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促炎因子

促炎因子

促炎因子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277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中国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6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48779篇;相关期刊192种,包括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针刺研究、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七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第五届围产医学新进展高峰论坛、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13年学术年会等;促炎因子的相关文献由1052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晓华、李敏利、王彬等。

促炎因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66 占比:0.54%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48779 占比:99.44%

总计:49053篇

促炎因子—发文趋势图

促炎因子

-研究学者

  • 张晓华
  • 李敏利
  • 王彬
  • 石孟琼
  • 郭美霞
  • 万勇坤
  • 丰贵文
  • 任文康
  • 伍思源
  • 伍玉萍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唐文静; 伍思源; 杨晨; 陶希
    • 摘要: 背景: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其病理生理学机制复杂,炎症反应学说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一些相关炎症因子不仅介导卒中后抑郁的患病机制,还是卒中后抑郁诊断及预后预判的重要指标.目的:归纳并总结不同类型的炎症因子在卒中后抑郁病理生理学机制及诊断中的作用,提出可能的应用前景.方法:以"卒中后抑郁、抑郁或脑卒中,联合炎症反应、炎症因子、细胞因子"为中文检索词,以"post-stroke depression,depression,stroke,inflammation reaction,inflammatory factor,cytokine"为英文检索词,分别检索万方数据、中国知网及PubMed数据库.检索时间范围重点为2010年1月至2021年2月,同时纳入少数经典远期文献.通过阅读文题和摘要进行初步筛选;排除中英文文献重复性研究、低质量期刊及内容不相关的文献,最后纳入69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 与结论:①在大量的炎症因子中,共16种被筛选出来可能与卒中后抑郁关联,包括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8、肿瘤坏死因子α及干扰素γ)、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0及转化生长因子β1)和其他非特异因子(C-反应蛋白、新蝶呤、脂联素、NLRP3炎症小体、基质金属蛋白酶9、生长分化因子15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②拮抗促炎因子表达或补充外源性抗炎因子有益于卒中后抑郁症状缓解,而抗卒中后抑郁治疗可引起血清炎症因子变化.③各炎症因子通过与自身受体、细胞内信号通路、神经递质或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等相互作用,参与卒中后抑郁发生发展.④检测血清炎症标志物或基因多态性对卒中后抑郁诊断具有重要预测价值,但是目前相关研究仍不充分,缺少系统性、多层次及高质量的研究.⑤在应用前景方面,构建标准化的卒中后抑郁动物模型有助于在基础研究方面深入了解炎症因子对卒中后抑郁的具体作用机制,而构建可靠的炎症因子卒中后抑郁预测临床模型需要未来多中心大样本的纵向临床研究来实现.
    • 唐文静; 伍思源; 杨晨; 陶希
    • 摘要: 背景: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其病理生理学机制复杂,炎症反应学说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一些相关炎症因子不仅介导卒中后抑郁的患病机制,还是卒中后抑郁诊断及预后预判的重要指标。目的:归纳并总结不同类型的炎症因子在卒中后抑郁病理生理学机制及诊断中的作用,提出可能的应用前景。方法:以"卒中后抑郁、抑郁或脑卒中,联合炎症反应、炎症因子、细胞因子"为中文检索词,以"post-stroke depression,depression,stroke,inflammation reaction,inflammatory factor,cytokine"为英文检索词,分别检索万方数据、中国知网及PubMed数据库。检索时间范围重点为2010年1月至2021年2月,同时纳入少数经典远期文献。通过阅读文题和摘要进行初步筛选;排除中英文文献重复性研究、低质量期刊及内容不相关的文献,最后纳入69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1)在大量的炎症因子中,共16种被筛选出来可能与卒中后抑郁关联,包括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8、肿瘤坏死因子α及干扰素γ)、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0及转化生长因子β1)和其他非特异因子(C-反应蛋白、新蝶呤、脂联素、NLRP3炎症小体、基质金属蛋白酶9、生长分化因子15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2)拮抗促炎因子表达或补充外源性抗炎因子有益于卒中后抑郁症状缓解,而抗卒中后抑郁治疗可引起血清炎症因子变化。(3)各炎症因子通过与自身受体、细胞内信号通路、神经递质或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等相互作用,参与卒中后抑郁发生发展。(4)检测血清炎症标志物或基因多态性对卒中后抑郁诊断具有重要预测价值,但是目前相关研究仍不充分,缺少系统性、多层次及高质量的研究。(5)在应用前景方面,构建标准化的卒中后抑郁动物模型有助于在基础研究方面深入了解炎症因子对卒中后抑郁的具体作用机制,而构建可靠的炎症因子卒中后抑郁预测临床模型需要未来多中心大样本的纵向临床研究来实现。
    • 李媛媛; 冯海荣
    • 摘要: 目的:探讨健脾祛湿方敷脐联合脊柱推拿对小儿腹泻(脾虚湿盛证)肠黏膜屏障功能、肠道菌群和促炎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住院治疗的小儿腹泻(脾虚湿盛证)患者106例纳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中医联合组,分组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患儿进行调整饮食方案、口服补液盐和脊柱推拿等基础对症治疗,中医联合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健脾祛湿方敷脐治疗。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肠黏膜屏障功能、肠道菌群变化情况和促炎因子含量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各项中医症状积分均降低,且中医联合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联合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4.34%(50/53),明显高于对照组(81.13%,4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D-乳酸和二胺氧化酶(DAO)含量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肠道菌群中各菌群含量均明显高于治疗前,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中医联合组患儿血清D-乳酸和DAO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各菌群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IL-6、IL-8和TNF-α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祛湿方敷脐联合脊柱推拿对小儿腹泻的疗效较好,可有效增强患儿的肠黏膜屏障功能,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抑制促炎因子分泌,促进患儿康复。
    • 姜道明(综述); 滕晓华(审校)
    • 摘要: 感染性并发症是影响脑损伤预后的重要因素[1]。既往认为,脑损伤后意识障碍而出现吞咽和咳嗽反应减弱是其易发生感染的主要原因。但随着近年来研究的深入,发现脑损伤后机体出现诸多改变,使免疫细胞功能受损、促炎细胞因子分泌减少,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本文就脑损伤后免疫细胞及促炎因子与免疫抑制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脑损伤后免疫功能受损免疫细胞直接参与免疫反应,促炎细胞因子能诱导免疫细胞的分化、成熟,增强炎症反应。
    • 张卫中; 马素娜; 张小静
    • 摘要: 目的:探讨莪术醇对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活力、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相关STAT3信号通路调控蛋白表达的作用。方法:将HaCaT细胞复苏和培养,进行细胞处理。加入不同质量分数(1.25,2.5,5,10,20,40,80 mg/L)的莪术醇或不同质量分数(12.5,25,50,100,200μg/L)的白细胞介素(IL)-22,空白对照组未做处理,以注射用甲氨蝶呤(MTX)作为阳性对照。采用四甲基噻唑蓝(MTT)检测HaCaT细胞活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aCaT细胞上清液中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采用AV-PI染色检测HaCaT细胞凋亡情况,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TAT3、p-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经莪术醇处理后,HaCaT细胞增殖活力受到抑制,且具有质量分数和时间两方面的依赖性抑制作用;莪术醇能诱导HaCaT细胞凋亡;莪术醇可增加HaCaT细胞STAT3信号通路p-STAT3蛋白的表达。结论:莪术醇对HaCaT细胞存活和细胞凋亡具有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来影响的。
    • 陈海; 吕超; 陈际洋; 董瑞
    • 摘要: 目的:观察复方硫酸软骨素联合依托考昔治疗肩周炎的效果,并检测患者治疗后促炎因子的表达水平。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1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86例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依托考昔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硫酸软骨素片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时的疼痛程度[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肩关节功能(以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评估)、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水平,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4周时的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Constant-Murley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Constant-Murley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硫酸软骨素联合依托考昔治疗肩周炎,更利于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改善肩关节功能、抑制促炎因子表达,且安全性较好。
    • 高磊; 刘晓巍
    • 摘要: 产褥感染发展过程中,炎症反应是重要的特征,是机体对感染的保护性反应,但过度炎症反应会影响机体防御能力,增加产褥感染的风险。炎症因子参与产褥感染的发展,其失衡造成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为致病菌侵袭生殖道创造条件。目前,关于产褥感染相关炎症因子的研究不断增多,涉及的炎症因子包括促炎因子和抑炎因子,如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等,不仅可反映炎症反应程度,而且可用于鉴别产褥感染。但不同炎症因子对产褥感染作用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仍需在未来增加产褥感染患者炎症因子的相关研究,以指导产褥感染的诊断、治疗、风险预测等。
    • 王梓竹; 师琦; 黄洋; 顾容兆; 石小东
    • 摘要: 目的:探讨尿石素A(urolithin A,UA)对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chronic construction injury,CCI)小鼠痛阈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取C57BL/6J 8周雄性小鼠5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0):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CCI组)和给药组(CCI+UA组)。检测小鼠的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脊髓背角Iba-1的表达;ELISA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背角TNF-α、IL-1β及IL-6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CCI组小鼠MWT和TWL均明显降低。与CCI组相比,CCI+UA组小鼠在造模后第7天MWT和TWL明显上升。与Sham组相比,CCI组小鼠Iba-1及TNF-α、IL-1β及IL-6的表达明显升高。与CCI组相比,CCI+UA组小鼠Iba-1和TNF-α、IL-1β及IL-6的表达升高被抑制。结论:UA能够有效缓解小鼠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脊髓小胶质细胞激活及其炎症反应有关。
    • 摘要: 炎症是一种系统性适应性的反应状态,常由刺激和损伤等条件引发,是机体借助免疫系统对内外变化做出的综合性反应。目前有大量研究将TRDMT1与压力应激联系起来,TRDMT1在炎症反应中发挥的生物学作用尚不清楚。为了探究TRDMT1是否对炎症过程敏感及其在炎症进程中是否发挥作用,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马元武副研究员率领的研究团队构建了Trdmt1敲除大鼠,这些大鼠正常状态下生长、发育、生存与野生大鼠没有明显差异。在LPS(炎症的常用诱发因素)作用后,Trdmt1敲除大鼠的死亡率明显上升,组织损伤加剧,产生促炎因子水平显著升高,抗炎因子水平明显降低,还出现了TLR4通路的上调。此外,研究也对稳态及LPS刺激下可能发生的代偿机制进行了探索。
    • 张霞; 杜文泽; 赵汉清; 张硕
    • 摘要: 目的 研究汉黄芩苷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促炎因子、氧化应激标志物水平的影响及黏膜修复作用。方法 构建UC大鼠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UC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低剂量汉黄芩苷组、中剂量汉黄芩苷组、高剂量汉黄芩苷组。观察大鼠一般情况,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双盲法肉眼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病理损伤情况,行宏观损伤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结肠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生化法检测结肠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大鼠造模24 h后可见黏液性稀便,毛发无光泽、精神萎靡、饮食减少,说明UC模型大鼠构建成功。UC模型组大鼠肉眼可见结肠溃疡表浅多且大,黏膜严重糜烂,HE染色显示结肠黏膜明显炎症损伤,肌层结构紊乱,腺体充血;经汉黄芩苷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与对照组相比,UC模型组DAI、宏观损伤评分和IL-1β、TNF-α、MPO、MDA水平显著升高,IL-10、CAT、GSH-Px、SOD水平明显降低(P<0.05);经汉黄芩苷治疗后,随着给药剂量增高,DAI、宏观损伤评分和IL-1β、TNF-α、MPO、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IL-10、CAT、GSH-Px、SOD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汉黄芩苷可能通过下调促炎、氧化因子水平,上调抑炎、抗氧化因子水平以缓解UC大鼠炎症、氧化损伤,促进黏膜修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