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度机构
分度机构的相关文献在1965年到2022年内共计422篇,主要集中在机械、仪表工业、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自然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2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776652篇;相关期刊66种,包括设备管理与维修、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机械工程师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16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2012兵工企业数字化技术发展学术研讨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传动分会2008年风力发电论坛等;分度机构的相关文献由790位作者贡献,包括杨玉虎、杨一平、沈兆光等。
分度机构—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776652篇
占比:99.99%
总计:776761篇
分度机构
-研究学者
- 杨玉虎
- 杨一平
- 沈兆光
- 刘明涛
- 方代正
- 李彦启
- 杨小龙
- 沈煜
- 曹巨江
- 肖正扬
- 陶学恒
- 初福春
- 吴小邦
- 张洛平
- 张策
- 李聚波
- 杨兴龙
- 潘绍刚
- 王文胜
- 冯显英
- 刘国君
- 刘安军
- 刘成章
- 刘瑞勋
- 姚牧
- 张宝兴
- 张文斌
- 彭山宏
- 曲波
- 曹西京
- 李勇
- 李德锵
- 李永堂
- 李立轩
- 李蕾
- 李连亮
- 江崇民
- 沈进
- 王其超
- 王斌
- 王泉福
- 王绥远
- 董琴华
- 赵松渤
- 邵文远
- 邹晔
- 郑全刚
- 郭志全
- 钱伟
- 陆锡年
-
-
-
-
摘要:
1)锚护位置自动定位技术。收集获得巷道截面的几何位置数据,建立巷道截面的数学模型,计算出巷道钻孔位姿与钻机间的坐标变换关系,再通过坐标逆变换,获取钻机分度机构的各控制参数值,按锚杆孔眼的设计参数要求来定位各锚杆的施工安装方位,再进行打眼作业以保证锚杆支护的设计质量要求,从而提高锚杆支护的安全性能和工作效率。2)智能锚钻集中控制系统。锚护设备一般机载2~10台钻臂,因巷道工作空间有限,必须有合理布设钻臂、规划控制运动轨迹。目前,锚护设备各钻臂都是单独通过工人操作完成施工作业,各钻臂之间没有运动约束,在作业过程中因空间重合而发生碰撞干涉。为避免钻臂之间碰撞干涉,需要建立集中控制系统来合理分配作业任务以及实时检测钻臂之间的位置关系。
-
-
赵汝胜
-
-
摘要:
车刀刃磨方式基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手工刃磨,另外一种则是用磨刀机刃磨。手工磨刀的难度很大,要求操作者具备专业的知识和多年的经验。而用磨刀机刃磨刀具,则可以减小刀具加工误差,并且提高刃磨效率。本设计的磨刀机是仿真人工磨削的方法设计的,是一种仿形设计,但它在精度和力度的控制上都高于手工。
-
-
潘志奎;
陈雪;
陈成
-
-
摘要:
针对排气管与焊接夹具之间发生运动干涉导致焊接质量不佳以及夹持机构工作周期选择不合理导致夹持机构寿命降低这两个问题.利用CATIA软件设计了一种四爪型焊接夹具,该装置主要由夹持机构和分度机构两大部分组成.将模型导入ADAMS仿真软件中进行运动学仿真,得到夹持机构与分度机构位移和角度的仿真结果以及夹持机构中四个夹爪在不同工作周期下运动速度、加速度、位移的数据结果,这些结果为解决焊接夹具的运动干涉问题与合理地选择工作周期提供理论依据,从而节省焊接夹具设计周期和成本,提高了焊接夹具工作的可靠性.
-
-
吕刚;
王鹏;
陶成龙;
姚德松;
赵祥;
夏浩文
-
-
摘要:
为解决弹药加工中分时控制的问题,设计一款弹药加工高精密分度模型.根据主动轮轮廓面与从动轮滚子之间的运动规律,构建主从动轮之间的传动模型及其接触方程,通过主从动轮速度方向间的数学关系,给出压力角与从动轮向径之间参数关系,采用Creo参数化设计模块构建高精密分度机构模型,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设计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研究对于弹药转盘式加工和装药分度机构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
-
-
汤海霞
-
-
摘要:
利用Pro/E软件参数化特征对机床回转刀架结构进行设计,在Pro/E软件中通过方程、笛卡尔坐标来拟合凸轮的轮廓线,建立回转刀架分度机构实体模型.用软件装配中的销钉连接、凸轮连接来对刀架机构进行约束,利用动力学仿真技术对建立的刀架回转结构进行仿真运动.
-
-
宋建军;
田世权;
杜诗文;
李永堂
-
-
摘要:
对花键冷敲成形设备分度机构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传统的直线槽轮机构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发现直线槽轮分度机构在拨销进入和离开轮槽的时候发生柔性冲击,引起了分度机构的振动.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两种减小冲击的分度机构:新型曲线槽轮机构及弧面凸轮分度机构.对这两种分度机构进行了设计计算,建立了几何模型,并进行了运动学及动力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改进之后的分度机构可以减少冲击,分度精确,运行平稳.
-
-
-
-
-
-
-
-
李聚波;
邓效忠;
张洛平
-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传动分会2008年风力发电论坛》
| 2008年
-
摘要:
本文以分度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大型齿轮成型磨削时,分度机构的工作原理和分度误差产生的原因,找出了影响分度机构传动精度的主要误差源,确立了完整的在机分度误差补偿方案,进行了具体的控制系统设计和控制程序编制,通过试验验证了分度误差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整个控制系统的实用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