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幅杆
变幅杆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83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机械、仪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1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238893篇;相关期刊88种,包括机电工程、机械设计与制造、装备制造技术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2015年全国功率超声学术会议、第14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中国声学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会议等;变幅杆的相关文献由781位作者贡献,包括贺西平、林书玉、姚志远等。
变幅杆—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38893篇
占比:99.92%
总计:239090篇
变幅杆
-研究学者
- 贺西平
- 林书玉
- 姚志远
- 王时英
- 唐进元
- 王傲
- 赵波
- 陈雪林
- 高桂丽
- 丁撼
- 张海岛
- 李伟秋
- 翟宝年
- 刘垚
- 吕明
- 张云电
- 石德全
- 祝锡晶
- 许家勋
- 刘祥国
- 张波
- 朱永伟
- 武婷婷
- 王长茹
- 胡小平
- 轧刚
- 闫智博
- 于保华
- 俞宏沛
- 冯平法
- 刘世清
- 刘欣
- 孙智鼎
- 孟磊
- 康仁科
- 张福成
- 徐德龙
- 方兵
- 李冰
- 李德华
- 李惠
- 李超
- 杨光
- 林一松
- 江超
- 汤雨龙
- 焦雷
- 王晓东
- 王荣娟
- 白立新
-
-
王鹏翔;
于大国;
李梦龙;
孟相辉
-
-
摘要:
在难切削材料的微小孔电火花加工中,电火花机床的电极丝一般由机床电主轴端部引入导向套中定位,基于此设计一种通孔式超声系统。所设计的指数过渡阶梯形变幅杆能将两种单一形变幅杆的优势结合起来,且便于电极丝的放入。结合所购置的超声发生器和换能器将此变幅杆的谐振频率设计为43 kHz,大端面设计为20 mm,小端面设计为12 mm。计算其余参数后使用ANSYS进行有限元分析、参数优化,并对加工后的超声系统进行阻抗分析试验,再安装于电火花机床上对不同材料进行微孔加工,观测入口形貌。计算与试验表明:仿真优化后的超声系统的频率与实际频率相差很小,稳定性较高;添加超声加工微孔,不论是加工效率还是孔的表面形貌,都比普通电火花加工质量好。试验结果验证了该超声系统符合初始设计要求。
-
-
孟凡玲;
张弛;
柏春光;
张志强
-
-
摘要:
变幅杆是超声刀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放大振幅的作用。材料弹性模量的改变对同一结构下变幅杆的性能会产生影响。利用纵向波动方程理论进行超声变幅杆的参数化建模,并使用有限元模拟软件对不同弹性模量变幅杆进行模态与谐响应分析。在满足变幅杆设计要求的前提下,研究了TC4钛合金弹性模量对阶梯悬链形超声刀变幅杆结构共振频率、输出端位移幅值和应力极大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结构共振频率随TC4弹性模量的增加而升高;输出端位移幅值和应力极大值均随TC4钛合金弹性模量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工作频率为55.5 kHz,弹性模量在106~107 GPa,110~111 GPa时变幅杆的应力极大值均小于400 MPa,输出端位移幅值均在30~50μm,达到超声刀变幅杆的性能要求。
-
-
王桂莲;
赵文利;
刘文瑞;
赵一娇
-
-
摘要:
基于超声波斜入射理论对斜槽式变幅装置复合振动机理进行分析,设计出一种具有斜槽结构的变幅杆,可在单激励条件下实现X,Y,Z三个方向的同频简谐振动。阐述了三维空间简谐运动的合成规律,使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变幅杆进行模态分析,得到了固有频率与振型,进而通过瞬时动力学分析得到了变幅杆输出端的振动特性,并通过ORIGIN数据分析软件验证了变幅杆输出端在空间中的振动轨迹为类椭圆。研究表明,变幅杆存在的特定斜槽角度使斜槽转换效率最高。
-
-
张小辉;
程宗辉;
孙同明;
李永彬;
舒送;
管博文;
李华;
贺良国
-
-
摘要:
针对橡胶等难切割材料的加工问题,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夹心式压电换能器的超声刀。根据振动及波动理论设计了夹心式压电换能器及其变幅杆。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14.0对超声刀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到了超声刀工作模态的谐振频率。最后搭建实验测试平台,通过实验测出了样刀的谐振频率,并进行了功率和切割效果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负载的增加,超声刀的功率呈线性变化,且负载相同时,输出功率随驱动电流的增大而增大,参考电流分别为200 mA、250 mA、300 mA时,对应切割7张纸的功率分别为3.7 W、4.1 W、5.9 W,功率特性良好。与普通刀具相比,超声刀切割时,切口更光滑整齐,切割效果良好。
-
-
李梦龙;
于大国;
王峰;
王健;
周瑞峰
-
-
摘要:
为解决超声电火花复合加工中超声振动加载于电极丝上的问题,将电火花加工机床中的电极丝由电主轴端部放入导向套中,对这种结构超声变幅杆进行研究,引入了一种轴心通孔式超声变幅杆,便于放入电极丝。通过解析计算得到振动频率为28kHz的两种不同形状的超声变幅杆的谐振频率和放大系数。利用ANSYS软件进行分析对比及优化,对解析计算进行验证,并进行了阻抗分析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频率误差及放大系数误差较小,理论计算和实际谐振频率为1%左右,证明所设计的超声变幅杆符合设计要求。
-
-
-
-
麻磊磊;
刘世清
-
-
摘要:
为解决大功率超声换能器的发热问题,对径向穿孔变幅杆的纵向振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利用有限元数值仿真方法探讨了穿孔深度、孔径及穿孔数量对变幅杆共振频率的影响,以及有无穿孔情况下其轴上位移振幅及振速的分布.结果表明:一端穿孔使得变幅杆谐振频率增大,节面穿孔使得变幅杆谐振频率降低,且基频频率仿真结果和理论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随穿孔数量、孔径及穿孔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不同位置穿孔对等截面及变截面变幅杆位移及振速放大系数影响均不大,且均对变幅杆节面位置影响很小;一端穿孔的变幅杆可获得更高的振动位移及振速;数值计算与有限元仿真结果较好吻合.此结果将有利于散热型大功率超声换能器的研究.
-
-
李绍朋;
王利强;
吕志杰
-
-
摘要:
基于振动切削原理设计了用于径向振动外圆车削TC4钛合金的振动车刀刀杆.超声振动频率为20kHz,变幅杆横截面直径为32 mm,刀杆尾部与变幅杆连接处采用螺纹连接,螺纹孔规格为M18×20 mm,在此基础上对振动车刀刀杆进行建模计算,然后利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仿真软件对所设刀杆做模态分析及谐响应分析,设计符合加工要求的径向振动外圆车削车刀刀杆.
-
-
陈长江;
翁玲;
高杰聪;
赵轩;
张原野;
陈盛华
-
-
摘要:
针对目前换能器工作效率低,结构性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以Fe-Ga材料为核心的窗式换能器.搭建实验平台对窗式换能器中的核心元件Fe-Ga材料进行磁特性测量,绘制了Fe-Ga材料在不同频率下的磁滞曲线,计算了对应的磁损耗、矫顽力以及剩磁的大小.构建了变幅杆的理论模型,以变幅杆纵振波动方程为基础,通过理论计算,推导了变幅杆的谐振频率、位移节点、放大倍数.最后通过COMSOL多物理场有限元软件对换能器建立了仿真模型,通过磁-力耦合对换能器进行了频域和时域仿真,得到了换能器的谐振频率、位移大小以及应力分布情况,通过仿真验证了换能器理论计算的准确性,为下一步的换能器制作提供了有效的指导作用.
-
-
WU Tingting;
武婷婷;
HE Xiping;
贺西平;
YANG Jiating;
杨佳婷
- 《2016年全国超声加工技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传统变幅杆中,负载稳定性最好的为指数形变幅杆.为了满足应力加载下的实际应用并追求大的放大系数,研究了直孔形和锥孔形指数形变幅杆.有限元法计算了应力及振动位移沿轴向分布的规律,解析法计算了变幅杆的谐振长度、放大系数、形状因数、位移节点及应力极大值点.结果表明,谐振频率和面积系数相同时,直孔形的指数形变幅杆与传统的阶梯形变幅杆的放大系数相近,而锥孔形的指数形变幅杆比阶梯形还大15%.直孔形和锥孔形的指数形变幅杆的形状因数均比传统的单一变幅杆大.几种变幅杆的应力极大值点和位移零点之和都近似等于对应变幅杆的谐振长度.
-
-
-
-
徐明刚;
张振;
黄文勇
- 《第16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
| 2015年
-
摘要:
对旋转超声电火花加工系统的超声发生装置进行了结构设计.用解析法对装置中的阶梯型变幅杆进行了参数计算,并用MATLAB分析了其理论位移.通过Solidworks对变幅杆进行三维实体建模,然后导入到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中,进行了模态分析.通过分析不同长度变幅杆与共振频率的线性关系,对其长度过度圆弧和进行了修正.通过模态和谐响应分析,验证优化了解析法计算的各尺寸的合理性.通过实验测试了变幅杆的振幅.研究结果为旋转超声加工变幅杆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
-
LI Guang;
李广;
ZHOU Tianfeng;
周天丰;
LIANG Zhiqiang;
梁志强;
BAI Yaqun;
白亚群;
WANG Xibin;
王西彬
- 《2016年全国超声加工技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针对微塑性成形工艺过程对位移和力等参数精确控制的要求,分析了起声振动辅助成形系统的设计要点,提出了关键设计参数.本文设计的超声振动辅助微塑性成形系统主要由机床本体系统、超声振动系统以及伺服控制系统等主要单元组成.机床本体设计参考四柱液压机结构形式,采用两端固支梁和压杆的简化模型,计算得到主要结构尺寸,并采用ABAQUS验证其刚度;通过选用匹配的超声发生器和换能器,满足成形过程超声振动要求,利用理想变截面杆纵振波动方程设计变幅杆结构,采用ABAQUS进行变幅杆模态分析,确保设计振幅满足要求;伺服控制系统,采用可编程多轴控制器PMAC卡控制伺服电机,通过光栅尺和力传感器反馈实现髙精度的位置与成形压力控制.通过测试证实在纯铜压缩试验中叠加超声振动,成形压力显著降低,成形精度达到4μm.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