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除砷

除砷

除砷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3年内共计8107篇,主要集中在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化学工业、冶金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0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7826篇;相关期刊145种,包括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有色矿冶、中国有色冶金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全国给水深度处理研究会2010年年会、全国“十二五”铅锌冶金技术发展论坛暨驰宏公司六十周年大庆学术交流会、第七届全国重有色金属冶炼烟气处理及低位热能回收、酸性废水处理技术研讨会等;除砷的相关文献由14944位作者贡献,包括柴立元、杨志辉、闵小波等。

除砷—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70 占比:3.33%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14%

专利文献>

论文:7826 占比:96.53%

总计:8107篇

除砷—发文趋势图

除砷

-研究学者

  • 柴立元
  • 杨志辉
  • 闵小波
  • 刘志宏
  • 祁先进
  • 刘智勇
  • 李启厚
  • 梁彦杰
  • 王华
  • 李青竹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张荥斐; 袁佳; 田佳; 韩海生; 孙伟; 岳彤; 杨越; 王丽; 曹学锋; 卢承龙
    • 摘要: 在单斜磁黄铁矿(MPr)处理废水重金属离子过程中表面产生的硫化物钝化膜严重阻碍进一步反应。采用超声波技术辅助MPr回收铜离子。XPS分析结果表明,反应过程中MPr表面存在CuS产物。XRD和SEM分析结果表明,在超声条件下颗粒表面的CuS被剥离。动力学结果表明,常规和超声条件下的反应均符合Avrami模型。在超声条件下,随着固体层的剥离,反应过程由扩散控制转变为化学反应控制。超声波的存在显著降低反应所需的酸度和温度,提高MPr的利用效率;通过控制MPr的用量,铜烟灰浸出液中铜和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9%和95%以上。
    • 贺宋保
    • 摘要: 为使低浓度含砷废水外排满足总量控制标准要求,通过实验研究废水除砷,进一步降低废水中砷浓度,具有重要意义。以含砷浓度为0.1mg/L废水为原料,采用混凝沉淀法进行处理,在实验过程中探索pH值、聚合硫酸铁用量、PAM及沉淀时间对除砷效果的影响。通过优化药剂用量,确定最佳除砷工艺参数:每升废水聚合硫酸铁投加量为60mg、PAM投加量为0.2mg,混凝反应时间为5min以上,最终出水砷离子浓度≤0.005mg/L。
    • 黄汝梦; 李媛媛; 李艳雯; 申苗苗; 李会吉; 孙海杰
    • 摘要: 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研究了氧化铝和羟基氧化铝的单体和二聚体与不同质子化砷酸根物种的缔合情况。研究表明,氧化铝与不同质子化砷酸缔合方式倾向于单齿双核;羟基氧化铝与AsO43-和HAsO42-倾向以单齿双核缔合,而与H2AsO4-倾向以单齿单核缔合。羟基氧化铝中的羟基O与质子化砷酸的H易形成氢键。氧化铝和羟基氧化铝与HmAsO43-m(m = 0~2)缔合强于氧化铁和羟基氧化铁。羟基氧化铝二聚体与倾向以双核双齿缔合方式与AsO43-和HAsO42-缔合,而和H2AsO4-的双核双齿和单核单齿结构的缔合能几乎相等。羟基氧化铝二聚体与不同质子化砷酸根物种的缔合结构都显示双齿双核的缔合构型比单齿单核构型稳定。
    • 王焕龙; 焦芬; 刘维; 韩俊伟; 李文华; 覃文庆
    • 摘要: 以硫酸为浸出介质,通过响应面方法和Box-Behnken设计(BBD)对浸出条件,包括酸浓度、液固比和温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酸浓度是最重要的因素,其次是温度和液固比。通过响应面优化,确定在酸浓度为116.77 g/L,液固比为8,温度为170°C的较佳工艺条件下,铜转炉灰中砷的提取率达到94.49%,说明响应面方法可以成功优化铅转炉砷灰的酸提取实验。
    • 马永明; 郭红兵
    • 摘要: 石灰-铁盐法常用于含砷酸性废水的处理,具有投加药剂种类少、沉淀效率高、废水排放稳定达标、运行费用低、操作方便等优点,本文对该方法的反应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了阐述,并对工艺进行了总结。反应液pH值设定为7~8时,Fe^(2+)氧化反应效率高,除砷效果最佳;反应液Fe/As物质的量比一般为5~10,有利于砷酸铁的形成,同时可促进絮凝过程;采用沉渣部分回流法可以为反应过程起到晶核作用,不但能提高中和渣的沉降速度,还能节省药剂、减小中和渣体积。工程实践表明该方法可高效处理铜冶炼厂产生的含砷酸性废水,Cu、Pb、Zn以及As的去除率均可稳定达到99%以上,而且中和渣中As以五价砷酸盐存在,其毒性浸出浓度小于5 mg/L,可安全堆存于渣库内。
    • 罗永健; 王云燕; 徐慧; 杜嘉丽; 朱明飞; 张李敏; 孙竹梅
    • 摘要: 采用自制三维电极反应器对溶液中的As(V)进行电吸附去除,而粒子电极选用活性炭颗粒(GAC)。在最佳条件下,As(V)的去除率为84%,溶液中As(V)的残留浓度为0.08mg/L。从动力学研究中得到,整个过程的速率控制步骤可能涉及两个以上的过程:膜扩散、物质扩散和物理/化学吸附过程。在脱附过程中,As(V)可以从GAC中解吸出来,且GAC在解吸后能再次电吸附As(V),这表明该电极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
    • 于波; 张德超; 曹瀚文; 向成喜; 王冬斌; 董庆峰; 张萌萌; 李鑫培; 潘力
    • 摘要: 有色冶炼污酸通常为高砷污酸,在污酸除砷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砷危废渣,给企业以及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在有效去除污酸中的砷的同时,减少危废渣的产生及其固化/稳定化、资源化是目前研究的重点,这对企业运行以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讨论了在有色冶炼污酸中除砷的主要方法,同时对含砷渣的处置进行了相关的分析,旨在为从事该行业的相关工作者以及企业可以更好地处理含砷污酸和含砷危废渣。
    • 张德超; 潘力; 曹瀚文; 向成喜; 孔德颂; 罗劲松; 何嘉尧
    • 摘要: 砷(As)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致癌元素,因其影响地质和水资源而导致重大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吸附除砷因零污染,能耗低,易操作而被广泛用于饮用水中较低浓度砷的去除,通常选用的吸附材料有软锰矿、活性氧化铝、活性炭等,而近些年纳米复合材料以及燃煤等新型吸附材料受到广泛关注。本综述主要针对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以及新兴材料吸附除砷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整理,并展望吸附除砷未来的研究方向及热点。
    • 石乐琪; 郭莉; 吕晨阳; 杜冬云
    • 摘要: 为明确地下水脱砷技术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统计分析了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2008—2020年发表的关于地下水脱砷技术的文献资料,并从年度发文量、发文机构、发文期刊、发文作者以及论文关键词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WoS数据库中地下水脱砷技术方面的研究型论文共1501篇,年度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中国、美国和印度为发文量排名前3的国家;共计1503家研究机构、4875名作者参与地下水脱砷技术研究,其中高等院校为主要研究机构,而高校教师与硕士、博士研究生则为研究的主力军;关键词分析表明,吸附和电絮凝技术是地下水脱砷的主流方法,其中零价铁材料作为吸附剂是贯穿2008—2020年的研究热点;通过突现分析得出,二元甚至多元氧化物和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将成为未来地下水脱砷技术研究的热点方向。
    • 蔡金水; 康得军; 杨天学; 龚天成; 陈其晓; 赵颖; 吕伟
    • 摘要: 为提高天然杭锦土对水溶液中砷的吸附性能,采用氯化铁(FeCl3·6H2 O)浸渍天然黏土矿物杭锦土(HJ),制备表面负载铁氧化物的铁改性杭锦土除砷吸附剂(FHJ).通过比表面积(BET)和扫描电镜(SEM)分析技术对材料进行表征以观察其微观形貌特点,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技术测定材料组成及化学基团,以初步探究材料吸附除砷机理.通过批试验考察FHJ投加量、初始pH、共存离子及腐殖酸浓度对FHJ除砷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当铁负载比在0~50wt%范围内时,FHJ对溶液中As(Ⅴ)吸附容量随着铁负载比的增加而增加,最佳铁负载比为33wt%,此时铁与杭锦土的理论质量比为1:3.②BET分析结果表明经铁改性后,杭锦土比表面积显著增加,由71.14 m2∕g增至158.50 m2∕g;SEM分析显示,经改性后杭锦土表面形貌发生明显变化,结合Mapping图表明铁被有效负载到杭锦土表面.③批试验结果表明,As(Ⅴ)去除率随着FHJ投加量的增加而升高;溶液pH对As(Ⅴ)去除率有较大的影响,pH的降低有利于FHJ对砷酸盐的吸附.④FHJ除砷性能受溶液中共存离子CO32-、SiO32-影响较大,但受Cl-、SO42-、NO3-及腐殖酸影响程度比较小.⑤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可更好地描述FHJ吸附除砷行为(R2=0.999).⑥XPS分析结果显示,铁氧化物主要以FeOOH和Fe2 O3的形态负载于杭锦土表面,FTIR表明FeOOH的羟基基团同As(Ⅴ)发生吸附作用,在FHJ除砷过程中,化学吸附是主要的吸附除砷机理.研究显示,铁改性杭锦土除砷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