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缓控释肥

缓控释肥

缓控释肥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531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农业基础科学、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75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55094篇;相关期刊129种,包括安徽农学通报、现代农业科技、安徽农业科学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2014第十八届全国功能高分子行业委员会年会暨技术研讨会、第八届全国硝酸硝酸盐技术交流会、云南省土壤肥料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等;缓控释肥的相关文献由1453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民、陈宏坤、高海波等。

缓控释肥—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75 占比:0.68%

会议论文>

论文:17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55094 占比:99.29%

总计:55486篇

缓控释肥—发文趋势图

缓控释肥

-研究学者

  • 张民
  • 陈宏坤
  • 高海波
  • 刘亚青
  • 刘之广
  • 向阳
  • 师巾国
  • 熊海蓉
  • 熊远福
  • 茹旭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一、玉米1.带状模式,种肥机械同播选用"仲玉3号""云瑞47""云瑞999""黔单988"等株形紧凑的玉米品种。玉米带种植2行玉米,行距40厘米,株距11~13厘米,玉米带间距200~230厘米,每亩播种4000粒左右。播前整地,封闭除草,适期播种。4月中下旬,有条件的地方,选用2BYFSF-5密植分控播种施肥机进行播种和施肥,每亩施用高氮缓控释肥50~60千克。
    • 周脉昆
    • 摘要: 为探明新型肥料缓释肥与习惯施肥的肥效和施肥效益,研究了习惯施肥、缓释肥与冬小麦配方肥的增产效应和效益。结果表明:新型肥料和习惯施肥各处理之间小麦的穗粒数差异不显著,但缓释肥2河南省好年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药肥兼用新型肥料,亩穗数显著高于其它2个处理。金正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缓释肥1处理千粒重显著高于其它处理;新型肥料和习惯施肥各处理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缓控释肥可以一次性用于小麦基肥施用,可以减少小麦施肥田间管理的劳动强度、成本投入。
    • 段秀建; 张巫军; 姚雄; 刘强明; 唐永群; 李经勇; 肖人鹏; 张现伟
    • 摘要: 【目的】探讨中稻季不同种类缓控释肥及组配对长江上游杂交籼稻中稻—再生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筛选出适合的缓控释肥及施肥方式,为长江上游再生稻的丰产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方法】以杂交籼稻广8优粤禾丝苗为试验材料,中稻季设6个施肥处理,分别为中稻再生稻全生育期不施氮肥处理(CK)、传统施肥模式(CF)、4个月树脂包膜尿素一次性基施处理(B-PCU)、缓释掺混肥一次性基施处理(B-SRFB)、4个月树脂包膜尿素一基一蘖处理(BT-PCU)和缓释掺混肥一基一蘖处理(BT-SRFB)。对比分析各处理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干物质积累量、叶片SPAD值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中稻产量为6.8~8.9 t/ha,表现为BT-SRFB>B-SRFB>CF>BT-PCU>B-PCU>CK,其中B-SRFB和BT-SRFB处理的中稻产量较CK显著提高(P0.05,下同);再生稻产量为1.5~2.6 t/ha,表现为BT-SRFB>B-SRFB>BT-PCU>B-PCU>CF>CK,各施肥处理的再生稻产量均较CK显著提高,且缓释掺混肥BT-SRFB和B-SRFB处理显著高于CF处理;不同施肥方式中,中稻、再生稻产量均表现为一基一蘖施肥>一次性基施。缓控释肥处理中稻拔节期、抽穗期群体干物质积累量与CF处理差异不显著,但在成熟期表现为一基一蘖施肥处理显著高于一次性施肥和传统施肥;再生稻抽穗期、成熟期各施氮处理间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差异不显著。缓控释肥施用提高了中稻—再生稻两季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吸收利用率,以BT-SRFB处理增幅最高,与CF处理相比,BT-SRFB处理的氮肥偏生产力提高5.5 kg/kg,氮肥农学利用率提高5.5 kg/kg,氮肥生理利用率提高0.6 kg/kg,氮肥吸收利用率提高24.4%。【结论】长江上游杂交籼稻广8优粤禾丝苗在中稻—再生稻种植模式中,采用缓释掺混肥并配合一基一蘖施肥方式更有利于提高中稻—再生稻群体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
    • 戚家军
    • 摘要: 为掌握缓控释肥“种肥同播”机械化技术在玉米种植上的田间作业效果,研究缓控释肥“种肥同播”机械化种植技术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定陶区农业机械服务中心在农机科技示范基地安排了缓控释肥“种肥同播”机械化种植玉米对比示范试验。一、示范地点与时间(一)示范时间:2021年6月至2021年9月。(二)示范地点与面积:A点为马集镇农机科技示范基地。
    • 何帅; 汪本福; 陈斌; 陈超; 赵永平; 李小坤
    • 摘要: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两种缓控释肥料施用对鄂北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养分吸收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比较了两种缓控释肥料不同用量施用效果的差异,以期为鄂北水稻生产中缓控释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施用缓控释肥料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与不施肥处理相比,施用掺混包膜型控释复合肥料处理水稻增产6.6%~17.3%,施用腐殖酸缓释型复合肥料处理水稻增产0.7%~11.9%;与习惯施肥处理相比,施用掺混包膜型控释复合肥料和腐殖酸缓释型复合肥料处理水稻分别增产8.4%、2.5%;各施肥处理水稻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有效穗数;与腐殖酸缓释型复合肥料相比,掺混包膜型控释复合肥料对水稻增产效果更明显。水稻产量与两种缓控释肥施用量均呈线性加平台关系。相同肥料用量条件下,掺混包膜型控释复合肥料处理水稻地上部N、P_(2)O_(5)和K_(2)O养分积累量明显高于腐殖酸缓释型复合肥料处理。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两种缓控释肥的肥料回收利用率、肥料生理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和肥料贡献率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肥料偏生产力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综合考虑产量和肥料利用效率,鄂北水稻应优先选用掺混包膜型控释复合肥料,适宜施用量为450 kg/hm^(2),可获得稻谷产量11420 kg/hm^(2)。
    • 刘春艳; 郭春颖; 张伟会; 赵红利; 郝健邦; 张秀艳
    • 摘要: 为了比较不同缓控释肥品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合科尔沁区的缓控释肥料品种,进行了田间大区对比试验。以京科968玉米品种为材料,测定并分析8种缓控释肥品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8个缓控释肥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威元聚能肥区平均亩产量最多,与高肥区、嘉化复合肥和三胺掺混肥区植株差异不显著;其余7种缓控释肥区平均亩产量均显著低于高肥区,与嘉化复合肥和三胺掺混肥差异不显著。由此可知,科尔沁区玉米栽培中可以优先选择威元聚能肥、艳阳天好锌缓释肥和科道缓释肥。
    • 卢忠诚; 傅丽青; 黄其颖; 叶楠; 刘双日; 生艳菲
    • 摘要: 为了探究金华市婺城区在测土配方施肥和缓控释肥替代部分化肥施用下水稻肥料利用率的差异,选择了浙江省主推的早籼稻品种“中早39”为受试对象,在婺城区罗埠镇陈家村设置了配方肥和缓控释肥的肥料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配方肥和缓控释肥在667m^(2)等量养分指标(N 10kg、P_(2)O_(5)3kg、K_(2)O 4.5kg)投入下,配方肥氮磷钾利用率分别为37.3%、17.6%和35.0%,缓控释肥氮磷钾利用率分别为40.7%、23.1%和43.2%,施用缓控释肥比配方肥氮磷钾利用率分别提高了3.4%、5.5%和8.2%,并且每667m^(2)增产10.7kg,增幅3.1%。
    • 温先礼; 毛光锋; 王军伟; 唐佳珣; 谢陈瑜
    • 摘要: 为探索缓(控)释肥在早稻上的应用效果,选取4种缓(控)释肥和1种常规复合肥在早稻品种中组18生产上开展了应用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施肥总量同等的情况下,早稻中组18施用缓(控)释肥有提高成穗率、增加穗数、提高结实率、增加产量的作用,但与施用常规肥料相比增产效果不明显,而且缓(控)释肥的成本较常规复合肥高,不建议在早稻上施用。
    • 康雅萍; 党文丽
    • 摘要: 花生上施用缓控释肥后,不仅产量增加效果明显,667 m^(2)比对照增加花生27.99 kg,增产率为12.4%,增加效益167.94元,投入产出比例为1∶8.9。同时施用缓控释肥后花生生长抗逆性提高,品质改善,田间表现出叶片发亮,叶片厚,长势整齐,果针长,发育较早,生长稳健,花生颗粒大,商品性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