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显微手术

显微手术

显微手术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4921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外科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468篇、会议论文244篇、专利文献698127篇;相关期刊676种,包括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84种,包括中南六省(区)第十七届神经外科学术会议暨河南省第二十四次神经外科学术年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六届全国代表大会、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暨北京医师协会神经外科专业专家委员会2010年北京神经外科年会等;显微手术的相关文献由10594位作者贡献,包括李俊、雷霆、马廉亭等。

显微手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468 占比:0.64%

会议论文>

论文:244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698127 占比:99.33%

总计:702839篇

显微手术—发文趋势图

显微手术

-研究学者

  • 李俊
  • 雷霆
  • 马廉亭
  • 杨铭
  • 薛洪利
  • 陈谦学
  • 潘力
  • 姚国杰
  • 梁新强
  • 秦尚振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游涛; 赖丹; 谭兴萍; 胡稻; 叶世阳; 刘先波
    • 摘要: 目的分析鼻内镜经蝶窦手术与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垂体腺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显微手术,观察组采用鼻内镜经蝶窦手术,分析两组围术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肿瘤全切率的差异,比较术后2个月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术后临床症状的改善。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两个月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症状相对术前均有明显改善。结论与显微手术对比,鼻内镜经蝶窦手术在减少出血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等方面更具优势,能使患者恢复更快。
    • 佟献增; 叶明
    • 摘要: 目的探讨三维DSA(3D DSA)在颅颈交界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CJDAVF)手术中的作用,并对手术预后进行总结。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2月至2021年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外科(2例)和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14例)经第一作者主刀或第一作者与通信作者共同主刀行显微外科手术切断瘘口的CCJDAVF患者16例(共17个动静脉瘘)。术前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非出血性病例10例,其中9例因脑干和(或)颈髓水肿表现为脑干和(或)颈髓功能障碍,1例因静脉瘤压迫颈部神经表现为颈肩部疼痛。本组患者均在术前行DSA和3D DSA成像。通过3D DSA对CCJDAVF的血管构筑充分认识,包括供血动脉、瘘口位置、引流静脉的走行以及是否伴有动脉瘤或静脉瘤等。将3D DSA与颅颈交界区骨质的融合图像用于术前评估和手术计划。术后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前、术后以及术后1个月随访时对患者进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结果(1)影像学检查结果:3D DSA显示,16例中,1例供血动脉仅由咽升动脉硬膜支供血,余15例共16个CCJDAVF均由椎动脉脑膜支供血(其中1例同时由同侧枕动脉供血,1例同时由同侧咽升动脉供血,1例同时由脊髓前动脉软膜支供血并伴有动脉瘤样结构);11例瘘口位于齿状韧带的前方、椎动脉穿硬膜处周围,3例瘘口位于枕髁内上方硬膜下,2例由椎动脉发出的脑膜后动脉供血的CCJDAVF瘘口位于枕骨大孔后缘附近中线硬膜下;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CJDAVF引流方向主要通过髓前静脉向上引流,表现为脑干和(或)颈髓水肿和神经功能障碍的CCJDAVF引流方向通过髓周静脉向下引流。(2)治疗及随访结果:16例患者瘘口均行电凝切断,术后出院前DSA检查示瘘口均消失,CCJDAVF不显影。术后1个月随访,15例患者mRS评分0~1分,1例mRS评分3分。结论3D DSA有助于对CCJDAVF的血管构筑进行更为直观的认识,并有助于手术计划和手术实施,可作为一项指导CCJDAVF显微外科手术的有效工具。
    • 费文静; 陈阳; 石丹; 张黎; 李扬; 王玉海; 陈军辉; 焦薇
    • 摘要: 目的研究高级别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的治疗经验及疗效,并探讨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高级别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其中未处理动脉瘤的保守治疗38例(含脑室外引流7例,颅内血肿清除术1例),显微手术夹闭32例,介入栓塞6例。结果随访19个月(6~36个月),依据GOS评分,保守治疗组38例,预后良好1例(2.6%),重残1例(2.6%),预后极差36例(94.8%);夹闭治疗组32例,良好7例(21.9%),极差16例(50%);介入治疗6例,良好3例(50%),极差3例(50%)。结论高级别颅内动脉瘤超早期(<24 h)积极治疗较保守治疗可以明显改善预后。显微夹闭术后去骨瓣减压、脑室外引流等措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 李鹏涛; 王佳玲; 王西宪; 郝轶弘; 禹文勇; 云经纬; 王华一; 张庭荣
    • 摘要: 目的探讨鞍区颗粒细胞瘤(GCT)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3例鞍区GCT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行扩大翼点入路手术2例,其中肿瘤全切除1例,次全切除1例;行经鼻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全切除肿瘤1例。术后症状均改善,术后出现一过性尿崩症1例,垂体功能减退1例。3例术后均未行放化疗,随访18~60个月,未见肿瘤复发或进展。结论鞍区GCT临床少见。对于鞍区和/或鞍上区病变,CT显示比脑组织略高密度影,MRI显示T1等信号、T2等信号或低信号、均匀或欠均匀强化,应考虑鞍区GCT可能,以免误诊,延误治疗。治疗方法优先推荐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手术,可安全、微创地切除肿瘤。
    • 姜呈; 侯博儒; 陈毅; 王泽宁; 王栋; 任海军
    • 摘要: 1病例资料24岁女性,因视物不清1个月、加重伴大小便失禁15 d入院。入院前1个月,出现视物不清,未重视。15 d前,出现间断大小便失禁,遂到当地医院就诊,行头颅MRI检查示颅内占位性病变、脑积水。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入院MRI示第三脑后部不规则团块影,T1、T2、FLAIR信号稍长,中间见多发小囊变区,幕上脑室积水;垂体大小形态正常(图1A、1B)。MRS示Cho波峰明显升高,NAA波峰明显降低(图1C)。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甲胎蛋白等均在正常范围内。采用经额叶皮质入路,设计右侧额颞弧形切口,骨瓣大小约4 cm×6 cm。
    • 翁秀珍
    • 摘要: 目的总结耳后锁孔入路手术切除听神经瘤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2月耳后锁孔入路手术切除的18例听神经瘤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护理经验。结果 18例经围手术期精心护理后均治愈出院。结论围手术期精心护理可明显减少听神经瘤病人术后并发症。
    • 王勇
    • 摘要: 目的:研究显微手术对脑神经胶质瘤(Brain glioma,BG)术后康复进程、神经功能及血清微小RNA-720(MicroRNA-720,miR-720)、miR-375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105例BG患者,按治疗术式不同分为显微组(n=53)和传统组(n=52)。显微组采用显微手术治疗,传统组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有关指标、临床疗效、并发症及术前、术后6个月、12个月改良长谷川痴呆量表(Revised Hasegawa Dementia Scale,HDS-R)、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Simple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scale,MMSE)、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神经肽指标、血清miR-720、miR-375水平。结果:显微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较传统组短,术中出血量较传统组低(P<0.05);显微组总有效率较传统组高(P<0.05);显微组术后6个月、12个月HDS-R、MMSE、BI评分高于传统组(P<0.05);显微组术后6个月、12个月脑脊液β-内啡肽(β-Endorphins,β-EP)、催产素(Oxytocin,OT)、精氨酸升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水平均高于传统组(P<0.05);显微组术后6个月、12个月血清miR-720水平低于传统组,miR-375水平高于传统组(P<0.05);显微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传统组低(P<0.05)。结论:显微手术治疗BG疗效确切、安全性,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康复快等特点,可调节患者血清miR-720、miR-375表达,促进脑脊液神经肽水平恢复,改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 刘永强; 王磊; 李高宝; 宋振华; 刘承勇; 魏大年
    • 摘要: 1病例资料39岁男性,因反复头痛1年余、左下肢麻木2个月、突发昏厥1次于2019年6月12日入院。入院体格检查:左下肢肌力4^(+)级,麻木感以脚跟部为著,无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头颅MRI显示右侧顶部(上矢状窦旁)颅骨内板下占位性病变,大小约1.6 cm×4.2 cm×2.4 cm,T_(1)WI呈低信号,T_(2)WI呈混杂稍低信号,形态规则,边缘清楚(图1A);增强后肿瘤明显强化,周围脑膜呈线性强化,呈“脑膜尾征”改变,病灶周围水肿未见明显强化(图1B、1C)。头颅MRV显示上矢状窦局部显影欠佳(图1D)。术前诊断为右顶部上矢状窦旁占位,考虑脑膜瘤可能性大。2019年6月18日全麻下行病灶切除+硬脑膜修补+颅骨成形术,术中见病变组织呈灰白色鱼肉状,质韧,术中冰冻病理检查显示梭形细胞肿瘤。术后病理检查显示炎性肉芽肿性病变。术后1周复查头颅MRI示术区脑水肿较为明显,增强后周围脑膜呈线性强化(图1E、1F)。
    • 图尔迪麦麦提·图尔迪艾合麦提; 付强; 刘波
    • 摘要: 目的探讨孤立性颞角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侧脑室三角区及其周围肿瘤术后继发孤立性颞角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均行手术全切除肿瘤,术后病理示多形性黄色瘤样星形细胞瘤(WHO分级Ⅱ级)1例,表皮样囊肿1例,胶质母细胞瘤(WHO分级Ⅳ级)1例。术后3例均发生孤立性颞角综合征,均保守治疗,随访3~18个月,颞角积水均不同程度扩大,但临床症状均明显好转。结论孤立性颞角综合征是侧脑室三角区及其周围肿瘤术后严重并发症,部分病人通过保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 黄冠又; 张欣; 杜永贵; 刘家骏; 葛学成; 甘鸿川
    • 摘要: 目的探讨岩斜脑膜瘤患者的手术治疗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例岩斜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通过门诊、电话和微信进行随访。对患者的临床结果、KPS评分和格拉斯哥结局评分(GOS评分)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肿瘤全切除(GTR)8例(66.7%),次全切除(STR)4例(33.3%)。12例得到随访,无肿瘤复发,无死亡病例,5例症状较术前改善,GOS评分较术前提高,6例无显著改变,1例较术前变差。结论岩斜脑膜瘤的手术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个体化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切除肿瘤。手术不应过分强调肿瘤全切,应在保留患者神经功能和预后前提下尽可能做到肿瘤全切除或次全切除。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