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648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分子生物学、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27篇、会议论文42篇、专利文献552358篇;相关期刊122种,包括动物医学进展、河南畜牧兽医(市场版)、家禽科学等; 相关会议30种,包括第四届全国禽病分子生物技术青年工作者会议、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食品卫生学分会第十三次学术交流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等;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相关文献由1577位作者贡献,包括刘胜旺、孔宪刚、周继勇等。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27 占比:0.08%

会议论文>

论文:42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552358 占比:99.92%

总计:552827篇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发文趋势图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研究学者

  • 刘胜旺
  • 孔宪刚
  • 周继勇
  • 韦平
  • 唐梦君
  • 磨美兰
  • 韩宗玺
  • 秦卓明
  • 韦天超
  • 周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刘建华; 马彩红; 加尔肯; 胡月; 孙文程; 阿里木江·喀迪尔; 苏战强; 冉多良
    • 摘要: 为了解乌鲁木齐市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的流行特征,本研究利用鸡胚培养、RT-PCR、新城疫病毒(NDV)干扰及鸡胚半数感染量(EID_(50))测定等多种方法分离到一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将其命名为IBV/CK/CH(XJ)/01/2020。对其S1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及比对分析发现,该分离株在鸡胚上连传5代出现侏儒胚现象,并且可以抑制NDV在鸡胚中的增殖,经计算其EID_(50)为10^(-4.58)/0.1 mL,为中等毒力毒株,攻毒组与正常组比较,雏鸡气管内有大量黏液且肺脏肿大,表现为呼吸型毒株特征,且其S蛋白裂解位点序列为HRRKR,与TC07-2、GX-NN0903等毒株形成一个独立的发育进化群,均属于TC07-2/GVI-1型IBV;与国内常用的H120、H52、M41等疫苗株的同源性仅为59%-65%。本研究为新疆地区IB的流行病学提供参考,也为当地IB的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 王旭贞; 程宇; 谭仕明; 马海利; 梁立滨
    • 摘要: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目前对养禽业造成严重危害的疫病之一,其病原为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IBV由于其基因组的特点而易于发生变异和重组,从而产生新的变异株。为了解山西地区IBV的流行及变异情况,本研究采集山西省晋中市疑似发生呼吸道病毒感染的肉鸡组织病料样品,通过PCR鉴定、鸡胚接种及测序,分离鉴定到1株IBV,命名为CK/Shanxi-01/2021。在该分离株S1基因测序的基础上,与NCBI数据库中不同基因型IBV代表株进行序列比对,并构建系统进化树。遗传演化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所分离到的IBV为GI-19基因型。将CK/Shanxi-01/2021株的S1基因序列与IBV常用疫苗株H120、M41、H52、4/91及LDT3-A等进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与目前常用疫苗株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78.1%~85.2%,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75.2%~78.4%,与以往GI-19基因型病毒株相比其S1蛋白高变区(HVR)出现了V68I、S120A、A271T、N282T、N291S等突变。由此可见,加强IBV流行病学监测,及时掌握目前流行的IBV基因型及其变异特点,对于IB疫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为山西省地区IB疫情防控提供了参考依据。
    • 何云凤; 赵鸿洁; 郭霄慧; 贾青辉; 李蕴玉; 李佩国
    • 摘要: 为确定河北地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流行及遗传演化情况,本研究对来自河北主要养鸡地区鸡场的118份疑似IBV感染鸡的病料样品经SPF鸡胚进行病毒分离,并对传至第3代的尿囊液经PCR扩增IBV S1基因并测序后,以GenBank中的IBV疫苗株、国内外部分流行株共53株作为参考病毒,利用DNAStar 7.1软件分析分离株S1基因的同源性。采用MEGA 7.0软件中的Neighbor-Joining方法构建S1基因的遗传进化树,并分析S1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采用RDP4、SimPlot软件分析分离病毒株的重组事件。结果显示,分离到11株IBV,且其S1基因全长1614 bp~1620 bp,编码约540个氨基酸。S1基因的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11株分离株之间的同源性为92.8%~99.9%;11株分离株与国内外53株参考株之间的同源性为73.0%~96.7%,与国内常用疫苗株M41、H120、W93、Ma5和QX的同源性为74.7%~96.1%。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11株分离株与GI-19基因型(QX型)IBV属于同一分支。序列分析结果显示,11株分离株S1基因及其编码氨基酸序列与参考株相比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突变,主要突变位点在其与血清型特异性和病毒中和表位相关的高变区(aa38~aa67、aa91~aa141和aa274~aa387)内。基因重组结果显示,分离株HB.SJZ.21和HB.XT.1是两株重组病毒,HB.SJZ.21株可能是由HB.XT.9株和HB.SJZ.8株重组而成,HB.XT.1株可能是由HB.SJZ.8株和智利分离株重组而成。上述结果表明,河北地区IBV流行株为GI-19基因型,与疫苗株相比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且分离株之间存在重组现象。本研究为河北地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免疫防控提供了参考。
    • 王启尧
    • 摘要: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冠状病毒属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季发病率较高,常造成雏鸡死亡,还可导致鸡生长发育受损,增重和饲料报酬降低,尤其使正在发育的鸡生殖器官遭受永久性破坏。该病主要表现为咳嗽、打喷嚏和气管啰音,雏鸡可见流鼻液、排白色稀便,产蛋鸡产蛋率下降、畸形蛋增多、输卵管发育迟缓(又细又小)、卵黄性腹膜炎。
    • 程旭; 范建华; 高明燕; 俞燕; 张莹; 姜逸; 贾学波
    • 摘要: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国际兽医局及我国规定的家禽二类传染病之一。IB防控主要依靠疫苗免疫,但由于病毒的高度变异性及毒株间抗原交叉保护差,现有的疫苗已无法对该病产生完全保护,IB新型疫苗的研发成为国内外发展的趋势。文章对国内外IB疫苗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IB新型疫苗的研发提供参考。
    • 连聪; 周秀蓉; 谭清甜; 高小鹏; 吕殿红; 罗胜军; 贾春玲; 常琦; 温肖会
    • 摘要: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会导致鸡气管炎、肾炎、输卵管炎、腺胃炎和蛋的品质下降等多种表现,严重影响养鸡业的经济效益。使用商品化疫苗免疫是防控IB的主要手段,但免疫失败时有发生。本研究对清远市某蛋鸡场采取了IBV毒株鉴定、疫苗筛选、免疫监测及生物安全等综合防控措施,使得该蛋鸡场IB疫情得以遏制,并迅速恢复生产,减少经济损失。将该综合防控技术推广至茂名市、广州市和清远市多家蛋鸡养殖企业,均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
    • 李佳楠; 杜林; 周景明; 祁艳华; 马强; 张改平; 王爱萍
    • 摘要: 选取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M41毒株S1蛋白的重要抗原区,RT-PCR扩增选定的S1基因并构建pET-28a-S1重组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表达后,SDS-PAGE以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重组S1蛋白表达正确.以纯化的S1蛋白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并获得了抗IBV M41 S1蛋白的单克隆抗体3D9.免疫过氧化酶单层试验(immunoperoxidase monolayer assay,IPMA)结果显示,单克隆抗体3D9可与IBV M41毒株反应.成功表达了截短的IBV S1蛋白并获得了能识别IBV M41毒株的单克隆抗体,为IBV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 武小琰; 张潇; 何旭晖; 林建; 杨倩
    • 摘要: 为了解江苏省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的主要流行情况,采集江苏省13个地级市20家蛋鸡养殖场鸡群的咽拭子及泄殖腔拭子样品共计625份。除去核酸浓度低于检出下限的120份样品后,通过RT-PCR的方法对余下的505份合格样品进行流行病学检测,并通过病料接种SPF鸡胚分离到1株IBV病毒,对该分离株进行全基因测序及S1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505份合格样品中,IBV阳性检出率为14.46%(73/505)。IBV分离株全基因组大小为27689 bp,其中S1基因1620 bp,编码540个氨基酸,裂解位点为HRRRR,属于GⅠ-19谱系(QX型),分离株S1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GⅠ-19谱系(QX型)参考毒株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4%和95.4%。研究结果初步明确了江苏分离株遗传演化特点,为下一步防控工作提供了参考。
    • 吕迪; 唐金文; 王粲; 范文胜; 林丽婷; 雍璐; 韦平; 磨美兰
    • 摘要: 2020年6月,广西某养殖场的16日龄火鸡出现头肿、流泪、精神沉郁、消瘦等症状.解剖可见鼻窦、气管有淡黄色黏液,部分火鸡气囊内有淡黄色干酪样渗出物.采集气管和肝脏组织分别进行RT-PCR检测和细菌分离.RT-PCR结果表明,扩增出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3′端非编码区(3′UTR)的目的条带,测序分析为IBV序列,且与发病火鸡在1日龄时免疫的H120疫苗株序列相似性仅为66.1%,与IBV Sczy3株相似性为98.2%.肝脏部位的细菌分离培养符合大肠杆菌特征.初步诊断该火鸡群的病症为IBV和大肠杆菌的混合感染.
    • 施丽薇; 高新乐; 承南; 董彦鹏
    • 摘要: 试验对安徽某蛋鸡场采集的病料进行病毒分离,获得2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命名为AH01/2020和AH02/2020.对分离的病毒进行鸡胚接种、S1基因测序以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 显示,AH01/2020为LSC/99 Ⅰ型,AH02/2020为QX型,2株病毒均可导致鸡胚出现不同程度IBV典型病变,表现为发育不良、蜷缩等.AH01/2020、AH02/2020与参考株S1基因的核苷酸相似性分别为76.7%~97.8%和78.1%~90.9%,与常用疫苗株的S1同源性均偏低,仅76.7%~79.4%,试验结果揭示了我国IBV的基因多样性,为IBV进行遗传监测和研发新型疫苗提供了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