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融还原
熔融还原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3年内共计1178篇,主要集中在冶金工业、工业经济、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71篇、会议论文90篇、专利文献45321篇;相关期刊160种,包括宝钢技术、上海金属、冶金管理等;
相关会议57种,包括全国锡锑汞冶炼技术及重金属冶炼综合回收技术与装备研讨会、第十届中国钢铁年会暨第六届宝钢学术年会、中国金属学会2010年非高炉炼铁学术年会暨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技术研讨会等;熔融还原的相关文献由1685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冠琪、张晓峰、魏召强等。
熔融还原—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5321篇
占比:98.78%
总计:45882篇
熔融还原
-研究学者
- 张冠琪
- 张晓峰
- 魏召强
- 张勇
- 徐涛
- 周海川
- 任俊
- 卜二军
- 程鹏
- 昝智
- 王金霞
- 王华
- 周渝生
- 韩军义
- 邹宗树
- 陈庆孟
- 王建磊
- 袁兴伦
- 齐渊洪
- 郑少波
- 刘志国
- 刘文运
- 张力
- 张武
- 卿山
- 李磊
- 王振华
- 胡建杭
- 朱凯荪
- 周继良
- 王东彦
- 孙健
- 徐万仁
- 王林顺
- 张光磊
- 洪新
- 刘燕
- 吕国志
- 张子木
- 张廷安
- 张殿伟
- 曹朝真
- 潘县委
- 王佰忠
- 豆志河
- 张丙怀
- 张巧丽
- 张竹明
- 王玉明
- 胡德生
-
-
张冠琪;
陈庆孟;
王金霞;
郝小坤;
韩军义
-
-
摘要:
在分析菱镁石的理化性质及造渣原理基础上,山东墨龙公司在HIsmelt熔融还原工艺中使用菱镁石替代部分白云石进行了造渣冶炼工业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菱镁石作为熔剂替代部分白云石用于HIsmelt熔融还原工艺完全可行;配入菱镁石后,熔剂总消耗量减少,出渣量减少,产铁量增加;终渣中MgO含量上升,二元碱度基本维持不变,炉渣性能满足HIsmelt熔融还原工艺冶炼的要求。成本分析表明,采用菱镁石替代部分白云石降低成本具有可行性,当菱镁石配入量替代20%白云石熔剂进行造渣冶炼时,吨铁成本可降低56.0元,降本效果显著。
-
-
张冠琪;
张晓峰;
韩军义;
刘丁瑶
-
-
摘要:
介绍了非焦冶炼熔融还原HIsmelt工艺的发展历程、技术特征和技术优势情况。指出,该工艺直接使用普通铁矿粉和煤粉进行喷吹冶炼,彻底摆脱焦化、烧结、球团等传统高炉生产流程中重污染工序,实现月度产量5.5万t,煤耗保持在850 kg/t左右;具有生产稳定、成本经济和环保先进的特点;配套转炉或电炉炼钢工艺,可形成新的钢铁生产流程配置,对于我国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国内铁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产品质量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
-
任江涛
-
-
摘要:
氢冶金是氢能在工业领域的重要应用,是冶金领域重要的低碳前沿技术,是钢铁行业重要的转型发展方向。氢冶金涉及氢基直接还原、氢基熔融还原、高炉喷氢等。从全球范围看,各大钢铁公司高度重视氢冶金技术发展,氢冶金是钢铁企业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技术路径。总结梳理了当前氢冶金相关技术进展,同时针对日本制铁、POSCO、蒂森克虏伯等三大国际钢铁公司,结合其低碳发展战略,系统梳理了各企业氢冶金发展路线,为国内氢冶金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
-
赵良伟
-
-
摘要:
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背景下,短流程的非高炉炼铁工艺受到格外重视,乌海某钢铁企业通过不断的探索论证,将熔融还原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通过该企业热风炉系统的设计介绍,对熔融还原工艺的热风炉设计理念及技术特点进行了总结。
-
-
杨超;
佘雪峰;
王如意;
王静松;
薛庆国
-
-
摘要:
本文将电炉粉尘(EAFD)、还原剂和造渣剂按比例配制成含碳球团并加入竖式管式炉内1 500°C的铁浴,通过铁浴熔融还原工艺回收EAFD中的Zn和Fe。使用XRF、XRD、SEM-EDS及化学分析等方法对EAFD和还原后的渣铁进行分析,研究了二元碱度R、还原时间和配碳量等因素对脱锌率和还原熔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还原后熔渣中ZnO含量最高为0.24 wt%、最低为0.07 wt%,脱锌率超过99%;在R=1.6、C/O摩尔比为1.1、还原时间40 min时,EAFD中的锌氧化物基本被还原为Zn金属并蒸发,然后进入烟气,铁氧化物大部分被还原为金属铁并发生渗碳反应后进入铁浴,其他氧化物则形成熔渣并与铁水分离后聚集在铁浴表面;配碳量增加有利于渗碳反应并促进渣铁熔分,但当配碳量超过渗碳需求(n/n=1.2)时,过剩的C在熔渣中聚集并阻碍渣铁分离。
-
-
-
-
摘要:
近日,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李东波主编的底吹炼铅领域专著《现代氧气底吹炼铅技术》由冶金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氧气底吹炼铅技术是中国恩菲的核心专长技术,其开发于20世纪80年代。自2002年首次实现工业化以来,中国恩菲研发团队经历了"氧气底吹熔炼-鼓风炉还原炼铅技术""氧气底吹熔炼-液态铅渣直接还原技术"的逐步开发,形成了"氧气底吹熔炼-熔融还原-烟化挥发"连续炼铅技术。
-
-
马明生
-
-
摘要:
本文开展了鲕状赤铁矿石熔融还原炼铁试验.首先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光学显微镜分析了鲕状赤铁矿的矿物组成和矿物的分布情况,然后探讨了石灰(CaO)、还原剂的加入量、温度及保温时间对金属铁的回收率影响的工艺参数.通过试验分析得出金属铁中碳的质量分数与温度成y=0.002·e0.0064T的指数关系,TFe、P、S的质量分数与温度成线性关系.还原反应热力学及动力学计算表明:试验设定起始于1350°C的熔融还原过程,固体碳C(s)与溶解碳参与熔渣中[FeO]的还原反应,且C(s)贡献度大于[C];随着还原反应温度升高,渣中[FeO]浓度CFeO及[C]浓度C[C]的变化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随温度提高而逐步下降;反应速率常数随温度提高而增大.
-
-
毛凯旋;
李磊;
徐苗
-
-
摘要:
为了回收铜渣中的铜和铁,本文提出了一种铜渣氧化脱硫-废阴极碳熔融还原两步处理新工艺,在熔融还原过程中,废阴极碳不仅可作为还原剂,同时也可作为助熔剂降低熔渣熔点。在1450°C时,铜渣在空气气氛中保温60 min后,添加14.4 wt%的废阴极碳和25 wt%的CaO至铜熔渣中并在高纯Ar气氛下进行熔融还原180 min,Cu和Fe的回收率分别可以达到95.89%和94.64%。同时,废阴极碳中90%以上的氟化物以CaF_(2)和Ca_(2)Si_(2)F_(2)O_(7)形式转移至尾渣中,炉渣中可溶性F含量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此外,所得Fe-Cu合金中硫含量低至0.03 wt%。
-
-
-
-
陈学刚
- 《全国重有色金属冶金领域绿色冶金技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目前锑精矿传统冶炼工艺存在效率低、能耗高、污染严重等问题,国内有关单位和企业近年进行了富氧底吹和侧吹等工艺的试验研究,由于含锑矿物的特殊性,均未能获得成功,针对该情况,中国恩菲结合自身多年在闪速熔炼、侧吹熔炼以及底吹熔炼等冶炼工艺积累的工程经验和技术优势,在理论分析、小型模拟实验基础上,提出复合喷吹氧化熔炼-熔融还原炼锑新工艺.
-
-
陈学刚
- 《全国锡锑汞冶炼技术及重金属冶炼综合回收技术与装备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目前锑精矿传统冶炼工艺存在效率低、能耗高、污染严重等问题,国内有关单位和企业近年进行了富氧底吹和侧吹等工艺的试验研究,由于含锑矿物的特殊性,均未能获得成功,针对该情况,中国恩菲结合自身多年在闪速熔炼、侧吹熔炼以及底吹熔炼等冶炼工艺积累的工程经验和技术优势,在理论分析、小型模拟实验基础上,提出复合喷吹氧化熔炼-熔融还原炼锑新工艺.采用富氧熔炼,烟气二氧化硫浓度高,可直接制取硫酸,硫回收率可达97%以上,彻底解决传统鼓风炉炼锑低浓度二氧化硫对环境污染的问题。工艺、装置成熟度、可靠度高。熔炼炉和还原炉均为当前已经成功工业生产的炉型,核心装置矿粉喷枪已经进行工业试验,工艺风险小。
-
-
Yang Shijin;
杨世金;
Ji Jun;
戢峻;
Yang qian;
杨仟;
Wu Yuanxin;
吴元欣
- 《2015中国化工学会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通过对中低品位磷矿在高温、高硅钙摩尔比下熔融还原反应的工艺条件的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硅钙摩尔比及碳过剩量等因素对云南某磷矿P2O5还原率的影响,并对其还原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在温度为1350°C、硅钙摩尔比为4.1、石墨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3倍、反应时间为50min下,磷矿P2O5还原率可达到95%以上.对不同温度下磷矿P2O5还原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进行拟合,结果表明磷矿熔融还原反应级数为一级反应.利用Arrhenius方程对反应速率和温度以ln k-1/T作图得到其表观活化能为Ea=249.41kJ/mol.
-
-
-
-
-
LV ningning;
吕宁宁;
YU tiange;
于天歌;
SU chang;
苏畅;
FAN dingdong;
范鼎东;
SHEN qiankun;
沈乾坤
- 《2015年(第十九届)冶金反应工程学术会议》
| 2015年
-
摘要:
为了更好地对转炉钢渣中的含铁资源进行回收利用,本文利用固态石墨对钢渣中的铁氧化物进行了还原回收金属铁的研究.首先分析了FeO含量对铁氧化物还原率的影响;之后通过对不同反应时间下钢渣的成分分析,研究石墨还原铁氧化物的动力学;最后分析了熔融改质处理钢渣对铁氧化物还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钢渣中w(FeO)的升高,其所含铁氧化物的还原率不断增大,但当w(FeO)为5%时,钢渣中的铁氧化物很难被还原;随还原时间的延长,钢渣中铁氧化物的还原率不断增大,还原反应为表观二级反应,表观活化能为86.9kJ/mol,石墨及铁氧化物在熔渣中的扩散传质是该反应进行的限制性环节;碎玻璃和粉煤灰改质处理钢渣后,铁氧化物的还原率明显提高,随改质剂添加量的增大,铁氧化物的还原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
-
Sha Yongzhi;
沙永志;
Cao Jun;
曹军
- 《第十届中国钢铁年会暨第六届宝钢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2014年,世界高炉炼铁产量为11.795亿吨,其中国外全部产量为4.679亿吨。直接还原和熔融还原产量在增长,分别为7522万吨和730万吨(2013年),新工艺技术的研发在继续。世界炼铁生产工艺分为高炉工艺、直接还原工艺、熔融还原工艺。在过去的十年里,各工艺生产均取得一定进展。欧盟的生铁产量有所下滑,但单炉的生产率提高,炉料结构得到改进,烧结烟气得到有效治理,应用数学模型和专家控制系统等技术使高炉燃料比得到进一步降低。北美生铁产量下降到4000万吨,普遍采用球团为主要原料以及高炉煤和气的混合喷吹,推广应用高炉操作远程监控诊断及标准化系统。日本开发应用LCC,烧结喷天然气,RCA技术,铁焦技术,高炉可视化技术等,取得良好效果。Course50项目完成喷吹COG和RCOG试验和模拟计算,降低高炉碳耗3%。韩国炼铁的技术动向是高炉大型化和Finex工艺的开发应用。南美的炼铁主要解决铁矿质量下降带来的烧结和高炉生产问题。
-
-
张兴胜;
周恒;
邢力勇;
王春松;
罗志国;
邹宗树
- 《2018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会暨炼铁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本文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COREX预还原竖炉内煤气停留时间分布(RTD)特性,分析了CGD(central gas distribution)装置对炉内煤气RTD分布特性的影响,并对不同熔炼率下炉内煤气RTD规律进行了研究.模拟结果表明,安装CGD后,增加了竖炉底部中心供气,提高了煤气平均停留时间.此外,CGD的安装降低了炉内平均停留时间的无量纲方差,且有效减少了炉内死区体积分数,有利于炉内气固相间的还原反应及传质、传热.随着熔炼率增加,炉内煤气平均停留时间缩短,死区体积分数减小.
-
-
张兴胜;
周恒;
邢力勇;
王春松;
罗志国;
邹宗树
- 《2018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会暨炼铁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本文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COREX预还原竖炉内煤气停留时间分布(RTD)特性,分析了CGD(central gas distribution)装置对炉内煤气RTD分布特性的影响,并对不同熔炼率下炉内煤气RTD规律进行了研究.模拟结果表明,安装CGD后,增加了竖炉底部中心供气,提高了煤气平均停留时间.此外,CGD的安装降低了炉内平均停留时间的无量纲方差,且有效减少了炉内死区体积分数,有利于炉内气固相间的还原反应及传质、传热.随着熔炼率增加,炉内煤气平均停留时间缩短,死区体积分数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