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骶骨骨折

骶骨骨折

骶骨骨折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176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3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11285篇;相关期刊89种,包括临床骨科杂志、创伤外科杂志、实用骨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第九届西部骨科论坛、中华医学会第十四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七届COA国际学术大会、2011全国骨关节创伤学术研讨会等;骶骨骨折的相关文献由534位作者贡献,包括杜明奎、王秋根、全仁夫等。

骶骨骨折—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3 占比:1.42%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11%

专利文献>

论文:11285 占比:98.46%

总计:11461篇

骶骨骨折—发文趋势图

骶骨骨折

-研究学者

  • 杜明奎
  • 王秋根
  • 全仁夫
  • 冯卫
  • 戴力扬
  • 贺宝荣
  • 贾燕飞
  • 郝定均
  • 吴起宁
  • 张秋林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董潇蔓; 田维; 郭林; 王植
    • 摘要: 外伤性骶骨骨折较少见,但在骨盆骨折中发生率较高,为10%~45%[1]。其常继发于高暴力损伤,创伤严重且合并症多,合并神经损伤的发生率较高,为15%~40%[2]。其中DenisⅡ、Ⅲ型骶骨骨折较常见,部分学者[3]认为骨折线越靠近骶骨中线伴发神经损伤可能性越大。由于骶骨周围结构复杂且常伴有严重的合并伤,掩盖合并神经损伤所致的功能缺失,易出现漏诊及误诊而不能及早治疗。
    • 苏明城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腰骶丛减压术治疗不稳定型骶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01—2021-04潢川县人民医院行腰骶丛减压术治疗的不稳定型骶骨骨折患者,根据手术入路分为腹直肌旁入路(腹直肌组)和骶骨后正中入路(骶骨组)。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相关指标。记录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骶丛损伤评分(Majeed)。统计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共纳入81例患者,腹直肌组40例,骶骨组41例。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术后VAS评分低于术前,Majeed评分较术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直肌旁入路与骶骨后正中入路实施腰骶丛减压术治疗不稳定型骶骨骨折,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总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VAS评分、Majeed评分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仍需更大样本量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给予证实。
    • 林正坚; 侯平; 王斌; 许环顺
    • 摘要: 骶骨是骨盆后环的重要组成之一,在骨盆骨折中,骶骨骨折率达到17%~30%^([1])。近年来,微创手术在骶骨骨折治疗中获得了快速发展,经皮加压螺钉内固定创伤小,固定牢固,已被众多学者认可^([2])。我院近年开展对骶骨骨折的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 王波; 宋卫平; 刘双来; 邱学文
    •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腰骶髂钉棒固定系统经Wiltse肌间隙入路治疗骨盆后环纵向不稳定的骶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1年7月于我院治疗的20例骨盆后环纵向不稳定的骶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大重量骨牵引复位,术中应用腰骶髂钉棒固定系统经后方入路手术治疗,俯卧位先于Wiltse肌间隙置入腰4、腰5的椎弓根螺钉,然后置入低切迹万向髂骨螺钉,复位、预弯并安装连接棒,后侧手术结束后对伴有前环有骨折的患者,改平卧位采用合适入路接骨板螺钉或组合外固定架固定。结果 20例患者术后接受6~26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0.2个月,术后X线片均提示骨盆前后环骨折得到满意复位,骨盆环形态恢复满意,根据Mears和Velyvis评价标准,18例患者解剖复位,2例患者骨折残留移位在3 mm以内,满意率100%。术后末次随访CT提示骨折愈合,骨折愈合率100%。所有患者行走及髋功能正常,术后1年Majeed评分:优18例、良2例。结论 经Wiltse肌间隙入路应用腰骶髂钉棒固定系统治疗骨盆后环纵向不稳定的骶骨骨折,符合生物力学,可以维持骨盆环的纵向稳定,可以对抗纵向剪切应力,软组织并发症少,效果确切。
    • 王伯珉; 贾宏磊; 王壮
    • 摘要: 骶骨既属于脊柱,又属于骨盆,作为骨盆后环的重要构成部分,其骨折的发病率近年来日渐增高。骶骨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常合并血管神经受损,治疗难度较大。根据骶骨骨折的部位、机制以及有无合并神经损伤的不同,骶骨骨折分型方式众多,各类分型的骶骨骨折的治疗方式也有所不同。但维持骨盆环的稳定性、治疗神经损伤是各种类型骶骨骨折治疗的最终目的。骶骨骨折如何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是临床工作中需要思考的重点,本文就骶骨骨折的诊断和治疗进展逐一论述。
    • 摘要: 骶骨是较特殊的解剖部位,是连接脊柱和骨盆的中枢结构,是腰椎-骨盆传导中心。在建筑业、交通业高速发展时期,在心理压力普遍上升阶段,坠落伤、交通伤等高能量创伤有增多趋势,骶骨骨折属于高能量创伤,常合并神经血管损伤,治疗困难,仍然存在盲区,特别是骶神经损伤的诊断相对困难,可能发生延迟诊断、漏诊;腰-盆生物力学的恢复、内固定方法的选择、受损神经功能挽救等是创伤中心临床救治的重点。鉴于此,本期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创伤中心、创伤急诊外科王伯珉主任的论文《骶骨骨折的诊断和治疗》,就骶骨骨折现今的诊断、分类、治疗等相关方面进行概述,希冀能对规范骶骨骨折的治疗、改善伤者的预后、降低此类创伤的致残率有所益处。
    • 董博
    • 摘要: 目的:探讨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的磁共振成像(MRI)诊断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取60例疑似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患者,均对其进行X线片、MRI检测,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对比影像检查结果.结果:金标准检出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患者阳性49例、阴性11例;MRI检查敏感度为79.59%(39/49)、准确度为76.67%(46/60),均高于X线片检查敏感度为61.22%、58.33%(P0.05).结论: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的MRI诊断及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具有高的准确度、敏感度,值得推广.
    • 王立广
    • 摘要: 本文以一例特殊类型的骶骨骨折的法医学鉴定为切入点,从解剖结构、受伤机制、骨折分型、影像学诊断、治疗措施等方面,归纳U型骶骨骨折损伤程度及伤残等级的评定要点,以为同行提供借鉴.
    • 苏培青; 黄宇芬; 黎雪莹
    • 摘要: 目的 探讨螺旋CT诊断骶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收治的70例疑似合并神经损伤的骶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螺旋CT检查,并以手术探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螺旋CT对骶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诊断效能.结果 经手术探查70例疑似患者中明确骶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患者33例.螺旋CT诊断骶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灵敏度为90.91%、特异度为94.59%、准确度为92.86%、阳性预测值为93.75%、阴性预测值为92.11%.经Kappa一致性度量,螺旋CT诊断骶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和手术探查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856,P=0.000).结论 螺旋CT能准确诊断骶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与手术探查结果的一致性较好,临床诊断价值较高.
    • 吴国华; 李悦; 陈铎; 周晓川; 么宁宁
    • 摘要: 目的 探讨数字化技术辅助Stoppa入路手术治疗髋臼骨折合并骶骨骨折的效果.方法 将64例髋臼骨折合并骶骨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2例,采用数字化技术辅助Stoppa入路手术)与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Stoppa入路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Majeed功能评分评价患者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7~14个月.骨折复位质量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数字化技术辅助Stoppa入路手术治疗髋臼骨折合并骶骨骨折可提高骨折复位质量,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较短,效果良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