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P-1受体激动剂
GLP-1受体激动剂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2年内共计179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药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8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595079篇;相关期刊82种,包括现代生物医学进展、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世界临床药物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6年北京药学年会等;GLP-1受体激动剂的相关文献由558位作者贡献,包括克尔德·福斯格劳、托尔文·奥斯特尔隆德、特赖因·斯科夫隆德·吕厄·内鲁普等。
GLP-1受体激动剂—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95079篇
占比:99.98%
总计:595189篇
GLP-1受体激动剂
-研究学者
- 克尔德·福斯格劳
- 托尔文·奥斯特尔隆德
- 特赖因·斯科夫隆德·吕厄·内鲁普
- 雅各布·林德·托尔博尔格
- 张映辉
- 徐敏
- G·E·阿斯普内斯
- 乌尔丽卡·莫滕松
- 二木建太郎
- 卡米拉·罗尔斯特德
- 王永祥
- 玛丽安娜·布罗尔松
- D·A·格里菲斯
- D·J·埃德蒙兹
- K·瓦尔
- R·B·鲁格里
- S·W·巴格利
- 卢水秀
- 史孟君
- 黄金
- 龚念
- A·M·马蒂奥维茨
- A·M·马蒂奥韦茨
- C·利伯拉基斯
- C·林贝拉基斯
- C·潘
- D.W.派奥特罗斯基
- G·英格尔
- J.T.科德拉
- J·M·库尔托
- J·M·柯托
- J·惠兰
- K·B·克莱尔蒙特
- M.E.弗拉纳根
- M·E·弗拉纳根
- M·S·道林
- W·焦
- 于西全
- 佐藤勉
- 俞英兰
- 修志龙
- 全羽真
- 全艺璘
- 冯娟
- 刘东舟
- 刘志民
- 刘惠清
- 刘永贵
- 古田佳之
- 史桂玲
-
-
郭丽婷;
葛焕琦;
郑辉;
王帆;
刘天文
-
-
摘要:
目的:观察GLP-1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对糖尿病大鼠microRNA-155(miR-155)及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取8周龄雄性SD大鼠40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高脂饮食组(n=30),6周后,高脂饮食组大鼠给予STZ诱导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柠檬酸缓冲液。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利拉鲁肽中剂量组[200μg/(kg·d)]和利拉鲁肽大剂量组[400μg/(kg·d)],各组10只,干预8周。取血用于测定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部位miR-155、TLR4和核因子-κB(NF-κB)mRNA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FBG、TC、TG、LDL-C水平均升高(P<0.01),体重下降(P<0.01);miR-155、TLR4和NF-κB mRNA水平升高(P<0.01)。与糖尿病组相比,利拉鲁肽中、大剂量组血糖、血脂均显著减低(P<0.05);miR-155和TLR4、NF-κB mRNA水平明显下降(P<0.05和P<0.01),其中在利拉鲁肽大剂量组对三者的下调作用更显著。结论:GLP-1受体激动剂不仅显著降低血糖,调节血脂,还能下调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部位miR-155水平,呈剂量依赖性抑制TLR4/NF-κB炎症因子表达,发挥血管保护作用。
-
-
胡战萍;
徐太军
-
-
摘要: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肾小管上段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SGLT-2)抑制剂并发酮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南京扬子医院内分泌科应用SGLT-2抑制剂降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500例,分析并发酮症的危险因素。结果:应用SGLT-2抑制剂的5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酮症者42例(8.4%),其中10例(2%)出现酮症酸中毒;与未并发酮症的患者相比,并发酮症患者的饮酒史、饮水量、合用GLP-1受体激动剂、突然停用胰岛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饮酒史、合用GLP-1受体激动剂、突然停胰岛素是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SGLT-2抑制剂并发酮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饮水量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SGLT-2抑制剂目前是2型糖尿病最常用的降糖药,饮酒史、合用GLP-1受体激动剂、突然停胰岛素是服用SGLT-2抑制剂并发酮症的独立危险因素,饮水量是保护因素。处方时注意加强宣教,并建议定期检查尿常规。
-
-
文松;
董梅园;
许程琳;
李彦彦;
金建兰;
龚敏;
周里钢
-
-
摘要:
肥胖是2型糖尿病形成最主要的病因,而慢性心衰是2型糖尿病主要的致死原因。在高等哺乳动物中,中枢神经系统通过各种神经内分泌途径调节进食行为和体重,控制着能量代谢相关的各种生理过程。已有很多研究证明肥胖发生、发展与中枢神经内分泌调节障碍有关。另外,很多研究证实,早期2型糖尿病可以通过饮食、运动及药物进行缓解。干预肥胖可以延缓2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并发症的出现。目前内分泌科常用的新药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 agonist,GLP-1RA)和钠葡萄糖共转运体-2抑制剂(so⁃dium glucose co-transportor-2 inhibitor,SGLT-2i)被发现可以改善肥胖和心血管并发症。GLP-1RA可以减少糖尿病病人26%的心血管并发症;SGLT2i可以减少糖尿病病人30%的慢性心衰发生。但目前,仍然有两个问题困扰着临床医师:1.GLP-1RA是否可以通过血脑屏障(blood-brain-barrier,BBB),并在哪些核团控制饮食和能量平衡。2.SGLT2i是否可以通过BBB并抑制过度激活的交感神经系统,进而起到降低心率、抑制慢性心衰的作用。故本文就这两种药物控制饮食和减少心衰可能的中枢神经系统通路和机制做一总结。
-
-
李冬玲
-
-
摘要:
目的: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对胰岛素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2型糖尿病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划分联合组(n=40)和单一组(n=40),单一组使用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初次用药量保证在0.15 U/(kg·次),1次/d,随后结合患者每日早餐前后的血糖水平加减使用量;联合组在单一组的基础上给予GLP-1受体激动剂,选取利拉鲁肽在睡前皮下注射,首次使用剂量保持在0.6 mg/d,随后结合患者每日早餐前后的血糖水平,在治疗5~7 d后增加用量到1.2 mg/次,1次/d。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胰岛素变化[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β分泌(HOMA-β)、胰岛素抵抗(HOMA-IR)]、血糖变化[空腹血糖(FBG)、糖化红蛋白(HbAlc)]、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糖漂移状况(血糖最高值、血糖最低值、血糖漂移系数)。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单一组的77.50%(31/40)(P0.05),治疗后联合组HOMA-β和FINS水平高于单一组,HOMA-IR水平低于单一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FBG和HbAlc指数低于单一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糖最高值、血糖漂移系数低于单一组,且血糖最低值高于单一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对于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可改善胰岛素水平,降低血糖水平,调节血糖漂移状况,且具有安全性。
-
-
朱瑾英;
王尚农;
刘泮力
-
-
摘要:
目的:比较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 like peptide-1,GLP1)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和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odium-dependent glucose transporters 2,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分别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本医院接诊的1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例,设为对照组(二甲双胍)、治疗A组(二甲双胍+利拉鲁肽)、治疗B组(二甲双胍+达格列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Blood glucose 2 hours after meal,2hPB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的水平,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的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三组患者治疗后FPG、2hPBG、HbA1c、HOMA-IR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治疗A组相比,B组FPG、2hPBG的水平显著降低,HbA1c、HOMA-IR、TG、TC、LDL-C的水平虽有降低,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27.5%、27.5%、25%。结论:SGLT2抑制剂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降糖、降脂效果优于GLP1受体激动剂联合二甲双胍。
-
-
黄亚楠
-
-
摘要: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的常见原因,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集中在新型降糖药物对肾脏的获益,GLP-1受体激动剂是一类新的降糖药物,可改善血糖水平,降低血压,减轻体质量,减少尿蛋白,延迟DKD的发生或进展。因此本文对GLP-1受体激动剂的肾脏保护作用作一总结。
-
-
于俊杰;
马建华
-
-
摘要:
回顾性总结5例门诊口服降糖药联合GLP-1受体激动剂(GLP-1RA)治疗控制不佳,转换为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联合二甲双胍和(或)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的成人2型糖尿病(T2DM)患者病例资料。随访发现,治疗1个月后患者空腹和餐后血糖均有明显改善,3个月时体重、腰围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均未出现低血糖发生和胃肠道不良反应,临床有效性和耐受性良好。
-
-
吴海明
-
-
摘要:
目的 探讨肠道微生物对GLP-1受体激动剂治疗糖尿病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三明市第二医院2020年3月—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11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GLP-1受体激动剂+益生菌)和对照组(GLP-1受体激动剂)各55例,在治疗前后,进行肠道微生物、血糖、胰岛素、血脂的检测。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高于对照组,肠杆菌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胰岛素水平、餐后2 h胰岛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胆固醇水平、三酰甘油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GLP-1受体激动剂治疗糖尿病,可纠正肠道菌群紊乱,有效提高血糖控制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
-
张霞霞
-
-
摘要:
目的:分析 GLP-1 受体激动剂对住院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的影响。 方法:对浙江省台州市立医院 2021 年 1 月~2021 年 12 月期间住院的 467 名 2 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住院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均大于 9% ,空腹血糖大于 11.1mmol / l,平均住院年龄 57.11 岁,平均住院天数 8.16 天,通过住院期间降糖治疗方法的选择分为单纯胰岛素注射组(334 人),利拉鲁肽注射组(56人),度拉糖肽注射组(77 人)。 结果:度拉糖肽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单纯胰岛素注射组及利拉鲁肽组(P<0.01),低血糖发生次数明显减少,血糖达标时间更短。
-
-
李玥;
杨晓玲;
马亮;
安敏;
孙玮
-
-
摘要:
目的 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联合益生菌对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氧化应激、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就诊的糖尿病患者2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106例采用二甲双胍联合益生菌治疗,观察组患者106例采用GLP-1受体激动剂联合益生菌治疗,于治疗前后行肠道菌群、氧化应激、糖代谢、脂代谢、胰岛功能指标检测.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总抗氧化能力、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2组患者治疗后肠杆菌、肠球菌、丙二醛、脂质过氧化氢、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总抗氧化能力、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肠杆菌、肠球菌、丙二醛、脂质过氧化氢、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GLP-1受体激动剂联合益生菌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肠道菌群,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并改善糖脂代谢状况.
-
-
王学阳;
封宇飞;
胡欣
- 《2016年北京药学年会》
| 2016年
-
摘要:
利西那肽是一种皮下注射使用的GLP-1受体激动剂,主要用于经饮食和锻炼控制血糖,效果不佳的成人2型糖尿病的辅助治疗.本品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头痛、腹泻、晕眩等.本文通过对利西那肽进行文献检索,对其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临床评价、安全性、用法用量和药物相互作用进行综述.
-
-
王学阳;
封宇飞;
胡欣
- 《2016年北京药学年会》
| 2016年
-
摘要:
利西那肽是一种皮下注射使用的GLP-1受体激动剂,主要用于经饮食和锻炼控制血糖,效果不佳的成人2型糖尿病的辅助治疗.本品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头痛、腹泻、晕眩等.本文通过对利西那肽进行文献检索,对其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临床评价、安全性、用法用量和药物相互作用进行综述.
-
-
王学阳;
封宇飞;
胡欣
- 《2016年北京药学年会》
| 2016年
-
摘要:
利西那肽是一种皮下注射使用的GLP-1受体激动剂,主要用于经饮食和锻炼控制血糖,效果不佳的成人2型糖尿病的辅助治疗.本品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头痛、腹泻、晕眩等.本文通过对利西那肽进行文献检索,对其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临床评价、安全性、用法用量和药物相互作用进行综述.
-
-
王学阳;
封宇飞;
胡欣
- 《2016年北京药学年会》
| 2016年
-
摘要:
利西那肽是一种皮下注射使用的GLP-1受体激动剂,主要用于经饮食和锻炼控制血糖,效果不佳的成人2型糖尿病的辅助治疗.本品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头痛、腹泻、晕眩等.本文通过对利西那肽进行文献检索,对其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临床评价、安全性、用法用量和药物相互作用进行综述.
-
-
王学阳;
封宇飞;
胡欣
- 《2016年北京药学年会》
| 2016年
-
摘要:
利西那肽是一种皮下注射使用的GLP-1受体激动剂,主要用于经饮食和锻炼控制血糖,效果不佳的成人2型糖尿病的辅助治疗.本品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头痛、腹泻、晕眩等.本文通过对利西那肽进行文献检索,对其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临床评价、安全性、用法用量和药物相互作用进行综述.
-
-
Yan Huan;
鄢欢;
Zhang Mi;
张觅;
邓昂
- 《2016年北京药学年会》
| 2016年
-
摘要:
GLP-1受体激动剂能葡萄糖依赖性的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同时能抑制食欲中枢,延缓胃排空,在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减轻体重,减少胰岛素用量的同时低血糖的发生风险小,这些优点使得GLP-1受体激动剂在治疗1型糖尿病(T1DM)方面同样具有价值.我们检索了近5年发表在Pubmed上有关GLP-1受体激动剂应用于T1DM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的临床研究,实验表明,利拉鲁肽、艾塞那肽和胰岛素联合使用可显著降低T1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体重及胰岛素用量,并且不增加低血糖发生的风险.本文将这些研究进行整理综述,以期为今后GLP-1受体激动剂在T1DM中的使用提供参考.利拉鲁肤和艾塞那肤有望成为T1DM的辅助治疗药物,它们与胰岛素联用可以更好的控制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减轻体重也不会增加低血糖发生的风险。但是由于实验的样本数相对较小,而且多是前瞻行的研究,缺乏GLP-1受体激动剂在T1DM治疗中的安全J陛的评价,因此GLP-1受体激动剂在T1DM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还需要更多大样本量的研究。同时如何优化GLP-1受体激动剂在T1DM患者中给药剂量,使用GLP-1受体激动剂后胰岛素减量的不走和方法也是临床函待解决的问题。
-
-
Yan Huan;
鄢欢;
Zhang Mi;
张觅;
邓昂
- 《2016年北京药学年会》
| 2016年
-
摘要:
GLP-1受体激动剂能葡萄糖依赖性的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同时能抑制食欲中枢,延缓胃排空,在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减轻体重,减少胰岛素用量的同时低血糖的发生风险小,这些优点使得GLP-1受体激动剂在治疗1型糖尿病(T1DM)方面同样具有价值.我们检索了近5年发表在Pubmed上有关GLP-1受体激动剂应用于T1DM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的临床研究,实验表明,利拉鲁肽、艾塞那肽和胰岛素联合使用可显著降低T1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体重及胰岛素用量,并且不增加低血糖发生的风险.本文将这些研究进行整理综述,以期为今后GLP-1受体激动剂在T1DM中的使用提供参考.利拉鲁肤和艾塞那肤有望成为T1DM的辅助治疗药物,它们与胰岛素联用可以更好的控制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减轻体重也不会增加低血糖发生的风险。但是由于实验的样本数相对较小,而且多是前瞻行的研究,缺乏GLP-1受体激动剂在T1DM治疗中的安全J陛的评价,因此GLP-1受体激动剂在T1DM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还需要更多大样本量的研究。同时如何优化GLP-1受体激动剂在T1DM患者中给药剂量,使用GLP-1受体激动剂后胰岛素减量的不走和方法也是临床函待解决的问题。
-
-
Yan Huan;
鄢欢;
Zhang Mi;
张觅;
邓昂
- 《2016年北京药学年会》
| 2016年
-
摘要:
GLP-1受体激动剂能葡萄糖依赖性的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同时能抑制食欲中枢,延缓胃排空,在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减轻体重,减少胰岛素用量的同时低血糖的发生风险小,这些优点使得GLP-1受体激动剂在治疗1型糖尿病(T1DM)方面同样具有价值.我们检索了近5年发表在Pubmed上有关GLP-1受体激动剂应用于T1DM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的临床研究,实验表明,利拉鲁肽、艾塞那肽和胰岛素联合使用可显著降低T1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体重及胰岛素用量,并且不增加低血糖发生的风险.本文将这些研究进行整理综述,以期为今后GLP-1受体激动剂在T1DM中的使用提供参考.利拉鲁肤和艾塞那肤有望成为T1DM的辅助治疗药物,它们与胰岛素联用可以更好的控制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减轻体重也不会增加低血糖发生的风险。但是由于实验的样本数相对较小,而且多是前瞻行的研究,缺乏GLP-1受体激动剂在T1DM治疗中的安全J陛的评价,因此GLP-1受体激动剂在T1DM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还需要更多大样本量的研究。同时如何优化GLP-1受体激动剂在T1DM患者中给药剂量,使用GLP-1受体激动剂后胰岛素减量的不走和方法也是临床函待解决的问题。
-
-
Yan Huan;
鄢欢;
Zhang Mi;
张觅;
邓昂
- 《2016年北京药学年会》
| 2016年
-
摘要:
GLP-1受体激动剂能葡萄糖依赖性的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同时能抑制食欲中枢,延缓胃排空,在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减轻体重,减少胰岛素用量的同时低血糖的发生风险小,这些优点使得GLP-1受体激动剂在治疗1型糖尿病(T1DM)方面同样具有价值.我们检索了近5年发表在Pubmed上有关GLP-1受体激动剂应用于T1DM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的临床研究,实验表明,利拉鲁肽、艾塞那肽和胰岛素联合使用可显著降低T1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体重及胰岛素用量,并且不增加低血糖发生的风险.本文将这些研究进行整理综述,以期为今后GLP-1受体激动剂在T1DM中的使用提供参考.利拉鲁肤和艾塞那肤有望成为T1DM的辅助治疗药物,它们与胰岛素联用可以更好的控制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减轻体重也不会增加低血糖发生的风险。但是由于实验的样本数相对较小,而且多是前瞻行的研究,缺乏GLP-1受体激动剂在T1DM治疗中的安全J陛的评价,因此GLP-1受体激动剂在T1DM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还需要更多大样本量的研究。同时如何优化GLP-1受体激动剂在T1DM患者中给药剂量,使用GLP-1受体激动剂后胰岛素减量的不走和方法也是临床函待解决的问题。
-
-
Yan Huan;
鄢欢;
Zhang Mi;
张觅;
邓昂
- 《2016年北京药学年会》
| 2016年
-
摘要:
GLP-1受体激动剂能葡萄糖依赖性的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同时能抑制食欲中枢,延缓胃排空,在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减轻体重,减少胰岛素用量的同时低血糖的发生风险小,这些优点使得GLP-1受体激动剂在治疗1型糖尿病(T1DM)方面同样具有价值.我们检索了近5年发表在Pubmed上有关GLP-1受体激动剂应用于T1DM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的临床研究,实验表明,利拉鲁肽、艾塞那肽和胰岛素联合使用可显著降低T1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体重及胰岛素用量,并且不增加低血糖发生的风险.本文将这些研究进行整理综述,以期为今后GLP-1受体激动剂在T1DM中的使用提供参考.利拉鲁肤和艾塞那肤有望成为T1DM的辅助治疗药物,它们与胰岛素联用可以更好的控制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减轻体重也不会增加低血糖发生的风险。但是由于实验的样本数相对较小,而且多是前瞻行的研究,缺乏GLP-1受体激动剂在T1DM治疗中的安全J陛的评价,因此GLP-1受体激动剂在T1DM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还需要更多大样本量的研究。同时如何优化GLP-1受体激动剂在T1DM患者中给药剂量,使用GLP-1受体激动剂后胰岛素减量的不走和方法也是临床函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