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三届中国国际骨科学术会议
第三届中国国际骨科学术会议

第三届中国国际骨科学术会议

  • 召开年:2009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09-08-06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医学会

会议文集:第三届中国国际骨科学术会议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骨折部位持续存在感染、骨折未愈合并持续6~8个月。感染性骨折不愈合常发生在严重的开放性骨折和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粉碎骨折术后。在过去,感染是非常危险的,甚至是威胁生命的。在近20年里,对感染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对于大多数的感染已能进行有效的治疗了。但感染性骨折不愈合对于骨科医生来将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感染治疗小组成员通常包括:矫形骨科医生、整形外科医生、感染疾病专家、内科医生、营养科医生和康复科治疗师,这些人员相互协作,调罄各自的治疗原则,使病人获得最佳的治疗。本文介绍了感染性骨折不愈合的病理、感染的预防及诊断、治疗及营养支持等方面。
  • 摘要:术中获得三维图像对术中关节面骨折复位情况以及内固定的位置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Arcadis orbic3D是替代ISO—3D的第二代产品,是新一代的C型臂产品。该系统的问世为骨科治疗关节内骨折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本研究在下肢的关节内骨折的内固定手术治疗中使用Arcadis 3D,向对该系统进行临床评价。
  • 摘要:疼痛分为生理性痛和病理性痛两大类。前者是在生理状态下强刺激引起的短时间疼痛,警告机体远离损伤,具有保护意义;后者是病理状态下组织损伤或炎症引起的长时程疼痛,也是一种疾病。生理性痛的机制包括刺激换能、信号传导、突触传递和知觉等。除了包括生理痛机制外,病理性痛机制更为复杂,包括外周敏化、损伤神经异位放电、结构重组、去抑制和中枢敏化等神经可塑性变化。本文介绍了痛觉基本概念、病理性痛的共性特点、慢性痛产生及其控制机制的进展等问题。
  • 摘要: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国外大多文献认为其发生率在4%~5%,其中80%~85%为无移位或轻微移位骨折,15%~20%为移位骨折,大多需要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最常见于老年患者,其发生明显与骨质疏松有关。随着对于肱骨近端骨折认识的加深,其治疗方法也不断发展。对于复杂的骨折,其治疗仍存在很多问题。肱骨近端骨折较为复杂,其中大部分为无移位或轻微移位骨折,与移位骨折的治疗及预后有明显不同。因此准确分型非常重要,它不仅能反映骨折部位和移位方向,还可以指导治疗和预后,同时可便于治疗的比较和总结。以往肱骨近端份折多按骨折线的部位或按受伤机制及成角方向来分类。这些分型方法不能完全概括肱骨近端骨折,对复杂的骨折不能清楚地记述,文献中常常发生混乱。基于以上问题,本文就如何正确理解肱骨近端骨折的Neer分型进行探讨。
  • 摘要:对于一个髋臼骨折,在治疗以前,需要对患者的个人情况和骨折的特点进行详细的评估,这些评估包括以下内容:1.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是否合并有全身其它部位的损伤以及骨质情况等。对于骨质严重疏松的患者或合并其它疾病的患者,可能要考虑保守治疗。2.骨折的特点首先对患侧肢体总体状况进行判断,包括是否合并其它骨折,皮肤软组织情况,血管神经情况等,再根据前后位及两个斜位的X线平片,CT扫描片以及三维CT影像资料,仔细判断骨折的形态和类型。3.医疗提供情况现有医疗人员及设备和器械能否完成这种骨折的治疗。结合以上的具体评估,再作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的决定。
  • 摘要:随着骨盆、髋臼骨折手术的开展与普及,尤其是早期外固定与内固定手术,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降低了致残率。但随着有关手术的普及与开展,以及高能量损伤的增多,手术难度也随之增加,并发症也不可避免的出现。本文介绍了骨盆骨折和髋臼骨折术后并发症及防治。
  • 摘要:发育性髋关节异常(DDH)是儿章最为常见的骨关节畸形。未经治疗的DDH,具有随生长发育而病情加重和恶化的可能,是儿童常见的致畸性疾病,应该在婴幼儿早期引起足够重视,动员社会的力量,及早诊断,及时治疗。本文分析了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发病率及可能病因对其诊断的发展简史;如何诊断DDH以及DDH的影像学检查进行探讨。
  • 摘要:发育性髋脱位(DDH)治疗的目标是取得稳定地同心圆复位,降低或避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当病儿年龄达到1.5~2岁,能够独立行走之后,不仅是股骨头脱位程度增加,而且髋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由于负重行走发生了继发性改变。因此,对于能够独立行走,年龄在1.5~2岁的Tonnis Ⅲo、Ⅳo脱位、2岁以上的无论何种脱位程度的DDH患儿不宜行保守治疗,应手术矫正。独立行走后的DDH的病理改变,主要表现在关节外的内收肌、髂腰肌和胭绳肌挛缩变短,肌张力增加,臀中肌肌力则相对减弱。关节囊的外上方拉长增厚,前下方挛缩变薄。关节内的圆韧带增粗变长,髋臼横韧带挛缩。股骨颈的前倾角,正常时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出生时约为310,2岁时减小到230左右,近骨发育成熟时达10~12o,其前提是髋关节处于稳定状态。本文探讨了大年龄发育性髋脱位的手术治疗原则,分析了常见的手术失败原因,提出了手术矫正的意见。
  • 摘要: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A)是初次髋关节置换中较为复杂的一种手术;加之,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年轻患者为了追求更好的功能和体态而选择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对手术效果的高期望也给术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在我国广为推广,在许多基层医院对DDH,尤其是高脱位DDH的THA处理策略、手术技术及适应症选择等知识储备不足,本文现就相关问题进一步讨论。
  • 摘要:目的:探讨前外侧微创全髋关节置换的手术要点、适应症;方法:2004年12月至2005年5月入院进行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110名患者,随机分入传统后外侧入路组和前外侧微创入路组。由同一组医师完成所有手术,分别记录纳入研究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状况、围手术期测量指标和术后功能随访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均衡可比。手术时间、术后髋臼外展角、前倾角、前后位片股骨柄假体居中例数和股骨假体三点固定例数等指标无明显差异。前外侧微创入路组手术切口长度(7.49±0.86cm)、出血量(376.18±168.30ml)、围手术期输血量(410.09±136.46ml)、输血人数(36)及术后24小时疼痛评分(30.76±21.77)显著减少。术后3个月随访显示前外侧微创入路组患者Harris评分(83.80±5.64)及Barthel指数(93.45±6.37)高于后外侧入路组,而术后3年随访结果没有差别;结论:前外侧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在不影响假体稳定性的前提下能够减轻手术创伤、减少出血、促进机体康复。但此种术式需要一定特殊设备,对手术医师亦有较高要求。
  • 摘要:本文介绍了脊柱结核发病及流行病学;结核的临床表现;脊柱结核的影像学表现;脊柱结核的微创治疗以及脊柱结核301临床分型方法。
  • 摘要:脊柱结核病一般起病隐匿,发病缓慢,全身症状在早期不明显。其典型症状可表现为脊柱疼痛、活动受限,伴全身症状,如午后低热、食欲不振、消瘦、盗汗、疲乏无力等。病变严重者常有脊柱后凸、神经损害或窦道形成,多见于胸椎,其次是腰椎和胸腰段,而颈椎和骶椎则很少发生。椎体破坏严重、死骨、脓肿、窦道、严重后凸畸形、脊柱不稳定,截瘫等均为脊柱结核的手术适应证。有手术适应证并不一定能立即实施手术治疗。还应视有无手术禁忌症和考虑患者身体对手术创伤打击的承受能力。这就要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才能保证手术发生最大的效益,将不良后果减少到最小。本文探讨了脊柱结核手术时机选择应注意几方面问题。
  • 摘要:临床上距骨骨折并不多见。但随着交通和建筑业的发展,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由于距骨复杂的解剖特点和特殊的解剖位置,由于距骨藏于踝穴内,起着重要的力量传导、转化的作用,且距骨无单独的血供,易发生缺血坏死,其治疗方法本身便带来许多并发症,疗效往往不满意。距骨骨折的治疗对外科医生来说是一巨大挑战。本文就距骨的解剖以及不同部位的距骨骨折的情况进行介绍。
  • 摘要:20世纪80年代,法国医生Deramand和Galiber首先运用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血管瘤,此后这一技术被广泛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及肿瘤等所致的椎体压缩骨折和骨质破坏,开创了椎体压缩骨折微创治疗的新纪元。1994年美国wong和Reiley等设计了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1998年美国FDA批准运用于临床。从广义角度来说,椎体后凸成形术仍属于椎体成形术,但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椎体成形术。本文分析了椎体成形术的手术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及其预防,对充填剂的研究进展;椎体后凸成形术撑开器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的几个常见问题进行探讨。
  • 摘要:在脊柱外科领域,微创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微创技术的发展节奏不断加快,微创脊柱外科已成为21世纪脊柱外科发展的趋势。本文介绍了微创脊柱外科技术的范畴和几种显微镜下脊柱手术,探讨了立体定位在脊柱外科的应用及我国微创脊柱外科的现状与问题,并对其未来进行展望。
  • 摘要: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合并外伤性颈椎骨折-脱位的病理特点,评价前后路联合手术疗效。rn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6年1月间治疗的18例AS合并外伤性颈椎骨折一脱位。AS平均病程14.5年,3例既往行腰椎截骨矫形手术。骨折脱位程度:Ⅱ度15例,Ⅲ度3例。术前Frankel分级:A级4例,B级3例,C级9例,D级2例。手术方式:均为前后路联合手术,根据牵引或前路手术复位情况,采取前一后、前-后-前和后-前三种手术入路。rn 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应用前-后方式4例,前-后-前8例,后-前6例。一期手术7例,分期11例。术后神经功能除4例A级随访无改善外,其余14例均有不同程度恢复。平均随访21.2月,平均3.6月植骨获得融合,无内固定失败。围手术期并发症4例,远期1例。rn 结论:AS合并颈椎骨折脱位具有特殊的病理特征和生物力学改变,前后路联合手术是解决脊柱三维稳定、解除脊髓前后压迫、防止内固定失败和提高植骨融合率有效外科治疗方式。rn 颈椎是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骨折常见的发生部位,由于受累的颈椎在解剖形态、生物力学及骨质的质量等方面发生特殊变化,使得其治疗方法不同于常见的颈椎骨折-脱位。rn 本文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6年1月间收治的18例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颈椎骨折一脱位患者的病理特点,探讨前后路联合手术临床应用价值。
  • 摘要:胸椎管狭窄合并脊髓神经功能障碍是一种较容易误诊,发生定位错误并且术中极易损伤脊髓和神经,造成术后神经系统症状即时加重的疾患,因此如何安全正确进行手术治疗是备受关注的问题,也是大家努力的方向。有些医生脊柱手术做得很熟练,积累了许多经验,但有时却对病变脊髓和神经组织的爱护重视不够,而寄希望于术后激素脱水药的补救。术后神经系统症状即时加重,即便轻微也提示神经组织的进一步伤害,妨碍恢复。不能用术后必然发生神经组织水肿反应以及缺血再灌注来去掩饰神经损伤,更不能寄希望术后应用脱水剂和类固醇来减轻业已发生的神经组织损害。本文就退行性变有关胸椎脊髓病减压术术前的诊断、定位和术中安全有效操作,避免胸椎手术失败综合征进行讨论。
  • 摘要: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一般指的是三个节段或者三个以上节段的脊髓压迫,概括起来包括三种情况:(1)没有发育性颈椎管狭窄,以椎间盘突出或者骨赘形成为主要致压物,仅仅脊髓前方受到压迫;(2)存在发育性/退变性颈椎管狭窄,脊髓前后方同时受到压迫;(3)存在发育性/退变性颈椎管狭窄,脊髓前后方都有压迫;同时存在前方巨大椎间盘突出或者骨赘形成,脊髓前方局部压迫特别严重。本文结合以上几种情况,探讨了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入路选择。
  •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因骨质疏松引起的腰椎骨折也逐年增多。虽然大部分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患者可通过保守治疗来治愈,但保守治疗很难明显改善生活质量,而且在病情较为严重的病人中,长时间的活动受限往往会导致各种并发症发病率的明显升高,如肺炎、深静脉血栓和泌尿道感染等。因此,越来越多的病人拒绝长期的卧床休息,活动受限,或佩戴支具,他们要求更好的疼痛控制方法以早期恢复正常的生活和社会活动。本文介绍了微创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椎骨折历史发展和应用现状,分析了椎体成形的止痛机制;手术病例的选择和术前计划,对经皮椎体成形术操作注意要点和注意事项;并发症及其预防进行探讨。
  • 摘要:感染是TKA术后发生的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初次TKA术后感染率为1%~2%,翻修TKA术后感染率为5%~6%。美国每年用于治疗TKA感染的费用为$140~¥280million,平均每个患者花费7万美元,是初次TKA的住院费用的31~4倍。感染虽不是TKA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但肯定是最令人畏惧的一种。TKA术后一旦发生感染,对于病人,感染意味着疼痛、功能障碍、住院时间延长和再次手术;对于医生,感染意味着手术的失败。Saleh KJ等在2006年进行的一个多中心、前瞻性研究显示,290例TKA中因感染导致的翻修比例为10.4%。国内吕厚山教授对1336例TKA的临床观察显示,因感染导致的翻修比例高达82.86%,远远高于国外统计数据,说明术后感染是国内目前TKA翻修的首要原因,骨科医生对这个问题必须给予极大的关注。本文介绍了TKA感染的分类、途径和微生物学,对TKA感染的危险因素、预防措施及诊断进行探讨。
  • 摘要: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退变的发生率逐渐增高,有研究报道25岁时椎间盘退变的发生率约为25%,65岁时发生率高达95%,而上述大多数患者仅为影像学退变而不伴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较为复杂而严重的临床表现需要进行一定的干预措施,乃至外科手术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是指由于颈椎退变导致的颈部疼痛和神经功能障碍有关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具体包括:颈椎病引起的颈部疼痛;椎间盘突出导致的神经根压迫;颈椎病导致的神绎根压迫;脊髓型颈椎病。颈椎退变性疾病一经确诊,必须对这种疾病的自然进程具有清楚的认识,才能做出正确的治疗选择。一般均需经过正规保守治疗,仅有其中一小部分患者需要进行外科手术干预。而颈椎退变性疾病的解剖学特点对最终手术方案的选择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故本文对颈椎退变性疾病的解剖学特点进行详细的总结、分析。
  • 摘要:LCP(锁定加压接骨板)诞生于2000年,是AO/ASIF在动力加压接骨板(DCP,1965年)和有限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LC-DCP,1985年)的结构基础上,结合了微创固定系统(LISS,1995年)和点接触内固定系统(Point Contact Fixator System,1995年)的结构优点发展出来的新一代接骨板,并于2000年3月在美国和欧洲的多个创伤中心开始临床应用,LCP可用作支持接骨板来治疗涉及关节向的骨折,可作为加压接骨板来治疗骨延迟愈合或者骨不连等;其次,作为锁定接骨板,可用来治疗干骺端及骨干的粉碎骨折,髓内钉不适合治疗的髓腔畸形的骨折病例和青少午骨折,还可治疗关节周围骨折,内固定失效以及关节假体周闹骨折,甚至可急诊用作外固定支架固定开放骨折;最后,LCP还可以综合利用DCP和LISS的功能,用来治疗累及关节面的伴发骨干粉碎等复杂类型骨折。本文探讨了LCP在个身各部位骨折中的应用。
  • 摘要:锁定钢板以其特有的优势,作为一种新的内固定物,近年来在国内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并且出现了很多成功的报道。本研究使用锁定钢板治疗骨折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22例。通过对其出现问题的分析,以增进对锁定钢板的认识,提高使用此内固定系统的治疗效果。
  • 摘要:创伤、骨肿瘤、骨病治疗过程中所遇到的骨折不愈合、骨缺损、脊柱融合等均需要骨移植。骨移植是目前临床上应用很广泛的组织移植,而自体骨移植(autograft)具有很高的成骨能力和极小的免疫反应,一直被认为是骨移植的金标准,但是存在增加创伤、手术时间延长、来源有限、供骨区出血、持续疼痛、局部感染与感觉麻木等缺点,为了克服这些局限,研究者一直在寻找用作骨移植替代物的人工材料。骨移植代用品指在骨愈合过程中具有不同作用的系列产品,按骨移植代用品的特性划分为诱导成骨、传导成骨和骨生成。现将其应用效果进行总结。
  • 摘要:目的:探讨数字骨科学理论及在创伤骨科的应用。方法:数字解剖学研究:应用虚拟中国人数据集、明胶一氧化铅混悬液灌注的新鲜成人标本连续CT扫描图像及健康成人血管造影CT扫描图像对颈椎、腰椎、骨盆、臂丛、腰骶丛、背阔肌肌皮瓣、股前外侧皮瓣、带血管腓骨瓣和足背动脉皮瓣结构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并立体显示。数字骨科手术设计、骨折三维分类与应用:选取典型骨折、脱位等病例CT扫描图像,三维重建立体显示骨折情况并进行骨科分型,应用逆向工程技术模拟骨折复位、虚拟固定,同时快速成形技术生成个性化手术固定导航模板,应用于临床,验证结果。 骨科虚拟仿真:选取典型股骨髁上骨折病例,通过计算机三维重建骨折情况,利用UnigraphicsNX软件的装配模块进行虚拟手术操作模拟LISS手术和逆行髓内钉手术。结果:重建的数字化模型课准确反映各自的解剖学结构特点;快速成形导航模板有较好的匹配性,具有操作易行、可靠的特点。虚拟手术能够体现真实的手术固定过程。结论:重建的图像可以提供骨关竹正常三维动态解剖,为临床教学、术前皮瓣设计、骨折程度判定、骨折分类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了更多的解剖学依据,为“数字骨科学”概念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快速成形个性化导航模板具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虚拟手术的一般流程,为进一步的其他骨科病种虚拟手术以及临床应用研究打下了基础。
  • 摘要:骨盆骨折通常是高能量损伤的结果,尤其是不稳定的骨盆骨折通常合并有身体其他脏器或神经的损伤和大量的出血。依靠现代固定技术的发展,骨科医生开始不断追求解剖复位,虽然精确的复位可能带来更理想的结果,但是片面追求解剖复位也往往意味着更长的手术时间,同时感染的可能性增大,出血更多,神经损伤的风险也更高。因此如何在术中复位程度和术后远期效果间取得平衡,或者说究竟骨科医师需要把移位的骨折端复位到什么程度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近年来关于骨盆骨折术后残留移位(res与随访结果关系的文献报道,探讨了其预后情况。
  • 摘要: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治疗中,一旦完成髋臼与股骨头之间的同心圆复位,保持其稳定关系则成为治疗的重点。常用手段之一是各种骨盆及股骨近端截骨术,通过改变骨形状以建立髋关节的解剖稳定。骨盆截骨可改变髋臼的方向、形状甚至容积,实现髋臼对股骨头的包容和稳定。在姑息治疗中可为股骨创造稳定的骨性支撑。股骨近端截骨可改变股骨头的指向和对髋臼的压力。本文探讨了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治疗中,骨盆与股骨近端截骨术的选择与技术。
  • 摘要:天然和人工关节的摩擦学问题已逐渐形成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是摩擦学、医学、生理学与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等众多科学领域远亲交叉的研究领域,将受到医、工两方科学家越来越多的重视,并产生一系列承要的科研成果。本文探讨了人工关节运动副中的摩擦学问题;人工关节磨损的研究重点、天然软骨和人工软骨中的摩擦学问题以及人工关节界面的摩擦学问题。
  • 摘要:本文分析了初次THA失败原因、髋关节翻修率以及髋关节翻修术的适应证,对其术前评估、准备稳定固定股骨柄的取出以及骨缺损程度与股骨翻修假体的选择进行探讨。
  • 摘要: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重建,股骨假体的选择和股骨髓腔的术中准备和软组织平衡的处理是该类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面临的难点。髋关节发育不良的髋臼变浅,髋臼过度前倾,以及髋臼不同程度的骨缺损,使得髋臼重建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对髋臼的重建,着眼于髋臼的骨缺损,通过骨移植对骨缺损的补充来达到对髋臼的重建。但是骨移植存在供体骨和植骨后植骨块吸收的问题。植骨吸收后会引起假体的松动的问题。另外一种是通过利用髋臼内侧壁的结构,通过内移重建后的髋关节中心来减少髋臼固有的骨缺损带来的髋臼假体骨覆盖的不足。对髋关节发育不良的髋臼壁骨缺损的认识,已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包括髋臼骨缺损的位置和多发位置。仅仅关注髋臼本身的骨缺损是不够的,若能全面认识髋臼内部的结构特点,即认识髋臼内侧壁的结构,髋臼内侧壁的骨贮备清况,对于重建髋臼技术方法的采用将大有裨益。因此,本文对髋关节发育不良的髋臼骨贮备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 摘要:目的:评价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近期疗效并探讨其临床体会。rn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08年4月行全髋关节表而置换术患者68例81髋,男32例40髋,女36例41髋;年龄24~74岁,平均42.5岁。采用金属对金属表面髋假体(MMSA),随访6~25个月,平均14个月,进行髋关节Harris评分。rn 结果:本组病例随访期间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髋关节疼痛均明显好转,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36分(30~45分)提高到术后平均93分(84~98分),其中优70髋,良11髋,优良率100%。rn 结论: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年轻患者和对运动要求较高的老年患者的近期疗效满意,术后髋关节疼痛和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严格的临床适应证、完善的术前准备、精细的手术操作和对表面髋特性的清晰认识是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成功的关键。rn 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是用金属对金属表面假体(MMSA)置换病变髋关节股骨头和髋臼表面。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中股骨头颈切除较少、创伤小,保留了较多的骨质,较完整地保留了髋关节自然解剖形态和生物力学,为以后翻修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年轻患者和活动需求较大的老年患者提供了更好的选择。本研究评价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近期疗效。
  • 摘要:肘关节创伤在临床上最为常见。由于肘关节复合的关节结构,决定了肘关节损伤的复杂性。但各种各样的肘关节损伤往往会出现相同的转归,即肘关节活动受限。针对这一损伤后遗症,文献上有许多治疗方法予以治疗,笔者报告2006~2007年的21例创伤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手术治疗,旨在讨论用手术方法来治疗肘关节粘连。
  • 摘要:本研究采用手术治疗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目的都是恢复肘关节的功能活动范围,现将其适应症、禁忌症、术后康复情况进行总结。
  • 摘要: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较常见的骨折。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这种骨折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虽然大部分肱骨近端骨折可通过非手术疗法获得满意效果,但对不稳定及粉碎性肱骨近端骨折仍需手术治疗。在手术治疗中如何选择合适的内植物,是必须予以重视的问题。本文现对某科2005—20008年手术内固定治疗的67例肱骨近端骨折病例作一回顾性研究。
  • 摘要:目前涉及骨盆肿瘤ⅡA复合不同解剖部位切除后重建方法众多,各有利弊。就使用灵活性和下肢功能恢复方面,斯氏针并骨水泥在各种方法中相对而言效果较好。然而,其在恢复盆环稳定性方面尚有不足,髋臼假体和重建盆环之间无真正内在稳定性。此外,对深部感染的预防以及局部肿瘤控制方面尚无特点。笔者对重建方法进行改进,扬长避其短,通过将超半径多轴翼髋臼假体设计技术、脊柱钉棒技术、抗生素缓释技术、局部放疗技术、计算机导航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而创建新式半骨盆切除后的重建方法。目的是通过组合式安装重建任何半骨盆切除后的区域性缺损而完全恢复环状骨盆解剖、提高术后髋关节即时稳定性和早期行走、提高假体生存质量、加强局部肿瘤控制以及减少骨盆恶性肿瘤切除后的相应并发症。本文回顾分析了骨盆肿瘤内半切除后现有方法的历史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重建方法的新思路。
  •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微创带血管蒂骨瓣转移的方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效果。rn 方法:选择自2001年7月至2006年1月于该院手术,且资料完整者232例,均为单侧发病,男146例,女86例,年龄22~55岁(平均39.8岁)。按Ficat分期标准分为,Ⅱ期114例,Ⅲ期96例,Ⅳ期22例。采用带旋股外侧血管升支髂骨瓣转移术83侧;旋股外侧血管升支臀中肌支大转子骨瓣转移术66侧;带旋股外侧血管横支的大转子骨瓣转移术54例;联合带旋股外侧血管横支、升支臀中肌支大转子骨瓣转移术29例。切口平均长度9.8cm。对其中的58例进行手术前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以明确坏死股骨头血运重建状况。rn 结果:术后16~58个月23例改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其中Ficat Ⅱ 4例,Ⅲ期11例和Ⅳ期8例。术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提高(术前平均57分,术后平均87.8分),临床成功率为87.5%,影像学成功率为79.7%。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Ficat Ⅳ期病例生存率较Ficat Ⅱ、Ⅲ期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6侧重建股骨头手术前后DSA造影评估提示血管蒂充盈好,骨瓣血运丰富。rn 结论:应用微创化带旋股外侧血管升支,横支或联合双血管蒂骨瓣转移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瓣血供确切,股骨头血运重建良好,早中期随访疗效满意。rn 中晚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ONFH)治疗比较困难,若不进行手术干预大多数患者病情将进行性发展,关节置换往往不可避免。青壮年患者的人工关节置换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远期效果并不理想,不少患者一生中不得不接受一次甚至数次的关节翻修手术,而目前关节翻修手术从手术难度、术中创伤到远期效果都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对于这部分患者,保留股骨头的手术方法是理想的选择,传统的血管化的骨瓣转移修复手术往往创伤较大,针对这一问题,该院自2001年7月至2006年1月选择性的对一部分病例行微创的带血管蒂骨瓣转移术,早中期临床随访疗效满意。
  • 摘要:Perthes病,全称为Legg—Cave-Perthes病。国内常将其称为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儿童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该病1910年分别由美国的legg、法国的cave和德国的Perthes医生首次描述。它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儿童特有的股骨头骨骺缺血性或无菌性坏死,表现为股骨头的骨化核生长停滞、碎裂、密度增加,进而被吸收并有新骨形成。在坏死与修复的过程中,股骨头塑型异常和干骺端受累,影响股骨近端的正常发育,出现头膨大、短颈或扁平髋等畸形,造成髋关节早发退行性变儿童Perthes病,与成人因使用激素、长期酗酒导致的头坏死是不同的疾病,有自愈性和自限性倾向,常见于4~12岁的儿童,双侧发病占10%~12%。男孩多见,男女之比约为4~5:1。作者报告采用Chiari截骨术治疗大龄Perthes病的长期随访,对发病年龄在8岁以上、Herring外侧柱分型达B型以上、有半脱位的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儿进行了长期随访,结果显示全部病例均获满意的包容与塑型。这表明Chiari骨盆内移截骨术在增加大龄儿童股骨头包容、改善其自然转归方面有积极意义。
  • 摘要:回顾骨科发展的历史,人们不难发现,骨科学的发展一直与新理念、新材料、新方法的出现相伴随。骨科的发展离不了创新,新的东西又在实践中不断检验、改进,从而保证了骨科健康地发展。创新包括理论、方法、技术和管理等多方面,本文结合骨科学发展谈谈认识。
  • 摘要:椎间盘源性腰痛是由椎间盘自身结构病变所致的腰痛,由于它有别于传统的神经根机械压迫学说,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重视。本文通过动物实验、人体间盘的病理学观察及临床对照对髓核导致的炎性反应、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病变间盘的神经免疫组化及该类患者MRI的影像学特点进行了初步研究,探讨其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
  • 摘要:跖跗关节损伤复杂多样,且漏珍率较高,其诊断治疗对于年轻骨科医师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临床必须重视对患者的的体格检查,并辅以必要的影像学检查,以提高诊断的正确率。Lisfranc损伤的治疗应不局限于某一种方法。对于轻微、无移位损伤引起的不完全性韧带撕裂患者,可选择采用管型制动。对于部分不稳的损伤需要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中需要解剖复位及稳定的内固定,对于完全性脱位或严重粉碎性骨折的患者,治疗相对困难,可考虑1期行关节融合术,对功能保留较好,术后并发症率及再手术率均较低。本文提出对于跖跗关节损伤患者的治疗,必须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采取个体化最优化的治疗方法来确保疗效。
  • 摘要:目的:针对严重脊柱角状后凸畸形设计一种新的矫形固定手术方式,观察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背景资料:总结严重脊柱角状后凸的治疗是脊柱外科的一个困难问题,以往的手术方式有效性和安全性不高。rn 方法:自2004.5—2006.12,采用后凸局部节段切除截骨,于断端撑开状态下双轴旋转矫形固定植骨融合技术治疗严重脊柱后凸畸形(平均cobb角86.9°,范围50°-130°)23例。采用全脊柱正侧位X线摄片进行手术前后和最终随访时(至少2年)的矢状位顺列评价,测量后凸Cobb角,对9例合并侧凸的患者测量侧凸Cobb角。对所有患者进行手术前和随访时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Oswestry评分和术后PSI满意指数的评定。rn 结果:手术时间平均为6.7小时,手术出血量平均为2960ml。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包括1例人工椎体松动,5例神经根损伤,3例硬膜撕裂,1例术后短期下肢功能障碍等,经妥善处理后均恢复良好。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2年或2年以上。手术前脊柱后凸角度平均为86.9°,术后即刻的平均后凸角度改善为25.6°,平均矫正率为72.17%;随访时平均后凸角度为27.4°,平均矫正率为69.87%。9例合并脊柱侧凸畸形的患者术前侧凸角度平均为31.2°,术后即刻的平均侧凸角度改善为3.4°,平均矫正率为90.06%;矫正率在随访时仍得以保持(83.39%)。部分患者神经功能较术前有所恢复,术前共有E级8例,D级8例,C级6例,B级1例。随访时有E级15例、D级5例、C级3例。除外术前无症状的4例患者,术前患者平均Oswestry评分为18.47分,术后平均Oswestry评分为10.47分,平均改善率为43.31%。患者PSI满意指数显示总满意率为91.30%。rn 结论:节段切除截骨,双轴旋转矫形固定植骨融合技术是治疗严重脊柱角状后凸畸形的有效而又安全的方法,其畸形矫正率满意,远期疗效良好。
  • 摘要:目的:探讨经椎弓根双椎体截骨矫正重度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可行性及其疗效。rn 方法:2003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15例颌眉角90°。以上的重度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平均年龄34.5岁。手术均采用后路经椎弓根连续或者间隔一个椎体行双椎体截骨矫形,并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测量患者术前和术后身高、颌眉角、矢状面失平衡距离和脊柱侧位x线截骨部位Cobb角评价其疗效。rn 结果:平均手术时间326min(231-420min),平均出血2290ml(950—4600ml)。患者身高由术前122.5±10.4cm矫正到术后163.6±10.0cm,颌眉角由术前平均102.6±9.4。矫正到术后19.5±11.6。,矢状面失平衡距离由术前43.7±5am矫正到术后11.3±6.1cm,脊柱侧位X线截骨部位COBB角度由术前后凸67.1±24.5。矫正到术后前凸9.7±25.1。,经统计学处理术前与术后均存在显著性差异。6例患者硬脊膜与椎板粘连,切除椎板时出现硬脊膜破裂并脑脊液漏,经严密缝合及控制引流后伤口按期愈合。1例颈椎强直的患者在手术台后伸矫形过程中,在已融合的C5/6处发生脊柱骨折,术后给予硬颈托固定,第6月随访时已经完全融合。1例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经积极抗炎治疗痊愈出院。rn 结论:对于颌眉角90°以上重度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经椎弓根双椎体截骨可以有效矫正患者后凸畸形,外观和功能均可得到明显改善。随着强直性脊柱炎病程进展,患者逐渐出现胸后凸增大,腰前凸较少,晚期患者可以出现重度脊柱后凸畸形,出现腰背疼痛、肺功能下降、身体前倾、步态发生变化、食欲下降和骨质疏松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功能和生活质量,从外形和功能方面都需要手术矫正。但由于晚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椎体间已经完全骨性融合,采用Smith—Petersense经椎板截骨难以有效矫正后凸畸形且手术风险较大,而经单椎弓根楔形截骨矫形效果有限,本研究经双椎体经椎弓根截骨矫正颌眉角90°以上重度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探讨这种手术方法的可行性和矫形效果。
  • 摘要:目的:探讨Lenke2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肩部影像学指标与美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rn 方法:2005年7月至2007年7月对34例Lenke2型的AIS患者进行研究,提出了评价AIS患者肩部美学平衡的6个指标:内侧双肩高度差(SHi)、外侧双肩高度差(SHo)、肩部面积指数1(sAI1)、肩部面积指数2(SAI2)、肩角(α 1)、腋窝角(α 2)并在照片上进行测量;同时在X线片上测量7个评价AIS患者肩部影像学平衡的指标:T1倾斜(T1)、第一肋角(FRA)、锁骨角(CA)、喙突高度差(CPH)、锁骨助骨交点高度差(CRCI)、第一肋锁骨距离差(FRCH)、斜方肌不对称性(TL)。美学指标与影像学指标之间进行相关分析。rn 结果:T1倾斜的范围为0°~21°,无T1负性倾斜;FRA范围为0°~16°,无负性FRA。CA范围为-4.5°~6.3°。另外,CPH、CRCI、FRCH、TL四个指标与CA一样,也有正性与负性。美学指标中,SHi范围在0~2.5cm之间,SHo范围在-0.5cm~3.5cm之间。SAI1平均值为1.09,SAI2平均值为1.17。α1范围为-1.5°~5.5°,α2范围为-6.5°~4.4°。SHi与T1、FRA、CA、CPH、CRCI显著相关,其中FRA的相关系数最高。SHo与T1、FRA、CA、CPH、CRCI、FRCH显著相关,其中CRCI的相关系数最高。但是,所有的相关系数都小于0.8。SAIl、SAI2、α1、α2与影像学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同样也都小于0.8。rn 结论:影像学指标可以部分反映肩部的美学外观,但是没有一个影像学指标可以精确地反映肩部的美学外观。因此,建议在评价Lenke2型AIS患者肩部平衡时,在采用影像学指标的同时,美学指标应作为一种补充。脊柱侧凸患者可以有多个部位的畸形,这些畸形共同影响着患者的躯干美学,其中双肩不平衡是影响美学的重要因素。Lenke 2型的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其左肩往往高于右肩,文献中有很多评估肩部平衡的影像学指标,如T1倾斜、双侧第一助的不对称性、锁骨角等。影像学上的肩部平衡往往被认为双肩是平衡的。但是,肩部平衡不但包括肩部影像学平衡,还包括肩部美学平衡,而美学平衡更是患者关心的问题。临床上常会碰到部分患者术后影像学资料显示双肩等高,但患者主观对外形并不满意,这提示肩部影像学平衡与美学平衡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差异。有关肩部影像学平衡与美学平衡之间的相关性,文献中并没有报道,本文试图就肩部影像学平衡与美学平衡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
  • 摘要:微创外科是指以最小的侵袭和最小的生理干扰,达到最佳外科疗效的一种新的外科技术。过去几年的时间内,脊柱微创外科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随着微创技术在胸腰椎疾患中的广泛应用,近几年微创技术在颈椎应用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为此本文回顾了00—08年国内外有关颈椎微创和上颈椎微创的有关文献,对颈椎微创外科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做出总结。
  • 摘要:内镜微创脊柱科新技术是目前脊柱外科领域中一项新型实用技术,由于该技术具有前路脊柱开放手术无法比拟的微小创伤优势,因而在国外已得到广泛开展,国内也正逐渐开展此方面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本文就胸腹腔镜在脊柱前路手术的临床应用做一系统评价。
  • 摘要:目的:探讨伤椎椎弓根钉单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适应症、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rn 方法:对17例压缩性骨折和轻度暴力骨折采用后路单节段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患者随访6—27(平均17.5)个月,进行临床Denis疼痛评分、对手术的满意度、工作恢复状况及X线检查,包括术前、术后、随访时椎体的高度、伤椎的后凸畸形,内固定物的状况。rn 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按照Denis疼痛分级,P1有12例患者无疼痛,P2有5例有轻微疼痛,无需服药治疗;所有的患者对手术都表示满意。神经功能均恢复至正常;X线检查术后椎体高度恢复满意,术后伤椎矫正率为96%,随访丢失0.4mm,丢失率为1.4%。无内固定物断裂、松动、脱出,所有病例均获得骨性融合,无假关节形成。rn 结论:选择好适应症,后路单节段伤椎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后路经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是治疗胸腰段骨折常用的方法之一。但临床和生物力学研究表明后路固定融合后可导致相邻节段退变。因此尽量减少固定融合节段是治疗脊柱骨折的目标之一。采用单节段固定融合治疗胸腰段骨折,即固定伤椎和一个相邻椎体,疗效良好。
  • 摘要:胸椎管狭窄症(TSS),系指因胸椎及胸腰段椎管周围韧带骨化、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形成引起相应节段椎管径线变小,出现脊髓压迫表现的一组疾病。在以往的文献报告中,胸椎管狭窄症的病因描述较为混乱,尚无系统而全面的分类,有碍于本病的研究和治疗。本文以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临床资料为基础,结合文献报导,拟行分类探讨。
  • 摘要:目的:探讨腰骶段结核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的手术方法及效果。rn 方法:24例腰骶椎段结核患者,术前四联抗痨治疗后,采用前路行一期病灶清除、前路减压及植骨内固定融合术。男17例,女7例。平均年龄为35.8岁。病变累及部位:L4~5结核11例,L5结核5例,L5~S1结核8例。按Fnankel分级:B级1例,C级3例,D级2例,E级18例。术前腰骶角为19°±3.5°。rn 结果:所的患者都能很好的耐受手术,术中显露清楚,病灶清除彻底。手术时间为120~180min,出血量为500~900ml。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腰骶角26°±6.5°。术后患者的自觉症状均有减轻。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24~36月,平均29月。末次随访中,7例合并有神经系统症状患者中,1例B级恢复到D级,1例C级恢复到D级,2例C级恢复到E级,2例D级恢复到E级。随访中结核病灶无复发,无断钉及内固定失效发生。椎间植骨均获骨性融合,融合平均时间为7.8月。rn 结论:经侧前方入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是治疗腰骶段结核的有效方法,具有矫正畸形、稳定脊柱、预防植骨块移位、术后患者可早期下地活动等优点。rn 近年来结核病有死灰复燃的趋势。在全身骨与关节结核中,脊柱结核的发病率最高。腰骶段位于腰椎前凸和骶椎后凸的交界处,椎体的前方为腹主动脉、下腔静脉、髂总动脉静脉和骶中动、静脉所覆盖,两侧被髂骨翼遮挡,局部解剖复杂,操作空间小,发生于此处的结核病灶手术难度较大。对24例腰骶段结核的患者,采用经侧前方入路,进行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移植及内固定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
  • 摘要:临床上典型性脊柱结核的诊断一般不困难,患者有结核中毒症状,出现邻近椎体和椎间盘的破坏,椎体塌陷、后凸畸形、椎旁脓肿、脊髓受压等。但有10%脊柱结核患者表现为非典型性,Pande将其分为二种类型:临床非典型性脊柱结核和影像学非典型性脊柱结核。目前很少单纯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脊柱结核诊断,所以更应重视非典型性脊柱结核的影像学特征,并与脊柱肿瘤及转移癌等相鉴别。本文介绍了非典型性脊柱结核的影像学类型、特征及诊断。
  • 摘要: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导致骨的脆性增高和骨折危险性增加的全身性系统性疾病,其最主要的并发症是椎体压缩骨折(OVCF)。随着人口老龄化,OVCF的全球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加之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日益重视,骨质疏松症及其并发骨折的治疗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资料表明,60岁以上的妇女同年轻妇女相比,其小的骨小梁间隙很少,而大的间隙很多,说明老年妇女的椎体具有更为严重的骨小梁变薄甚至消失,从而比年轻妇女有更大的骨折危险性。本文探讨了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手术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及其预防。
  • 摘要: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R)感染是一个灾难性的并发症,导致患者身心痛苦,且猛增加医疗花费。即使能够完成翻修手术,但与初次置换相比,髋关节的功能和假体的寿命均明显受到影响。严重感染者,可能因需截肢而残废。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已使得THR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大大降低,但目前仍不能杜绝感染的发生,THR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大约为0.2%~1%。预防THR术后感染的发生是术前首先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其关键是认识感染发生的原因,正确处理好引起感染的每个环节。本文介绍全髋关节置换感染的病因学、分类及预防措施。
  •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低温方法保存后人类腘绳肌腱胶原蛋白的结构特性的变化。方法:收集23人类自体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术中从半腱肌腱、股薄肌腱各取3块体积约为3mm×3mm×1mm肌腱,将半腱、股薄肌腱随机分成三组,分别于新鲜条件下、-80°C冷冻、-196°C液氮保存4周后进行差示扫描量热(DSC)测定,计算不同各组腘绳肌腱的变性温度、变性焓变及胶原蛋白三螺旋结构的百分比。结果:-80°CC冷冻保存和一196°CC液氮保存半腱、股薄肌腱均较新鲜半腱、股薄肌腱变性温度及变性焓下降,胶原蛋白三螺旋结构数量减少,冰冻组较液氮组下降明显;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胶原蛋白三螺旋结构数量比较无差异。结论:深低温保存后腘绳肌腱胶原蛋白的三螺旋结构数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冰冻组下降更明显,低温保存对肌腱结构特性产生不利影响。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