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院外急救

院外急救

院外急救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609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72篇、会议论文29篇、专利文献12513篇;相关期刊140种,包括健康必读(中旬刊)、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中国医院管理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2015第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灾害医学大会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二届灾害医学学术会议、第十一届全国院前急救学术大会、2014第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灾害医学学术大会等;院外急救的相关文献由1212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建中、张进军、邱勇等。

院外急救—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72 占比:4.36%

会议论文>

论文:29 占比:0.22%

专利文献>

论文:12513 占比:95.42%

总计:13114篇

院外急救—发文趋势图

院外急救

-研究学者

  • 张建中
  • 张进军
  • 邱勇
  • 田建广
  • 陈志刚
  • 刘红梅
  • 吴敏
  • 李雪梅
  • 林长春
  • 王亚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胡艳; 宗斌; 张传海
    • 摘要: 目的评价新冠疫情背景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院外急救路径网格化效果。方法利用网格化社会治理平台进行精神障碍院外急救技能培训,建立基层多元联动机制的精神障碍患者院外急救路径。于2020年1月开始实施网格化急救路径,比较2019年和2020年急救分配任务的时长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危险性评估等级人数变化。结果实施急救路径网格化前(2019年)共接到精神障碍急救电话146例,其中99例分配任务,分配任务时间为(71.33±306.12)s,超过30 s的电话数占比22.60%;实施急救路径网格化后(2020年)共接到精神障碍急救电话161例,其中94例分配任务,分配任务时间为(24.10±58.76)s,超过30 s的电话数占比7.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9年共19657例次患者开展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危险性评估,其中1~5级1633例,占比8.31%;2020年共18367例患者开展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危险性评估,其中1~5级973例,占比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院外急救路径网格化后,院外急救分配任务时间明显缩短,超过30 s的电话数占比显著下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危险性1~5级的占比明显降低,提示效率更高,病情更稳定。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院外急救网格化路径切实可行,值得推广。
    • 张擎; 顾乃刚; 李尚伦
    • 摘要: 目的探索提高院外急救工作效率和质量的管理方法。方法在院外急救管理中应用双向同步物质和精神激励,在调整薪酬、职称激励、单病种质控等六方面进行双向同步物质激励,采用职工大会、季度座谈和政策倾斜等五方面措施进行双向同步精神激励;比较、分析实施前后相关业务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双向同步物质精神激励应用后,急性ST段抬高心梗患者受理时间由304 s降至210 s,现场送达医院时间由2024 s降至752 s,现场救治时间由2216 s降至1640 s,接报至到达时间由3215 s降至2648 s。结论采用双向同步激励可有效提高院外急救工作质量和效率。
    • 孟宇; 李少波; 韩拓; 李香兰; 张春艳; 池菲; 梁建琴; 安慧茹
    • 摘要: 目的通过对比观察在院外急救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抢救流程中应用气管插管方式人工通气与喉罩方式人工通气的临床疗效及预后,进一步提高院外急救心搏骤停患者的复苏时效与抢救成功率。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石家庄市急救中心院外急救出诊时给予心肺复苏操作的62例心搏骤停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心肺复苏过程中人工气道建立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n=31)采用喉罩方式建立人工气道,对照组(n=31)采用气管插管方式建立人工气道,对两组患者一次性人工气道建立成功率、人工气道建立操作时间、自主循环恢复成功率、通气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一次性人工气道建立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人工气道建立操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外急救心搏骤停患者在心肺复苏抢救流程中应用喉罩建立人工气道,可有效提高一次性人工气道建立成功率,缩短人工气道建立时间,有效提高自主循环恢复成功率及患者通气改善情况,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在院外急救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抢救流程中广泛推广与应用。
    • 蒋世荣; 黄发贵; 王杰
    • 摘要: 目的通过应用可视技术建立院外-院内信息平台救治缺血性心血管急症患者,探索一条更合理、更高效、更准确的心血管急症患者救治模式。方法在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建立可视化120移动信息平台,以胸痛中心成立为时间节点,回顾性分析177名急性缺血性心血管急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平台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院外-院内进行交接的时间、院外急救反应时间、首次医疗接触时间、院内接诊患者时间、院内急诊时间、专科首次接触患者时间、两组患者并发症概率和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GRACE评分及病情严重程度无明显差异性(P>0.05)。平台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台组院外-院内交接时间、院内急诊时间、专科首次接触患者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可视化120移动信息平台的建立将院外与院内有效衔接起来,能减少缺血性心血管病急症患者的救治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张威; 耿聆; 孙涛; 巴衣尔策策克; 邓贵芳; 李玮; 陈辉
    • 摘要: 目的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影响北京市院外急救服务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院外急救事业的发展提出对策。方法通过筛选北京市120/999紧急医疗救援联合指挥平台中的部分指标,收集2019-2020年数据,运用SPSS 22.0进行主成分分析,将8项原始数据转化为3个主成分。结果急救资源配置、急救运行效率、院外院内衔接等因素对北京市院外急救服务能力具有较大影响。结论结合分析院外急救服务能力的影响因素,推动院外急救体系建设,提高院外急救服务能力,提升患者满意度。
    • 陈志; 聂冬妮; 张文中; 王小刚; 孙粤; 田力; 赵晔; 尹宝荣; 吴乐林
    • 摘要: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院外医疗转运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20年1月20日0时—2月27日0时期间北京急救中心防控转运组转运新冠肺炎疫情相关任务的出车数据进行统计和回顾性分析。结果从2020年1月20日0时—2月27日0时29 d内北京急救中心防控转运组总出车数为556次,按任务类别和占比依次为:确诊病例236次(42.45%)、疑似病例39次(7.01%)、密切接触者199次(35.79%)、口岸排查29次(5.22%)、来自武汉48次(8.63%)、治愈5次(0.90%)。平均转运时间为59.2 min。按转出地点类别区分,任务数量和占比依次为:医院291次(52.34%)、居住地111次(19.96%)、宾馆旅店59次(10.61%)、公共场所21次(3.78%)、机场36次(6.47%)、火车站30次(5.40%)、其他4次(0.72%)、派出所3次(0.54%)、工作地1次(0.18%)。按接收地点类别区分,任务数量和占比依次为:重症接受医院255次(45.86%)、隔离点144次(25.90%)、发热门诊98次(17.63%)、轻症接受医院50次(8.99%)、其他9次(1.62%)。556例被转运人员中了,男281例(50.54%),女275例(49.46%),中位数年龄为43岁,四分位间距31~58岁。所有被转运人员均安全送达接收地点,经流行病学追踪未发生转送期间新发感染事件。结论被转运人员类别多样化和转出/接收地点多样化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院外转运任务的基本特征。应针对不同人群特点制定适宜的转运方案。有效呼吸支持是院外转运中最重要的医疗措施。
    • 马彪; 梁永胜; 郭江华; 林进团
    • 摘要: 目的探究胫骨穿刺骨髓腔输液在严重创伤休克患者院外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0年11月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收治入院的92例严重创伤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输液通道的不同分为骨髓腔输液组(实施胫骨穿刺骨髓腔输液,48例)和静脉输液组(实施常规周围静脉输液,44例)。对比两组患者置管穿刺时间、置管一次成功率。对比两组患者建立输液通道时间、血压回升时间、4 h内抢救效果。对比两组患者置管后脱出率、住院期间感染率及死亡率。结果骨髓腔输液组置管穿刺时间短于静脉输液组(P<0.05),置管一次成功率均高于静脉输液组(P<0.05)。骨髓腔输液组建立输液通道时间、血压回升时间均短于静脉输液组(P<0.05)。骨髓腔输液组4 h内抢救总有效率高于静脉输液组(P<0.05)。骨髓腔输液组置管后脱出率、住院期间感染率及死亡率均低于静脉输液组(P<0.05)。结论胫骨穿刺骨髓腔输液用于严重创伤休克患者院外急救可缩短置管穿刺时间、建立输液通道时间及血压回升时间,提高置管一次成功率及抢救效果,并可降低置管后脱出率、住院期间感染率及死亡率。
    • 王小刚; 刘江; 陈志
    • 摘要: 目的 探究采用创伤规范化流程国际创伤生命支持(ITLS)对于院外创伤患者的救治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12月北京急救中心通州急救中心站通过120调度进行院外救治的创伤急救患者43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急救流程分为两组,试验组(n=216):急救人员接受ITLS技术规范化培训后进行急救;对照组(n=216):采用常规流程进行急救。记录两组现场诊治时间、诊断准确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现场诊治时间(7.53±1.48)min,对照组(11.24±1.25)min,试验组诊治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t=28.146,P<0.05),试验组急救人员诊断准确率显著大于对照组(χ^(2)=16.593,P<0.05)。结论 通过ITLS技术可有效缩短救治现场停留时间,减少转运途中并发症。
    • 张义龙; 李保军; 靳波; 黄来; 潘晶; 刘淼; 张义淼; 李飞妮; 方芳; 陈韦
    • 摘要: 目的评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和肌红蛋白(Myo)对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分析性能。方法研究2019年8月—2020年11月沈阳急救中心接诊疑似AMI急性发作患者共487例。急救医生到现场后,收集患者病历资料、监测心电图及用即时检测(POCT)检测CK-MB、cTnI和Myo。按最终诊断将患者分为AMI组和非AMI组,比较AMI患者和非AMI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AMI患者中心肌损伤标志物异常者和心肌损伤标志物正常者的临床特征;以试剂盒给出的参考值为诊断界值时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NPV)和阳性预测值(PPV)。结果487例胸痛患者中,有169例(34.7%)最终确诊为AMI。AMI患者和非AMI患者的男性所占比例(76.33%vs.60.38%)和心电图异常[Q波异常(67.46%vs.0.31%),ST段异常(67.46%vs.0)]者所占的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患者中,心肌损伤标志物异常者80例。与心肌损伤标志物异常组比较,心肌损伤标志物正常组年龄更轻[(59.44±11.86)岁vs.(64.94±14.45)岁],心电图异常者比例更高[Q波异常(67.46%vs.0.31%),ST段异常(67.46%vs.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试剂盒给出的参考值为诊断界值,CK-MB、cTnI和Myo联合检测的灵敏度最高,为47.33%,高于各单项检测、任意两项联检的灵敏度,而单独检测cTnI特异度较高,可达99.37%。结论院外急救患者为胸痛的老年男性患者时,提示AMI的可能性更大。急救院外使用POCT检测CK-MB、Myo、cTnI可以较迅速地对AMI进行初步判断,可以准确地排除AMI。当院外急救胸痛患者的心肌损伤标志物表现正常时,也需要联合心电图结果进行判断。
    • 王妍; 潘纯; 王亮; 王冬阳; 史小丹; 林岐
    • 摘要: 目的调查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苏州市院外急救专项医护人员的心理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干预。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苏州市辖区参与新冠肺炎患者专项转运的60名院外急救专项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有效问卷6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本组56名(93.33%)专项医护人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从量表中SCL-90阳性率较高的9项症状上来看,以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焦虑、恐怖表现最为突出;被检人群中,低龄、低学历、低职称、已婚组阳性检出率偏高;高风险岗位人员的得分高于低风险岗位。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期间院外急救专项医护人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应尽早关注院外急救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岗位及时实施专业的心理疏导,缓解其心理压力,加强其心理应急能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