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高炉炼铁
非高炉炼铁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129篇,主要集中在冶金工业、工业经济、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9篇、会议论文28篇、专利文献151287篇;相关期刊51种,包括鞍钢技术、河北冶金、炼铁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第二十届全国自动化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2015年全国中小高炉炼铁学术年会、2012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会议暨炼铁学术年会等;非高炉炼铁的相关文献由249位作者贡献,包括于洪波、全强、吴志宏等。
非高炉炼铁—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51287篇
占比:99.93%
总计:151394篇
非高炉炼铁
-研究学者
- 于洪波
- 全强
- 吴志宏
- 段国建
- 殷宝铎
- 祁四清
- 储满生
- 周渝生
- 王彤
- 赵庆杰
- 田果
- 齐渊洪
- 刘然
- 方觉
- 曹洪良
- 沈峰满
- 王富春
- 王忠
- 王杏娟
- 邹建新
- Neil Goodman
- Rod Dry
- 冯文强
- 冯聚和
- 刘鹏南
- 唐珏
- 季书民
- 崔胜楠
- 张文海
- 戴曦
- 扈维明
- 李从德
- 杨发均
- 杨吉春
- 柳政根
- 栗翔
- 梁正明
- 毛胜光
- 王兆才
- 王振智
- 王治卿
- 王涛
- 王维兴
- 王飞
- 白晨光
- 董文献
- 董荣华
- 邓长江
- 陈大元
- 陈守明
-
-
无
-
-
摘要: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形势下,如何以双碳目标为引领,进一步提高炼铁系统的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优化原燃料结构、改善高炉高效及低成本操作水平、加强高炉及热风炉安全长寿、发展智能化炼铁,积极稳妥发展非高炉炼铁和加强资源循环利用、促进环境保护新技术的研发等,对我国炼铁行业实现绿色低碳、智能化转型,推动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中国金属学会和中国金属学会炼铁分会定于2022年5月11-14日在广东湛江君豪酒店召开“2022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会暨炼铁学术年会”,会议主题为:“绿色低碳,智能高效”。
-
-
赵良伟
-
-
摘要:
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背景下,短流程的非高炉炼铁工艺受到格外重视,乌海某钢铁企业通过不断的探索论证,将熔融还原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通过该企业热风炉系统的设计介绍,对熔融还原工艺的热风炉设计理念及技术特点进行了总结。
-
-
栗翔
-
-
摘要:
“碳中和”、“碳达峰”背景下,钢铁企业实现节能减排以铁前工序最为关键,低碳冶金现存多种工艺路径,主要分为非高炉炼铁和低碳高炉炼铁两大门类。高炉喷吹焦炉煤气的工业化应用为高炉富氢冶炼实现了良好的开端。未来,高炉仍将作为炼铁工业的核心装备,高炉低碳冶炼、全氧高炉、氢冶金的发展将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积极贡献。非高炉炼铁技术作为新兴技术仍将持续研究发展。
-
-
柳钢科技科技编辑部
-
-
摘要: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已经成为“十四五”的重点任务之一,钢铁行业向低碳转型,绿色、节能、环保的非高炉冶炼技术迎来了难得的机会。2021-06-01起开始执行的《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2021版)》明确提出:建设非高炉炼铁、提钒转炉、回转窑—矿热炉(RKEF)等设备,产能核定须“一事一议”上报工业和信息化部;退出配套烧结、焦炉、高炉等设备建设氢冶金和Corex,Finex,Hismelt等非高炉炼铁项目的炼铁产能,以及利用回转窑—矿热炉—AOD炉工艺生产不锈钢的炼钢产能.
-
-
栗翔
-
-
摘要:
"碳中和"、"碳达峰"背景下,钢铁企业实现节能减排以铁前工序最为关键,低碳冶金现存多种工艺路径,主要分为非高炉炼铁和低碳高炉炼铁两大门类.高炉喷吹焦炉煤气的工业化应用为高炉富氢冶炼实现了良好的开端.未来,高炉仍将作为炼铁工业的核心装备,高炉低碳冶炼、全氧高炉、氢冶金的发展将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积极贡献.非高炉炼铁技术作为新兴技术仍将持续研究发展.
-
-
张建良;
刘征建;
焦克新;
徐润生;
李克江;
王振阳;
王翠;
王耀祖;
张磊
-
-
摘要:
从炼铁新技术及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介绍了烧结球团提质降耗新技术、焦炭在高炉内行为解析研究、高炉喷吹清洁燃料技术、高炉长寿技术、高炉炼铁数据建模技术以及冶金尘泥再处理技术.?从基础研究出发,提出了目前最具有潜力的炼铁新技术;然后在国家碳中和战略的大背景下,综述了目前国际上的非高炉炼铁技术研究进展,为我国低碳炼铁发展提供依据;最后从最新微观研究手段出发,介绍了目前炼铁研究领域在微观尺度的研究进展,多尺度综合调控研究高炉炼铁过程机理,为未来低碳炼铁发展方向提供思路.
-
-
朱宏任
-
-
摘要: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整体偏重,高耗能产业所占比重过高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实现"双碳"目标首当其冲的就是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重化工产业是二氧化碳排放大户,能够率先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关系我国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全局。宁东是我国重要的煤化工煤制油基地,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约占全国的百分之一,近年来积极探索向绿色低碳转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
-
王定武
-
-
摘要:
一、前言2020年我国粗钢产能和产量均超过10亿吨,但基本上采用高炉长流程生产。非高炉铁产量不超过100万吨。同时,电炉钢比例也很低。从全球来看,非高炉炼铁,主要是直接还原铁产量己经超过1亿吨,2019年全球直接还原铁产量为1.081亿吨,较2018年增长7.3%,2020年直接还原铁产量为1.044亿吨。长流程钢铁生产除需要高炉外,还需要建设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污染物排放并需要严格控制排放的烧结、球团和焦化等生产设备。
-
-
王新东;
郝良元
-
-
摘要:
分析了现代高炉炼铁和非高炉炼铁(直接还原、熔融还原)工艺特点和发展现状,从多个方面比较现有生产条件下各工艺的优缺点。从能源结构、生产规模及工艺成熟度阐述高炉炼铁在当前仍是国内主流工艺,并结合当前国内外低碳发展趋势和政策要求,提出高炉工艺降低碳耗的措施,明确了以"短流程"替代"长流程"和以新能源替代碳素冶金的发展方向,以最终实现"零碳炼铁"。结合现有的国际上的能源结构调整方向,指出了氢冶金的发展方向。
-
-
-
范刚强;
吕炜;
白晨光
- 《2017年北部湾冶金高峰论坛》
| 2017年
-
摘要:
高炉炼铁工艺由于成本高、工艺复杂、冶炼周期长等原因,近几十年来,冶金工作者们一直致力于非高炉炼铁工艺的开发和改进,以期降低炼铁工艺在能源、环境、成本等方面的压力.近年来,在经济和环境的双重压力下,非高炉炼铁工艺各种优势逐渐凸显出来,受到世界各国钢铁企业的青睐.本文对主流非高炉炼铁工艺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展望了未来高炉炼铁工艺和非高炉炼铁工艺的关系.
-
-
-
-
-
-
Feng Wenqiang;
冯文强
- 《2015年全国中小高炉炼铁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针对国外某公司生产的非高炉炼铁装料系统中矿物料闸阀,进行了国产化研究.对关键部位进行重点攻关,保证设备控制精确,性能稳定,耐磨材料长寿,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矿物料闸阀的成功设计和制造,填补了国内此项设备的空白,每台设备能为客户节约资金100万人民币左右,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此类产品的国产化成功设计制作也为其它产品的国产化研究打下了基础。
-
-
-
-
燕云;
李强;
邹宗树
- 《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反应工程学会第十三届(2009年)冶金反应工程学会议》
| 2009年
-
摘要:
作为一种正在开发中的工艺,应用流化床还原铁矿粉既具有流程简单、环境友好、不需要烧结焦化等环节、摆脱焦煤制约等非高炉炼铁的共同特点,又具备可直接使用粒度小、储量大、价格低廉铁矿粉资源的独特优势,其经济性和生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在重视环保、铁矿石块矿持续涨价而且焦煤资源急剧减少的当代,流化床还原铁矿粉工艺的优势越发突出。本设计就是对这类炼铁工艺的实验探索。rn 通过对目前流化床还原铁矿粉一些主要工艺的了解,结合别人在流态化方面的一些理论的经验设计出符合本实验研究要求的实验设备,进行一些基础的流化床还原铁矿粉的冷态实验,为后续的研究和实验起到一定得参考作用。
-
-
GONG Shushan;
龚树山;
DAI Xi;
戴曦;
ZHANG Wenhai;
张文海
- 《第二十届全国自动化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
| 2015年
-
摘要:
利用有色金属行业成熟、先进的闪速冶金技术,将其拓展用于炼铁的关键工程科学与工程技术上,通过跨领域、跨部门的合作,完成了基础研究、实验室试验工作,为开展后续的工业试验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并已完成工业试验关键装置的原型设计及工艺软件包编制.中国所进行的基础研究和实验室试验工作己为开展后续的工业试验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并已完成工业试验关键装置的原型设计及工艺软件包编制。工业试验遵循高炉炼铁的基本原理与炉衬材料的选型原则,以有色金属闪速熔炼炉的基本结构为工程设计模板,实施熔融还原试验,包括以粉煤为主要还原剂的工艺方案及以粉煤造气为主要还原剂的工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