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重手术
减重手术的相关文献在2007年到2022年内共计342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内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8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753667篇;相关期刊119种,包括临床外科杂志、腹部外科、腹腔镜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14《中国国际肿瘤营养学论坛》暨第二届《全国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学术会议》、第三届中国外科医师年会、2007年浙江省微创外科学术会议等;减重手术的相关文献由860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存川、刘金钢、梁辉等。
减重手术—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753667篇
占比:99.96%
总计:753994篇
减重手术
-研究学者
- 王存川
- 刘金钢
- 梁辉
- 董志勇
- 朱江帆
- 张鹏
- 杨华
- 朱利勇
- 朱晒红
- 杨景哥
- 中国肥胖代谢外科研究协作组
- 于健春
- 李伟正
- 汪泳
- 王勇
- 姚琪远
- 姜舒文
- 刘少壮
- 孙龙昊
- 梁晓宇
- 程中
- 陈文辉
- 张忠涛
- 张能维
- 王廷峰
- 白日星
- 陈丽华
- 陈缘
- 余波
- 刘雁军
- 吴良平
- 孟化
- 张俊昌
- 张光永
- 张频
- 李鹏洲
- 汤海波
- 王跃东
- 白晓温
- 章雄
- 管蔚
- 胡三元
- 胡敬尧
- 胡芳
- 邹大进
- 郑成竹
- 郭婕
- 马驰野
- 高志光
- 黄上嘉
-
-
梁辉
-
-
摘要:
减重手术不是抽脂之类手术,而是通过腹腔镜在胃肠上动的手术。对于那些肥胖甚至已经是重度肥胖的人来说,减重手术是唯一能够减重并且能长期维持的方法。目前开展的手术主要有:袖状胃切除术,胃旁路手术,胃折叠术,袖状胃切除术加空肠旁路术,袖状胃切除加十二指肠旁路以及各式修正手术。许多体质指数(BMI)>35的甚至已经患上糖尿病、月经不调、多囊卵巢、睡眠呼吸暂停等还在节食运动减肥的朋友,越来越多地接受减重手术,治疗肥胖症,同时治疗糖尿病、多囊卵巢不孕症等。但是,有许多家人和身边的朋友会有许多误区、许多想法,劝阻甚至反对接受减重手术,视减重手术如洪水猛兽。但许多言论只要稍微思考一下,就知道是多么的无根据,甚至是伪科学。
-
-
-
宋雅婷;
杨宁琍;
林士波;
林睿;
刘瑞萍;
梁辉
-
-
摘要:
目的 探讨同伴教育对减重术后病人心理、饮食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减重代谢外科实施减重手术的124例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教育,观察组采用同伴教育,干预时间为出院后至术后6个月。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制饮食依从性量表、SF-36健康调查量表,评估病人心理、术后饮食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病人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的得分均较干预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食依从性观察组病人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在生理健康各维度得分均较干预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经同伴教育干预后,心理健康中的活力、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这三个维度的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同伴教育有利于改善减重术后病人焦虑、抑郁的负性心理,提高饮食依从性,提升生活质量。
-
-
马永斌;
买买提·依斯热依力;
艾克拜尔·艾力
-
-
摘要:
肥胖症目前已成为全球流行的公共健康问题,减重手术是治疗肥胖症的重要方式,目前机器人手术系统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减重手术,但关于其临床效果、安全性及可行性等方面仍存在一定争议,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后发现,机器人减重手术具备自身硬件设施的优势,在未来减重手术中的应用会得到进一步提升。本文现对机器人辅助减重手术治疗肥胖症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
-
胡梦杰;
文君君;
龚铖;
刘志苏;
袁玉峰;
潘定宇;
李震
-
-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 LSG)对肥胖及其合并代谢性疾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肥胖症与代谢病外科中心于2017年8月至2021年3月期间接受LSG的439例单纯性肥胖或肥胖合并代谢性疾病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对体重改变、多余体重减少百分比(percent excess weight loss,%EWL)、糖脂代谢和肝功能的影响。结果 所有病人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无中转开腹。术后1、3、12、24、36个月时%EWL分别为(45.00±36.84)%、(72.17±28.25)%、(109.82±43.27)%、(101.62±34.35)%、(93.77±33.22)%。随访最长时间为36个月,未出现严重后遗症。术后1、3、12、24、36个月肥胖合并代谢异常如血糖、血脂、尿酸、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等生化指标得到明显改善(P<0.05)。结论 LSG对肥胖症病人减重效果确切、安全,并且对肥胖相关代谢性疾病有显著的疗效。
-
-
石宏斌;
杨梦凡;
董晋
-
-
摘要:
肥胖症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为体内脂肪过度蓄积和体重超重,引起肥胖症的因素很多,如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内分泌调节异常、炎症以及肠道菌群等。中国超重与肥胖病已位居全球第一,尤其是儿童肥胖不容忽视[1]。传统的减肥方法包括运动锻炼、饮食控制、药物治疗等,减肥效果差且体重极易反弹。与传统的减肥方法相比,减重手术减肥效果更明显。
-
-
王泽阳;
朱利勇;
朱晒红
-
-
摘要:
目的 探讨减重手术对代谢综合征病人肾功能改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19年8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减重代谢外科行减重手术的49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laparoscopic Roux-en-Y gastric bypass, LRYGB)组28例,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 LSG)组21例。对比病人行减重手术前和术后1年指标,包括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血脂、血糖、肾功能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所有病人均顺利完成LRYGB及LSG手术,无中转开腹。对代谢综合征病人发生肾功能损伤的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是肾功能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对所有数据在不分组的情况下进行术前、术后对比发现,术后1年肌酐清除率(CCL)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组和女性组术后1年的CCL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减重手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代谢综合征病人肾功能,防止代谢综合征病人进一步发生更为严重的肾损害。
-
-
林士波;
管蔚;
李聪;
沈佳佳;
林睿;
杨宁琍;
梁辉
-
-
摘要:
目的 探讨减重代谢手术后漏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0年5月至2021年8月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减重代谢手术的3 371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筛选术后确诊漏的病人。分析不同减重代谢手术方式术后漏的发生率、发生时间、治疗方式以及危险因素,探寻漏是否对术后减重、降糖疗效产生潜在影响。结果 3 371例减重代谢手术病人中,12例病人发生术后漏,总发生率为0.36%,其中胃旁路术为0.43%(2/461),胃袖状切除术为0.06%(1/1 799),胃袖状切除联合空肠旁路术为0.26%(2/825),胃袖状切除联合十二指肠空肠转流术为2.44%(7/286)。术后漏常见临床症状分别为:发热11例,窦性心动过速11例,腹痛9例,恶心呕吐2例,腹胀1例。漏确诊时间为(4.1±1.7) d。析因分析发现,年龄、术前是否合并糖尿病及手术方式是漏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OR)分别为14.258、5.558及4.415。漏病人术后1年总体重减少率为(27.4±6.0)%,2型糖尿病缓解率为83.3%(5/6)。结论 减重代谢手术后漏发生率总体较低,不影响减重、降糖效果。发热、心动过速及腹痛是其常见临床表现,而年龄、术前是否合并糖尿病及手术方式是漏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
谷淑荷;
祝希敏;
郭丽娜
-
-
摘要:
目的 分析减重手术对肥胖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患者通换气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 2021年1月~2021年6月邯郸明仁医院收治的80例肥胖OS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减重手术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通气和换气功能改善情况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患者手术后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体质量指数(BMI)及气道阻力指标相较于手术前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平均夜间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aO_(2))和最低SaO_(2)、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aximum ventilation per minute,MVV)、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aximum mid-expiratory flow,MMF)、最大吸气压(maximum suction pressure,PImax)、最大呼气压(maximum expiratory pressure,PEmax)、一氧化碳弥散量(diffusion capacity for carbon monoxide of lung,DLCO)、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vitalcapacity,FVC)及FEV1/FVC较手术前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减重手术可以有效改善肥胖OSA患者的肺部通换气功能,提高患者的肺功能指标,促进患者OSA症状的改善,宜广泛应用及推广。
-
-
杨迪;
韩峻峰
-
-
摘要:
减重手术(bariatric surgery,BS)是近年来治疗肥胖症及肥胖相关并发症新型有效的技术。虽然术后体重降低及糖脂代谢得到改善,但部分患者出现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降低甚至骨质疏松。减重手术后肌肉、内脏脂肪(visceral adipose tissue,VAT)、皮下脂肪(subcutaneous adipose tissue,SAT)等身体成分变化明显。其相关细胞因子或激素的变化可能参与术后骨代谢的调节。本文综述肥胖人群减重手术前后骨密度及骨转换标志物的特征,并探讨身体成分对骨代谢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
-
张旭;
沈奇伟;
许博;
姚琪远
- 《第十届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年会》
| 2017年
-
摘要:
统计显示接受减重手术的人群中50%左右是18-45岁的育龄期妇女,接受减重手术的育龄期妇女中有32%的人打算在术后两年内怀孕,因此减重术后妊娠的患者将越来越多.研究显示减重手术会增加流产、低体重儿等的发生率,因而研究减重手术对母儿的影响和孕期管理相当重要.作者从减重手术与不孕不育、母体结局、胎儿结局、孕期管理四个方面,查阅了最新相关文献,就减重手术与妊娠作一综述。
-
-
Zhu Jiangfan;
朱江帆
- 《第十届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年会》
| 2017年
-
摘要:
减重手术可以治愈或缓解代谢综合征,但其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本文讨论了现有的几种主要解释,包括手术后热卡摄入减少、前-后肠理论、胆汁酸与细菌菌群的改变,以及提出的胃中心假说.目前的假说都不能很好地解释为何不同的减重手术方式都能改善代谢综合征.胃中心假说可能是对这一机制比较好的解释.目前所有减重手术方式都和胃有关.胃壁可能存在特殊的细胞,分泌我们尚未知的激素.减重手术后食物对胃的刺激减少或缺失,引起上述激素的改变,导致代谢性疾病改善.从胃这一“上游”部位来研究代谢手术的机制,才有可能发现手术后代谢综合征改善的根本原因.
-
-
-
-
-
王跃东;
王文兰
- 《2007年浙江省微创外科学术会议》
| 2007年
-
摘要:
肥胖是全球的高发病之一,它可引起高血压、2型糖尿病、冠心病、脂肪肝、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特别是肥胖到达病态性肥胖(morbid obesity)时死亡率会呈现急剧增加的曲线.内科治疗(饮食、药物及运动治疗)被认为是肥胖症的基础疗法,对于病态肥胖,95%左右的患者难以保持长期满意的疗效,此类病人往往需要施行减重手术治疗.本文综述了减重手术的适应症,术式演变和并发症,治疗病态肥胖症的疗效评价和术式选择,以及国内减重手术发展及前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