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刚柔耦合

刚柔耦合

刚柔耦合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1451篇,主要集中在机械、仪表工业、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31篇、会议论文54篇、专利文献61245篇;相关期刊320种,包括机电工程、机械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等; 相关会议42种,包括2016年全国设备监测诊断与维护学术会议、第十五届全国设备故障诊断学术会议、第十七届全国设备监测与诊断学术会议、2016年全国设备诊断工程会议、2014汽车绿色动力技术论坛、2012年LMS中国用户大会等;刚柔耦合的相关文献由3625位作者贡献,包括杨志军、白有盾、章定国等。

刚柔耦合—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31 占比:1.65%

会议论文>

论文:54 占比:0.09%

专利文献>

论文:61245 占比:98.26%

总计:62330篇

刚柔耦合—发文趋势图

刚柔耦合

-研究学者

  • 杨志军
  • 白有盾
  • 章定国
  • 赵丽娟
  • 彭皓
  • 黄瑞锐
  • 苏丽云
  • 任露泉
  • 李艳龙
  • 洪嘉振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刘伟; 王子健; 陈雪辉; 李昊; 黄磊; 王可朝; 李威; 何鸿斌
    • 摘要: 针对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关节摩擦副摩擦磨损问题,运用假设模态法及拉格朗日运动法建立了挖掘机工作装置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并分别基于刚体以及刚柔耦合模型下对工作装置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到3个重要关节的载荷变化曲线,进而基于联合仿真对动臂-底座关节摩擦副端面进行动态应力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刚柔耦合的动力学分析更加贴近实际情况.挖掘机的回转过程中关节摩擦副会产生剧烈的交变载荷,摩擦副端面接触压力区域分布于外圈边缘,并随着工作装置的运行沿外圈移动.所得结论为挖掘机的关节摩擦副设计优化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
    • 詹如月; 彭来湖; 祖洪飞; 胡玲; 李剑敏
    • 摘要: 在工业机械臂的运动过程中,由于谐波减速器的柔性效应会导致其产生传动误差,进而造成机械臂末端的定位精度下降,针对这一问题,以UR10机械臂为例,为了减小其传动误差,提高机械臂末端的定位精度,分别对谐波减速器和机械臂进行了理论建模及仿真研究。首先,联合ADAMS和ANSYS-APDL,对谐波减速器三维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了不同转速下谐波减速器的传动误差;然后,建立了谐波减速器动态传动误差的动力学方程,采用龙格库塔迭代求解得到了其动态误差曲线,利用数值解验证了仿真解的正确性;最后,分析了不同转速下谐波减速器的传动误差对刚柔耦合机械臂末端执行器的角速度、角加速度以及定位误差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关节转速为额定转速的70%时,谐波减速器的仿真传动误差范围最小为-8.0″~7.5″,且机械臂末端定位误差最小为1.07 mm,此时传动误差对机械臂末端精度的影响最小,其定位精度最高。
    • 王云鹏; 徐聪; 汤劲松; 杨婧
    • 摘要: 针对铁道客车出现的车体局部振动现象及振源识别难的问题,文章利用振动传递路径的仿真分析方法建立了某铁道客车的整车刚柔耦合计算模型,以某典型运行工况为例,计算并输出了转向架与车体间所有连接点的激励载荷和转向架激励点到车体响应点的传递函数,研究了各个激励路径对车体响应点振动响应的贡献量大小。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识别主要振动传递路径,可为铁道客车振动问题的快速解决提供目标参考。
    • 关玉铭; 戈新生
    • 摘要: 梁的横向变形会导致梁纵向缩短,建模过程中考虑梁横纵变形二次耦合项则存在动力刚化现象,这说明梁的纵向变形会对模型的广义刚度造成影响.对于做旋转运动的梁结构,旋转运动时还会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而产生轴向拉力,轴向拉力同样也会引起梁的轴向变形,这种影响对粗短梁更加明显.以大范围运动中心刚体-Timoshenko梁模型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Timoshenko梁理论以及Hamilton原理建立含离心力的动力学模型;其次,引入非约束模态概念,采用Frobenius方法求解非约束模态振型函数以及固有频率;最后,通过数值仿真探究不同恒定转速时非约束模态与约束模态广义刚度的差异和非约束模态条件下离心力对模型的影响.
    • 孙效杰; 顾鹏飞; 李培刚
    • 摘要: 我国铁路客车舒适度评价主要依据地板振动响应计算的平稳性指标,是车辆运行品质的客观评判,忽略了人体的振动响应,对乘客振动的主观感受考虑较少。为了精确分析铁路客车乘客的坐姿振动状态,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基于柔性车体和乘客的7自由度人体力学模型,搭建贴合实际的线路-车辆-乘客振动模拟环境。以德国低干谱激励为例,仿真获取地板及人体不同部位的振动加速度响应,计算不同车速下的平稳性指标、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和乘客的烦恼率,从主观和客观分别对乘客的舒适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存在平稳性指标合格,但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在不舒适范围内,且烦恼率大于20%的情况;在140 km/h以下时,平稳性指标为优秀,加权加速度评价为没有不舒适,烦恼率表明有极少乘客不能接受(<1%);速度在150~180 km/h范围内,平稳性指标优秀,加权加速度评价为稍微不舒适,烦恼率反映有较少乘客不能接受(<7%);200~220 km/h的平稳性指标良好,但加权加速度评价是有些不舒适,烦恼率呈现出一部分人不能接受(<15%);280 km/h时,平稳性指标基本合格,但加权加速度评价为不舒适,约30%的人无法忍受;410 km/h以上时,平稳性指标不合格,加权加速度评价为不舒适,烦恼率均大于50%,即有半数以上乘客不能接受。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更能真实反映人体的振动感受,可以使得舒适性评价更为准确。
    • 刘继展; 阳开雨
    • 摘要: 为了探明鲜食葡萄采运全周期的落粒、伤粒力学机制与规律,研究了鲜食葡萄果穗系统振碰复合动力学模型构建方法.以葡萄果穗振动模型为基础,提出了改进的葡萄果穗振碰复合模型,根据此模型,基于绝对节点坐标法和自然坐标法分别描述了果粒主穗轴和支梗果梗,得到了果穗系统振动动力学方程.基于虚功原理和连续介质力学原理推导得到了果粒主穗轴和果粒的弹性力和应力表达式,同时基于Hertz模型和Kelvin模型得到了果粒碰撞力的表达式,代入振动动力学方程,最终得到鲜食葡萄果穗振碰复合动力学模型,并简介了求解方法.
    • 曾宪旺; 孙文磊; 王宏伟; 徐甜甜; 万云发
    • 摘要: 为揭示多动态参数激励下兆瓦级风力机主轴承的动态特性,考虑空间柔性机构大范围运动与弹性体自身小范围变形的影响,对主轴承进行参数化分析并联合动载荷作用下的动力学方程进行数值求解。以兆瓦级风力机主轴承为研究对象,建立刚柔多体接触模型,进行仿真并验证模型的正确性与可靠性。结果表明:通过分析主轴承刚柔多体接触动力学特性,可得到风力机运转过程中主轴承各部件之间的动态响应特性、不同工况下柔性体的接触力变化规律以及阵风阶段内圈的受力危险位置。研究结果为风力机主轴承的结构优化提供参考。
    • 刘洋
    • 摘要: 动力固结时频繁的大载荷卸载是起重机结构损伤、故障率高的主要原因。针对动力固结冲击大、设备寿命低的问题,探讨了起重机卸载冲击机理,提出了通过卸载器耗能降低卸载冲击的新方法。研究了起重机-重锤模型中系统能量转移规律,提出了柔性卸载原理,建立了描述柔性卸载关键参数的数学模型。根据多体动力学基本理论,建立了起重机的刚柔耦合模型,仿真预测了卸载时间与冲击响应之间的关系,验证了柔性卸载理论模型。根据柔性卸载理论,在起重机与重锤之间设计了基于力控的柔性卸载器,将悬吊拉力控制转变为液压力控制。通过突然卸载与柔性卸载的对比试验,证明柔性卸载显著延长了卸载时间,柔性卸载装置可行,为一类冲击机械减振设计提供了参考。
    • 贺亚彬; 张雄; 何海浪; 张永涛; 蒲滔
    • 摘要: 为研究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隔振分析方法,论文以某重卡为研究对象,建立整车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并分别将柔性车架和刚性车架整车模型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最大误差分别为8.9%和25.1%,表明柔性车架整车模型与试验结果更为接近,能够用于动力总成隔振率的计算。为了简化分析过程,论文研究了基于柔性车架整车模型的3种简化方法,结果表明简化模型隔振率与试验结果相差最大为12.3%,与简化前相比隔振率相差最大为5.34%,因此,在车辆设计初期,没有实车及详细整车参数的条件下,利用简化后的模型可用于隔振率的仿真计算。该研究为动力总成隔振率计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 杜超凡; 周晓婷; 章定国; 高祥
    • 摘要: 将无网格点插值法、径向基点插值法、光滑节点插值法用于中心刚体-旋转柔性梁的动力学分析。基于浮动坐标系方法,考虑梁的纵向拉伸变形和横向弯曲变形,并计入横向弯曲变形引起的纵向缩短,即非线性耦合项,运用第二类Lagrange方程推导得到作大范围运动的中心刚体-旋转柔性梁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将无网格法的仿真结果与有限元法和假设模态法进行比较分析,表明其作为一种柔性体离散方法在中心刚体-旋转柔性梁的刚柔耦合多体系统动力学的研究中具有可推广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