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隐窝
侧隐窝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33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4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01200篇;相关期刊97种,包括江西中医药、解剖学杂志、实用临床医药杂志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二十四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七届航天护理年会、山东省麻醉学会第九次学术会议、第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创伤骨科学术大会等;侧隐窝的相关文献由387位作者贡献,包括宋文阁、傅志俭、张方等。
侧隐窝—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1200篇
占比:99.87%
总计:101327篇
侧隐窝
-研究学者
- 宋文阁
- 傅志俭
- 张方
- 万燕杰
- 任芹
- 何志元
- 周学龙
- 周晓静
- 孙玉梅
- 彭飞武
- 朱国文
- 王春亭
- 王跃
- 肖娟
- 胡深
- 范正兴
- 荆兴泉
- 董铁立
- 贾连顺
- 韦理
- 黄赫
- 丁建江
- 丁立峰
- 丁继红
- 于凤珍
- 于江涛
- 仇任前
- 付士莲
- 付敏
- 代放
- 任永生
- 伊斯拉木
- 何宁
- 何春
- 何晨辉
- 余汝林
- 傅建明
- 傅英华
- 冉兵
- 冯秀琴
- 冶占福
- 刘一成
- 刘冰
- 刘利刚
- 刘利国
- 刘尚全
- 刘山虎
- 刘文峰
- 刘旭斌
- 刘智华
-
-
陈业煌;
薛亮;
魏梁锋;
郑兆聪;
王守森;
刘海云
-
-
摘要: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微创小切口脊神经根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10例腰椎管狭窄症病例资料,均行神经电生理监测与显微镜下神经减压治疗.在术前1 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与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ysfunction index,ODI)评价.结果 一侧入路单侧减压86例,双侧减压24例.术前1 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VAS分别为(5.81±0.93)、(1.77±0.72)、(0.78±0.34)与(0.56±0.32),而ODI分别为(53.04±20.98)、(30.91±6.78)、(25.06±5.61)与(21.85±5.39);其中任意两个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ODI改善率:优76例(69%),良25例(22.7%),可5例(4.5%),差4例(3.6%);总优良率91.8%(101/110).术中神经损伤2例,硬膜囊撕裂2例,无椎间隙感染和腰椎不稳发生.结论 显微神经根减压术能完成脊神经根精确、充分减压,并具有明显微创特点,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安全、优良的术式,值得在神经外科临床推广应用.
-
-
韦理;
周学龙
-
-
摘要:
[目的]观察侧隐窝注射丹参注射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侧隐窝注射丹参注射液,每5 d注射1次,2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予常规针灸治疗,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痛评定量表评分(JOA)和胫神经感觉传导速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为85.4%,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JOA评分较治疗前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胫神经感觉传导速度较治疗前加快(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侧隐窝注射丹参注射液能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及下肢放射性麻痛等症状,疗程短,值得推广。
-
-
韦理;
周学龙
-
-
摘要:
[目的]观察侧隐窝注射丹参注射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侧隐窝注射丹参注射液,每5 d注射1次,2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予常规针灸治疗,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痛评定量表评分(JOA)和胫神经感觉传导速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为85.4%,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JOA评分较治疗前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胫神经感觉传导速度较治疗前加快(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侧隐窝注射丹参注射液能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及下肢放射性麻痛等症状,疗程短,值得推广.
-
-
杨俊;
邓欣;
冉兵;
魏俊;
付敏
-
-
摘要: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extreme lateral lumbar disc herniation,ELLDH)为腰椎间盘突出的一种特殊类型,由Abdullah等[1]于1974年首次提出。ELLDH病人腰椎间盘突出或脱出于侧隐窝外侧、椎间孔内或椎间孔外,直接压迫相应节段背根神经节或神经根,引起神经分布区剧烈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和浅感觉下降等[2]。
-
-
-
吕斌
-
-
摘要:
脊柱痛风首先会波及关节滑囊引起脊柱的疼痛,后影响关节面及骨质逐渐导致脊柱失稳,甚至造成间歇性跛行。痛风结晶侵犯椎间盘,引起急慢性椎间盘炎,导致剧烈的腰部疼痛。痛风结晶沉积在椎弓根附近会影响侧隐窝或椎间孔的大小,进而刺激神经产生神经根相关症状。由于脊柱痛风容易与其他脊柱疾病相混淆,所以早期诊断和治疗比较困难。
-
-
-
-
唐在荣
-
-
摘要:
目的 观察25G细针侧隐窝入路单次腰麻应用于肥胖产妇剖宫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行剖宫产手术的肥胖产妇60例,随机分为正中入路组(N组)与侧隐窝入路组(L组),各30例.N组以25G腰麻细针于L3~L4脊柱正中入路穿刺,L组以L3~ L4小关节内缘侧隐窝入路穿入蛛网膜下腔,注入0.5%罗哌卡因重比重液3.0 mL.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麻醉穿刺次数与成功率、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平面及效果,比较2组患者头痛、术后腰背部疼痛及神经损伤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平面及效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L组人均穿刺次数显著低于N组,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N组(P<0.05);L组穿刺时神经根刺激症状发生率较N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头痛、神经损伤等不良反应.结论 25G细针侧隐窝入路单次腰麻应用于肥胖产妇剖宫产安全有效,可作为椎管内麻醉常规正中入路穿刺困难患者的备选方案.
-
-
于江涛;
范少勇;
陶志强;
吴庭胜
-
-
摘要:
目的:分析全麻下经椎板间隙入路经皮内镜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6年2月—2016年12月,在全麻下行症状侧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手术50例,患者均为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且均为单侧单节段侧隐窝狭窄.统计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透射次数、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等指标,记录术前和术后1天、3个月、6个月以及12个月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判定疗效.结果:术后第1天,3、6、12个月的VAS评分均较术前的评分显著改善(P<0.05);术后12个月的ODI指数为6.38±3.37,低于术前的67.62±9.89(P<0.05).术后12个月根据改良Mac-Nab标准判定疗效,优42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为96.0%.术中未见硬膜囊撕裂,术后未见椎间盘感染、椎管内血肿、神经根及硬膜囊损伤等其他并发症.结论:全麻下经皮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早期临床疗效确切,可对单侧整个侧隐窝区所在神经根进行彻底的减压及松解,安全有效,临床值得推广.
-
-
-
梅芳瑞;
张峡;
周跃
- 《第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创伤骨科学术大会》
| 2002年
-
摘要:
自1954年Verbest'首先报告腰椎管狭窄症以来,人们对此病症的认识不断地提高.通常将腰椎椎管分为中央椎管,侧隙窝和神经根管三部分.临床常见的腰椎椎管狭窄症的症状如间歇性破行,双下肢麻痛—侧重—侧轻,症状多体征少等究竟是由何部位狭窄引起的?为此,本文对62例最常见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病人的症状与体征、CT扫描和那见作了详细的分析,发现上述典型的症状主要是由侧隐窝狭窄引起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