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专业
出版专业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266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劳动科学、法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7篇、会议论文19篇、专利文献7107篇;相关期刊110种,包括出版与印刷、出版广角、出版科学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文理科工作研讨会暨2013年学术年会、长江流域暨西北地区科技期刊协作网第18届学术年会、第23届全国计算机新科技与计算机教育学术会议等;出版专业的相关文献由231位作者贡献,包括本刊编辑部、王丹丹、袁亮等。
出版专业
-研究学者
- 本刊编辑部
- 王丹丹
- 袁亮
- 丁鹏勃
- 仲诚
- 冉明会
- 刘刚
- 刘洪华
- 刘范弟
- 姚宝玉
- 孙文科
- 安琪
- 张小梅
- 张志强
- 徐兵
- 徐怡明
- 方青
- 李新祥
- 李晶
- 李朝前
- 李海燕
- 杜若方
- 王世义
- 王建
- 王玮
- 秦元伟
- 穆楠
- 邵益文
- 陈丹
- 陈共青
- 陈晓锋
- 韩曙明
- 韩萍
- 义文
- 书彤
- 于慧梅
- 于翠玲
- 付虹
- 任文京
- 任瑞
- 何平
- 何漫丽
- 余润桑
- 侯一炜
- 侯长希
- 保尔江·胡马尔
- 冯宏声
- 刍华清
- 刘一鸥
- 刘俊丽
-
-
李明德;
史楠
-
-
摘要:
西部地区出版专业作为构建中国特色出版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影响着主流意识形态的巩固,还关涉着文化强国建设的进程。立足“新文科”战略背景,具体分析了西部地区出版专业发展现状,发现其正面临着培养方案趋同、培养层次偏低,课程体系失调、学科属性淡化,师资结构单一、人才储备不足,专业影响羸弱、就业通道不畅等现实困境,继而从打造西部样板、突出西部特色、强化人才交流、推动内部协作等角度,针对性地提出西部地区出版专业的实践优化路径。
-
-
王建;
侯一炜
-
-
摘要:
基于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出版专业办学历程,描述了其办学实践在面对产业变迁、学科转型、教育改革的三重压力时,如何从初创时专业定位的游移困境中挣脱,走上了先"去出版"而后"再出版"式的专业发展之路."去出版"意味着要深刻理解产业现实及人才需求;"再出版"则意味着要理顺专业内涵与办学实践的关系,找到建设专业特色的立足点.
-
-
于慧梅
-
-
摘要:
出版专业资格考试是出版从业人员获取出版专业资格的必经之路.出版专业中级职业资格考试的备考应考具有一些方法和经验,本文从备考时间安排、研背教村重要知识点、探寻真题命题规律、答题技巧等方面总结经验,提出对策,以期为更多从业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从而轻松备考应考,顺利通过考试.
-
-
叶方惠
-
-
摘要:
基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与现有文献资料,结合个人从事出版专业工作的一些体会,提出后疫情时代开展继续教育培训所需关注的问题及其管理建议,以期为优化配置办学资源、提升参培人员总体培训效果、深化继续教育内涵提供一定参考.
-
-
韩曙明;
赵慧君
-
-
摘要:
出版业的发展与文化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紧密相关.本文对出版业继续教育政策的变化进行梳理,总结2020年9月颁布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的新变化,对未来出版业继续教育的实操性工作提出一些建议,以期推进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方面的创新与发展,促进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制度化、法规化,实现国民素质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
-
-
-
周红利;
魏常友
-
-
摘要:
在出版专业中级职业资格考试中运用答题策略必不可少。考生要想顺利通过考试,需要找到一套精准而有效的考试方法。在考试中,考生应当仔细审题,精准答题;学会“选答”、学会舍弃;学会思路清晰、卷面整洁;学会养足精神,积极乐观的应试策略,这样考生才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发挥出最佳水平,最终赢得考试胜利。
-
-
刘晓臻
-
-
摘要: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是2005年加拿大学者西蒙斯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教学模式注重课上与课下、课本与网络的联结,突出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以自学自研、生生互学、师生共学的方式开展,丰富课堂形式,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精干高效.
-
-
姚丽亚
-
-
摘要: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出版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尽管我国高校已实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多年,但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企业发展及用人需求也在变化,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大量需求推动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向校、企、生协同发展的多维人才培养模式转型.
-
-
陈斌
- 《第七届韬奋出版人才高端论坛》
| 2018年
-
摘要:
在产业转型变革的大背景下,出版业正朝着“互联网+”“文化+科技”的融合方向发展.无论是出版行业还是人才培养,去找寻一条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道路,培养符合时代要求和行业需求的出版创新人才,成为新时代下的重要课题.
-
-
-
-
叶新;
张馨宇
- 《第六届韬奋出版人才高端论坛》
| 2017年
-
摘要:
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秉承“从行业中来,到行业中去”的办学理念,将编辑出版专业作为以实践为导向的专业,为行业培养实用型人才.在此基础上,从“宽口径、厚基础”的角度出发,在2012年开设“韬奋实验班”,希望在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同时为出版业提供更强大的后劲.然而与英国出版专业对比时发现,两国的人才培养模式虽然都是以实践为导向,但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测评方式方面有诸多不同之处.当然,这并不是孰优孰劣的简单分析,而是要放在办学历史、国际化背景、数字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去思考,才能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
-
-
-
-
-
靳帆;
魏维嘉
- 《第七届韬奋出版人才高端论坛》
| 2018年
-
摘要:
出版业要不断创新,实现跨界融合发展以适应信息化、国际化的社会转型浪潮,迫切需要对人才的专业培养和教育问题展开讨论.出版硕士教育是解决出版业人才紧缺和不适应问题的重要渠道.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出版硕士教育的国家之一,对此,已有不少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研究,但其研究方法以文献调研和综合研究居多,个案研究略为不足,仅有潘文年等从课程设置的角度分析了纽约大学、佩斯大学与我国出版硕士教育的差异.本文欲采用个案研究法,从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和就业情况三个方面全面对比分析南京大学和佩斯大学在出版硕士教育方面的差异,以期为我国出版硕士教育体系的建构和完善提供参考.
-
-
靳帆;
魏维嘉
- 《第七届韬奋出版人才高端论坛》
| 2018年
-
摘要:
出版业要不断创新,实现跨界融合发展以适应信息化、国际化的社会转型浪潮,迫切需要对人才的专业培养和教育问题展开讨论.出版硕士教育是解决出版业人才紧缺和不适应问题的重要渠道.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出版硕士教育的国家之一,对此,已有不少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研究,但其研究方法以文献调研和综合研究居多,个案研究略为不足,仅有潘文年等从课程设置的角度分析了纽约大学、佩斯大学与我国出版硕士教育的差异.本文欲采用个案研究法,从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和就业情况三个方面全面对比分析南京大学和佩斯大学在出版硕士教育方面的差异,以期为我国出版硕士教育体系的建构和完善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