义应力法,利用FEMFAT软件预测得到剪叉机构的疲劳强度。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剪叉机构能满足结构强度设计要求;剪叉机构中疲劳强度最薄弱区域位于第3组内叉臂的钣金与矩形管连接处,最小疲劳寿命为6.602×10^(3)次循环,有必要进一步优化结构。研究方法可为类似高空作业平台的动态强度与疲劳强度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李冬; 杜修力; 金浏
    • 摘要: 应变率效应和尺寸效应是混凝土力学领域重要的基础科学问题。以强度为代表的力学性能指标随应变率增大而提高、随结构尺寸增大则存在劣化的趋势。目前,对应变率效应的研究多采用试验观测的经验方法,现有表征应变率效应强弱的动力增大因子计算模型多基于有限数据拟合,参数缺少物理意义,因此不利于工程实际应用;尺寸效应方面已存在几类基于不同理论框架的模型分析方法,但仍存在较大分歧。结合前期研究工作中建立的具有实际物理意义参数的混凝土抗拉强度动力增大因子计算模型和考虑混凝土材料配合比参数的全局尺寸效应模型,提出了同时考虑应变率效应与尺寸效应影响的普通混凝土名义抗拉强度理论预测方法。研究可为基于性能的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及其动态强度预测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 韩亮; 刘健修
    • 摘要: 胶结充填体的稳定性对于矿山安全生产至关重要.为了研究动载作用下充填体的动力学特性,利用霍普金森压杆(SHPB)对充填体进行单轴冲击试验,研究充填体应力应变曲线、动态抗压强度、动态强度增长因子与平均应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平均应变率低于60 s-1时,应力应变曲线峰后阶段为"应变回弹"类型;超过80 s-1时,为"峰后塑性"类型;介于二者之间时,为"应力跌落"类型;随着平均应变率的增大,试样动态抗压强度先迅速增大,后趋于稳定,对应的平均应变率临界值为80 s-1.利用Gompertz模型能较好的描述充填体动态抗压强度与平均应变率之间的关系;动态强度增长因子与平均应变率正相关,当平均应变率处于40~130 s-1,动态强度增长因子范围在1.5~3之间.
    • 张友锋; 付玉华; 余姚
    • 摘要: 深部开采中爆破、地震波等冲击对不同养护期的胶结充填体稳定性造成破坏,威胁采场安全.为此采用霍普金森杆试验系统对充填体试样进行单次冲击试验,分析爆破荷载下不同龄期掺膨润土全尾砂胶结充填体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动态冲击曲线存在多个波峰,养护早期(3、7 d)表现为动态强度硬化(峰值应变0.005左右),后期(14、28 d)为动态强度软化(峰值应变0.002左右);充填体DIF与膨润土掺量正相关,与龄期负相关;养护龄期3~14 d时,动态抗压强度、吸收能、单位体积吸收能随膨润土掺量的增大呈先降后升趋势(10% 为临界点),28 d时,两者正相关,养护龄期的延长可以提高充填体吸收能量的能力,增强抗冲击性能;养护早期韧性指数随膨润土掺量的增大而降低,养护后期两者关系表现为正相关且敏感性更高、增幅更显著.
    • 张友锋; 付玉华; 余姚
    • 摘要: 深部开采中爆破、地震波等冲击对不同养护期的胶结充填体稳定性造成破坏,威胁采场安全。为此采用霍普金森杆试验系统对充填体试样进行单次冲击试验,分析爆破荷载下不同龄期掺膨润土全尾砂胶结充填体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动态冲击曲线存在多个波峰,养护早期(3、7 d)表现为动态强度硬化(峰值应变0.005左右),后期(14、28 d)为动态强度软化(峰值应变0.002左右);充填体DIF与膨润土掺量正相关,与龄期负相关;养护龄期3-14 d时,动态抗压强度、吸收能、单位体积吸收能随膨润土掺量的增大呈先降后升趋势(10%为临界点),28 d时,两者正相关,养护龄期的延长可以提高充填体吸收能量的能力,增强抗冲击性能;养护早期韧性指数随膨润土掺量的增大而降低,养护后期两者关系表现为正相关且敏感性更高、增幅更显著。
    • 杜超超; 温森; 孔庆梅
    • 摘要: 为研究高地应力与动力扰动下复合岩层的破坏机理,利用改进的分离式霍布金森压杆试验装置,开展一维动静组合加载下复合岩样的动态力学特性试验研究.选取0、20%σs、40%σs、60%σs、80%σs(σs为岩样静态单轴抗压强度)5个水平的轴压,对复合岩样进行0.5 MPa和0.9 MPa冲击气压下的冲击试验,并借助高速摄像机对岩层倾角α=30°时岩样的动态破坏过程进行记录.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主要得到以下结论:复合岩样在一维动静组合加载下表现出的动态力学特性变化规律与均质试样以及含裂隙试样有显著差异;轴压对复合岩样的动态变形模量和动态强度有明显的影响,轴压为20%σs时对应的动弹模和动强度均为极值点;复合岩样的单位体积吸收能随轴压的增大整体呈减小趋势,在α=60°时出现单位体积释放能现象;除α=0°之外,其余各倾角的能量吸收率随轴压的增大总体呈减小趋势;复合岩样随着轴压的增加破坏程度更大,复合岩样主要以拉-剪组合破坏为主,层理面及B材料(即强度较低的岩层)对试样的破坏有控制作用.
    • 王倩男; 胡建波
    • 摘要: 微介观尺度下材料结构的实时演化行为是决定其动态力学性能的关键因素.大型激光装置作为集加载和诊断能力为一体的综合实验平台,为高温、高压、高应变率等极端条件下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微介观尺度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撑.随着激光功率密度和脉冲整形能力的不断提升,实验所能探索的压力(101~103 GPa)及应变率(106~1010 s-1)范围不断突破;而利用激光打靶产生的高亮X射线脉冲作为探测源,建立动态衍射和成像技术,可以实现高空间和时间分辨率下材料塑性变形机制的实时原位研究.简要介绍了基于大型激光装置的原位微介观实验技术及其在材料塑性变形行为研究中的应用,系统梳理了近二十年来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阐明了相关研究对推动材料动态响应多尺度物理建模的重要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