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黄蜀葵花

黄蜀葵花

黄蜀葵花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21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药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2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3964篇;相关期刊54种,包括中国野生植物资源、食品与药品、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2年第七次中美英医院药学服务高级论坛、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2008年药用植物化学与中药有效成分分析研讨会等;黄蜀葵花的相关文献由392位作者贡献,包括唐海涛、葛海涛、罗华云等。

黄蜀葵花—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2 占比:0.58%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13964 占比:99.38%

总计:14051篇

黄蜀葵花—发文趋势图

黄蜀葵花

-研究学者

  • 唐海涛
  • 葛海涛
  • 罗华云
  • 胡传芳
  • 尚立霞
  • 刘志辉
  • 张良胜
  • 徐柏颐
  • 段金廒
  • 钱大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吴波; 喻志阳; 王玥坤; 张伶俐; 陈醒; 魏玮; 高茗; 蓝晓红
    • 摘要: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黄芪与黄蜀葵花配伍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的关键靶点,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中黄芪、黄蜀葵花,筛选黄芪、黄蜀葵花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借助GEO2R在线工具挖掘GEO数据库中DKD差异表达基因;从Gene Cards数据库获取与DKD有关的靶点,并与差异表达基因、药物靶点进行映射,得到共同靶点;借助Cytoscape3.7软件构建“黄芪—黄蜀葵花—活性成分—靶点—DKD”网络;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共同靶点PPI网络,筛选关键靶点,并用David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将关键靶点与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黄芪、黄蜀葵花一共有22个化合物,槲皮素同时存在于二味药中,其中槲皮素和山奈酚在调控DKD中起主要作用;PPI网络的关键靶点为EGF,CASP3,CCL2,ICAM1,VCAM1,CXCL10,STAT1和SPP1;GO功能富集主要涉及细胞对环状化合物的反应、对缺氧反应、对脂多糖反应、细胞粘附、血管生成负调控和对细胞外渗的正调控等,KEGG信号通路主要涉及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乙型肝炎通路、甲型流感通路、MAPK信号通路和Toll样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槲皮素、山奈酚与1CAM1和EGF靶点结合较原配体紧密。结论 黄芪在两药配伍中起主导作用,山奈酚与关键靶点的结合较槲皮素紧密,推测山奈酚、槲皮素、1CAM1和EGF可能作为抗DKD的候选药物及作用靶标。
    • 王敏; 徐国辉; 赵一灵; 王刚强; 朱湘玥; 黄赣辉
    • 摘要: 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协同超声波提取黄蜀葵花中总黄酮,并研究其对黄嘌呤氧化酶(XOD)的抑制作用,从而达到高效利用黄蜀葵花资源的目的。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料液比、超声波功率、SDS浓度为主要影响因素,再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结合响应面分析法,对黄蜀葵花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对提取液抑制XOD的效果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方案为料液比1:48 g/mL,超声功率320 W,SDS浓度0.05 g/mL,在此条件下对黄蜀葵花中总黄酮进行提取,含量为4.63 mg/g;在抑制剂浓度为0.38~1.92 mg/mL范围内,黄蜀葵花提取液XOD抑制率最高为98.35%,对XOD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 郭小藤; 刘燕; 张清华; 尚立霞
    • 摘要: 目的研究黄蜀葵花不同开放程度对黄蜀葵花药材中总黄酮、金丝桃苷、异槲皮苷含量及其醇提取物的影响。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蜀葵花药材中总黄酮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蜀葵花药材中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的含量,并比较黄蜀葵花药材醇提转移率,评价不同开放程度样品之间的差异。结果完全开放的黄色黄蜀葵花中各成分含量均较高,醇提转移率高、油层较少,半开放及未开放黄绿色的黄蜀葵花中各成分均偏低,醇提转移率较低、油层较多。结论黄蜀葵花药材宜在花期内完全开放后采收,颜色以亮黄色为最佳,本研究为各地黄蜀葵花药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质量控制依据。
    • 詹倩; 王富江; 葛海涛
    • 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体内实验探究和验证黄蜀葵花总黄酮治疗急性肾损伤的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方法:从中国知网和PubChem数据库中检索黄蜀葵花总黄酮成分及相关信息;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和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获得药物靶点;通过GeneCards、Disgenet数据库和ImageGP平台收集急性肾损伤相关的疾病靶点,选取与药物靶点重复的靶点作为交集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PPI网络,筛选核心靶点;使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注释分析。采用尾静脉注射阿霉素的方法建立急性肾损伤小鼠模型,通过苏木精-伊红(HE)和过碘酸雪夫(PAS)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变化,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IHC)进行靶点验证。结果:网络药理学分析显示,黄蜀葵花总黄酮可能通过STAT3、AKT1、MAPK1、TP53、PIK3CA、JUN、TNF、VEGFA和EGFR等靶点,参与MAPK级联激活、凋亡过程负调控和细胞增殖正调控等生物过程,通过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等途径治疗急性肾损伤。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肾脏组织病理损伤得到改善;肾脏组织中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MAPK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黄蜀葵花总黄酮可能通过影响Akt、MAPK的表达,减轻阿霉素诱导小鼠产生的肾损伤。
    • 余旭; 孙心怡; 朱博钰; 娄妍; 赵越
    • 摘要: cqvip: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主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全球中老年人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1]。最近的荟萃分析显示:DM人群中DR的总发生率约34.6%,其中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约6.96%,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约6.81%[2]。随着DM病程的延长,DR的发生率仍在增加[3],防治DR所需的医疗费用也在不断上升[1],积极探寻DR有效的干预手段对DM的整体防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祖国医学对DR的防治在长时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针对DR的治疗手段包含辨证治疗、分期治疗、专方专药、中药提取物、针灸、中药离子导入等多种方式[4]。
    • 刘燕; 张清华; 郭小藤; 尚立霞
    • 摘要: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蜀葵花药材中7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Zorbax SB-C18(1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60 nm,柱温为35°C,进样量为10μl.结果: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棉皮素-8-O-葡萄糖醛酸苷、杨梅素、槲皮素-3'-O-葡萄糖苷和槲皮素分别在1.22~30.59μg·ml-1(r=0.9999)、19.99~499.79μg·ml-1(r=1.0000)、10.00~250.09μg·ml-1(r=1.0000)、20.48~511.95μg·ml-1(r=1.0000)、1.60~40.00μg·ml-1(r=0.9999)、10.29~257.15μg·ml-1(r=1.0000)和1.03~25.73μg·ml-1(r=0.9999)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45%,99.43%,99.00%,99.02%,98.39%,98.82%和98.72%,RSD分别为0.78%,0.74%,0.87%,1.07%,1.27%,0.97%和1.31%(n=6).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黄蜀葵花药材中7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 王鹏; 王玉; 梅菊; 陈志元
    • 摘要: 为提取黄蜀葵花中金丝桃苷,确定黄蜀葵花提取物生产工艺参数.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黄蜀葵花中有效成分,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四个因素对金丝桃苷提取转移率的影响,并设计正交试验确定金丝桃苷的最佳提取条件.黄蜀葵花中金丝桃苷的最佳提取条件为:70%乙醇、料液比1:30、提取温度80°C、提取时间120min、提取次数为2次.试验结果为黄蜀葵花中金丝桃苷的提取生产提供试验依据.
    • 郭小藤; 刘燕; 张清华; 尚立霞
    • 摘要: 目的 对黄蜀葵花不同药用部位(花瓣、花托、碎花)中总黄酮、金丝桃苷、异槲皮苷的含量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蜀葵花药材中总黄酮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黄蜀葵花药材中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的含量;采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评价不同部位各成分含量的差异.结果 黄蜀葵花不同部位均含总黄酮、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各成分在不同部位的含量分布顺序为碎花>花瓣>花托,不同部位中各成分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黄蜀葵花采收时应去掉有效成分含量低的花托,并在干燥、包装和运输过程中尽可能减少碎花的产生,需对黄蜀葵花药材的整个生产加工过程进行更规范化、严格化的管理,以保证药材质量.
    • 邱瑜; 易绍敏; 刘稷
    • 摘要: 目的:观察黄蜀葵花联合阿魏酸哌嗪对治疗糖尿病肾病(DKD)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用阿魏酸哌嗪治疗,观察组加用黄蜀葵花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尿微量白蛋白、胱抑素C、尿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各指标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蜀葵花联合阿魏酸哌嗪治疗DKD可有效降低尿蛋白水平、保护肾皮质功能,改善体内微炎症状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