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宏观税负

宏观税负

宏观税负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898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86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1255篇;相关期刊456种,包括经济研究参考、对外经贸、时代经贸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中青年改革开放论坛(莫干山会议·2012)、2010年财政管理创新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2010年全国税收理论研讨会等;宏观税负的相关文献由910位作者贡献,包括陈颂东、安体富、李磊等。

宏观税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86 占比:41.15%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56%

专利文献>

论文:1255 占比:58.29%

总计:2153篇

宏观税负—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韩永文; 杨白冰
    • 摘要: 减税降费是我国当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通过与世界主要经济体比较发现,从宏观层面看,我国以“小口径”“中口径”衡量的税费负担并不重,导致大口径宏观税负较高的根源在于较大的政府性基金、社保基金、行政收费等隐性负担。从微观层面看,企业税负重是导致微观主体税负感偏重的主要原因,特别加上企业所承担的社保基金及行政收费负担后,我国企业的税负感受进一步加大。进入新发展阶段,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种面临着中央政府宏观调控下沉弱、税收征管难度大等问题;与此同时,随着经济总量持续扩大,企业与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已经具备了扩大所得税的征税基础。建议通过完善直接税征税体系、降低企业隐性负担、拓宽政府潜在税源等方式,提高减税降费效率、实现精准施策。
    • 李健; 张建成
    • 摘要: 宏观税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税收负担的重要指标,研究宏观税负水平,对保证政府履行其职能所需财力(主要为税收),发挥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有重要意义。研究和分析宏观税负对于促进经济和社会民生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刘艳婷; 吉黎
    • 摘要: “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合理稳定的宏观税负是保证新发展阶段下重大目标实现的前提。文章分析了1994年-2020年大中小口径下的宏观税负与税收弹性系数的变化,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与疫情冲击环境使得宏观税负与税收弹性系数双双大幅下降。为保证财政收支平衡、应对人口结构变化、实现共同富裕和“双碳”目标,应该维持宏观税负稳定,进一步优化税制结构,实施精准减税政策,健全地方税、直接税体系,构建绿色税制,加强数字化税收治理能力,建立健全与现代国家治理要求相匹配的税收制度。
    • 魏升民; 李普亮; 梁若莲
    • 摘要: 宏观税负事关政府职能的履行以及国家治理的成效,立足新发展格局对宏观税负的内在要求,基于供需循环的视角提炼出宏观税负对居民消费、产业结构升级及科技创新的作用机制,并运用联立方程模型实证考察其实际效应,进而估算出中国最优宏观税负。研究发现,宏观税负与居民消费和科技创新呈倒U型关系,与产业结构升级呈U型关系;综合考量新发展格局下的税收政策目标取向,中国宏观税负不宜超过17.7%。当前中口径的宏观税负与最优宏观税负比较接近,与新发展格局的要求基本适应,因此应在现有水平上保持总体稳定。
    • 韩秀兰; 崔月彤; 李俊明
    • 摘要: 采用贝叶斯时空层次模型,从总体变化趋势、空间分布格局和局部变化特征三个层面分析了2000—2012年、2012—2019年两个阶段中国31个省域宏观税负的时空演化特征,得出了更为系统的新结论。21世纪以来,中国宏观税负总体变化表现为倒U型演化特征,2012年营改增试点改革后倒U型拐点出现。中国宏观税负空间分布格局表现出“中部洼地”和“东部高地”的区域非均衡性。营改增试点改革后,总体宏观税负下降的同时,区域非均衡性有所扩大,税负“高地”峰度更高,“洼地”深度更深,税负“高地”和“洼地”都具有扩围特征,税负“洼地”扩围更大。因此,要高度重视宏观税负发展的不平衡性,密切关注宏观税负时空演化特征,把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细分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实施差异化税负政策,落实结构性、普惠性减税政策的同时,要兼顾财政可持续性和税负的区域平衡性。
    • 詹新宇; 成显; 王悦红
    • 摘要: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关系我国新时代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助推新发展格局,必须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本文以宏观税负作为评估减税降费政策效果的切入点,基于2003年-2018年我国27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建立非线性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宏观税负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内在关系。实证结果显示,两者之间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一定限度内的税负增加,有利于促进居民消费,即为挤入效应,而当税负过高时则将挤占居民消费,表现为挤出效应。近年来推行的“减税降费”政策处于倒U型曲线的右侧下行区间,通过降低宏观税负的方式能有效促进居民消费。进一步分析发现,这种倒U型关系存在显著的地区异质性:东部地区更多地表现为挤出效应,中、西部地区挤出效应不明显,而是存在一定的挤入效应。据此,本文就如何优化减税降费政策、激发居民消费潜力,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 周瑾; 陈喆; 周大彭; 朱思瑾
    • 摘要: 合理且有针对性的税收政策是地方政府在保证企业经济活力的前提下获得稳定税收收入的关键。以南京江北新区为研究对象,尝试利用宏观税负、宏观税收弹性和微观税收弹性指标,从多维度视角对税收结构进行分析,探讨推动南京江北新区产业发展的相关税收政策。研究发现,南京江北新区的宏观税负水平相对于上海浦东新区处于较低水平;不同技术层级和创新类型行业的宏观税负和税收弹性水平差异较大,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除低技术行业和供应商主导型行业表现出上升趋势,其他行业均呈现一定幅度的下降;增值税的税收弹性普遍高于企业所得税。要在整体上维持南京江北新区宏观税负水平的稳定发展,针对不同技术层级和创新类型行业、不同税种以及产业发展阶段实施差异化的税收政策,有效平衡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税收关系,进而不断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
    • 刘航; 孙早; 韩化丹
    • 摘要: 较高的宏观税负有助于弥补基础研究自生能力不足,促进其投入结构优化和成果连续转化,增进基础研究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作用,使基础研究的经济绩效得到激发。基于跨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宏观税负在基础研究投入影响全要素生产率过程中的调节效应。结果显示:第一,宏观税负越高,基础研究投入越有助于一国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第二,宏观税负超过一定门限值时,基础研究投入的经济绩效有所强化;第三,直接税税负的调节效应与宏观税负方向一致,间接税税负与之相反;第四,营商环境越优,宏观税负的正向调节效应越强。以上国际经验对中国有以下启示:一是保持稳定且适度较高的宏观税负,以强有力的政府引导、充足的公共投入和尽可能少的跨期不确定性,支撑基础科学发展,推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二是在新的减税降费过程中,构建税基—税负、中期财政规划—逆周期调控、结构减税—精准纾困动态联动的体制机制。
    • 董雪; 沈东明
    • 摘要: 本文基于一个Metropolis-Hastings抽样规则下带有随机波动率的时变参数结构向量自回归(MH-TVC-SVAR-SV)模型,分别从总量与结构双重视角出发实证检验了我国税收政策冲击对消费需求的时变效应,并基于时变方差分解思想探究了不同时期税收政策冲击对消费需求变化的贡献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宏观税负对消费需求产生了负向影响,税收结构中商品税和所得税对消费需求产生了负向影响,而财产税对消费需求产生了正向影响;时变方差分解显示了不同时期税收政策对消费需求变化的贡献程度存在着异质性。政府应积极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适当减小商品税和所得税比重、增大财产税比重以有效刺激消费内需,促进形成以消费为主导的内生经济增长动力机制。
    • 牛婷婷
    • 摘要: 一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产业来拉动,而产业的发展体现为产业数量、结构和质量上的发展,其中产业结构的发展为产业发展的核心.我国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而税收收入在产业间布局结构影响着三大产业结构,一般来说,产业结构与税收收入结构相适应,便可以促进经济健康发展,若二者相互背离,则会阻碍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陕西省产业结构中还存在着不合理之处,将陕西省宏观税负、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标建立数理模型,运用Eview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得出陕西省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均可以降低宏观税负水平,从而促进三大产业协同、绿色、可持续发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