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旧报纸

旧报纸

旧报纸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906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中国文学、贸易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98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3441篇;相关期刊571种,包括青年文学、农村新技术、中国造纸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造纸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2006(第十三届)全国造纸化学品开发应用技术研讨会等;旧报纸的相关文献由811位作者贡献,包括秦梦华、李丹崖、佚名等。

旧报纸—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98 占比:20.69%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3441 占比:79.27%

总计:4341篇

旧报纸—发文趋势图

旧报纸

-研究学者

  • 秦梦华
  • 李丹崖
  • 佚名
  • 庄文勤
  • 徐清华
  • 舒心
  • 苗庆显
  • 傅英娟
  • 张小平
  • 张爱萍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杨晶晶; 王常军
    • 摘要: 小树变大树,大树能造纸。纸上能印字,印字学知识。树可以用来造纸,是造纸的原材料之一,加强废纸回收利用是另一种保护树木的方式。今天是植树节,宝宝和爸爸一起用旧报纸制作再生环保纸,共同保护树木吧!1把报纸撕成小片,放入水中泡一天,然后用榨汁机把碎纸打成纸浆。
    • 摘要: 记得初看,1994年左右吧,我把书用旧报纸包上封皮带到邮局。当时在汇兑柜台做营业员,书藏在抽屉里,埋在厚厚的现钞汇款中间,顾客少的时候就拉出来瞅两行。不免有师傅问我所看何书,我很不好意思说出来,一来上班看书是违规的,最主要是这书名有点森严,“艺术”倒罢了,还“哲学”!特别像在攀附风雅。
    • 李娟
    • 摘要: 我上小学一年级时,有一天捡到一张旧报纸。闲来无事,就把自己认得的字挨个念了出来,竟然发现它们的读音连缀出了一句自己能够明白的话语。大为震动。那种震动直到现在还能清晰记得。好像写出文字的那个人无限凑近我,只对我一个人耳语。这种交流是之前在家长老师及同学们那里从不曾体会过的。那可能是我最初的第一场阅读,犹如开壳中小鸡啄开坚硬蛋壳的第一个小小孔隙。
    • 李兆溪; 盛晴(指导)
    • 摘要: 一个周末的下午,只有爷爷和我在家。我看完课外书,就把视线转移到了爷爷身上。慵懒的阳光正斜洒在几份旧报纸上,茶杯正微微冒着热气。只见里屋的爷爷,正靠在扶手椅上,眼睛望着窗外,像在思索着什么。
    • 王煜
    • 摘要: 不仅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还成为枢纽型的机构,孵化更多的社会公益服务组织,长桥街道的"清和星期二"志愿服务市集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探索中,已成为很好的样本。"阿婆,你在这里登记一下,就可以换到小工艺品了。"2020年12月中旬一个星期二的上午,家住上海市徐汇区长桥街道罗秀新村的秦美娟阿婆把自家闲置的旧报纸带到了志愿服务市集上,参加"以堆换宝"活动,从工作人员那里换到了一袋永生花和一把团扇。在摊位上,她仔细地把花朵排列成漂亮的图案,粘贴到扇面上。秦阿婆笑着说:她要把扇子送给自己的小孙儿,给他讲东西的来历,让孩子也养成废物利用的好习惯。"我下次还要来。"
    • 李娟
    • 摘要: 我上小学一年级时,有一天捡到一张旧报纸。闲来无事,就把自己认得的字挨个念了出来,竟然发现它们的读音连缀出了一句自己能够明白的话语,大为震动。那种震动直到现在还能清晰记得。好像写出文字的那个人无限凑近我,只对我一个人耳语。
    • 张莹
    • 摘要: 喜欢书,像喜欢一件宝物。小时候,每每发了新书,我都要找来旧报纸,包上书皮,工工整整地写上:数学、语文……然后是班级、姓名。手里托着书,我美滋滋地看着,心里没来由地感到庄重和稳妥。学期末,新书变旧书,一如既往的整齐,只是有了岁月的痕迹,泛着淡淡的黄。我把它们放到纸箱子里,等到来年春天,再搬出来晒太阳。
    • 洪荣昌
    • 摘要: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还在老家县委机关工作的时候,一次被叫去帮忙县委勤杂保管室搬家。之后保管员招呼我喝茶聊天,他指着一个用老旧报纸包着的东西说:"像这些都没人要的东西,还要搬过来……"我走过去翻开来看,原来是一包苏维埃纸币,各种面额的都有,估计怎么也有两三百张。
    • 范小倩
    • 摘要: 2019年2月25日,一个女孩为自己的奶奶,在网络上开通了推特账号。90岁的木村才开始创作。由于老伴离世,木村创作的初衷只是为了消磨孤独的时光。没想到日积月累地坚持,逐渐创造出充满烟火气息的生活美感。旧报纸、宣传单页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废旧印刷品,是木村奶奶创作的主要材料,用胶水、镊子将现实生活拼贴呈现。
    • 西凌
    • 摘要: 把岁月活明白了的人,即使残缺的几张旧报纸,挂在被风随意吹过的墙上,都像是有温度的招牌。对于我的中文老师黄先生撕挂历的身影,我印象尤为深刻。那时,到了年关,他总会在年货市场泡上很多时间,像品鉴艺术品那样。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