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脆性材料

脆性材料

脆性材料的相关文献在1977年到2023年内共计1376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06篇、会议论文55篇、专利文献612346篇;相关期刊247种,包括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科技资讯、科技信息等; 相关会议51种,包括第十八届中国磨粒技术学术会议、第13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第十二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等;脆性材料的相关文献由2177位作者贡献,包括前川和哉、村上健二、武田真和等。

脆性材料—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06 占比:0.07%

会议论文>

论文:55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612346 占比:99.92%

总计:612807篇

脆性材料—发文趋势图

脆性材料

-研究学者

  • 前川和哉
  • 村上健二
  • 武田真和
  • 若山治雄
  • 山本幸司
  • 曾山浩
  • 田村健太
  • 岩坪佑磨
  • 李夕兵
  • 清水政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徐驰; 李坤; 张延芳; 吴志远; 周邵俊; 刘超英
    • 摘要: 高铝硅酸盐玻璃由于其较高的弹性模量和良好的力学性能逐渐成为主流结构材料,很好地满足了航空透明件轻质高强需求。高铝玻璃弹性模量高,属于脆性材料,深加工过程中边部易出现破边缺陷,会对玻璃力学性能产生不确定的影响。本文以8mm厚单片高铝玻璃为研究对象,通过单片玻璃落球冲击和层合件鸟撞冲击试验,探讨了化学增强玻璃破边缺陷对产品整体抗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玻璃边部出现破边宽度尺寸不大于0.5mm时,单片玻璃落球冲击高度和层合件抗鸟撞性能基本保持不变。
    • 马廉洁; 李红双
    • 摘要: 表面粗糙度受众多因素影响,脆性材料的特有属性使其表面形成机制更为复杂,导致其加工质量难以控制。通过构建表面粗糙度模型,可以对表面粗糙度进行预测,进而控制加工质量。为更好地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总结了表面粗糙度的表征参数,归纳了建立表面粗糙度模型的方法,并对模型的主要研究流派及其发展历程、主要学术贡献、模型特点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及总结。最后,对表面粗糙度模型构建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张昆; 李美求; 魏轲; 冯鹏云
    • 摘要: 在油气开采作业过程中,高压流动介质中固体颗粒对结构件的冲蚀磨损而引起综合表面性能下降,造成了基材损坏,严重影响了关键设备的使用寿命。冲蚀最先被破坏损伤的是材料表面,表面沉积涂层处理技术是改善特定应用中裸漏零部件特性的有效方法。提高表面涂层性能是设备抗冲蚀常用的手段,正越来越多地用于石油和天然气行业中。根据材料本身的物理特性,文中从塑性材料和脆性材料的分类评述了其各自冲蚀机理,综述了利用热喷涂技术、激光熔覆技术、电镀技术及气相沉积等技术制备抗冲蚀磨损涂层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介绍了这些技术在制备涂层过程和使用的主要仪器设备。提出了应用多种工艺技术交叉来制备抗冲蚀磨损涂层的方法和以后研究的重点。并对涂层抗冲蚀磨损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固液或气固等多相流动介质的高压石油装备抗冲蚀设计提供参考。
    • 陈彦; 曹艳兵; 欧京宁; 李网芹; 陈露
    • 摘要: 文章主要对活塞排渣碟式分离机的活塞内锥面磨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从而使碟式分离机排渣更顺畅,减少转鼓内积渣现象,延长活塞排渣碟式分离机使用寿命,提高碟式分离机运行可靠性。
    • 钟寄宸; 王蕉; 李翔宇; 楚锡华
    • 摘要: 了解广泛存在的类似页岩的脆性材料各向异性对工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将页岩视为粘结颗粒材料,基于离散单元方法研究了横观各向同性脆性页岩的损伤演化。再现了不同层理角的页岩试样的破坏模式,并对比了实验和数值模拟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引入微裂纹的概念,通过定义裂纹密度函数,系统地研究了单轴压缩条件下,页岩层理角对细观结构的影响。此外基于平均配位数建立了配位数变化与细观损伤的联系,并根据配位数的变化与裂纹数量将加载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分析了不同阶段配位数与裂纹数量的对应变化关系。研究表明,页岩的裂纹密度随着层理角的增加而增加,而试样的平均配位数在加载过程中先上升后剧烈下降,颗粒集合体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及裂纹数量曲线与平均配位数曲线有良好的一致性。该研究揭示了横观各向同性脆性岩石的破坏过程和内在机理,将为页岩类脆性材料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 黄水泉; 高尚; 黄传真; 黄含
    • 摘要: 以共价键或离子键结合的脆性单晶、多晶和光学玻璃是能源、通信、交通和医疗领域新兴微电子和光电器件的核心材料。为满足高性能器件的制造需求,脆性材料通常需要经过磨削、研磨、抛光等超精密磨粒加工,获得具有原子级光滑的表面、近无损伤的亚表面和微米甚至纳米级的加工精度。优化磨粒加工工艺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制造成本,还能够延长脆性材料元器件的服役寿命,但开发高效率、低损伤超精密磨粒加工技术需深入理解脆性材料纳米尺度的去除机理。本文基于划擦力学原理,揭示脆性材料纳米尺度磨粒加工去除的本质,阐明磨粒加工过程中脆性材料脆性–塑性转变去除的基本原理,概述单磨粒纳米划擦脆性材料的形变和去除机制,以及磨粒加工过程中脆性材料的去除机理及材料微观结构对其局部变形及后续去除的影响规律,提出实现脆性材料高效延性加工的控制策略,有助于推动脆性材料超精密磨粒加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彭云峰; 杨磊; 刘晓阳
    • 摘要: 氟化钙(Calcium fluoride,CaF_(2))晶体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光学晶体,因其具备高透射率和良好的长期辐射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光学仪器中。随着光刻技术向较短波长的发展,CaF_(2)更是成为极紫外光刻物镜的首选材料。CaF_(2)是一种典型的脆性材料,断裂韧性很低,一般通过抛光加工制成CaF_(2)光学表面,所以其抛光加工技术与工艺尤其重要。总结了CaF_(2)的主要加工方法、工艺及研究成果,介绍了其粗加工阶段所涉及的超精密切削和固结磨料研磨方法;重点从超精密抛光这一方面,较全面地概述了浮法抛光、化学机械抛光、固结磨料抛光、磁流变抛光、振动辅助固结磨料抛光和离子束抛光等抛光方法的原理及进展,并对以上加工方法进行对比;最后,对CaF_(2)抛光加工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做了初步展望。希望能为CaF_(2)加工领域后续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 廖崇超; 王雁冰
    • 摘要: 为了分析不同耦合介质装药结构下脆性材料的爆破机理问题,通过实验室试验及数值模拟方法对水耦合装药和空气耦合装药爆破效果以及裂纹扩展机理进行研究。在实验中,试件材料采用透明均匀的PMMA(有机玻璃),炸药采用DDNP(二氮烷基苯酚),利用高速摄像机观察压裂和裂纹传播过程,然后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对不同耦合介质装药爆破下裂纹传播行为进行分析。观察实验过程以及数值模拟软件LS-DYNA分析结果表明,可以得到空气耦合介质下,试件炮孔周边次生裂纹少,裂纹分叉现象较少,形成规则的贯通裂隙。相比于空气耦合,水耦合介质条件下,炮孔周围形成规则不一的裂纹,破碎区直径增大,横向裂纹增多,对孔壁产生的压力较均匀,破碎效果好。同时在数值模拟分析中得出不同耦合介质装药结构下脆性材料的爆破应力云图和v-m时程曲线图,得出水耦合装药爆破可以获得更高的孔壁初始压力,且对孔壁产生的压力较为均匀,爆破的破碎效果更好。
    • 许志腾; 黄辉; 崔长彩
    • 摘要: 针对天然石材、人工晶体等材料复杂曲面加工中,初始毛坯与最终产品形状差别较大,粗加工材料去除量大,导致加工效率低、刀具磨耗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线锯加工和点加工协同去除的高效粗坯加工的解决思路.根据线锯加工特点,提出了对最终产品的数字化模型进行分层处理,利用多边形对各层二维外轮廓曲线进行包络,将层与层之间的多边形进行顺序拟合得到相应直纹面模型的建模思路.分析了不同包络多边形边数、连接方式所构建的不同直纹面模型对粗坯加工时间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虽然增加多边形的边数或者通过层间旋转可以减小剩余未加工材料体积,但整体粗坯加工时间反而有所增加,从而不利于提高效率.粗坯加工时间可作为综合评价指标来优化构建直纹面模型.
    • 王玲玲; 曹俊鑫; 赵银霜; 程想; 孔德文
    • 摘要: 近场动力学假定一定范围内的物质点之间存在非局部相互作用,通过空间积分重构物质点的运动方程,克服了传统有限元方法位移场连续性条件的局限,在分析强非线性不连续问题时具有无网格属性的数值优势,已成为研究脆性材料破坏的新兴理论.本文简要介绍了近场动力学的基本内容及其理论框架,总结了近场动力学理论在脆性材料准静态裂纹扩展、动态裂纹扩展及冲击失效研究方面的应用现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