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先生
闻一多先生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23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9篇、专利文献512篇;相关期刊174种,包括瞭望、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
闻一多先生的相关文献由235位作者贡献,包括郑临川、于漪、汪曾祺等。
闻一多先生
-研究学者
- 郑临川
- 于漪
- 汪曾祺
- 傅国涌
- 刘尚勇
- 栾芳
- 汪朗
- 盛海耕
- 祝一寰
- 臧克家
- 辛唐米娜
- 丁浩
- 万龙生
- 乐黛云
- 于晓冰
- 付长军
- 任先青
- 任宝义
- 任愫
- 余丹
- 余福智
- 佚名
- 俞剑明
- 傅光
- 傅璇琮
- 全崴
- 刘一层
- 刘兴均
- 刘征
- 刘旭东
- 刘昌安
- 刘飞
- 华忱之
- 单正平
- 卢孝青
- 吕庆端
- 吴亚娥
- 吴企明
- 周俊生
- 周国光
- 周新曙
- 周祜
- 周蒙
- 周颖
- 唐黎标
- 夏晓虹
- 夏杏珍
- 姜德胜
- 姜秀波
- 孔维波
-
-
牛蕾
-
-
摘要:
唐朝是一个诗歌彬彬大盛的朝代,就是在这样一个诗才流溢的朝代,出现了这样一个诗人,张若虚,他以一首诗《春江花月夜》,被晚清大家张闿运誉为:“孤篇横绝,竟为大家。”[1]近代闻一多先生在《宫体诗的自赎》一文中,赞它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2],“在这种诗面前,一切的赞叹是饶舌,几乎是亵渎。”[3]有两位大家的赞誉加持,《春江花月夜》在近现代以来被世人认为是艳压全唐。
-
-
霍军
-
-
摘要:
《春江花月夜》是唐诗中颇负盛名的佳篇。闻一多先生将其称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唐诗杂论·宫体诗的救赎》)。但闻先生并没有给出详细的解说。各种评述多以疏通串解诗句本身为己任,很少触及它独特的抒情视角——站在整个人类立场上,对一轮晈月给所有人带来的丰美情感所发出的浩大感喟。人们常说这首诗中有"宇宙意识",但往往只限于对开头那几个问题的赞叹,却难得由此触及蕴涵全诗抒情中的"人类情怀"。这原本是张若虚最富有突破性的领悟。
-
-
丁浩;
卢孝青
-
-
摘要:
余集高中前身是河南省商城县余集镇张家祠堂,1941年改建成学校。早在抗战初期的1938年,闻一多先生的学生、著名爱国诗人臧克家带领"文化工作团"14个同志在大别山区进行抗日宣传。同年8月27日,臧克家在张家祠堂写下战斗歌谣《我们这十四个》:"呼吸着弹药的气息,脚踏着火热的大地……我们走过平原,播下文化的种籽,我们穿进深山,挥动起拓荒的手臂……"
-
-
董泽晗;
林海(指导)
-
-
摘要:
我挂断了跨越时间的电话,望着窗外,初春的天气依旧寒冷,但干枯的树枝上已开始露出点点鹅黄。浑厚的声音犹在耳畔,熟悉的话语铭刻肺腑,横眉倒竖的坚毅似在眼前:诗人最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我溺爱我的生命,是因为我爱他壮丽的色彩!翻开电话的通讯记录,“1946年7月14日”赫然映入眼帘。是的,我把宝贵的与历史对话的机会献给了闻一多先生。
-
-
胡敏
-
-
摘要:
闻一多先生离世已80余年,国内有关闻一多的研究,虽可称汗牛充栋,但更多地集中在闻一多作为诗人和民主斗士的一面,而对于闻一多学术文化遗产的研究方面相对较少。原因为何?许祖华教授在《借鉴与传承——闻一多的文化阐释批评研究》(以下简称《闻一多的文化阐释批评研究》)一书的序言中指出:“研究者本人不仅需要具备中国古代典籍的知识,而且需要相应的理论与方法作为研究展开的支撑……更何况,即使具备了这两个方面的条件,还存在着一个理论、方法与对象契合的问题需要解决。”
-
-
汪曾祺
-
-
摘要:
闻先生性格强烈坚毅。日寇南侵,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合成临时大学,在长沙少驻,后改为西南联合大学,前往云南。一部分师生组成步行团,闻先生参加步行,万里长征,他把胡子留了起来,声言:抗战不胜,暂不剃须。他的胡子只有下巴上有,是所谓“山羊胡子”,而上髭浓黑,近似一字。他的嘴唇稍薄微扁,目光灼灼。
-
-
臧克家
-
-
摘要: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他在给我的信上说。
-
-
陈铁艳
-
-
摘要:
1200多年前一个春天的夜晚,一轮明月从江边冉冉升起,大地和江面一下子变得明朗起来。此刻,一位诗人伫立江畔,他正被眼前迷人的月下江景所吸引,于是诗兴大发,随即吟诵出一篇长达36句的诗篇。没想到,就是这篇长诗让他一举成名,名垂千古。读到这首诗的人们纷纷为他点赞,一些评论家也交口称赞,称他的诗是“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花”“孤篇横绝,竟为大家”。闻一多先生也称他的诗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这位诗人就是张若虚,这篇长诗便是《春江花月夜》。
-
-
孔维波;
周国光
-
-
摘要:
言语知识点:《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题解如果这篇课文的题目是“说和做”,那么该文章应该是论说文,并且文章的内容主要是分析论述“说”(言)和“做”(行)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但是,作者写这篇文章不仅要谈论“说”和“做”,而且要叙写一个著名的学者——闻一多,为了避免引起误解,作者特意加了一个副标题——“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
-
韩印
-
-
摘要:
我与民盟结下不解之缘还是在我上初一的时候。那时的我喜欢阅读课外书籍,一本又一本。闲来拿起《朝花夕拾》,夜晚伴随着《茶花女》入眠,古今中外的小说散文陪我度过无数个日夜……书给了我一个新的世界,书中的每个人物都牵动着我的心,他们就像我的朋友,向我讲述着他们的喜怒哀乐。读课外书是我在忙碌的学生时代唯一的娱乐,也是我少有的轻松时刻。很偶然的机会,我在家里的旧报纸上看到了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这组诗歌给了我很大的冲击,字里行间流露出的赤子之心和爱国之情,给了我无限的想象与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