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调畅气机

调畅气机

调畅气机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6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内科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1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60075篇;相关期刊80种,包括福建中医药、环球中医药、吉林中医药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二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第二十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年会暨第四届中国老年肿瘤学大会等;调畅气机的相关文献由398位作者贡献,包括殷东风、贾跃进、赵雨薇等。

调畅气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1 占比:0.27%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60075 占比:99.72%

总计:60242篇

调畅气机—发文趋势图

调畅气机

-研究学者

  • 殷东风
  • 贾跃进
  • 赵雨薇
  • 唐旭东
  • 王凤云
  • 田思胜
  • 马梅青
  • 黄锐
  • 刘志慧
  • 周文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双; 王雁飞; 张绪丹; 石雅馨; 葛晓晨; 师伟
    • 摘要: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百病生于气"理念指导下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的治疗。方法收集整理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子宫腺肌病患者数据构建原始数据库。对规范后的数据进行功效、归经、使用频次、四气、五味的频数分析。并运用复杂网络软件Liquorice系统对药物执行多尺度骨干网络分析和多层核心网络分析。结果药物功效频次统计结果显示,频次排名依次为补气药、理气药、活血药等;药物脏腑归经统计结果显示,药物多归于肝经、脾经、心经等;高频用药常见为醋香附、当归、醋延胡索等,四气中温性药物最为常用,五味中甘味药物最为常用。多尺度骨干网络分析得出醋香附、当归、醋延胡索等11味药物为治疗AM的核心处方组成。并通过多层核心网络分析构建出治疗AM药物的3层核心网络。结论中医药治疗AM具有其独特优势,以气血为纲,治疗上理气活血,疏肝气、补脾气、滋肾气,气机调畅则瘀结自消。在"百病生于气"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数据挖掘药分析中医药治疗子宫腺肌病用药规律,具有较高的置信度和参考意义,为临床研究治疗子宫腺肌病提供新思路。
    • 徐思雨; 周思敏; 姚魁武
    • 摘要: 四逆散被作为调和肝脾的基础方,以四逆散为基础方化裁、创造出了诸如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方剂,因而四逆散被誉为"疏肝祖方"。姚魁武临床运用四逆散,往往抓住辨证中"郁"之病机,讲究肝脾同调之法,疏肝解郁,调畅气机,健脾和中。并遵循经方比例,调整剂量,辨证使用枳实及枳壳。姚魁武将此方广泛用于心律失常、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胃痛、失眠、更年期综合征、月经不调等疾病证见肝郁气滞、肝脾不和者,皆可临证化裁。
    • 李杭
    • 摘要: “百病生于气,而止于音”出自《黄帝内经》,其含义为:许多疾病都是因为人体气机的不畅或紊乱而起,而音乐则可以调畅气机,促使疾病痊愈。也就是说,在中医看来,音乐不止是一种抒发和寄托情感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一种治疗的手段。
    • 李玉来; 周丽萍; 柳强龙; 赵凯
    • 摘要: 恶性肿瘤属中医癥积范畴,历代医家多从疏肝调脾而治,疗效卓著,然究其根本,多因情志不畅,气机逆乱而始生,加之欲望的不断增大而过度耗神致使该疾发展迅速,遂赵凯主任医师通过多年临床经验及患者疗效发现,针对此类疾病当先调畅气机,疏通情志,配合养生养性临床效果显著。现将赵师经验总结分享于此,望同僚指正。
    • 薛晓东; 殷玥; 田影; 李琳琳; 朱朝军; 陈宝元
    • 摘要: 慢传输型便秘属于中医学“便秘”范畴。基于中医理论从病因病机、辨病辨证方面探讨慢传输型便秘与“脾-肠-气机”之间的关系,认为其病机有三:脾失运化是导致慢传输型便秘的根本、气机的升降失调是慢传输型便秘形成的病理基础、气滞贯穿于慢传输型便秘的始终。病理因素离不开水湿、痰浊、瘀血,同时结合“六腑以通为用”的思想,进而总结出从“脾-肠-气机”理论治疗慢传输型便秘,强调临证治疗上以健脾益气、行气导滞、调畅气机为主,以期此法在临床上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及应用。
    • 丁春燕
    • 摘要: 感染后咳嗽(post-infectious cough,PIC)是指在上呼吸道感染缓解后,但仍存在以阵发性、刺激性咳嗽为主,伴有或不伴有少量咳痰为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及生活质量[1]。部分PIC患者迁延反复发展为慢性咳嗽。目前西药(镇咳、抗组胺、激素等)治疗虽有一定临床疗效,但总体疗效欠理想[2]。传统中医在整体观念理论指导下,通过辨证论治,扶正补虚、祛除外邪以及调畅气机,能够明显缓解PIC患者咳嗽、咳痰等症状、缩短病程[3-4]。笔者运用自拟滋阴润肺止嗽汤联合西药治疗PIC患者,总结如下。
    • 陈琳; 浮金晨; 王怡菲; 熊莉莉; 宋雨衡; 邱模炎
    • 摘要: 慢性肾衰竭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患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增加,且其肾功能不易恢复至造影前状态,更有甚者肾功能呈进行性下降,需要透析治疗维持生命。邱模炎教授在总结赵绍琴老师“从湿热伤血”论治慢性肾脏病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临证经验,提出“调补分化”治法,从“调畅气机、补益虚损、分消湿热、化瘀活血”四个方面延缓慢性肾衰竭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后的肾衰退速度,降低肌酐,提高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患者透析风险,改善患者预后,临床疗效满意。
    • 卯涵壬; 刘忠庆
    • 摘要: 刘忠庆系贵州省毕节市第一批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教学30余年,擅长诊治心血管疾病、肾脏病、脾胃病、外感热病及妇科疾病。在跟诊刘师时,发现刘师常用清化湿热、调畅气机之法治疗口疮,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 陈有源; 廖挺
    • 摘要: 廖志峰教授是甘肃省名中医,第四、五、六届全国老中医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五十余年,擅长治疗内科疑难杂病,学验俱丰.基于对廖志峰教授学术思想的研究,总结廖教授从气机论治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的经验.从对GER的病理认识、治疗思路、处方用药三大方面总结廖志峰教授的学术思想及临床思路.在病理方面廖教授认为应从中医病因、病位、病机等方面认识GER,气机失调存在于GER的全过程;认识到GER病因与情志密切相关,发病在于气机失调,病位在食管、胃腑,并与多脏腑相关,病机在于气机失调、胃失和降;而气机失调所致的痰湿、瘀血、逆气、郁火、食积等病理产物进一步阻滞气机,造成恶性循环,加重病情.基于病理认识,廖教授认为对GER的治疗应以调畅气机为目标,协调脏腑以和气机,调畅情志以顺气机,化痰祛湿以利气机,消积化滞以通气机,活血化瘀以行气血,总使脏腑协调,气机通畅,则疾病自愈.处方用药有3种思路:①辨病用药,即以GER的中医主病机——气机失调、胃失和降为核心,并考虑疾病过程中病理产物等问题拟定基础方,并随症加减用药;②辨证用药,对于特殊复杂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谨守病机,方证对应为原则,辨证论治、处方用药;③辨证用药,对于复杂病情中特殊症状,用药对或小方加入主方中来对症治疗;总体、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主方与药对相配合,标本兼治.
    • 邹爱云
    • 摘要: 目的:严季澜,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 40 余年,在治疗围绝经期诸症中积累了丰富经 验。认为肝经郁热证是该病的主要证候。这一证候特点是气机郁滞,升降失调,郁热内伏,以气、郁、热,火为特点。严老师灵活运用 疏肝清肝,调畅气机的治法,以柴芩升降散加减治疗,疗效显著。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