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过往为采求结构体受火害后之伤损程度多以钻心方式进行试体取样,而后于实验室进行破坏性单压试验测其残余强度,此法除麻烦与耗时外,取样过程更对结构体造成二次伤损:故如能发展一具简易、快速与适确性之现地非破坏性火害伤损判识系统,搭配建立之火害破坏特征资料库,将可对其材料量化之伤损程度立即评估,以利现场监定人员进行判识之参佐.本研究为模拟隧道(一、二次)衬砌于热力作用下,于侧壁压力破坏之材料力学行为(巨观尺度下材料劲度、强度、韧度变化)为例,以不同抗压强度之脆性材(如人造之混凝土、喷凝土)受火害最高温度600°C之热损后,冷却降至常温状态遂施以单轴压缩之破坏性试验,试验中利用环状伸张计讯号回肴控制技术,得具材料真实峰后行为的完整加载历程,并同步佐以非破坏检测技术之声射法(被动式声学)裂源定位技术观察材料,「内部」裂损位置与破坏特征,解析其材料受单轴压缩应力路径于微观尺度下内部,「时、空」间破裂特征(丛众).此外,本研究首度尝试以超音波脉冲(主动式声学)之复合式指标,「剪-压波速比(Vs/Vp)」作为界定火害伤损程度之辨识指标,建立其指标与脆性材之火害伤损判识关联性,由脆性材单压试验成果得知,于环状伸张计讯号控制下,随混凝土设计强度增加其峰后行为恐由ClassⅠ转变为ClassⅡ破坏模式;受火害最高温度600±36°C之混凝土(fc'=420kgf/cm2),其劲度、强度与韧度折减率分别可达75、77与48%;且火害后超音波剪压波速比上升32%,即代表火害伤损程度与波速比成正相关,藉此印证,「剪-压波速比」可作为界定火害伤损程度辨识指标之适确性;未来透过相关资料库建置与系统开发,将可于灾害现场以此指标快速与准确获得其量化之力学伤损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