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门
光电门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280篇,主要集中在物理学、力学、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3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58809篇;相关期刊110种,包括实验教学与仪器、物理教学、大学物理实验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1年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实验研讨会等;光电门的相关文献由460位作者贡献,包括杨洋、郭鹏、陈庭勋等。
光电门—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8809篇
占比:99.62%
总计:59033篇
光电门
-研究学者
- 杨洋
- 郭鹏
- 陈庭勋
- 雍志华
- 富德兰
- 张晨
- 方鹏
- 李伟
- 李军
- 杨潘
- 梁德富
- 郝利
- 于白茹
- 冯瑞芳
- 刘丙状
- 刘伟
- 刘国柱
- 刘明森
- 刘甲
- 刘石丹
- 刘雪婷
- 刘骐瑞
- 叶佳楣
- 周勇
- 夏周
- 孙贤明
- 孙霞
- 尉翰林
- 岳成波
- 崔广鹏
- 崔新苗
- 廖欣
- 张俊峰
- 张勇
- 张宇
- 方必成
- 朱俊
- 朱新培
- 朱柏树
- 李娟
- 李思雨
- 李文生
- 李晓帆
- 李洪奎
- 李玉刚
- 李紫源
- 杨健彬
- 杨先发
- 杨宏兵
- 杨淞
-
-
黄超华
-
-
摘要:
光电门测物体加速度是高中物理力学实验模块体现“物理情境”和“物理情境活动”非常好的载体,这几年光电门测物体加速度是各地高考题的常客,也是我们一轮复习中重点分析的模块.下面以2021年八省联考湖北物理卷第13题为例,深度分析光电门测物体加速度时遮光条通过光电门时速度变化产生的误差.
-
-
罗绪凯
-
-
摘要: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力学探究性实验,传统的实验装置存在较大的系统误差,导致无法获得比较精确的实验数据;此外,通过分析本实验的许多改进方案,发现仍然存在仪器成本高、操作流程复杂等方面的缺陷.因此本文采用光电门、带有刻度的斜槽装置对该实验方案进行改进.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具有操作简便、相对误差小等优点,为学生对动能定理的理解奠定良好基础.
-
-
罗章
-
-
摘要:
光电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来测量物体瞬时速度的一种仪器,其原理是用一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来近似代替物体的瞬时速度,进而可以测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这种代替有时过于粗糙,将造成加速度测量的偏差甚至错误.文章就时间的不精确和位移的不精确展开讨论,分析了两类偏差的成因.
-
-
欧阳建伟
-
-
摘要:
动量守恒定律是最早发现的一条守恒定律,也是自然界中最重要、最普遍的客观规律之一.在用气垫导轨来验证动量守恒实验过程中发现光电门位置,以及两滑块的质量,导轨调平等因素对实验的结果有不小的影响,从实验测量的角度分析这些因素对实验的影响,测量结果表明在S2>7 cm时,动量损失率和能量损失率随着两光电门之间距离的增大而有所减小.选择两光电门之间距离为10?20 cm,滑块质量m1略大于或等于m2时,有不错的实验效果.
-
-
王春旺
-
-
摘要:
中学阶段力学实验器材主要有:打点计时器和斜面小车,气垫导轨和光电门,轻弹簧和橡皮筋,小球和滑块等。为了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几年高考实验命题创新思路,将实验操作、数据处理与相关主干知识点有机结合,创新了实验题的考查角度和命题情景,提高了高考题的区分度,达到了既考查物理实验探究,又考查知识综合运用的双重目的。
-
-
-
张勇;
刘甲;
杨艳丽
-
-
摘要:
针对现装置存在的问题,设计了L型旋臂、水平滑轨和垂直滑轨,利用柱面坐标系原理实现了三线摆光电门围绕仪器主轴旋转的三维调整.设计了运动姿态观测扇形度盘,度盘上表面沿径向刻有5条角度刻线,刻线角间隔5°;沿切向刻有5条幅度刻线,刻线间距与光电门线度相同.通过观察遮光杆外端面与扇形度盘上角度刻线和幅度刻线间的竖直相对位置关系,判定三线摆下摆盘运动姿态是否符合实验原理要求.主要解决了光电门与三线摆下摆盘之间的同轴转动问题及下摆盘运动过程中扭摆角度、横摆幅度的检验问题,同时对原装置水平和竖直方位调整机构进行了优化设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