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颗粒活性炭

颗粒活性炭

颗粒活性炭的相关文献在1976年到2023年内共计626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7篇、会议论文44篇、专利文献238540篇;相关期刊160种,包括林产化学与工业、林业科技开发、净水技术等; 相关会议36种,包括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年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给水深度处理研究会2015年年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给水深度处理研究会2014年年会等;颗粒活性炭的相关文献由1417位作者贡献,包括林冠烽、朱光真、蒋剑春等。

颗粒活性炭—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77 占比:0.12%

会议论文>

论文:44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238540 占比:99.87%

总计:238861篇

颗粒活性炭—发文趋势图

颗粒活性炭

-研究学者

  • 林冠烽
  • 朱光真
  • 蒋剑春
  • 邓先伦
  • 孙康
  • 黄彪
  • 蒋应梯
  • 庄晓伟
  • 潘炘
  • 高乃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俞乙平; 林少华; 宣悦; 高莉苹
    • 摘要: 阐述了电化学再生技术的再生机理,并重点介绍了电流密度、再生时间、电解质、电解质质量浓度、酸碱度和再生位置对GAC再生效率的影响,以及电化学法再生GAC的反应器。最后,讨论了电化学再生方法的发展趋势,指出了优化机理、开发其他基于电的技术、探讨电化学和其他工艺相结合的技术是电化学法再生颗粒活性炭的未来研究工作重点。
    • 郑耘滨
    • 摘要: 长链脂肪酸(Long-Chain Fatty Acids,简称LCFAs)是动植物油脂的主要组成之一,常见于屠宰场废水、含棕榈油的废水处理当中。厌氧消化处理这类废水往往由于高浓度长链脂肪酸的存在造成反应器的酸化。因此,厌氧消化降解长链脂肪酸一直是废水处理当中的一个难题。近2a关于微生物种间电子传递的研究为长链脂肪酸的降解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本文阐述了厌氧消化降解长链脂肪酸的2种电子传递机理,间接电子传递与直接电子传递;讨论了其机理和强化直接电子传递的方式,包括添加颗粒活性炭、导电碳布以及生物炭等方式来增强直接电子传递,有效提高长链脂肪酸的降解速率,发挥其产甲烷潜力。
    • 李恺雄; 池勇志; 付翠莲; 刘芷源
    • 摘要: 研究了不同种类颗粒活性炭(GAC)对湿法冶金MVR废水中特定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和去除机理.结果表明:相比于Fenton法以及硅胶、硅藻土、膨润土吸附法,颗粒活性炭吸附法对废水中特定有机物的去除率最高,超过90%.GAC对废水中特定有机物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模型,属于优惠吸附.其中,优适煤制GAC的吸附能力最大,饱和吸附量达到35.98 mg/g(以TOC计),在最佳工况下其对有机物的去除率超过95%.
    • 吕志超; 宋秀兰; 赵青云
    • 摘要: 采用颗粒活性炭(GAC)激活过硫酸盐(PS)氧化法处理焦化废水生化出水,在温度30°C、反应时间120 min的条件下研究了GAC投加量、K2S2O8浓度和pH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GAC激活PS氧化法处理焦化废水生化出水的最佳条件:GAC投加量为30 g/L,K2S2O8质量浓度为6 g/L,不调节pH.在此最佳条件下,废水的色度和TOC去除率分别达到89.30%和80.84%.GAC在使用4次后,色度和TOC去除率分别为82.3%和53.8%,说明在GAC/K2S2O8系统中GAC具有较好的原位恢复性能.
    • 洪怡霞; 曹威; 敖涵婷; 邢小蕾; 李欣
    • 摘要: 制备负载氧化锆的颗粒活性炭(Zr-GAC),以吸附水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比表面积测定等方法对Zr-GAC进行表征。结果表明,Zr-GAC具有多孔的表面积,其上具有许多由氧化锆组成的团聚体。XPS分析证实,吸附剂表面存在大量的锆和羟基,氧化锆改性后的活性炭比表面积减小。采用间歇吸附实验研究了pH值对硫酸盐吸附的影响,在pH值小于10时,吸附效果较好。吸附等温线的模拟分析表明,Dubinin-Radushkevich(D-R)方程比Langmuir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合性,由D-R方程确定的在中性水溶液最大吸附量为70.14mg/g,远高于原GAC(8.9mg/g)。需要注意的是,D-R方程在测定溶液吸附的吸附能时可能存在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动力学研究表明,硫酸根在Zr-GAC上的吸附速度较快,并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此外,温度的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利于硫酸盐的吸附。Zr-GAC具有很好的吸附水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的潜力,特别是其吸附容量约为载锆生物炭吸附剂的两倍,pH值的适用范围更广。
    • 洪怡霞; 曹威; 敖涵婷; 邢小蕾; 李欣
    • 摘要: 制备负载氧化锆的颗粒活性炭(Zr-GAC),以吸附水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比表面积测定等方法对Zr-GAC进行表征.结果表明,Zr-GAC具有多孔的表面积,其上具有许多由氧化锆组成的团聚体.XPS分析证实,吸附剂表面存在大量的锆和羟基,氧化锆改性后的活性炭比表面积减小.采用间歇吸附实验研究了pH值对硫酸盐吸附的影响,在pH值小于10时,吸附效果较好.吸附等温线的模拟分析表明,Dubinin-Radushkevich(D-R)方程比Langmuir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合性,由D-R方程确定的在中性水溶液最大吸附量为70.14 mg/g,远高于原GAC(8.9 mg/g).需要注意的是,D-R方程在测定溶液吸附的吸附能时可能存在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动力学研究表明,硫酸根在Zr-GAC上的吸附速度较快,并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此外,温度的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利于硫酸盐的吸附.Zr-GAC具有很好的吸附水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的潜力,特别是其吸附容量约为载锆生物炭吸附剂的两倍,pH值的适用范围更广.
    • 孙娟; 王宁; 宋权威; 陈宏坤; 杨晓晴; 郑秀志; 赵朝成; 刘芳
    • 摘要: 研究不同材质和粒径的颗粒活性炭对地下水中溶解油的吸附性能及影响因素,以确定最佳吸附条件.结果表明,颗粒活性炭对地下水中溶解油的吸附过程较好地符合Lagergren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平衡时间为300 min,椰壳制颗粒活性炭对溶解柴油和委内瑞拉原油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为123.4 mg/g和26.81 mg/g,明显高于果壳和煤质制颗粒活性炭的平衡吸附量,且吸附量随颗粒活性炭粒径的减小而增大.吸附地下水中溶解柴油和原油的40~60目椰壳活性炭投加质量分别为0.1 g和0.06 g,吸附最佳温度是25°C,吸附柴油和原油的最佳p H值分别是7和8.盐度对于颗粒活性炭吸附溶解油的影响不大,碱性环境对于活性炭吸附柴油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酸性条件对于活性炭吸附原油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颗粒活性炭对溶解柴油和原油的吸附分别适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即颗粒活性炭表面对溶解柴油的吸附主要是单层吸附,而对溶解原油的吸附是非均匀异质的.
    • 吴声达; 刘哲; 陈朝湘; 陈妙玲; 吴婉华
    • 摘要: 华南某O3-BAC工艺大型水厂GAC使用1年后碘吸附值下降39%,使用5年后下降92%.以炭柱试验装置模拟该水厂,试验中投加苯酚、铊等污染物.结果表明:不同年份活性炭对微量酚类有机污染源处理能力较高;新炭对重金属铊的去除率较一年炭和五年炭差,十年炭去除率最低.不同pH的进水对不同年份炭滤料进行动态解吸试验,污染物析出量可忽略.结合炭滤料性能指标,建议6~8年可计划分段更换活性炭滤料及垫层.
    • 孙健; 王春旭; 杨思敏; 任可; 欧稼明; 王西
    • 摘要: 在优化投加量的基础上,考察化学沉淀和颗粒活性炭(GAC)组合对二级出水树脂脱附液的处理及回用效果.结果表明,BaCl2和CaCl2投加量分别按n(Ba2+):n(SO42-)为0.9和n(Ca2+):n(P)为0.6确定,GAC投加量为5 g/L.2次投加和1次投加药剂,无机阴离子和有机物去除效果无显著差异,残留Ba2+和Ca2+无明显增加.1次投加药剂处理脱附液回用时,8个周期内树脂的去除和再生效果良好.该组合方法处理脱附液并回用,减少了脱附液体积,还可降低处理成本.
    • 张德伟; 郑俊; 郑俊田; 李亚楠; 王梦琳
    • 摘要: 以老龄垃圾渗滤液生化段后混凝出水为对象,考察了臭氧投加量、反应时间、铜基臭氧催化剂用量对CODCr去除总量和去除率的影响,并通过重复使用试验考察了催化剂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臭氧投加量为90mg/L,反应时间为90 min,催化剂投加量为10.0g/L;该条件下,CODCr平均去除量为98.3 mg/L,CODCr的平均去除率为43.40%,相对于单独臭氧CODCr的平均去除率提高了 104.23%,臭氧的投加量与CODCr总去除量比值为0.92,重复使用过程中铜基臭氧催化剂的催化能力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