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骨折线

骨折线

骨折线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3年内共计136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特种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4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2473篇;相关期刊93种,包括医学影像学杂志、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国际骨科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十四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影像学术研讨会、第十届中国南方骨质疏松论坛暨重庆市医学会骨质疏松年会、第三届中国国际骨科学术会议等;骨折线的相关文献由334位作者贡献,包括廖胜辉、韩付昌、丁建峰等。

骨折线—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4 占比:0.98%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12473 占比:98.98%

总计:12602篇

骨折线—发文趋势图

骨折线

-研究学者

  • 廖胜辉
  • 韩付昌
  • 丁建峰
  • 刘姝
  • 刘宪国
  • 刘超
  • 姜圣洋
  • 宋合新
  • 宋宣众
  • 宋小花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蒋代翔; 鲁辉; 马玲; 章花; 刘定玺; 胜照友; 吴启梅; 刘融
    • 摘要: 背景:跟骨骨折在其解剖、生物力学、损伤机制等方面复杂性极高,治疗难度大。现有的骨折分类系统多样,临床选择尚不统一。近年来骨折地图绘制技术愈发完善,临床研究逐渐增多,为全身各部位骨折的骨折特征及损伤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目的:绘制跟骨骨折线图并转化为热图,分析跟骨骨折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68例(74足)跟骨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选取一位34岁健康男性(右侧)跟骨CT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作为骨折线绘制模板。将68例患者足踝CT扫描数据导入Mimics 20.0软件,重建三维骨折模型,再将骨折模型导入3-matic 12.0软件,模拟骨折复位并与标准模板拟合,在标准模板上临摹骨折线,创建骨折线图并转化为热图,分析骨折特征。结果与结论:(1)跟骨骨折患者年龄大多分布于44-55岁,其中男性患者占85.3%,女性病例占14.7%;(2)跟骨骨折地图明显可见3条弧形带状高发区,A带:外侧壁环形高发区;B带:包含整个Gissane角并向外侧结节与底部交接处走行;C带:从后距关节面中间向后内侧走行,在内侧壁靠结节部向前部延伸;(3)结果表明,骨折地图能直观展现跟骨骨折特征,在跟骨的进一步分型、内固定设计、置钉策略、有限元分析的有效性验证等方面可以提供参考。
    • 邓朝阳; 杨朝晖
    • 摘要: 背景:胫骨平台骨折常由于其复杂的骨折类型及不满意的治疗结果,手术入路及治疗方法常不明确。临床常用骨折分型各有侧重,给临床医生的选择带来一定困难。近年来随着骨折地图绘制技术应用于临床研究,骨折地图研究越来越多。目的:重建胫骨平台骨折三维模型,分析骨折线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133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收集其原始影像资料,在Mimics 17.0软件中重建骨折模型,在3-matic 9.0软件中将重建的骨折模型复位并拟合到标准模板,在标准模板上临摹并叠加全部骨折线,分析骨折线分布规律。结果与结论:(1)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年龄大多分布于43-52岁(33.1%),其中男性患者骨折好发于43-52岁(35.4%),平均发病高峰为47岁;女性患者骨折好发于53-62岁(40.7%),平均发病高峰为52岁;(2)胫骨外侧平台骨折(81.8%)多于内侧平台(31.4%),骨折线主要集中在外侧平台内侧并延续至胫骨结节、Gerdy结节交界区(75.9%)和髁间嵴(71.5%),次要骨折线有3条,一条从髁间嵴向腓骨头前缘走行(21.2%),第2条沿前外侧平台外缘呈外弧形走行(13.8%),第3条从内侧平台前内侧向后外侧走行并延伸至外侧平台(15.3%);骨折线较少在胫骨结节(13.1%)、Gerdy结节(10.9%)、后内侧骨块(8.6%)、胫骨腓关节面(7.3%)出现;(3)结果表明,胫骨平台骨折有好发部位,临床中不能完全依赖某一骨折分型,需要个性化分析和治疗。
    • 邓朝阳; 杨朝晖
    • 摘要: 背景:胫骨平台骨折常由于其复杂的骨折类型及不满意的治疗结果,手术入路及治疗方法常不明确.临床常用骨折分型各有侧重,给临床医生的选择带来一定困难.近年来随着骨折地图绘制技术应用于临床研究,骨折地图研究越来越多.目的:重建胫骨平台骨折三维模型,分析骨折线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133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收集其原始影像资料,在Mimics 17.0软件中重建骨折模型,在3-matic 9.0软件中将重建的骨折模型复位并拟合到标准模板,在标准模板上临摹并叠加全部骨折线,分析骨折线分布规律.结果 与结论:①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年龄大多分布于43-52岁(33.1%),其中男性患者骨折好发于43-52岁(35.4%),平均发病高峰为47岁;女性患者骨折好发于53-62岁(40.7%),平均发病高峰为52岁;②胫骨外侧平台骨折(81.8%)多于内侧平台(31.4%),骨折线主要集中在外侧平台内侧并延续至胫骨结节、Gerdy结节交界区(75.9%)和髁间嵴(71.5%),次要骨折线有3条,一条从髁间嵴向腓骨头前缘走行(21.2%),第2条沿前外侧平台外缘呈外弧形走行(13.8%),第3条从内侧平台前内侧向后外侧走行并延伸至外侧平台(15.3%);骨折线较少在胫骨结节(13.1%)、Gerdy结节(10.9%)、后内侧骨块(8.6%)、胫骨腓关节面(7.3%)出现;③结果 表明,胫骨平台骨折有好发部位,临床中不能完全依赖某一骨折分型,需要个性化分析和治疗.
    • 尼玛平措; 唐剑飞; 李坛珠; 谢雪涛
    • 摘要: 切开复位张力带内固定是经典治疗髌骨骨折方法,但内植物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高。学者们通过基于CT图像重建骨折地图技术揭示髌骨主要骨折线和粉碎区域分布特征,制作不同类型的钢板用于临床治疗髌骨骨折。研究显示,钢板固定髌骨骨折的生物力学强度显著优于或至少与张力带固定相当,能减少对膝前软组织激惹,经钢板实施多平面交错固定还能提高对粉碎性骨折的固定强度,有效治疗包括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和骨不连等复杂髌骨骨折,优势明显。该文就髌骨骨折钢板内固定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董潇蔓; 田维; 郭林; 王植
    • 摘要: 外伤性骶骨骨折较少见,但在骨盆骨折中发生率较高,为10%~45%[1]。其常继发于高暴力损伤,创伤严重且合并症多,合并神经损伤的发生率较高,为15%~40%[2]。其中DenisⅡ、Ⅲ型骶骨骨折较常见,部分学者[3]认为骨折线越靠近骶骨中线伴发神经损伤可能性越大。由于骶骨周围结构复杂且常伴有严重的合并伤,掩盖合并神经损伤所致的功能缺失,易出现漏诊及误诊而不能及早治疗。
    • 张子龙; 杨俊松; 井齐明; 郝定均
    • 摘要: 目的对比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与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累及椎体中1/3的急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西安市红会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单节段骨折累及椎体中1/3的急性OVCF病人117例,根据手术方法进行分组,PVP组61例,PKP组56例。对两组病人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术前骨密度、骨水泥注入量、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ODI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SF-36生活质量评分(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椎体前缘高度、局部伤椎Cobb角、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及术后邻近椎体新发骨折发生率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术后1 d及末次随访时的ODI、VAS、SF-36评分均显著优于术前,末次随访时的评分显著优于术后1 d的评分(P0.05)。两组术后1 d及末次随访时椎体前缘高度、伤椎Cobb角均优于术前(P<0.05),PKP组术后1 d及末次随访时的椎体前缘高度高于PVP组、伤椎Cobb角小于PVP组(P<0.05)。PKP组骨水泥渗漏率与邻近椎体新发骨折发生率均明显低于PV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骨折累及椎体中1/3的急性OVCF病人,PKP与PVP均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但PKP在椎体前缘高度与伤椎Cobb角的恢复上表现更为优异,且骨水泥渗漏与邻近椎体新发骨折发生率均较低,推荐骨折累及椎体中1/3的急性OVCF病人使用PKP手术进行治疗。
    • 王欣; 袁锋; 祝晓忠; 程黎明
    • 摘要: 肱骨头劈裂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肱骨近端骨折,其存在近乎冠状面的骨折线,可累及超过20%的肱骨头关节面,属于典型的关节内骨折[1]。其发生率较低,多见于肱骨近端骨折Neer分型Ⅲ或Ⅳ型中,可伴有肩关节脱位或关节盂骨折。单纯的肱骨头劈裂骨折更少见,骨折线可向内下延伸,在内侧关节外形成一狭长的倒三角形骨皮质,其近端仍与肱骨头相连续。其损伤机制主要为肱骨头与肩胛盂直接撞击,也可能是与肩峰之间的撞击所致。如果对此类型的骨折处理不当,会严重影响肩关节的功能[2]。随着三维重建CT等影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肱骨近端骨折的形态特征有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对肱骨头劈裂骨折的诊断与治疗也有了新的认识,本文就此类型骨折的诊断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付喆
    • 摘要: 男孩,5岁,就诊前半年家长发现孩子走路“摇摆”,但是不痛。骨盆正位X线片显示:双侧股骨颈干角减小,干骺端与股骨头骺间增宽、碎裂的透亮带,股骨颈内下方不规则骨化。经验不多的医生有可能会误诊为股骨颈骨折不愈合或慢性股骨头骺滑脱。这其实是一例发育性髋内翻(也称为先天性髋内翻)的病例。在1岁的X线片中已经可看到左侧股骨颈内侧形态有异常。股骨颈与头骺间增宽的透亮带其实就是增宽的骺板线,容易被误认为骨折线,股骨颈内下方的骨化不规则三角形区域是部分病例的特征性表现。
    • 白露露; 郝定均; 王文涛; 都金鹏; 李恒; 张子龙; 王宇航
    • 摘要: 目的 探讨骨折线累及椎体中1/3的急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病人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后骨水泥的差异分布与临床疗效的关系及术后近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收治的急性OVCF且骨折线位于椎体中1/3而接受PVP手术的病人92例,根据术前及术后影像资料判断骨折线位置并评估骨水泥与骨折线的差异分布,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骨水泥与骨折线相对位置良好的43例纳入A组,骨水泥与骨折线相对位置较差的49例纳入B组.对比分析两组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Cobb角等.结果 所有病人术后1 d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SF?36评分、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较术前均得到显著改善(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骨水泥与骨折线相对位置、病程与病人术后1 d时症状改善程度密切相关(P<0.05).结论 PVP可明显改善急性OVCF病人的症状和功能,虽然骨折线累及椎体中1/3时骨水泥分布与骨折线的相对位置会影响病人的近期疗效,但远期临床结果相似.未来如何使骨水泥更均匀地分布在骨折线内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 叶凯; 安智全
    • 摘要: 目的 分析复杂双柱髋臼骨折四方区的骨折形态,为手术入路和内固定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Mimics和3-matic软件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一级创伤中心诊治的104例复杂双柱髋臼骨折患者CT检查数据.四方区的主要骨折线被定义为前斜线、后斜线.仔细观测CT影像并结合骨折图技术描述前斜线起点、后斜线分类,测量前斜线与骨盆边缘的距离、前斜线与骶髂关节的距离.结果 研究对象中男性84例,女性20例,年龄为(52.4±14.7)岁.根据AO/OTA分型,C1型79例,C2型9例,C3型16例.前斜线可起源于前壁(6例),闭孔管(7例),同时起源于前壁和闭孔管(91例).前壁与闭孔管骨折线的汇合点为髂耻隆起远端(23例)、髂耻隆起处(31例)和髂耻隆起近端(37例).前斜线在髋臼上缘水平与骨盆边缘的距离为(9.6±8.7)mm,其中15 mm 20例.前斜线与骶髂关节的距离为(25.4±9.5)mm,其中≥20 mm 79例.后斜线可被分为5种类型,其中不全骨折者11例,出口位于后柱近端1/3者42例,位于后柱中段1/3者32例,位于后柱远端1/3者20例,同时出口于后柱近、远端1/3者10例.结论 多数情况下复杂双柱髋臼骨折的前斜线与骨盆边缘之间的距离小于10 mm,与骶髂关节之间的距离大于20 mm,采用腹直肌旁或Stoppa入路复位、盆腔内钢板固定可能性大.后斜线经过后柱的位置较高,经前侧入路复位和固定的可能性大,但更多后斜线出口位于后柱中间或坐骨棘附近,需加用后侧入路复位,以固定四方区后侧部分.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