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收入
公共收入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1年内共计73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经济计划与管理、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2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7441篇;相关期刊64种,包括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法学论坛、行政与法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青年改革开放论坛(莫干山会议·2012)等;公共收入的相关文献由75位作者贡献,包括贾小雷、何世珍、刘迎秋等。
公共收入—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7441篇
占比:99.58%
总计:17514篇
公共收入
-研究学者
- 贾小雷
- 何世珍
- 刘迎秋
- 徐莹
- 李雪娜
- 万满珍
- 余斌
- 冯晓华
- 冯雷
- 刘宏霞
- 刘寒波
- 刘尚希
- 刘平治
- 刘晓燕
- 刘莹
- 叶振鹏
- 吴仲斌
- 吴平
- 吴菁
- 唐满
- 孙慧敏
- 孙慧玲
- 张军
- 张北
- 张文玲
- 张立军
- 张青
- 张静一
- 徐志
- 戴璐
- 曹克俭
- 朱少平
- 朱翠林
- 李丽
- 李京朋
- 李嘉
- 李成威
- 李朝晖
- 李鸣
- 杨小龙
- 杨舜娥
- 杨良初
- 梁俊荣
- 樊纲
- 樊长才
- 武文莉
- 毛可可
- 温来成
- 潘景丽
- 王伟
-
-
禾本(摘译)
-
-
摘要:
根据阿根廷公共收入管理局(AFIP)和海关总署(DNA)发布在阿根廷政府公报上的第4974/2021号总决议,本产季阿根廷梨和苹果的出口参考价格已确定。该文件详细说明了5种苹果和5种梨的参考价格。苹果价格为0.55~0.89美元/kg,梨价格为0.50~0.88美元/kg。出台苹果及梨出口参考价格的目的在于控制某些价格特别扭曲的出口市场的出口损失,并防止部分水果进出口公司为避税而开低价发票。
-
-
孙慧敏;
唐满
-
-
摘要:
公共风险是社会公共领域的各类突发事件的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为提高对突发事件风险的预见能力和突发事件发生后的救治能力,保护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产生公共风险管理研究,通过识别,衡量和控制公共风险,以最小的成本使风险所致损失达到最低程度。本文从公共风险与政策风险分析出发,引入对公共服务与公共收入的定性分析与评价,突破传统理论下将公共服务分析归因于公共福利与市场失灵的局限,即分析各因素间的关系并从中得出有效的财政研究对策。
-
-
贾康
-
-
摘要:
由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中信出版集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财政税务学院主办的“全球格局下的大国税改暨《大国税改》新书研讨会”于2019年5月26日上午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举行。《大国税改》一书由“中国好书”获奖者、我国著名财税专家贾康组织编写,本书对美国现代化崛起过程中的百多年税制改革历程做出回顾,继而分析美国减税的影响,预测、展望其前景,再扩展至不同国家税收特点的比较,勾画财政所客观受到的“三元悖论”制约,最后对中国应对美国减税的基本要领和深化中国税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展开讨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冯培教授、中信出版社乔卫兵总编辑分别致辞,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财政部原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财税学院学术院长贾康研究员和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公共收入研究中心副主任梁季代表新书作者发表主旨演讲。中国人民大学财税研究所所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讲座教授郭庆旺教授,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成员冯俏彬研究员,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黄剑辉,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副秘书长金海年等学者就中国税制改革的关键性问题、中美税制差别与借鉴、税制现代化与国家治理等主题发表演讲。本专辑的内容,就是部分学者对以上主题的若干思考。
-
-
刘宏霞
-
-
摘要:
非税收入是一个国家公共收入中除去税收之外的收入.财产所有权及收益权理论、准公共物品分配比例和社会福利全面化是政府非税收入取得的基本依据.但是情理上的合乎规定并不等同于法律中的合法性.只有在其收取和使用的环节中争取做到各项支出透明化及听取人民的意愿,同时还要将人民的建议纳入法律的范畴,取得相应的法律规范和准则.使得非税收入的征收和支出环节都有法可依有据可循.这样政府的非税收入才能取得合法性.得到人民大众的真心接受和认同.本文从非税收入的概念出发,详细的阐述了关于非税收入取得合法性的相关对策.为非税收入的合法性取得,提供了一些建议.仅供大家参考.
-
-
-
贾小雷
-
-
摘要:
非税收入是公共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满足不同社会主体公共需求的基础上筹集公共资金的收入分配方式.作为一种特殊的金钱负担,非税收入应当根据其特征采取不同的法律规制方式.总体而言,非税收入的规制应体现法治原则,一方面要在满足社会主体公共需求的基础上保护其合法财产权,另一方面要约束公共部门的公共收入权力和公共服务的责任,进而为国家财权统一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实的法治基础.
-
-
贾小雷
-
-
摘要:
非税收入是公共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税收以外的金钱负担,非税收入的设定范围与征收强度应追求科学、合理与公正的状态,体现受益与负担均衡的原则.针对一些企业所反映的负担重的问题,应当结合非税收入的性质、结构等多个维度思考,以有效途径加以清理并思考其制度构造,为国家财权统一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基础.
-
-
-
余斌
-
-
摘要:
公共收入是公共经济主体所获得的用于满足公共支出需要的收入.它的意义与原则在西方公共经济学中也有涉及.但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的要求,有必要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它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阐述.除了满足公共支出的需要外,公共收入还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公共收入形式来达到实现对不同当事人施加影响的目的.在谈到公共收入的原则时,应考察的是现实中的公共收入实际遵循和在现阶段应当遵循的原则.
-
-
-
许生
- 《中青年改革开放论坛(莫干山会议·2012)》
| 2012年
-
摘要:
常被用于国际比较的"宏观税负",大多缺乏明确的经济学含义,不能客观反映政府的有效税率.本文依据相关原则,确立了"宏观税负"的四种划分方法,即"纯粹宏观税负F0"、"国民经济宏观税负F1"、"国际可比宏观税负F2",以及"政府总收入宏观税负F3".对我国的测算表明,目前我国纯粹宏观税负仍处于最优区间,非税收入则是拉动我国税负上升的基本原因.优化我国宏观税负,重在做好"加减法",以"加法"正税,以"减法"清费,并同步推进我国政府收入体系改革.
-
-
许生
- 《中青年改革开放论坛(莫干山会议·2012)》
| 2012年
-
摘要:
常被用于国际比较的"宏观税负",大多缺乏明确的经济学含义,不能客观反映政府的有效税率.本文依据相关原则,确立了"宏观税负"的四种划分方法,即"纯粹宏观税负F0"、"国民经济宏观税负F1"、"国际可比宏观税负F2",以及"政府总收入宏观税负F3".对我国的测算表明,目前我国纯粹宏观税负仍处于最优区间,非税收入则是拉动我国税负上升的基本原因.优化我国宏观税负,重在做好"加减法",以"加法"正税,以"减法"清费,并同步推进我国政府收入体系改革.
-
-
许生
- 《中青年改革开放论坛(莫干山会议·2012)》
| 2012年
-
摘要:
常被用于国际比较的"宏观税负",大多缺乏明确的经济学含义,不能客观反映政府的有效税率.本文依据相关原则,确立了"宏观税负"的四种划分方法,即"纯粹宏观税负F0"、"国民经济宏观税负F1"、"国际可比宏观税负F2",以及"政府总收入宏观税负F3".对我国的测算表明,目前我国纯粹宏观税负仍处于最优区间,非税收入则是拉动我国税负上升的基本原因.优化我国宏观税负,重在做好"加减法",以"加法"正税,以"减法"清费,并同步推进我国政府收入体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