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切削材料
难切削材料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10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机械、仪表工业、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209281篇;相关期刊40种,包括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失效分析与预防、数控机床市场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0航空航天数控加工技术交流会等;难切削材料的相关文献由106位作者贡献,包括秦贵斌、郑文虎、张玉林等。
难切削材料—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209281篇
占比:99.99%
总计:1209376篇
难切削材料
-研究学者
- 秦贵斌
- 郑文虎
- 张玉林
- 詹明荣
- 丰莉
- 余旭东
- 刘青海
- 李成九
- 狩野胜吉
- 狩野腾吉
- 王刚
- 王峰
- 王超恒
- 耿家盛
- 肖雄
- 赵建社
- 吴国庆
- 安晋佑
- 安鲜蓉
- 康在勋
- 廖萍
- 末原要
- 朴珖秀
- 李东烈
- 杜海若
- 杨坤怡
- 金正郁
- 金肃焕
- 金韩诚
- Berend Denkena
- Carmen Freiler
- Eckhard Wissuwa
- EckhardWissuwa
- Jaroslaw PLICHTA
- KIM Dong-hyeon
- Klaus Vollrath
- Krzysztof NADOLNY
- LEE Choon-man
- Pawel SUTOWSKI
- Stefan Scholze
- StefanScholze
- Z.Y.Wang
- 严国平1
- 中井哲男
- 于大国
- 何雅全
- 佳工
- 关洁
- 刘为民
- 刘昌祺
-
-
王鹏翔;
于大国;
李梦龙;
孟相辉
-
-
摘要:
在难切削材料的微小孔电火花加工中,电火花机床的电极丝一般由机床电主轴端部引入导向套中定位,基于此设计一种通孔式超声系统。所设计的指数过渡阶梯形变幅杆能将两种单一形变幅杆的优势结合起来,且便于电极丝的放入。结合所购置的超声发生器和换能器将此变幅杆的谐振频率设计为43 kHz,大端面设计为20 mm,小端面设计为12 mm。计算其余参数后使用ANSYS进行有限元分析、参数优化,并对加工后的超声系统进行阻抗分析试验,再安装于电火花机床上对不同材料进行微孔加工,观测入口形貌。计算与试验表明:仿真优化后的超声系统的频率与实际频率相差很小,稳定性较高;添加超声加工微孔,不论是加工效率还是孔的表面形貌,都比普通电火花加工质量好。试验结果验证了该超声系统符合初始设计要求。
-
-
武鑫磊;
刘永红;
纪仁杰
-
-
摘要:
国内外常用的机械铣削方法难以加工在航空航天、军事工业及高端装备等领域应用日益广泛的高温合金、钛合金、金属基复合材料等难切削材料,存在加工效率低、刀具损耗大和成本高等突出问题.对此,国内外学者研究开发了不受被加工材料的强度和硬度等影响、具有加工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的高速电弧铣削技术.针对国内外常见的高速电弧铣削工艺方法、加工工艺特性和材料去除机理等进行了综述分析,并简要阐述了电弧铣削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
-
严国平1
-
-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和机械加工工业不断发展,一些新型、高性能的工程材料得到广泛应用。这些材料大都属于切削加工性很差的难切削材料,这就给切削加工带来了难题。为了使难切削材料的加工难题获得解决,除合理选择刀具材料、刀具几何参数、切削用量及掌握操作技术等切削条件外,如何正确选择使用切削液也成为机械加工的一个重要环节。
-
-
-
-
-
-
张青生
-
-
摘要:
不锈钢、钛合金等难切削材料的断屑问题直接影响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在充分认识切屑形成过程的基础上,对数控加工自动断屑方法进行了归纳,在比较自动断屑方案的基础上,利用高压冷却系统断屑法对某镍基合金的数控车削实现了较好的断屑效果.
-
-
-
顾琳
-
-
摘要:
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型材料在航空航天产品上得到应用,这些材料的特殊成分及组织也给现有的加工技术带来了新的挑战.通过充分发挥电弧的高温和高能量密度优势,结合有效的断弧手段,可以实现难切削材料的高效蚀除,为后续精加工去掉绝大多数的余量.介绍了电弧放电加工的主要原理,分析了现有的电弧加工方法尤其是可用于航空航天产品加工的电弧铣削及电弧成形加工的工艺特点、加工对工件表面质量的影响等,介绍了这一新型工艺方法在航空航天产品,尤其是发动机热端难加工部件制造上的潜在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