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间作模式

间作模式

间作模式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297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园艺、农学(农艺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1篇、会议论文41篇、专利文献63279篇;相关期刊140种,包括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世界热带农业信息、中国果业信息等; 相关会议31种,包括中国园艺学会第五届全国现代果业标准化示范区创建暨果树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交流会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第十四届全国玉米栽培学术研讨会等;间作模式的相关文献由1057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吉奎、柴强、张克平等。

间作模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1 占比:0.36%

会议论文>

论文:41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63279 占比:99.57%

总计:63551篇

间作模式—发文趋势图

间作模式

-研究学者

  • 王吉奎
  • 柴强
  • 张克平
  • 汤利
  • 何斌
  • 刘学文
  • 王勇
  • 王增春
  • 陈守勇
  • 黄少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一、玉米1.带状模式,种肥机械同播选用"仲玉3号""云瑞47""云瑞999""黔单988"等株形紧凑的玉米品种。玉米带种植2行玉米,行距40厘米,株距11~13厘米,玉米带间距200~230厘米,每亩播种4000粒左右。播前整地,封闭除草,适期播种。4月中下旬,有条件的地方,选用2BYFSF-5密植分控播种施肥机进行播种和施肥,每亩施用高氮缓控释肥50~60千克。
    • 钟壹鸣; 张昂; 王志勇; 秦晓威; 廖丽; 吉训志; 鱼欢
    • 摘要: 【目的】研究槟榔间作香露兜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明确间作模式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的关键环境因子,为优化槟榔间作香露兜模式及热带农田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大田试验的方法,在海南省兴隆热带植物园内建立包括槟榔单作、香露兜单作和槟榔间作香露兜种植模式的试验样地,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养分含量、土壤细菌丰度与多样性等指标,以槟榔和香露兜单作为对照,探究槟榔间作香露兜模式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槟榔间作香露兜模式下土壤养分含量降低,土壤逐渐趋于酸性且盐离子浓度提高;土壤细菌群落的ACE指数、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显著降低(P<0.05,下同),pH、电导率、全磷、容重是影响土壤细菌群落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在3种种植模式下细菌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idobacteriota)、酸杆菌门(Actinobacteriot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间作后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酸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均出现降低,绿弯菌门相对丰度则提高。其中,放线菌门相对丰度与土壤容重呈显著正相关;绿弯菌门相对丰度与电导率和有机质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与全磷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全钾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槟榔林下间作香露兜不影响细菌OTU总数,但通过降低pH及提高电导率而显著降低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间作模式通过提高土壤容重降低全磷、全钾及有机质含量,而降低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酸杆菌门的丰度,却提高了绿弯菌门的丰度。可见,尽管槟榔间作香露兜体系显著降低土壤养分含量,但能改善槟榔林原位土壤细菌区系的丰度及多样性,对维持槟榔林土壤健康及促进槟榔与香露兜相关产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 段玉; 邢弘擎; 刘国栋; 王婷; 刘乐峰; 朱旭君; 钟增涛; 房婉萍
    • 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茶园间作绿豆和大豆对茶园土壤环境的影响,促进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以优化茶园土壤环境、增加茶叶产量、提高茶叶品质。[方法]间作试验设置为茶树-不接种根瘤菌绿豆(T1)、茶树-接种根瘤菌绿豆(T2)、茶树-不接种根瘤菌大豆(T3)、茶树-接种根瘤菌大豆(T4)4个处理,以单作茶树为对照(CK),探究不同间作模式对茶园土壤pH值、土壤养分及茶叶理化指标的影响及土壤指标与茶叶品质之间的关系。[结果]在茶树-豆科作物的间作模式下,豆科作物生长至盛花期(Ⅰ),茶园土壤pH值及土壤酶活性显著增加,除土壤速效磷外,其他土壤养分均显著高于单作茶园,其中土壤速效氮含量在T2处理和T4处理分别比CK增加136.63%和97.87%;除土壤有机质外,间作同一种豆科作物,接种根瘤菌豆科作物的茶园土壤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高于未接种根瘤菌豆科作物的茶园,尤其是土壤速效氮和速效磷的含量。间作的豆科作物在盛花期翻压后一个月(Ⅱ),茶园土壤pH值和土壤养分均显著高于单作茶园,且接种根瘤菌豆科作物的处理显著高于未接种根瘤菌的处理,其中在T4处理最高。茶树与豆科作物间作显著影响茶树鲜叶理化成分的代谢,尤其是间作接种根瘤菌豆科作物,间作的茶树鲜叶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在第Ⅰ时期,T2和T4处理分别比CK增加102.67%、54.37%和180.79%、160.23%,在第Ⅱ时期T2和T4处理分别比CK提高72.29%、41.80%和45.37%、3.17%,且茶树鲜叶的水浸出物在T2和T4处理显著增加,而茶树鲜叶的茶多酚含量在T2和T4处理显著降低。[结论]在茶园间作不同豆科作物均能缓解土壤酸化,显著增加土壤养分,显著增加茶树鲜叶的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尤其是茶树-绿豆间作模式的增氮效果更显著。
    • 尹吉东; 常洁; 寸待梁; 刀安云; 雷凤雨; 张美艳
    • 摘要: 为提高热区饲草产量和品质,在盈江县平原镇开展青贮玉米与花生宽窄行间作试验,通过倒伏率、株高、产量等指标测定,玉米与花生间作饲草总鲜草产量、玉米产量显著高于玉米单作;且间作模式下的花生产量也显著高于花生单作。表明玉米与花生间作模式在云南热区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潜力。
    • 莎日娜; 于明含; 丁国栋; 吴叶礼; 李嘉珞; 谭锦
    • 摘要: 油沙豆(Cyperus esculentus)是集粮、油、牧、饲于一体的高利用价值新兴经济作物,在我国沙区调整种植结构及沙化土地改良中有重要作用.油沙豆茎块在采收过程中易破坏表层土壤、引发风蚀,因此,探究油沙豆防风阻沙的保护性耕作模式是实现油沙豆在沙区种植的重要前提.本文基于乌兰布和沙漠油沙豆农田现有间作模式,通过风洞模拟试验,探究不同风速下6种间作模式(2种间作作物×3种带间距)的防风蚀效果.结果表明:①不同带间距模式在各风速下的风速廓线均呈对数形式,粗糙度随带间距的增加而减小.②间作作物对垂直流场结构分布特征有显著影响,间作玉米各带间距模式近地表风速均低于当地起沙风速(6 m/s);间作向日葵各带间距模式近地表风速均高于起沙风速,约为9 m/s.③风速对各间作模式的防风效能具有显著影响,防风效能随风速的增大呈减小趋势.④间作带的防风效能随带间距的增加而减小,表现为带间距8 m>带间距16 m>带间距24 m.间作玉米模式的防风效能大于间作向日葵模式,其中,玉米带间距8 m及16 m的模式其近地表防风效能均大于50%,是油沙豆农田防风阻沙的最优模式.研究显示,考虑到农田的经济效益,带间距16 m的间作玉米模式是油沙豆农田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优间作模式.
    • 周丽; 王一; 李冬兵; 刘筱雪; 曾泽彬; 王洪江; 兰凤杰; 刘学锋
    • 摘要: 【目的】揭示间作下桑园土壤肥力、土壤微生物结构、多样性之间的关系,为改进桑园间套作模式和桑园培肥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桑树净作为对照(CK),设桑树间作大豆(MSS)、桑树间作花生(MPP)和桑树间作甘薯(MST)3个间作模式,开展2年田间试验,分析4种种植模式下桑园土壤理化性状、细菌多样性指数和群落结构特征。【结果】土壤养分含量、OTU数量、α多样性指数和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均随种植模式而变化。与CK相比,间作显著改变了土壤pH、速效钾含量,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磷和有效磷含量。α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间作桑园土壤中细菌OTU数量及ACE、Chao1、Simpson指数均高于CK,其中间作处理的ACE指数与CK差异显著(P<0.05)。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表明,种植模式影响桑园土壤中大于1%的优势细菌门数量,在丰度前10的细菌门类中,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芽单孢菌门(Gemmatimonadetes)、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是间作土壤中的优势种群,相对丰度之和在62.32%~71.27%;在属水平上,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Uncultured_bacterium_f_SC-I-84、Uncultured_bacterium_f_Chitinophagaceae、酸微菌(Ilumatobacter)、硝化螺旋菌(Nitrospira)、JGI_0001001-H03、砂壤土杆菌(Ramlibacter)和黄色土源菌(Flavisolibacter)是间作土壤的优势细菌属,较CK分别高60.9%、50.0%、19.1%、17.9%、11.3%、25.0%、50.5%和45.6%。此外,各模式下土壤细菌属群落相对丰度与土壤养分含量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结论】不同桑园间作模式显著改变了桑园土壤pH及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并影响桑园土壤中优势细菌分类水平组成(门、属)和优势细菌的相对丰度,改变了细菌群落结构和丰富度;发展桑园间作大豆和花生有利于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细菌多样性,维护桑园土壤肥力。
    • 李巧玲; 肖忠; 安杰; 杨小玉; 杨毅; 胡开治
    • 摘要: 以重庆南川3年生药用栀子为材料,通过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间作模式对栀子田间杂草的发生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栀子与薄荷、大豆、射干、金钱草间作系统中,栀子/薄荷间作在栀子整个生长期能较好地抑制田间杂草的发生,株数防效为60.26% ~85.59%,鲜质量防效为80.59% ~92.65%.而栀子/大豆间作在栀子生长后期能极显著抑制田间杂草的发生,8月与10月的株数防效分别为85.93% 和77.05%,鲜质量防效分别为96.08% 和91.18%.在栀子产量方面,栀子与射干或薄荷间作与单作相比可以显著提高其单株产量,增产率分别为37.61% 和31.58%,二者差异不显著.综合杂草防控和产量两方面,栀子与薄荷间作,既能抑制田间杂草的发生,又能提高栀子的产量,在生产实践中值得大力推广.
    • 摘要: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非常规水资源安全利用创新团队在植物修复养殖废水灌溉农田造成的土壤重金属—抗生素—抗生素抗性基因复合污染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于2021年9月在线发表在《全环境科学(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研究发现,重金属与抗生素的络合鳌合作用使植物修复对重金属的去除效果不明显,而黑麦草与印度芥菜间作模式较单作模式可通过增加植物累积量、提高放线菌门、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含量使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去除效率提高4.48%~100.00%。
    • 摘要: 据《经济林研究》2021年第2期《不同间作模式对扁桃生长和结果的影响》(作者刘泉鑫等)报道,为了筛选扁桃生长情况良好、产量高且病虫害发生程度轻的间作模式,以喀什地区扁桃生产中4种常见的栽培组合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扁桃间作玉米-土豆-玉米(Ⅰ)、扁桃间作毛白菜-冬小麦-萝卜(Ⅱ)、扁桃间作辣椒-洋葱(Ⅲ)、扁桃间作万寿菊(Ⅳ),以非间作园作对照,调查记录扁桃和间作物的物候期,对扁桃的生长、产量及病虫害发生情况等进行调查和测定,分析不同间作模式对扁桃生长情况、产量的影响。
    • 黄未末; 周晓静; 李超; 刘娟; 廖江花
    • 摘要: 在农田尺度下,如何提升农田生态系统自身的控害能力,探索有利于害虫生态调控的农田种植模式是时下的研究热点之一,而间作作为一种能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以及控害能力的种植模式,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农作物生产.为进一步明确马铃薯-玉米间作种植模式对马铃薯甲虫种群动态的影响,在马铃薯甲虫发生期,对马铃薯-玉米2:2间作、马铃薯-玉米4:2间作、马铃薯-玉米-马铃薯2:2:2间作、马铃薯单作4种作物种植模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第一代高龄幼虫为害高峰期(6月28日-7月19日)与第一代高龄幼虫为害末期(7月26日-8月16)时,单作田高龄幼虫数量均高于3种间作田,差异不显著(P>0.05).在第一代成虫羽化高峰期(7月12日-8月2日)与第一代成虫羽化末期(8月2日-8月23日)时,单作田成虫数量均高于3种间作田,差异不显著(P>0.05).整个调查期间,就高龄幼虫与成虫而言,3种马铃薯间作田虫量均小于单作田.此外,对3种间作田的天敌昆虫种群调查表明,优势天敌多异瓢虫的平均虫量马铃薯-玉米-马铃薯2:2:2间作田比马铃薯-玉米4:2间作田高,且差异显著(P<0.05).在马铃薯-玉米间作后期,间作田的马铃薯甲虫种群数量低于单作田,通过间作会对迁移能力较强的高龄幼虫与成虫有一定阻隔与调控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