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
家教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3729篇,主要集中在教育、中国文学、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538篇、专利文献191篇;相关期刊1349种,包括少年儿童研究、教育文汇、家庭教育:中小学版等;
家教的相关文献由2881位作者贡献,包括徐杨、佚名、何九伦等。
家教
-研究学者
- 徐杨
- 佚名
- 何九伦
- 王凯明
- 杨昊民
- 马志国
- 崔颖
- 朱文辉
- 本刊编辑部
- 陈钱林
- 晏红
- 林建铃
- 程乃珊
- 刘三疯
- 史峰
- 艾里香
- 赵庆泉
- 徐岫茹
- 胡乐国
- 常艳春
- 张小平
- 张杰
- 张谊
- 张辉
- 李淳
- 董炳新
- 刘佳兵
- 南一鹏
- 张雨
- 李奎
- 赵忠心
- 陆士桢
- 余世存
- 周礼
- 唐宝民
- 孙祥虎
- 张良
- 朵渔
- 王永平
- 王祖远
- 琚金民
- 罗日荣
- 蒲磊
- 薛宁
- 乐陶
- 保冬妮
- 俞群
- 冯新
- 刘凯
- 刘锴
-
-
赵彪
-
-
摘要: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不同的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有差异的,父母的生活态度、言谈举止等家庭环境都对孩子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以及良好习惯的形成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新时代,家长要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可按照“四要二不”之“六位”策略做好家教工作,培育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人。
-
-
成竞男;
王彦峰
-
-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基于马克思家庭观,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革命文化,结合自身的实际经历,形成了家庭、家教、家风三位一体的习近平新时代家庭教育思想。应以习近平家庭教育思想为指导,坚持家庭育人,夯实家教质量,培育良好家风。文章对习近平家庭教育思想的形成、内容和启示进行了探讨。
-
-
佘双好;
卢育强;
苗露露;
程莹
-
-
摘要:
2021年思想理论界主要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学习教育、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中华民族共同体、现代化新征程、生态文明、十九届六中全会、“一国两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重大事件展开研究,思想理论呈现出重大议题持续受到关注、学术界研究视域更为开阔、网络媒体影响更为深刻、映射社会心态的发展变迁等特点。2021年思想理论领域既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也在社会思潮和群体心态变化方面出现新的特点和问题,需要坚持一元主导、整合多元主体、聚焦圈层群体、优化引导方法,推动思想理论热点持续健康发展。
-
-
李思成
-
-
摘要:
明代是科举高度繁荣的时代,诞生了众多父子相继、兄弟联捷的科举家族。苏州太仓的王锡爵家族正是其中佼佼者,并形成了不攀附权贵、清白正直的优良家风。目前学界已经认识到,良好的家风家教对科举家族的发展延续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王氏家族家风家教的具体分析,发现其家庭教育中蕴含了以身作则、平等交流和自立自强等理念,并因此在科举上大获成功。王氏家族的家风家教对当下的家庭教育与家风传承仍有积极启示,值得借鉴。
-
-
徐芳
-
-
摘要:
对党忠诚作为每一位共产党员的基本政治要求,既要做到思想忠诚,也要做到政治忠诚,更要做到行动忠诚,即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者、实施者、捍卫者;而把对党忠诚纳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迫切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美满幸福家庭的社会需要、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需要、是推动中华民族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的发展需要、是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历史必然,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和时代意义,应予以高度重视,并积极培育践行。
-
-
李向敏;
刘洋;
完国威;
肖亮
-
-
摘要:
中华传统家风家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家庭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将其融入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必要且有重要意义的。深入挖掘优良家风家教的思想内涵、道德规范准则、为人处世标准,有助于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借助校园课程建设、文化氛围营造、家校携手等路径方式,将传统家风家教有效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引导大学生茁壮成长。
-
-
刘海清(文/图)
-
-
摘要:
2022年4月25日下午,广州市海珠区陈红燕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揭牌仪式暨交流会在广州市晓园中学隆重举行。本次活动主题为“粤港黔·家教情·融合爱”,采用现场活动和线上会议相结合的方式,广州市区指导专家与成员学员在广州市晓园中学现场会场,香港、贵州、增城正果中学等异地教育同行通过腾讯会议在线上参加,整个活动同时进行了线上直播。
-
-
裴广发
-
-
摘要:
家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祥于山西省闻喜县裴柏村的裴氏家族,作为中国历史上的名门望族,其源远流长的历史深度和文化厚度,蕴含着家教的独到之处。道德为先,崇文尚武修齐治平裴氏自公元前681年有姓以来,至今已有2700多年历史。裴氏家族在历史上出过59位宰相、59位大将军以及3000多个名人。其人才遍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及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裴氏家族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家教的主线,孕育出一个“仕族大家”。
-
-
舒大刚
-
-
摘要:
个人、家、国、天下是任何人才所能成就的必备因素。在苏轼的成才之路上,读书造就其丰富学识,环境成就其英迈胆识,家教成就其高尚人品。特别是汉代以来,巴蜀地区涌现出大批书香门第和文化世家,不仅人才辈出、文化鼎盛,而且有着注重家教和母教的传统,孕育了三苏的非凡成就。君明臣良,国富民殷,政通人和,家安子才,这数者成就了千古奇才苏东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