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健脾化痰

健脾化痰

健脾化痰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0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内科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9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3992篇;相关期刊107种,包括福建中医药、光明中医、吉林中医药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国际学术大会暨广西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病年会、首届中华中医儿科高等教育论坛暨2009年度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交流大会、全国第四次中医科研方法学暨花生枝叶治疗失眠症研究成果汇报学术研讨会等;健脾化痰的相关文献由441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敬霞、叶芊芊、吴煜等。

健脾化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9 占比:4.28%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19%

专利文献>

论文:3992 占比:95.53%

总计:4179篇

健脾化痰—发文趋势图

健脾化痰

-研究学者

  • 刘敬霞
  • 叶芊芊
  • 吴煜
  • 安凤华
  • 宋倩男
  • 延宇欣
  • 杜浩然
  • 王枫
  • 邹德运
  • 陈卫衡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代金钟; 俞菲菲; 李春婷
    • 摘要: 本文基于伏痰理论探讨大肠息肉的发病特点、病理机制、治疗方法及生活调摄,认为伏痰藏匿肠腑,伏而不显,伺机而动,由无形伏痰转变为有形实质,最终导致了大肠息肉的发生。伏痰之根不祛,大肠息肉则反复发作,复发率及患病率高;伏痰可挟瘀化毒,致使大肠息肉后期有一定癌变倾向。治疗上,从伏痰出发,施以健脾化痰、调气畅痰、清温消痰、化瘀解毒等手法阻断大肠息肉发生发展的根源,可以有效的提高疗效,降低大肠息肉的复发率及癌变率,为临床防治大肠息肉提供了新的思路及方法。
    • 陈晨; 史军; 朱慧兰; 乔植; 刘玉
    • 摘要: 目的分析国医大师干祖望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用药规律,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方法筛选出国医大师干祖望5000余份医案手稿中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医案102份,通过“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分析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用药频次、四气五味、药物归经、药物核心组合、药物关联规则、证型分布,解析干教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用药规律。结果102份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医案中,所用中药共119味,常用中药为石菖蒲、路路通、甘草、茯苓、陈皮、白术、半夏、葛根、升麻、柴胡、党参、防己、乌药。药性以温、平、寒性为主,药味以甘、苦、辛居多,多归肺、脾、胃经。对处方用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到药物组合34组,常用药对为“石菖蒲,半夏→陈皮”“路路通,升麻→石菖蒲”“茯苓,半夏→陈皮”等。基于k-means算法进行用药聚类分析,提取出3组核心药物组合:茯苓-陈皮-半夏-白术-党参,乌药-升麻-葛根-柴胡,石菖蒲-路路通-甘草-防己。证型分布以风邪外袭型为主,其次为清阳不升型、脾虚湿困型。结论国医大师干祖望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多用补气药、开窍药、利水药,以宣肺理气、健脾化痰、升清开窍为常用治法。
    • 摘要: 发作期(1)冷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方用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加减。(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方用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加减。(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方用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加减。(4)风痰哮:祛风涤痰,降气平喘。方用三子养亲汤加减。(5)虚哮:补肺纳肾,降气化痰。方用平喘固本汤加减。缓解期(1)肺脾气虚:健脾化痰。方用六君子汤或苓桂术甘汤加减。(2)肺肾两虚:补肺益肾。方用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或真武汤加减。
    • 邓晓慧; 曹奕
    • 摘要: 听神经瘤术后面瘫目前无特定的治疗方案。曹奕教授认为,听神经瘤术后面瘫多为病程日久,脾失健运生湿,湿聚成痰,痹阻经络,手术金刃损伤气血,出现口眼斜、肌肉弛缓,治以扶正祛邪、健脾益气、化痰通络。采用针药结合治疗该病,可取得满意效果。该文介绍针药结合治疗听神经瘤术后面瘫验案1则。
    • 王菊霞; 邱彩霞
    • 摘要: 阐述儿童性早熟的病因及发病机理,从“虚、火、痰、瘀”4个方面辨证论治儿童性早熟,临床治疗以滋阴降火、疏肝泻火、健脾化痰、活血散结为主要方法。
    • 马春; 李淑玲; 赵建军
    • 摘要: 国家名老中医赵建军教授从事中医脑病的研究近40年,对治疗失眠颇有心得,从心肝、脾胃、心肾的关系论治,结合临证经验提出“祛火以心、肝为先,平衡阴阳以交通心肾为要,治痰以脾、胃为重”之论,运用黄连温胆汤、柴胡疏肝散、交泰丸加减治疗失眠,临床疗效肯定。
    • 张慧; 李荣慧; 贵鹏; 徐无忌
    • 摘要: 介绍孙达武教授从脾主运化论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孙达武教授基于脾主运化、化生气血、宣解痰湿之功能,从虚实两端论治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以黄芪、当归作为益气补血、通行血脉之药对,以芥子、白术作为豁痰通络之药对,以石斛、麦冬作为益阴健脾、助肝养筋之药对,辨证施治,攻补兼施。孙达武教授重视顾护中焦正气,调和气血,并强调整体辨证,兼顾兼症,临证疗效显著。
    • 董筱静; 谭桂云; 莫颖茵
    • 摘要: 目的 探究拔罐疗法配合健脾化痰中药治疗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痰湿型PCO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资生苍附导痰汤治疗,观察组拔罐疗法配合资生苍附导痰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有效率、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抗缪勒管激素(AMH)及排卵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0.00% (27/30)比66.67% (20/30),P<0.05].观察组AMH水平、WHR、BMI均较对照组低[(2.28±1.34)ng/ml比(4.32±4.59)ng/ml、(0.85±0.04)%比(0.90±0.05)%、(21.18±2.54)kg/m2比(23.88±2.72)kg/m2,均P<0.05].观察组排卵率高于对照组[93.33%(28/30)比70.00%(21/30),P< 0.05].结论 拔罐疗法配合资生苍附导痰汤治疗痰湿型PCOS效果确切.
    • 王敏; 郑丰杰; 李宇航; 周璐; 孙燕; 陈琳; 吴梦瑶; 张鑫蕾; 张淑静; 高誉珊; 杨佳敏
    • 摘要: 目的:对大柴胡汤及其"方剂要素"对NAFLD模型大鼠"肠-肝轴"作用机制进行相关分析,揭示大柴胡汤的配伍规律.方法:105只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盐酸吡格列酮组、疏肝利胆组、健脾化痰组、通腑泄浊组、大柴胡汤组,按照方法造模及给药,检测"肝轴"及"肠轴"相关指标,采用Critic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轴"以及"肠轴"各个指标权重之和Z总1、Z总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盐酸吡格列酮组、疏肝利胆组、通腑泄浊组以及大柴胡汤组"肝轴"各个指标权重之和Z总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吡格列酮组、健脾化痰组、通腑泄浊组以及大柴胡汤组"肠轴"各个指标权重之和Z总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道菌群分析显示,通腑泄浊方剂要素对改善NAFLD模型大鼠肠道菌群优势显著,能提高NAFLD大鼠肠道菌群中拟杆菌属、萨特氏菌属、假丁酸弧菌属细菌和Akkermansia muciniphila等有益菌的相对丰度.结论:大柴胡汤中疏肝利胆方剂要素主要通过疏利肝胆作用显著调节肝脏脂质代谢以及肝脏免疫功能,即调节"肝轴";大柴胡汤中健脾化痰方剂要素主要通过健运脾胃、化痰作用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即调节"肠轴";大柴胡汤中通腑泄浊方剂要素主要调节肠道菌群;大柴胡汤全方则可同时作用于"肝轴"和"肠轴",对NAFLD模型大鼠起治疗作用.
    • 周颖; 陈民
    • 摘要: 血脂异常,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最紧要风险要素之一,与心脑血管病症息息相关,严重威胁人类生存质量.根据现有记载和研究,菊粉类果聚糖具有改善高脂血症的功效,但因其机理相对复杂暂未有明确论述,故针对菊粉类果聚糖对高脂血症的调控作用及机理进行了如下探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